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20世纪华北地区的水旱灾害及防救措施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科学技术史
作者: 王晓卿
导师: 靳乐山
关键词: 华北地区,水旱灾害,防灾救灾,可持续发展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干旱和洪涝是中国发生最频繁两种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如何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一直为历代政府所关注。由于目前水旱灾害仍然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水旱灾害及其防灾救灾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20世纪中国的华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对1912~2000年间,水旱灾害的发生发展状况、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防灾救灾措施进行了全面考察。民国时期不仅水旱灾害频繁而且重大灾害的发生频度远超过以前各个时代,尽管开展了一些抗灾救灾工作,但由于经济技术落后,社会承灾能力低下,加上防灾备荒措施不力、政局动荡连年战乱等因素,使天灾和人祸并行,减灾成效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采取“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有效方针,一面开展大规模的江河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一面积极倡导生产自救,通过恢复和发展灾区的生产,从根本上克服了灾害带来的困难。虽然建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水旱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又同时加剧了灾害的损失和危害。 从华北地区近一百年防灾救灾的经验看,要减轻水旱灾害损失,防灾救灾缺一不可,其中防灾是根本性措施。由于水旱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对水旱灾害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发作用,因此在进行防灾建设时,必须注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致灾因素,注意防灾建设与生态环境和灾害之间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措施才是最根本有效的减灾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华北地区的政区沿革和自然环境
2.1 政区沿革
2.2 自然环境
第三章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的水旱灾害
3.1 水旱灾害概况
3.2 民国时期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3 水旱灾害的防救措施
3.4 影响水旱灾害的社会因素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地区的水旱灾害
4.1 水旱灾害概况
4.2 水旱灾害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4.3 防灾救灾工作
4.4 水旱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河南“75·8”水灾救助中的地方政府研究[D]. 毛雪莉.郑州大学2016
- [2].1932年松花江水灾及对黑龙江民众生活的影响[D]. 汪少鹏.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 [3].清代惠州府水旱灾害与应对研究[D]. 李志慧.暨南大学2015
- [4].明清时期岷江流域水旱灾害初步研究[D]. 张萍.西南大学2014
- [5].晚清陕西水旱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 雷亚妮.陕西师范大学2012
- [6].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D]. 蔡群.西南大学2016
- [7].清代太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减技术研究[D]. 陈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 [8].600年以来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研究[D]. 施汶妤.上海师范大学2011
- [9].清代山东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研究[D]. 孔帅帅.曲阜师范大学2016
- [10].近30年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事件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 李小锋.兰州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近三十年重大水旱灾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D]. 孙亚男.黑龙江大学2009
- [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荒政研究[D]. 刘冬.南京农业大学2006
- [3].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D]. 聂俊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4].近代山东灾荒研究[D]. 袁滢滢.山东师范大学2004
- [5].清末民初的灾荒与荒政研究(1840—1927)[D]. 鲁克亮.广西师范大学2004
- [6].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对乡村民生的影响[D]. 王虹波.吉林大学2006
- [7].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D]. 王小静.山东师范大学2006
- [8].1920年华北五省旱灾与赈务研究[D]. 陈凌.山东师范大学2006
- [9].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D]. 苑书耸.山东师范大学2006
- [10].民国时期河北灾荒研究[D]. 刘玉梅.河北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