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海》第二届词曲作品比赛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笑妤[1](2021)在《“秦腔进校园”的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以铜川市景丰小学、金谟小学为例》文中指出
张英明[2](2021)在《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林生”角色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文中提出原创民族歌剧《沂蒙山》,它是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真实历史事件创作出的优秀文艺作品,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艺术佳品。歌剧《沂蒙山》以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战争为主线,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在剧中人物海棠、林生、夏荷等主要角色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深刻揭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伟大沂蒙精神。本文主要是对剧中人物林生的角色塑造和经典唱段进行分析与研究。
张静[3](2020)在《批判遗产理论视角下的非遗“制造”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纳西古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批判遗产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劳拉·史密斯(Laura Smith)的关键概念“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为主要分析工具,分析纳西古乐的非遗“制造”与实践中的话语互动,进一步探索中国非遗制造过程中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互动的机制以及其中呈现的非遗标准,思考围绕这场非遗制造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背后蕴藏的更深层的文化逻辑。笔者所使用的“批判遗产理论”(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不同于传统的遗产研究所关注的“遗产如何被保护”,而是直指遗产本身,主张遗产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被围绕它的各种文化过程和活动建构,被带有不同诉求的群体赋予价值和意义。其中“权威话语”和“民间话语”是改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用来划分遗产中出现的不同群体,阐明不同非遗话语的实践特点。同时作者还在田野材料的基础上,发掘“中间人”的概念来阐述话语之间相互关系,进一步解释了遗产制造的机制与活力。本研究的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将探讨纳西古乐的非遗制造,从纳西古乐的概念制造与立法实践入手探索权威话语内部结构,组织方式和内在的关系。第三章则是从纳西古乐的非遗使用出发,呈现非遗作为一种资源如何为不同的民间群体所用,以纳西古乐使用群体的挂牌和运行以及非演奏群体的使用为主要内容,讨论呈现不同民间话语与非遗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勾连所产生的张力。为进一步回应批判遗产理论中两种话语的二分对立的问题,第四章从田野实际出发,将以游走于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关键领袖(笔者称之为中间人)为重点,从个体和机构两个方面来说明纳西古乐的个案中权威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互动与对话形式,探究其间的张力在何处弥合,又如何被解决。第五章,笔者将对本研究的呈现的成果与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本研究笔者的结论是,非遗或遗产都是一种具有自在社会生命的社会文化过程,各种话语和力量都围绕各自的诉求对非遗赋予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在此过程中不同话语共同“制造”着非遗。我国的非遗语境中的确存在着“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但本研究案例中呈现的特点的确与批判遗产理论的初始定义不尽相同,具有向内的多元性与竞争性,向外的协调性和聚合性。同时,两种话语并非二元对立,更不是泾渭分明,话语之间游走的中间人正是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得以沟通的桥梁,更是当今非遗生命力和活力的来源。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魏秀娜[5](2020)在《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文中认为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越来越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音乐文化。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标志性组成部分,拥有舒展悠扬的旋律、自由的节奏,这正是我们辽阔的草原独有的音乐;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将自我情怀与自然界的描绘赞美相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本文以历史时间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舞台化历程进行梳理,正文第一章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长调民歌舞台化的里程碑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长调民歌舞台化探索与断裂阶段(“文革”期)、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长调民歌舞台化非遗化阶段(“非遗”时期)四个阶段。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三个个案,分别为:以宝音德力格尔艺术人生为切入点,她是将蒙古族长调民歌带到世界舞台上的第一人,从其多年的长调艺术实践中来分析宝音德力格尔独有的歌唱风格和舞台化道路,进而来看舞台的空间转换给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后人的影响;阿拉坦其其格是长调民歌“声乐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接下来对阿拉坦其其格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唱技法、所处的时代以及对长调民歌的专业化舞台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从新一代长调民歌代表人物其其格玛从艺之路入手,作为安达组合中的一员,其其格玛与长调演唱进行多元融合、多元并存、多元互动,通过她现代化的舞台表演,将蒙古族长调带向国际舞台,来对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进行分析。
张承志[6](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指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李富庭[7](2020)在《广西山歌涵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歌是广西各民族的文化载体,也是广西各族人民交往的重要媒介。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人口跨地域、跨族群流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原本生长在乡村的歌圩也开始向城市迁移,各地区、各民族的山歌交往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现代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传统山歌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的趋势,而除了各地区举办的歌节、歌赛,城市公园歌圩和网络歌圩也成为了山歌交流的新场域,广西山歌涵化的现象日益明显。总体上来看,广西山歌涵化的主要因子包括曲调、文本、语言、文化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广西各民族山歌文化的互学互鉴、相互渗透,还表现在音乐人、剧作家等对传统山歌的创造性转化,山歌的表演形式也从单一的歌台对唱发展成为歌舞剧、音乐剧、杂技剧等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现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审美追求倾向。广西山歌通过涵化的方式,重构自身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功能,积极拥抱现代化,促进了广西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山歌文化品牌,也为“文学桂军”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彰显了山歌涵化带来的文化创生价值。
刘卓[8](2020)在《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爬山调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短调民歌,是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读历史、考察塞北人民语言习惯、生活习俗、审美品味、思想传统的一道桥梁;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照地域特点可分为“前山调”、“后山调、”“河套调”“后套调”、“伊盟调”、等,是叫法不一的同宗民歌,本文以内蒙古武川县境内爬山调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聚焦“后山调”的地域性色彩,探讨其源流发展、传承现状、审美价值等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爬山调的历史起源并梳理了其艺术流派;界定了内蒙古爬山调的“后山调”的概念及地域范围,回顾了其发展的历程,分别从地理、历史、民俗三个侧面分析其生存环境。通过分析说明了地域特点、人文历史和民俗习惯对“后山调”的演唱风格、表达内容、艺术特征等,都会产生影响。第二章以笔者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考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的传承人武三军的从艺经历、传承谱系、传承现状及保护措施,选取新时代原创爬山调剧《青山儿女》作为个案,探讨了武川县乌兰牧骑在“后山调”传承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到传承是使“后山调”延续生命力的必经之路,而发自每一个传承者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才是使其绵延不绝、焕发新生的根本所在。第三章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论述“后山调”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美学注重“意境”、“气韵”、“虚实结合”等审美特征。武川县劳动人民以生活真实为内容,运用我口唱我情的即兴编唱方式,结合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了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后山调”歌词,抒发着或喜悦、或沉重、或悲伤、或哀怨的情感,处处体现着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智慧与美感,反映着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时代与民生的晴雨表。“后山调”所蕴含着的多元文化内涵以及审美特征,是我们探寻阴山北麓一带人们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的重要途径,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既不失原生特色,又具有高品位的、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优秀作品,才是其得以继续传承并且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第四章从“后山调”与同源民歌的亲缘关系入手,将其与“前山调”、“河套调”、“漫瀚调”和“二人台”这四种民歌分别从历史背景、地域差异、曲调风格、唱词内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地域环境影响曲调风格,文化背景塑造唱词内容的结论,细化了几种同源民歌之间的异同,更加突出了“后山调”所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只有将“后山调”与同源民歌之间加以区分,才能使创新作品不失其原味,更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更契合他们的审美趣味,从而实现其更好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谭厚锋[9](2019)在《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文中指出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着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着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胡泰斌[10](2019)在《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因地理位置与内陆以海相隔,自明郑时期起才逐渐被开发,尤其是清朝收复台湾大量的中原赴台文人和移民,为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拓垦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结晶。论文以1662-1895年清代台湾古典纪行诗为对象,分析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轨迹,梳理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从明郑遗民、清代赴台仕宦、台湾当地文人的诗歌中,挑选出台湾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作品,以海洋文化的影响、台湾自然风景的书写、人文景观的描述、民俗风情和热带物产的记录等,对古典纪行诗分类归纳,研究不同时代文人古典纪行诗歌中的地理差异、人文背景、观念意识、精神情怀、生活方式,探讨遗民文人的流亡心境、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以及不同时代台湾古典纪行诗的主题和特色。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通过对现有台湾古典诗歌的研究,结合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纪行诗的特点,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进行界定。正文分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至第六章,通过渡海赴台的感受、在台所见的山川湖潭、特产风物、文化遗迹、民俗信仰、生产生活等,分析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表达、情志表现、审美意识。第七章,阐述古典纪行诗在明郑遗民、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精神印象。结语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价值,结合旅游学的功能,提出以诗歌为文化底蕴的旅游开发,提升古典纪行诗的文化内涵。
二、《歌海》第二届词曲作品比赛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海》第二届词曲作品比赛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林生”角色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歌剧《沂蒙山》创作背景及剧情梗概 |
一、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创作背景 |
二、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剧情梗概 |
第二章 歌剧《沂蒙山》中“林生”角色分析 |
一、角色定位 |
二、人物特点 |
三、演唱风格 |
第三章 《沂蒙山》中“林生”主要唱段分析 |
一、二重唱《等着我,亲爱的人》唱段分析 |
二、咏叹调《爱永在》唱段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批判遗产理论视角下的非遗“制造”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纳西古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非遗相关研究动态 |
一、非遗学术脉络与非遗话语实证研究 |
1.非遗的学理争鸣 |
2.非遗的话语研究 |
3.非遗的社区参与 |
二、纳西古乐的相关研究动态 |
1.丽江洞经音乐 |
2.白沙细乐 |
3.东巴音乐 |
4.纳西古歌古调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1.纳西古乐的非遗保护的背景研究 |
2.纳西古乐的概念制造与非遗化 |
3.纳西古乐的非遗使用 |
4.非遗“制造”与使用的中间人 |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概念廓清 |
一、遗产 |
二、话语 |
1.权威话语 |
2.民间话语 |
第五节 田野选点、研究方法和访谈对象 |
一、田野选点 |
二、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
三、田野对象 |
第二章 遗产的“制造”: 纳西古乐概念制造及其非遗化 |
第一节 纳西古乐的概念“制造” |
一、五十年代诞生: 制造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和悠久历史的认同感 |
二、1966年到1986年: 纳西古乐从濒危到复兴 |
三、1996年2004年: 纳西古乐人类口头文化遗产的破产 |
第二节 纳西古乐的非遗化 |
一、白沙细乐首碰壁: 权威话语中专家评审的局限性 |
二、幸运的热美蹉和奇怪的洞经音乐: 非遗的工具性和资源性 |
三、艰难通过的白沙细乐: 权威话语的内部分化与协商 |
第三章 纳西古乐的非遗使用 |
第一节 民间团体的挂牌: 话语间的协商与博弈 |
第二节 传承点的运行: 非遗资源的分配、争取与使用 |
一、经费的拨付管理与自主创收 |
二、培训班: 官方的教学与监督 |
三、纳西古乐比赛的竞争与创新 |
第三节 多元非遗: 非演奏群体的对纳西古乐的使用 |
一、胜利神仪式: 东巴音乐的文化再造 |
二、现代音乐中的纳西古乐 |
三、绘画与摄影中的纳西古乐 |
第四章 非遗“制造”和“使用”的中间人:沟通权威与民间话语的桥梁 |
第一节 作为桥梁的个体: 非遗工作者 |
一、非遗推手李之典 |
1.非遗制造: 名录进入与保护 |
2.非遗立法: “非遗进校园”的提案 |
二、基层媒介元晓斌 |
1.非遗使用: 一种民族美育的尝试 |
2.非遗思考: 政策适应和民间引导 |
第二节 作为桥梁的机构: 古城区纳西民间音乐协会 |
一、协会的上下辐射 |
二、与权威合作: 濒危曲目的抢救 |
三、自发传承: 道场仪式的恢复 |
第三节 中间人的尴尬: 新权威化的协会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历史溯源 |
(一)前三十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期” |
1.长调民歌舞台化的里程碑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
2.长调民歌舞台化探索与断裂阶段(“文革”期) |
(二)后四十年:前二十年改革开放初期+后二十年“非遗”时期 |
1.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
2.长调民歌舞台化非遗化阶段(“非遗”时期) |
本章小结 |
二、长调民歌舞台化的缔造者:宝音德力格尔 |
(一)宝音德力格尔的学艺经历 |
(二)宝音德力格尔的动人故事 |
(三)宝音德力格尔的长调民歌舞台化之路 |
(四)长调弟子朋友们口中的宝音德力格尔及长调民歌 |
本章小结 |
三、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实践者:阿拉坦其其格 |
(一)阿拉坦其其格的学艺经历 |
(二)阿拉坦其其格长调“声乐化”之路 |
(三)阿拉坦其其格长调教学与培训 |
本章小结 |
四、长调民歌国际化舞台化传播者:其其格玛 |
(一)其其格玛的学艺经历 |
(二)其其格玛的舞台实践与教学实践—以两场音乐会为例 |
1.“安达组合”高校巡演之内蒙古师范大学专场音乐会 |
2.内蒙古艺术学院2016 级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班级音乐会 |
(三)其其格玛心目中的长调国际化舞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采访图片 |
附录2 唱片及节目单 |
附录3 内蒙古现当代歌唱家人物编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广西山歌涵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缘起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的及可行性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广西山歌涵化现象的表现 |
第一节 广西山歌曲调的涵化 |
第二节 广西山歌文本的涵化 |
第三节 广西山歌语言的涵化 |
第四节 广西山歌文化观念的涵化 |
第二章 广西山歌涵化现象的成因 |
第一节 促进广西山歌涵化的社会因素 |
一、交通发展促进山歌跨地域交流 |
二、城镇化促进公园歌圩的发展 |
三、社会交往需要促进山歌互学互鉴 |
第二节 促进广西山歌涵化的政府因素 |
一、山歌比赛展演增进各地歌手的交流 |
二、政府政策宣传介入山歌演唱 |
第三节 促进广西山歌涵化的媒介因素 |
一、网络歌圩拓展了山歌的传播空间 |
二、民歌类电视节目推动山歌现代化 |
三、民族歌舞剧促进山歌跨界融合 |
第三章 广西山歌涵化的文化创生价值 |
第一节 涵化促进广西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
第二节 涵化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涵化促进地方文化品牌的产生 |
第四节 涵化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 |
第四章 广西山歌涵化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广西山歌涵化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话语削弱了山歌审美性 |
二、原生态山歌的传承面临危机 |
第二节 广西山歌涵化弊端的应对策略 |
一、政府主导与民间协办相协调 |
二、山歌传承与创新同步进行 |
附录 :田野调查照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0.2 选题研究现状和目的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4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 |
1.1 爬山调艺术的概述 |
1.1.1 爬山调艺术的起源 |
1.1.2 爬山调的艺术流派梳理 |
1.1.3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概念界定与地域范围 |
1.2 “后山调”的发展历程 |
1.2.1 清中晚期“放垦”与“走西口”的伴生艺术 |
1.2.2 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兴盛发展 |
1.2.3 新世纪的式微趋势 |
1.3 “后山调”的生存环境 |
1.3.1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 |
1.3.2 蒙汉交融的人文环境 |
1.3.3 民间艺术的沃土滋养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的传承概况 |
2.1 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工作的田野调查 |
2.1.1 传承人武三军从艺经历 |
2.1.2 新时期以来“后山调”的发展情况 |
2.1.3 武川县乌兰牧骑(以“后山调”为曲目的)演出实录 |
2.2 社会传承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承人 |
2.2.2 改革开放后的传承人 |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传承人 |
2.3 传承现状 |
2.3.1 传承断代,青黄不接 |
2.3.2 唱词丰富,曲调单一 |
2.3.3 文化冲击,受众面小 |
2.4 保护措施 |
2.4.1 广泛征集,重点传习 |
2.4.2 举办比赛,培养新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
3.1 “后山调”的艺术表现特征 |
3.1.1 植根于生活的情感流露 |
3.1.2 我口唱我情的即兴与自由 |
3.1.3 源情感、传风俗、化民心 |
3.2 “后山调”的歌词分析 |
3.2.1 歌词内容分类 |
3.2.2 歌词结构解析 |
3.2.3 歌词表现手法 |
3.3 文化内涵剖析 |
3.3.1 流淌在词曲间的社会底层的审美情趣 |
3.3.2 传唱于田野间的对生活的爱 |
3.3.3 唱响天地间的时代与民生的“晴雨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与其他同源民歌的亲缘关系 |
4.1 “后山调”、“前山调”与“河套调”的关系 |
4.1.1 历史背景与地域特点 |
4.1.2 曲调风格中的情感表达 |
4.1.3 唱词内容的文化内涵 |
4.2 “后山调”与“漫瀚调”的关系 |
4.2.1 移民文化背景下的同源民歌 |
4.2.2 根植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曲风 |
4.3 “后山调”与“二人台”的关系 |
4.3.1 异质同构与共生互动 |
4.3.2 戏与曲,多元与单一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内蒙古爬山调的“后山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信息汇总表 |
附录2 当代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创新作品一览表 |
附录3 田野调查访谈内容 |
(10)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三节 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界定 |
一、纪行诗的内涵 |
二、台湾古典纪行诗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台湾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 |
一、澎湖群岛的变迁 |
二、台南地区的开发 |
三、台中地区的发展 |
四、台北中心的确立 |
五、台东地区的开拓 |
第二节 清代台湾政治经济的自然环境 |
一、澎湖的区位优势 |
二、岛内最早开发地 |
三、中部开发的特点 |
四、北东部诗歌的兴起 |
第三节 清代台湾文化教育的空间氛围 |
一、文教的兴起 |
二、书院的发展 |
第二章 清代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康雍时期抚疆巡视的文学体现 |
一、明郑文学的遗风 |
二、游记文学的体验 |
三、御史文学的施政 |
第二节 乾嘉时期教化安民的文学表达 |
一、御史酬赠与澎湖文学 |
二、《小琉球漫志》与《海东札记》 |
三、当地文学兴起 |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时政经世的文学反映 |
一、经世振文姚莹 |
二、理政兴学邓传安 |
三、其他文学体现 |
第三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渡海经历的记述 |
第一节 汹涌惊悚的黑水重洋 |
一、渡海体验 |
二、横渡黑水 |
三、海上观光 |
第二节 诡异莫测的飓风海啸 |
一、渡海飓风 |
二、台风危害 |
第三节 祥和宁静的海港岛屿 |
一、海滨风情 |
二、海港风帆 |
三、海岛风味 |
第四节 巨涛骇浪的潮汐海吼 |
一、海水奇观 |
二、海潮声吼 |
三、鹿耳要塞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 |
第一节 雄险俊秀的山岳奇峰 |
一、玉山雄风 |
二、大冈英姿 |
三、山中寻幽 |
第二节 曲折回绕的河川溪流 |
一、虎尾溪吼 |
二、大甲险滩 |
第三节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潭 |
一、清潭霁月 |
二、日月潭辉 |
三、湖香潭影 |
第四节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木 |
一、花香竹韵 |
二、刺桐鲜艳 |
三、热带物产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风物习俗的体现 |
第一节 民殷物丰的饮食特产 |
一、澎湖薯米 |
二、槟榔传谊 |
第二节 朴实淡雅的服饰外型 |
一、服饰传承 |
二、热带风情 |
第三节 恬静舒适的休闲农耕 |
一、农家闲憩 |
二、农耕劳作 |
第四节 缤纷多元的生活习俗 |
一、女性蒙面 |
二、择偶独特 |
三、丧葬仪式 |
第五节 春华秋实的岁时节庆 |
一、刺桐报时 |
二、七夕相约 |
三、盂兰盆会 |
四、除夕庆祝 |
五、赛戏表演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人文古迹的感怀 |
第一节 延平忠烈春秋 |
一、延平功勋 |
二、贞烈五妃 |
第二节 安平赤嵌风云 |
一、赤嵌烟云 |
二、安平烽火 |
第三节 宫观祭祀祈愿 |
一、妈祖崇拜 |
二、城隍庇佑 |
三、中元普度 |
第四节 寺庙朝圣示谕 |
一、祈佛保安 |
二、梵音禅语 |
三、清幽参佛 |
小结 |
第七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的精神印象 |
第一节 台湾遗民文人的心历旅程 |
一、移居海岛与复国期待 |
二、海洋漂泊与人生失意 |
三、社会关怀与安于现状 |
第二节 、台湾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 |
一、国家强盛和教化之风 |
二、民生疾苦和抚疆之责 |
三、宦海沉浮和思乡之情 |
第三节 、台湾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 |
一、民俗与乡土物产 |
二、游览与凭吊抒怀 |
三、事件与社会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方志 |
二、文集 |
三、研究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附录 清代台湾纪行文人一览表 |
附录1、大陆赴台文人 |
附录2、台湾当地文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课题研究项目 |
四、《歌海》第二届词曲作品比赛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秦腔进校园”的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以铜川市景丰小学、金谟小学为例[D]. 刘笑妤.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2]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林生”角色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D]. 张英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批判遗产理论视角下的非遗“制造”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纳西古乐”为例[D]. 张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D]. 魏秀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7]广西山歌涵化现象研究[D]. 李富庭.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8]内蒙古爬山调中的“后山调”艺术研究[D]. 刘卓.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D]. 胡泰斌. 闽南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