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辉煌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生态环境的高损害,使得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日趋恶化。作为中国“资源宝库”、“绿色屏障”的西部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肆意浪费,不仅使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的境地,同时也直接威胁着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完全区别于线性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探求循环经济的区域共容性和全局协调性问题。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从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与现实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理论,深入探究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径与对策。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在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中,从生态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充实了区域经济学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试图为国家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本论文除导论外,重点论述部分为八章。第一章从生态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现实局限性两个方面,正面提出生态循环经济的命题。第二章从生态循环经济的思想先导、生成母本、历史根源、文化渊源和基础理论五个方面论述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形成依据。第三章阐述了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从基本内涵、基本特征、运行原则和基本要求等方面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论——生态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第四章阐述发达国家实施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第五章从自然特征、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和民族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第六章回顾反思了我国三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对西部地区的深刻影响,分析评价了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论证了生态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度模式的最佳选择。第七章全面论述了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服务业和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具体路径与措施。第八章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问题。本论题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劳动价值论和经济学、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客观深入地分析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整个研究过程以系统抽象法为基础,逻辑与历史统一,综合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方法。本论题在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其主要的创新点有:一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论——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框架。以生态价值优先的理念统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耦合生态伦理学与循环经济的原理,提炼出生态循环经济“生态优先、循环发展、区域共容、规制约束、制度补偿”的五大特征,提出了生态循环经济的具体运行原则——生态资源全值化、生产过程生态化、生态功能有偿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理论思路,并阐述了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四个并重、四个优先”的基本要求,对循环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有所拓展和创新;二是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探讨了西部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现实基础与基本思路。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服务业和生态循环型城镇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措施,特别是对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三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在充分肯定循环经济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现实局限性;在农业发展方向上,提出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克服农业的反生态属性;在城镇化的实现途径上,提出了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必须注重与一二三产业的耦合;强调西部各民族劳动者是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为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政策的具体设计提供了“主体论”的逻辑起点与思维前提。四是剖析了“小农意识”、“官文化意识”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危害性,从清除封建文化遗风对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和影响的层面,提出了杜绝“政绩经济”和“行政命令经济”的观点,对于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防止盲目决策和片面地区利益,从根本上遏制国土空间无序开发,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第一节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一、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二、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一、论题研究范围的前置设定二、主要研究方法三、主要创新点第一章 生态循环经济问题的提出第一节 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现实局限性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运行原理二、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显现的现实局限性第二章 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形成依据第一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思想先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科学发展观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二、科学发展观的现代生态理念第二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生成母本:生态伦理学与循环经济的耦合第三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历史根源:人类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盲从阶段:自然主宰人类的时代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野蛮阶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时代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阶段:生态优先的新时代第四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文化渊源:中华生态伦理文化与生态文明一、中华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化二、中国古代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第五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生态学、系统论与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一、生态学基础二、系统论基础三、经济学基础第三章 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第一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一、“生态价值优先”原则二、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三、生态循环经济的五大特征第二节 生态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一、生态资源全值化二、生产过程生态化三、生态功能有偿化四、整体利益最大化第三节 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一、区内发展与区际共容并重,区际共容优先二、发展经济与维护生态并重,维护生态优先三、市场融合与政策调控并重,政策调控优先四、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并重,代际公平优先第四章 国外实施生态与循环经济的经验借鉴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做法一、美国二、欧盟三、日本四、韩国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借鉴与启示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自然特征一、江河源头二、生态屏障三、资源宝库第二节 西部地区的经济特征一、偏远落后二、长期贫困三、开放窗口第三节 西部地区的政治特征一、边疆稳定的第一防线二、反分裂的前沿阵地三、反恐怖的主攻战场第四节 西部地区的民族特征一、民族问题是西部地区的首要问题二、西部地区民族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六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模式选择第一节 我国三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对西部地区的深刻影响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演变的三个阶段二、三次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调整对西部地区的深刻影响第二节 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一、西北七省区近11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分析二、西北七省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综合分析与总体评价第三节 生态循环经济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一、西部地区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二、生态循环经济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模式第七章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一、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克服农业的反生态属性二、资源高效利用的共生生态农业三、资源微观集聚的家庭生态农业四、生态强制修复的以工代赈农业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路径一、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与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的比较二、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的现实必然与政策取向三、西部地区三种层次的生态循环工业发展路径四、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服务业的发展路径一、发展生态循环服务业的现实背景与积极意义二、西部地区生态循环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模式第四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发展路径一、西部民族村寨城镇化对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二、西部地区村寨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与功能配置三、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微观体系建设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与一二三产业的耦合第八章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第一节 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各民族劳动者一、西部地区各民族劳动者是推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二、切实提高和发挥西部各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三、实现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生态补偿机制一、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二、西部地区生态补偿的受益原则三、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第三节 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文化与创新一、文化推动力:消除小农意识和“官文化”的影响二、创新推动力:科学发展理念下的机制创新第四节 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颁布实施《生态循环经济促进法》一、生态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二、德国、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借鉴三、生态循环经济的立法原则和调整范围四、《生态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法律体系设计与制度安排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西部地区论文; 生态优先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区域协调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