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科学性建构的方法与难题 ——以德国法律科学的发展为线索展开

法学科学性建构的方法与难题 ——以德国法律科学的发展为线索展开

论文摘要

法学的科学性问题是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问题不在于新旧,关键在于有没有新的思想与方法。本文将法学纳入整个知识和科学的体系中进行考察,分析了法学性质认识的分歧所在,着重描绘了法律科学在近代德国发展的知识图画,并反思了法学科学性建构中存在的难题。论文最后的结论是,科学性的实质是现代性问题,法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性质。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部分交待了本文的问题、方法和主题。借助于库恩的“范式转移”概念和历史解释的方法,导论突出了本论文的主题:法学是否一门科学。第一章是文章的基础,界定了几个基本概念。本文认为,知识是已被证实的真的信念。在亚里士多德的意义上,本章对知识作了分类。借助于康德对科学的定义,本章总结了科学的判准条件,并划分了科学的类别。目前对法学性质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最后,本章从词源上考察了法学的本源,探讨了法学这一概念的原初意义。通过考察法学在德国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梳理了法学历史流变的脉络。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可以溯源到古罗马时期。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之后,法学进入理性法时代。随着理性主义的式微,法律科学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历史主义遂代替理性主义成为主流。但是,历史法学派内部却存在着罗马法学派和日耳曼法学派的对立,罗马法学派以普赫塔和早期的耶林为代表,也被称为概念法学。概念法学的命运最明显地表现在耶林自身的“哥白尼式革命”的转变。受耶林影响,赫克强调以利益代替概念思考,但是利益具有多义性,而且与评价无法区分,法律科学面临着新的范式转移。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无疑是法学中的异类,不过它仍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尝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也就是评价法学的方法。拉伦茨认为,法学的核心在于司法运用。他发现处理个案并不能按传统的涵摄模式那样机械进行,司法裁判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都不是很明确,必须在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对向交流过程中形成,结论就是对此案件事实应赋予的法效果。但是,法学方法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基础,否则会被讥讽为“方法论上的盲目飞行指南”,拉伦茨对自己在纳粹时期的所为一直保持沉默,这更加深了人们的怀疑。不过,拉伦茨为法学科学性的努力、尤其是他对基尔希曼的批评,为世所公认。法学方法论可被看作法学科学性的宣言。第四章指出了法学科学性建构中的难题所在,并提出了可能的出路。关于法认识论中的真理标准,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背后是对长期统治法学领域的主客二分认知图式的批判。法学中还存在着价值判断的难题,法学科学性的建构就是寻找价值判断客观化的方法。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只是发现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资源。法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取决于理性法律论证的可能性。结论部分对法学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总结。结论是:法学的科学性只在于一种合理分析,不是处处都合理的法律发现的过程。论证理论只是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最好良方。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导论:问题与方法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 法学研究中的范式转移
  • (二) 历史解释的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 (一) 知识的定义
  • (二) 知识的分类
  • 二、科学的定义、判准及其分类
  • (一) 科学的定义
  • (二) 科学的判准
  • (三) 科学的分类
  • 三、法学性质认识的分歧
  • 第二章 法律科学的历史建构
  • 一、法学的历史形成
  • 二、理性主义法学的确立
  • 三、历史法学派的历史贡献
  • (一) 萨维尼的历史-体系方法
  • (二) 罗马法学派与日耳曼法学派的分立
  • 四、利益法学对概念法学的批判
  • 五、纯粹法学——一次伟大的理论尝试
  • (一) 法学的双重纯粹
  • (二) 基础规范的性质
  • 第三章 法学方法论——法学科学性的宣言
  • 一、裁判的方法
  • (一) 大前提的得出
  • (二) 小前提的形成
  • (三) 法效果的获得
  • 二、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关联
  • 三、法学知识贡献的反思
  • (一) 基尔希曼的批评
  • (二) 拉伦茨的回应
  • 第四章 法学科学性建构中的方法论难题
  • 一、法认识论中真理标准的争论
  • (一) 真理符合论
  • (二) 真理融贯论
  • (三) 真理存在论
  • (四) 真理共识论
  • (五) 真理一致论
  • (六) 总结与反思
  • 二、法学中的价值判断难题
  • 三、可能的出路:论证的科学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学方法论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知音励志 2016(20)
    • [2].《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J]. 北方文学 2016(17)
    • [3].《法律方法论》(德文版)[J]. 中德法学论坛 2016(00)
    • [4].走出经济法学方法论误区[J]. 经济法论丛 2012(01)
    • [5].专题:理论与历史之间的法学方法论[J]. 法学方法论论丛 2012(00)
    • [6].法学方法论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J]. 法学教育研究 2013(02)
    • [7].《法学方法论论丛(第二卷)》勘误[J]. 法学方法论论丛 2015(00)
    • [8].生态法学方法论的要点[J]. 清华法治论衡 2010(01)
    • [9].浅谈刑法学方法论实施的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3(08)
    • [10].浅析国际法学方法论[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3)
    • [11].浅谈法学方法论[J]. 商 2013(04)
    • [12].体育法学方法论: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J]. 四川体育科学 2013(03)
    • [13].论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法学发展[J]. 比较法研究 2012(04)
    • [14].法学方法论[J]. 法制资讯 2012(08)
    • [15].小议现代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J]. 科技与企业 2012(23)
    • [16].本科法学方法论教学的探讨[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1(06)
    • [17].试论法学方法论一元性传统的成因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09(20)
    • [18].中国经济法学方法论之回顾、反思与展望[J]. 经济法论丛 2009(01)
    • [19].宪法学方法论之自觉与超脱[J]. 政法学刊 2008(06)
    • [20].“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解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1].论述当代法学方法论的现代价值[J]. 东西南北 2018(20)
    • [22].法学中的法律思维——评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 [23].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思维[J]. 法学方法论论丛 2012(00)
    • [24].法学方法论研究对象的多维阐释[J]. 法治研究 2013(03)
    • [25].法学方法论研究对象的多维阐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6].对国际法学方法论的认识、理解与建议[J]. 法制与社会 2013(19)
    • [27].国际法学方法论之我见[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8].在“有”与“无”之间——法学方法论杂谈[J]. 法治研究 2010(01)
    • [29].“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内容架构[J]. 法学评论 2009(05)
    • [30].宪法学方法论超脱于何者?[J]. 法律方法 2009(02)

    标签:;  ;  ;  ;  ;  

    法学科学性建构的方法与难题 ——以德国法律科学的发展为线索展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