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意外、工业和建筑事故、运动伤等外伤的高发以及人口老龄化,创伤性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颈椎伤病的外科治疗,内固定方法有前路AO带锁钢板螺钉和后路棘突钢丝、侧块螺钉、椎弓根钉固定两大类。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能为颈椎提供较以往固定方法更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已有实验研究表明,在颈椎的单种内固定方法中,经椎弓根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植骨融合率高,且在下颈椎后路内固定中,只有椎弓根螺钉固定能保留邻近节段正常的运动功能,其固定效果优于传统钢丝固定和侧块螺钉钢板系统。因而,椎弓根钉固定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临床。由于颈椎椎弓根特殊的解剖和毗邻:内邻脊髓,外邻椎动脉,上下有神经根跨越,本身复杂的三维解剖结构,因此术者行颈椎椎弓根钉固定前需对其解剖熟悉掌握,术前对患者颈椎椎弓根行影像学测量必不可少,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虽然已有文章对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研究,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尸体标本的直接测量,少数研究是针对尸体或病人应用普通CT平扫进行,由于颈椎椎弓根的特殊三维解剖结构,尸体标本直接测量和普通CT平扫很难准确了解其形态结构。考虑CT重影、普通CT扫描测量结果准确性与体位关系大、骨标本因干燥及测量误差等原因,上述研究方法均未能准确反映椎弓根的解剖形态,临床参考意义较小。目前,国内尚没有文献提出术前利用CT重建对颈椎椎弓根解剖进行全面详细的测量评估。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后进行测量可为手术置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颈椎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后,能获得平行椎弓根轴线的横断面和垂直椎弓根轴线的冠状面,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测量到椎弓根的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高、宽以及椎弓根四个壁的厚度,椎弓根轴线上的各个长度,以及横断面角和矢状面角,这正是其他测量方法无法达到的。CT后台操作系统软件测量能精确到0.01mm和0.01°,测量结果准确,能提供国人下颈椎椎弓根的相关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椎弓根置钉的螺钉进针方向、螺钉直径及长度等的选择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及形态学依据。目的对成人下颈椎椎弓根进行CT多平面重建研究,测量各种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较好反映椎弓根解剖形态的测量方法,以提供国人下颈椎椎弓根的相关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椎弓根置钉时的螺钉进针方向、螺钉直径及长度等的选择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及形态学依据。材料方法在门诊和住院颈椎CT检查病人中,排除颈椎病变者(先天畸形,创伤、感染、原发性和转移性脊柱肿瘤)后,随机选40个病人(20男,20女,年龄18~83岁,平均46岁)。男女平均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应用Lightspeed VCT扫描仪,病人从C3-C7以0.625 mm层厚连续扫描。运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AW 4.305 and Reformat Software操作系统将所得横断面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进行MPR重建,得到颈椎椎弓根的矢状面图像,在椎弓根矢状面上,平行椎弓根长轴做横切,获得层厚0.4 mm的平行椎弓根轴线的横断面。在所获得的横断面上垂直其长轴横切获得层厚0.4 mm的椎弓根横断面,也就是椎弓根的冠状面。挑选椎弓根最狭窄的切面,测量颈椎椎弓根的各项指标。运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分为男女两组,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椎弓根左右侧和男女的数据运用T-test进行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1.椎弓根皮质高度、宽度和松质骨高度、宽度:椎弓根皮质高度大于皮质宽度,椎弓根冠状面从C3至C7由椭圆形逐渐变成近似圆形;椎弓根的皮质骨、松质骨宽度,男性C4最小,女性则是C3最小,椎弓根宽度决定椎弓根钉的直径。2.椎弓根上下左右壁皮质厚度:上壁、下壁从C3-C7呈逐渐变小趋势,各椎体呈现上壁比下壁厚的趋势。内侧壁比外侧壁相对较厚,外侧壁最容易受损伤。3.椎弓根轴线长度、椎弓根长度、椎弓根轴线最狭窄处长度:各椎体间变化差别不大,椎弓根轴线长度决定椎弓根钉的长度。4.椎弓根的横断面角和矢状角::从C3、C4开始到C7逐渐减小,男女间差别不大。结论1.运用64排CT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建,可以较好地呈现下颈椎椎弓根详细解剖结构,精确测量各项相关参数,为椎弓根置钉提供准确的术前评估数据。2.大部分成人颈椎椎弓根的宽度足以接受直径3.0 mm的螺钉固定,只要对进钉点做精确定位,严格掌握进钉方向,挑选合适直径螺钉,椎弓根置钉是相对安全的。3.女性病人椎弓根较男性小,少数女性病人行椎弓根钉固定术需慎重,特别在C3节段。4.颈椎椎弓根解剖形态个体变异程度较大,术前必须对置钉椎体进行CT、X线检查,确定适合个体的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直径及长度等,强调个体化进钉。背景自1959年椎弓根钉被用于固定腰骶椎成功以来,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椎弓根螺钉可固定到脊柱的前中后柱,具有固定强度大、矫形效果好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下胸椎和腰椎的固定。胸椎椎弓根结构解剖上有其特殊性,除了本身的复杂三维解剖结构外,内侧为椎管,容纳硬膜囊和脊髓,外侧为胸膜和肺,椎体前方有大血管、食管,错误进针可导致椎弓根皮质破裂或穿透,脊髓及神经损伤、大血管损伤、硬脊膜撕裂及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同时,研究表明胸椎椎弓根比颈椎、腰椎椎弓根小,特别在中胸椎,研究及临床上均发现部分病人不适合应用椎弓根钉固定。因此,中胸椎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目前仍有争议。基于中胸椎椎弓根固定风险大的特点,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胸椎固定方法:椎弓根外固定法。该方法将螺钉从胸椎横突尖部置入,途经肋横突和肋椎关节,在胸椎椎弓根外侧进入胸椎椎体,具有远离胸椎椎管、钉道长等优点。其后学者又对该胸椎椎弓根外螺钉固定技术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初步证明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椎固定技术。然而,该技术在国内应用于临床极少,对其临床应用的解剖基础只有少数研究是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运用CT扫描也只是在平扫横断面上进行,这些均未能准确了解其解剖结构。本研究利用CT平扫后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旨在通过胸椎椎弓根与椎弓根肋骨单元的解剖测量、比较,探索椎弓根外螺钉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目的通过对胸椎椎弓根和对应的椎弓根肋骨单元(PRU)进行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并作比较,明确PRU置钉与传统的椎弓根置钉的解剖学基础的差异,为PRU螺钉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以增加手术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在门诊和住院胸椎CT检查病人中,排除胸椎病变者(先天畸形,创伤、感染、原发性和转移性脊柱肿瘤)后,随机选40个病人(20男,20女,年龄18~73岁,平均45岁)。男女平均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应用Lightspeed Vct CT扫描仪,病人从T1-T12以0.625 mm层厚连续扫描后进行VR重建,并运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AW 4.305 and Reformat Software操作系统将所得横断面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得到胸椎椎弓根的矢状面图像。在椎弓根矢状面上,平行椎弓根长轴做横切,获得层厚0.7 mm的椎弓根最大宽度上的横断面并进行测量;在横断面上垂直椎弓根轴线做切面,获得椎弓根的冠状面,并进行测量。选择显示完整的肋骨头、横突及椎弓根等结构的CT横断面图像,对下列结构进行测量:(1)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肋骨单元宽度(PRUW);(2)椎弓根钉道长度(PL),椎弓根肋骨单元钉道长度(PRUL);(3)椎弓根横断面角(PA),椎弓根肋骨单元横断面角(PRUA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所测数据进行男女之间、椎弓根和椎弓根肋骨单元进行比较,行T检验,α值取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PW和PRUW测量结果:在T1-12节段,PW男女均在T4最小,分别为4.44 mm和3.91 mm;男女PW均以T1为最大,分别为8.43 mm和7.91 mm;男女PRUW均在T1最大,分别为17.89 mm和16.59 mm,PRUW男性以T5最小,为13.73 mm,女性则在T5最小,为12.00 mm。PW、PRUW均从T1至T4、T5逐渐减小,至T12逐渐增大。2. PL和PRUL测量结果:男女PL均以T1为最小,分别为35.54 mm和32.85 mm,均以T11最大,分别为45.19 mm和42.39 mm;男女PL均从T1至T11逐渐增大,T12变小。男性PRUL在T1最小,为43.00 mm,T11最大,为59.90 mm;由T1至T11逐渐增大,T12变小。女性T1最小,为39.42 mm,在T12最大,为55.92 mm,在T1至12逐渐增大。3. PA和PRUA测量结果:男女PA均在T1最大,分别为29.92°和30.46°,由T1至T12逐渐减小,到T12分别为-1.39°和-1.40°。男女PRUA均在T1最大,分别为40.10°和40.47°,到T12逐渐减小,到T12分别为9.68°和9.55°。4.男性PW、PURW、PL和PRUL大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PA、PRUA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所有参数,椎弓根肋骨单元均较椎弓根大,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运用64排CT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建,可以较好的呈现胸椎椎弓根、椎弓根肋骨单元的详细解剖结构,能够精确测量各项相关参数,为椎弓根置钉、椎弓根肋骨单元置钉提供精确的术前评估数据。2.女性病人椎弓根宽度较男性小。中胸段椎弓根横径最小,大部分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需慎重。3.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的横径、钉道长度均较同节段的椎弓根大,因此,PRU置钉技术可置入更粗更长的螺钉,同时也使置钉更加安全。4.胸椎椎弓根和椎弓根肋骨单元的各项参数在男女间、在不同节段以及在同一节段不同个体间均有较大差异,其解剖形态个体变异程度较大,术前必须对置钉椎体进行CT、X线检查,确定适合个体的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直径及长度等,强调个体化进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
标签:椎弓根论文; 椎弓根钉论文; 下颈椎论文; 解剖论文; 测量论文; 胸椎椎弓根论文; 椎弓根肋骨单元论文; 椎弓根外螺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