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于1992年12月首次引入巨灾保险衍生产品,向保险公司提供一种新的对冲潜在风险的金融工具.1996年第一个对于普通股票设计的巨灾期权问世,这类衍生产品向投资者及风险管理者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规避系统巨灾风险的选择.尽管,近几年来巨灾衍生产品已被公众所熟知,但是关于此类较为复杂产品的定价及对冲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巨灾期权难以精确定价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在Cox和Pedersen(2004)模型的基础上讨论有关重置巨灾看跌期权的定价问题,为使问题更加明了我们只考虑具有一个重置时刻t1(t1<T)的重置巨灾看跌期权定价问题.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文献综述,总结了巨灾期权的背景及已有研究结果.第二章,It(?)积分,Brown运动等一些基本概念及计价单位变换理论.第三章,主要给出非随机利率情形下的重置巨灾看跌期权定价公式.第四章,首先由Vasicek随机利率模型,给出零息票债券P(t,T)的价格过程.其次我们定义两个新的风险中性概率测度-QT和QS,其中测度QT是以零息票债券P(t,T)为计价单位给出的,而测度QS是以股票价格S(t)为计价单位给出的.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分析的方法,给出随机利率模型为Vasicek模型的重置巨灾看跌期权的定价,并得到定价公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销售商出售看跌期权的供应链优化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19(02)
- [2].欧式看跌期权对敲定价格的依赖关系[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7)
- [3].敲定价格对欧式看跌期权的影响[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7)
- [4].美式看跌期权定价的隐式差分格式[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5].保护性看跌期权策略在50ETF指数的应用[J]. 创新科技 2016(08)
- [6].基于美式看跌期权的再装期权定价[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7].随机市场模型下美式看跌期权的定价[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 [8].欧式看跌期权价格的计算方法:计算机模拟与比较[J]. 金融经济 2010(18)
- [9].支付红利的美式看跌期权的定价[J]. 统计与决策 2009(13)
- [10].伯南克的看跌期权[J]. 股市动态分析 2012(38)
- [11].巴菲特对超长期看跌期权的错误计算[J]. 商场现代化 2010(12)
- [12].连续型美式分期付款看跌期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13].叶檀:中国怕泡沫破裂必须打肿脸投资刺激吗?[J]. 四川水泥 2013(07)
- [14].分数布朗运动下的看跌期权定价[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5].美式看跌期权的模糊二叉树模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16].美式看跌期权的数值解法[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17].美式看涨——看跌期权在支付红利情况下的价差估计式[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1)
- [18].模糊环境下美式看跌期权的定价研究[J]. 经济数学 2010(02)
- [19].多点重设型看跌期权的鞅定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14)
- [20].基本解方法在美式看跌期权定价中的应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1].基于模糊二叉树模型的美式看跌期权定价问题[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2].基于控制变量技术的美式看跌期权定价的EXCEL方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3].美式看跌期权定价的两种有限差分格式[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24)
- [24].支付交易费的不确定波动率的欧式看跌期权定价[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5].美式看跌期权定价问题的隐-显和显-隐交替差分算法[J].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4(06)
- [26].快扩散过程下永久美式看跌期权的定价[J]. 数学物理学报 2012(06)
- [27].基于Longstaff-Schwartz模型的亚式信用利差看跌期权定价[J]. 滁州学院学报 2011(05)
- [28].求解Black-Scholes模型下美式回望看跌期权的有限差分法[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4)
- [29].求解Black-Scholes模型下美式看跌期权的有限差分法[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5)
- [30].求解CEV模型下美式看跌期权的有限差分法[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