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许多城市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城市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亟需探索一条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城市发展之道,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居住用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维持和承担城市机能运转的各种基本城市活动内容。如何通过一系列规划和管理手段,对城市居住空间进行合理优化布局,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次研究正是立足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期望从生态学专业的角度出发,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评价、规划设计等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并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城镇居住用地的特点,对城市土地空间优化布局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性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奉贤城镇居住区的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132.61 km2,占总用地的18.88%。主要位于城镇区域、交通线路附近,区域内的生态敏感度很小,生态系统稳定,城镇建设对其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区域内的服务设施便利程度高,具有明显的城镇居住区发展优势。较适宜区域面积为57.57km2,占总用地的8.20%,可以划分为限制建设区,主要为坡度较平缓、植被郁闭度相对较高或者是河网较为密集的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影响,但交通便利和靠近城镇区域等特点,使其在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不是绝对不适合进行城镇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应当注意的是在土地建设时对开发方式进行限制,对植被进行保护,减少砍伐破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上,进行适当程度的开发建设。不适宜区面积104.77km2,占总用地的14.92%,这部分区域主要远离建成区,交通不便,区位优势比较薄弱,因此对于城镇居住区的建设来说适宜程度较低,如若进行开发首先要发展周边服务设施并建设交通路网,提高居民的服务便利度和出行便携度,提升区位优势,会使该区域城镇居住区的适宜建设程度大大提高。不可建用地包含两部分,一类是高度生态敏感性区域,可作为生态保护区,面积为186.26km2,占总用地的26.52%;主要为郁闭度较高的林地、河网密集区域,具有很高的生态敏感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特别容易受到城市开发活动的影响,且区域内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因此不能作为城镇居住区用地,同时还应禁止一切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对植被要进行保护,对河流水质要严格控制,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要进行严格限制,保护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另一类是A类基本农田,面积为221.22km2,占总用地的31.49%。为了满足一定时期内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对A类基本农田进行严格控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避免“摊大饼式”的空间蔓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行为轨迹的坡地骑行交通适宜性评价——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31)
- [2].基于ArcGIS的临汾市西山果树区划生态适宜性评价[J]. 果树资源学报 2020(03)
- [3].内蒙古自治区林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林业建设 2020(02)
- [4].宁陵县酥梨气候品质适宜性评价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7)
- [5].基于存量地区用地布局优化的“特殊—普适”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J]. 中外建筑 2020(06)
- [6].襄城县夏玉米适宜性评价及农业生产建议[J]. 河南农业 2018(13)
- [7].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耕地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0)
- [8].基于景观适宜性评价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 [9].沈阳经济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0].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及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思考[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1)
- [11].基于生态服务和城市服务的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08)
- [12].基于物元分析的南昌市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5)
- [13].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8)
- [14].美国0~3岁婴幼儿发展适宜性评价简介[J]. 幼儿教育 2010(18)
- [15].基于极限条件法的矿山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广安桂兴石灰岩矿为例[J]. 四川地质学报 2019(04)
- [16].甘肃省淫羊藿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7)
- [17].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人才选拔中的职业适宜性评价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07)
- [18].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9)
- [19].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1)
- [20].琼海市胡椒种植适宜性评价[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01)
- [21].基于城乡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三区”划定方法研究[J]. 建筑设计管理 2011(03)
- [22].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 2011(06)
- [23].地震多发山区村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S1)
- [24].玉米新品种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 [25].黑龙江省玉米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J]. 玉米科学 2009(05)
- [26].“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与实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 [27].长治市石哲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适宜性评价初探[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6)
- [28].平顶山市冬小麦适宜性评价及建议[J]. 河南农业 2016(28)
- [29].基于栅格尺度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08)
- [30].天津市水产养殖适宜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