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煤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动化,数值模拟,椭球体,煤岩界面
放煤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群磊,李化敏,乐金朝[1](2017)在《特厚煤层自动化放煤规律及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开采的高效、集中、自动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以理论分析和力学计算为手段探究特厚煤层自动化放煤理论,对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采用连续非连续数值计算方法对采煤工作面走向和倾向放煤过程进行研究,模拟特厚煤层放煤过程、分析顶煤放出规律、优选放煤工艺参数。针对单支架放煤过程研究表明:顶煤放出规律的数值计算一定程度上符合传统放煤椭球体理论,放出体形态在工作面倾向呈现近似椭球形,走向呈现偏转椭球形;破碎顶煤所受水平应力在放煤过程第1阶段促进放煤,第2阶段阻碍放煤;放煤口尺寸2m左右的放煤量变化率最大,现场相邻放煤支架数为1架较为合理。针对工作面多支架放煤过程研究表明:放煤椭球体理论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自动化放煤工艺研究,传统见矸关门放煤工艺,受邻架放煤影响,各支架放出煤量差异性大,工序复杂,煤岩界面相互混入;自动化放煤的各支架放出煤量均匀,工序简单,煤岩界面呈现层状下沉;自动化1轮放煤的顶煤回收率为84.7%,含矸率为42.9%,放煤轮数由2轮增加到6轮,顶煤回收率为75%左右,含矸率小于1%,煤岩界面层状下沉程度趋于平缓,放出煤量方差由4.89 m~2减小为1.25 m~2,放出煤量差异性呈现减小趋势,放出量均值由14.35 m~2增大到14.72 m~2,放出煤量呈现增大趋势。(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期刊2017-10-20)
赵慧波[2](2017)在《综放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矿压规律实测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压观测是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现场矿压观测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文章以综放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矿压实测为问题导向,通过近一个月的现场矿压观测并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了综放煤柱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由此推测出综放煤柱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及来压期间支架动载系数。对今后综放煤柱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7年08期)
时成忠[3](2017)在《兖州矿区综放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冒放规律及放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绝大部分综放工作面两端头不放煤或放少量顶煤,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用端头卸煤方式而使机头、机尾部位抬高,导致排头支架后部放煤空间狭小不利于放煤造成端头区端头区煤炭难以回收。因此本文结合端头交叉侧卸垂直布置方式,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工程实践及实测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了综放面端头区设备布置方式及放煤空间确定、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垮落规律、煤岩体的运移、冒放规律以及端头区放煤工业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兖州矿区典型矿井综放开采现状为基础,分析端头区的顶煤损失情况、工作面的顶煤损失率,研究端头区放煤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相应技术对策的提出提供依据。研究端头区设备布置方式由端卸改为交叉侧卸的空间特点以及对于端头放煤所带来的优势,进而确定了端头放煤的空间范围。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工作面端头顶板破断后的大小块体铰接模型,揭示了综放工作面端头放煤后的端头破断顶板结构的相似性与整体运移规律;通过3DEC数值模拟,建立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层计算模型,研究了端头区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顶煤和顶板随工作面开采垮落失稳特征以及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等,为现场端头区顶煤的放出提供了依据。通过PFC3D研究不同顶煤硬度、放煤区域和工艺参数对端头区煤岩放落流动的影响规律以及顶煤回收率,对端头区顶煤进行了易放性分区提出了端头放煤原则,确定了端头放煤合理放煤区域和工艺参数。结合兖州矿区东滩煤矿1306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条件,进行了端头区放煤的现场应用,并实测分析工作面端头区顶煤运移规律、顶板活动规律、支架承载规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等,提出并实施了提高端头区顶煤冒放性与回收率的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方恩才,翟恩发,邓润义[4](2017)在《综放工作面放煤方式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放工作面顶煤的冒放性直接关系到煤层的回采率,顶煤的放出率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以唐家会煤矿6煤层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PFC软件分析单轮顺序放煤、单轮间隔顺序放煤及单轮间隔多口放煤等几种放煤方式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轮间隔多口放煤时煤体下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碰撞,有利于增加顶煤放出率,且该放煤方式能够部署两个甚至更多的放煤口同时放煤,降低工作面完成一次放煤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种合理的放煤方式。(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时成忠,刘长友,李建伟[5](2017)在《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失稳垮落规律及放煤区域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综放工作面端头区顶煤安全放出问题,基于东滩煤矿3303工作面煤岩层地质赋存条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分析了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应力场分布特征、煤岩失稳垮落规律及回采巷道稳定性等。研究表明:综放工作面端头区顶煤自工作面中部侧向回采巷道侧,放出难度增大;随着端头放煤区域向巷道侧扩大,回采巷道表面位移呈增大趋势。确定了端头区顶煤的可放性及可放出区域范围,为现场端头区顶煤的放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7年01期)
张磊,王振,牛宏亮[6](2014)在《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的煤岩冒放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煤炭生产力的提高、矿井高效生产的实现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的煤岩冒放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供大家参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崔满堂,高林生,郭红军,张超[7](2013)在《放煤步距对厚煤层顶煤冒放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放煤步距对顶煤冒放规律的影响,我们通过实地测量的数据,基于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1],研究了不同的放煤步距对顶煤放出率、含矸率等造成的影响,合理的放煤步距应使顶煤放出率最高,含矸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放煤步距的大小对顶煤冒放性有很大的影响:若放煤步距太大,在采空区侧将留有较大的叁角煤,放不出来;若放煤步距太小,则后方矸石易混入窗口,影响煤质,造成上部顶煤的丢失。(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21期)
刘长友,黄炳香,杨培举,吴锋锋[8](2012)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矸流场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采高综放开采由于增大了顶煤破碎冒落的空间,大采高综放支架的掩护梁倾角变大,导致放煤口位置和放煤口尺寸发生变化,使得放煤过程中散体煤矸的运移流动呈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支架移架后放落顶煤层位线和煤矸分界线的斜率变陡,明显比普通采高条件下的斜率大;②放煤过程中煤矸的流动速度变快,在相同放煤步距条件下,在支架采高水平上煤矸分界线与支架顶梁末端的距离缩小;③受采放比、掩护梁角度和放煤口尺寸影响而易于混矸。合理的放煤步距应使移架后煤矸分界线略偏后于尾梁下部边界。分析确定了大采高条件下的合理放煤步距。(本文来源于《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期刊2012-10-01)
李成喜,章磊,王益品,朱守颂,梁顺[9](2010)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岩冒放规律及放煤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家岭2#井工矿9#特厚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4~9层,因此顶煤能否顺利放出与回收是综放开采成败的关键,为此采用YTJ20型岩层探测记录仪对顶煤裂隙发育情况进行探测,在实测的基础上对其冒放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通过PFC2D3.0计算程序对散体顶煤和部分破碎直接顶在不同放煤方式下的冒落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以确定最优的放煤方式,并在现场进行工业性实验,实测得到煤炭采出率提高了7.22%,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0年04期)
闫少宏,张会军,刘全明,徐刚,尹希文[10](2009)在《放煤损失率与冒落矸石堆积特征间量化规律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放顶煤过程中顶煤损失比较严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放煤损失率的因素,研究了放煤损失率与冒落矸石堆积特征间的关系,得出冒落顶煤在支架掩护梁、冒落矸石间有"叁角形"和"四边形"2种堆积状态,并给出了判据.运用数理方法得出了冒落顶煤呈"叁角形"或"四边形"堆积时放煤损失率的计算公式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此可估算综放开采工艺损失率.(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放煤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压观测是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现场矿压观测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文章以综放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矿压实测为问题导向,通过近一个月的现场矿压观测并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了综放煤柱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由此推测出综放煤柱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及来压期间支架动载系数。对今后综放煤柱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煤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张群磊,李化敏,乐金朝.特厚煤层自动化放煤规律及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C].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2017
[2].赵慧波.综放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矿压规律实测分析与研究[J].煤.2017
[3].时成忠.兖州矿区综放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冒放规律及放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4].方恩才,翟恩发,邓润义.综放工作面放煤方式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规律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7
[5].时成忠,刘长友,李建伟.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失稳垮落规律及放煤区域确定[J].煤炭工程.2017
[6].张磊,王振,牛宏亮.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的煤岩冒放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研究[J].价值工程.2014
[7].崔满堂,高林生,郭红军,张超.放煤步距对厚煤层顶煤冒放规律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8].刘长友,黄炳香,杨培举,吴锋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矸流场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确定[C].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2012
[9].李成喜,章磊,王益品,朱守颂,梁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岩冒放规律及放煤工艺[J].煤矿安全.2010
[10].闫少宏,张会军,刘全明,徐刚,尹希文.放煤损失率与冒落矸石堆积特征间量化规律的理论研究[J].煤炭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