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分析

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分析

黄法慎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100)

【摘要】目的:探究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头孢替唑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显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中显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用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头孢替唑钠;炎琥宁注射液;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58-02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会出现严重的大动脉内膜炎的情况,进而出现病变,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不良反应。为了探究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头孢替唑钠和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组43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38.1±1.4)岁,病程在4~18d,平均病程(6.9±1.9)d。治疗组中男24例,女19例,患者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36.7±1.4),病程在5~19d,平均病程(7.1±1.3)d。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查,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患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孢替唑钠进行治疗,将头孢替唑钠2.0g溶于5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一日注射两次,一个疗程为半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1]。

治疗组采用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将炎琥宁注射液160mg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一次两次,连续治疗三个星期,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2]。

1.3疗效评断标准

显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不良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身体指标明显改善,经过影像学检查不存在不良发应。无效:临床不良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人数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显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中显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

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

治疗组43385088.3

对照组42288666.7

P————<0.05

χ2————6.9

3.讨论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病原微生物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粘膜等,由于病原体本身容易出现病变,因此会形成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赘生物,病原体在血液内繁殖引起败血症,最终出现败血性梗死的情况。急性感染性内膜炎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3]。

头孢替唑钠属于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药物,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在治疗感染性内膜炎中效果明显。由于药物机制比较复杂,会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及血肌酐升高等情况,因此多是采用联合治疗的形式。炎琥宁注射液在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中应用广泛,药物机理比较复杂,能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作用。基于药物治疗的特殊性,需要医护人员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要做好相关指导工作,让患者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对其引起重视,按照医嘱接受治疗[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显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中显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采用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5]。

综上所述,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安全性高,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惠兴,王学群,赖耀宏.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65例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5609-5611.

[2]韩秀花.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77-78.

[3]仇菊萍.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01):98-100.

[4]许轶.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5,09(04):69-72.

[5]张会利.88例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用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可行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5,02(04):159-162.

标签:;  ;  ;  

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