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路径探析

论文摘要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产生于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确立、市场经济有较大发展的九十年代初期。十余年来,政府法律援助体系构建已初步完成(建立了政府法律援助机构,有一支专职队伍,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颁布实施了《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理论研究逐步发展)。与政府法律援助相伴而生、相随而长的还有一支正在壮大的力量,这就是民间法律援助组织。之所以出现民间法律援助组织参与法律援助事业,是由于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法律援助社会需求与政府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政府法律援助力量无力提供社会所需的全部法律援助服务。确立以政府力量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是缓解法律援助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现代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要求。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所使用的文献做出了综述和评价,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分析,主要介绍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我国法律援助的价值功用,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三章,国外法律援助提供模式评析,较为全面地对国外现有法律援助提供模式进行了归纳和评价;第四章,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分析,分别从我国政府法律援助的性质、义务范围、发展困境以及民间法律援助的类型、特点、独特优势、面临问题及障碍等角度,对我国法律援助进行了现状分析;第五章,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路径探析,对我国法律援助发展的总体模式提出了构想,并就我国法律援助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民间法律援助的具体发展构想进行了理论探索;第六章,结论,对本文的主要内容予以了总结,并对我国法律制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构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总体模式;对民间法律援助提出具体发展构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法律援助的研究成果
  • 1.2.2 对国内外现存观点的评析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分析
  • 2.1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及确立
  • 2.1.1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背景
  • 2.1.2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确立
  • 2.2 我国法律援助的价值功用
  • 2.2.1 法律援助适应了人权保障的客观要求
  • 2.2.2 法律援助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 2.2.3 法律援助代表了广大人民利益
  • 2.2.4 法律援助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 2.3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2.3.1 法律援助是完善新的诉讼制度的重要配套机制
  • 2.3.2 法律援助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
  • 2.3.3 法律援助是有偿法律服务的补充
  • 第3章 国外法律援助提供模式评析
  • 3.1 国外法律援助提供模式的类型
  • 3.1.1 专职律师模式
  • 3.1.2 司法保障模式
  • 3.1.3 混合模式
  • 3.2 对国外法律援助提供模式的评价
  • 第4章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政府法律援助的现状分析
  • 4.1.1 政府法律援助的性质
  • 4.1.2 政府法律援助的义务范围
  • 4.1.3 政府法律援助的困境
  • 4.2 我国民间法律援助的现状分析
  • 4.2.1 我国民间法律援助的类型
  • 4.2.2 民间法律援助的特点及与政府法律援助的区别
  • 4.2.3 民间法律援助的独特优势以及参与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
  • 4.2.4 民间法律援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障碍
  • 第5章 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路径探析
  • 5.1 我国法律援助发展的总体模式构想
  • 5.1.1 国外法律援助提供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5.1.2 确立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展的法律援助体系
  • 5.2 在我国法律援助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5.3 民间法律援助的发展构想
  • 5.3.1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 5.3.2 建立政府、社会相结合的资金筹集体系
  • 5.3.3 合理划分民间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
  • 5.3.4 建立顺畅的衔接机制和有效的联动机制
  • 5.3.5 高校法律援助活动与法律诊所教学相结合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原法律援助事业科学发展之思考[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06)
    • [2].努力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J]. 中国司法 2011(12)
    • [3].论高校参与法律援助运行机制[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4)
    • [4].日本幼儿园育儿援助事业的理念与措施[J].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3)
    • [5].创新理念思路举措 努力引领基层法律援助事业科学发展[J]. 中国司法 2010(03)
    • [6].高校法律援助探析[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08)
    • [7].助力法律援助事业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二届理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综述[J]. 中国律师 2008(08)
    • [8].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以宁波市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9].论地方特色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构建——以福州市为例[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10].对中国国际援助人才建设问题的思考[J]. 人民论坛 2012(35)
    • [11].以法律诊所为依托 探究高校法律援助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20(31)
    • [12].真干苦干实干 做大做强做优[J]. 学习月刊 2014(02)
    • [13].论法律援助的功能与实现[J]. 法制与社会 2012(20)
    • [14].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1)
    • [15].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J]. 中国司法 2012(01)
    • [16].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J]. 法制与社会 2008(19)
    • [17].法律援助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 青春岁月 2012(13)
    • [18].我国法律援助的困境分析[J]. 世纪桥 2010(11)
    • [19].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 中国司法 2009(03)
    • [20].破解农村法律援助现实困境之途径[J]. 神州 2012(08)
    • [21].致未来的你(自序)[J]. 中国律师 2014(01)
    • [22].论我国新时期法律援助的再完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 [23].钢笔生花 岁月留痕[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1(07)
    • [24].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展法律援助事业 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J]. 中国司法 2016(01)
    • [25].红河州法律援助:现状·问题·对策[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04)
    • [26].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 加快推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J]. 中国司法 2008(01)
    • [27].甘肃省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 河西学院学报 2011(04)
    • [28].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需求及对策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11)
    • [29].关于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司法 2009(02)
    • [30].健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研究[J]. 理论导刊 2016(11)

    标签:;  ;  ;  ;  ;  ;  

    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路径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