论文题目: 与拟南芥突变体lpt1、lks1性状相关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与功能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学
作者: 王西瑶
导师: 武维华
关键词: 拟南芥,耐低磷,低钾敏感,突变体,蛋白质组分析,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利用拟南芥耐低磷突变体lptl-1、低钾敏感突变体lksl-1材料,通过对其与野生型蛋白表达差异的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分析、幼苗表型分析等,对与耐低磷、低钾敏感性状相关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lptl-1在低磷胁迫下表现耐低磷表型(幼苗地上部生长点保持绿色)。利用改进的样品提取及固相pH梯度双向电泳(IPG-DALT)方法对lptl-1与野生型(Col)幼苗在正常MS、低磷MS培养基中生长0、1、2和4d的幼苗地上部、根总蛋白质进行分离,在地上部总蛋白质pH 5~6、pH 6~8和oH 9~10区域分析到16个差显表达蛋白。对其中4个进行质谱(MALDI-TOF)鉴定的结果表明,其中两个为胞质磷酸丙糖异构酶(具有分子量与等电点差异),在低磷胁迫下一种蛋白在野生型地上部表达增强,另一种蛋白在野生型地上部表达下降;另两种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胞质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C-2)和光系统Ⅰ亚基PSI-E蛋白,在低磷胁迫下,GapC-2在野生型地上部的表达明显减弱,光系统Ⅰ亚基PSI-E蛋白在野生型地上部下调的速度明显慢于lptl-1。在正常培养条件下(MS培养基)4种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对GapC-2基因的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低磷胁迫诱导其转录增强;与野生型比较,lptl-1突变体中GapC-2基因在地上部受低磷胁迫诱导的持续时间更长。低磷高渗胁迫也诱导其表达增强,且在lptl-1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中的表达增强趋势无明显差异;在野生型植株地上部组织中,受低磷高渗诱导表达增强的时间比受单独低磷诱导表达增强的时间持久。对两个独立的GapC-2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株系的表型分析表明,突变体对低磷或低磷高渗胁迫均表现出较野生型更敏感的性状;而恢复突变体则表现与野生型一致的表型。研究结果说明,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C-2)可能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磷的分配和利用而参与了植物应答低磷胁迫的过程。 lptl-1具有在低钾胁迫下生长受抑且冠部较早表现失绿变黄的性状。对lksl-1与野生型幼苗在正常和低钾条件下生长12h、48h的地上部、根总蛋白质进行2D-E分离,在地上部总蛋白质pH 9~10和pH 5~7区域分析到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质谱鉴定后,其中3个在拟南芥蛋白质数据库中比对到同源相关性显著的已知蛋白质。其名称及在低钾胁迫下表达的主要差异特征分别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6(GST6),在野生型植株中表达增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SD1),在lksl-1突变体植株中表达增强;NADP类肾上腺皮质铁氧还蛋白Fd还原酶,在lksl-1突变体植株中表达增强。在正常培养条件下3个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1.2 植物磷营养研究概述
1.3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研究概述
1.4 植物钾营养研究概述
1.5 本论文研究的立论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与lpt1-1性状相关的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与功能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GapC-2与耐低磷性状相关的进一步实验证据
3.1 GapC-2与耐低磷性状相关的前期实验结果回顾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与lks1-1性状相关的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与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18
相关论文
- [1].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的蛋白质谱分析[D]. 吕军.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 [2].拟南芥保卫细胞特异表达的F-box蛋白DOR负向调节耐旱性[D]. 张玉娥.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拟南芥NAD(H)激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分析[D]. 柴茂峰.中国农业大学2005
- [4].钙依赖蛋白激酶和腺苷酸环化酶参与拟南芥响应大丽轮枝菌毒素诱导信号转导过程的实验证据[D]. 李群.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一个拟南芥发育迟缓突变体(drml)的鉴定及其相关机理的初步研究[D]. 朱勇.复旦大学2005
- [6].蚕豆保卫细胞质膜钙通透性通道渗透调节机制研究及拟南芥TPC1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 张伟.中国农业大学2005
- [7].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鉴定和分离大丽轮枝菌外泌毒素中的致萎活性因子[D]. 刘实忠.中国农业大学2005
- [8].拟南芥OSR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及OSR2参与干旱胁迫反应的实验证据[D]. 李虹.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