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对健康人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丹参多酚酸盐对健康人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而血小板活化后粘附、聚集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抗血小板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环节。临床常用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来观察药物疗效。目前,环氧合酶抑制剂阿司匹林、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等药物已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国的中药如丹参、银杏、川芎、红花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科研仪器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了众多中药提取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是较纯化的水溶性丹参提取物-丹参多酚酸盐。一些实验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抗氧化、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抑制胞间连接、抑制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抗炎等作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降低P选择素,改善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降低冠心病患者ADP及肾上腺素(E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但目前这些研究均为体内试验,存在混杂因素不易控制等缺陷,丹参多酚酸盐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机制并未得到确切证实。本课题通过将26例健康人全血、8例冠心病患者全血及26例健康人血小板原浆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体外孵育,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与聚集斜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是否有抗血小板作用,为临床丹参多酚酸盐的使用提供客观依据。材料:实验对象分三部分。①健康人全血组。共2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1564岁(36.08±14.19)岁。入选标准: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女性处于非月经期的健康人。②冠心病患者全血组。共8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178岁(62.13±8.27)岁。入选标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两组的排除标准: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近1周使用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抗血小板、抗凝药物。③健康人血小板原浆组。共26份新鲜机采健康人血小板原浆,血小板浓度约为1280×109/L。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均严格按照国家献血法的标准。方法:对健康人及冠心病人全血组受试对象于肘静脉或股静脉采集血标本,采血后各自制备成空白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终浓度分别为1mg/L、10mg/L、100mg/L的实验组(C0-3组),于1小时内用全血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及斜率。健康人血小板原浆组在血小板采集后1小时内用同上方法测血小板聚集率及斜率。诱导剂为二磷酸腺苷(ADP)(10μmol/L)、花生四烯酸(AA)(0.5μmol/L)及EP(1mg/mL)。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时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即M(QR)。正态分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对健康人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影响1.1ADP(10μmol/L)诱导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00(5.00)ohms,7.04±3.17ohms,7.00±3.73ohms,7.12±4.71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聚集斜率分别为4.00(3.00)ohms/min,4.00(4.00)ohms/min,4.00(5.00)ohms/min,4.00(5.00)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1.2AA(0.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0.65±3.53ohms,11.19±4.20ohms,12.00(4.00)ohms,12.08±3.70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聚集斜率分别为6.50(5.00)ohms/min,6.81±2.93ohms/min,7.42±3.25ohms/min,7.77±3.87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6)。1.3EP(1mg/m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6.26±4.45ohms,5.00(8.00)ohms,5.42±3.20ohms,8.95±5.10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聚集斜率分别为2.00(1.00)ohms/min,2.00(1.00)ohms/min,2.00(1.00)ohms/min,3.00(2.00)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2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患者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影响2.1ADP(10μmol/L)诱导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50(8.00)ohms,3.50(5.00)ohms,4.63±3.34ohms,3.88±3.44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聚集斜率分别为2.00(3.00)ohms/min,2.00(3.00)ohms/min,3.50±1.31ohms/min,2.00(2.00)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2.2AA(0.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25±4.06ohms,6.88±4.05ohms,8.00(3.00)ohms,7.75±4.43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聚集斜率分别为4.88±2.03ohms/min,4.50±2.33ohms/min,4.00±1.60ohms/min,4.63±2.07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2.3EP(1mg/m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50(5.00)ohms,3.50(4.00)ohms,1.50(3.00) ohms,1.50(5.00)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聚集斜率分别为2.00(1.00)ohms/min,2.00(1.00)ohms/min,2.00(1.00)ohms/min,2.00(1.00)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3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对健康人血小板原浆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3.1ADP(10μmol/L)诱导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6.65±2.74ohms,15.50(2.00)ohms,15.65±3.15ohms,15.50(3.00)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3)。聚集斜率分别为31.85±4.84ohms/min,32.00(6.00)ohms/min,30.50(5.00)ohms/min,31.27±6.11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3.2AA(0.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6.50±2.96ohms,15.65±2.02ohms,16.58±2.64ohms,16.96±2.31oh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3)。聚集斜率分别为37.69±5.06ohms/min,39.00±4.99ohms/min,37.42±4.93ohms/min,40.08±3.65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3.3EP(1mg/m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0-C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9.92±3.54ohms,17.50±2.79ohms,17.08±2.71ohms,17.12±3.50oh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用SNK-q法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浓度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聚集斜率分别为25.15±4.92ohms/min,24.23±5.06ohms/min,24.54±6.38ohms/min,25.19±4.86ohms/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结论:本研究通过全血电阻抗法检测三组实验对象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聚集斜率,发现在健康人及冠心病人全血中,低、中、高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均不能拮抗ADP、AA及E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亦不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斜率。只有在血小板浓度约为1280×109/L的血小板原浆组中,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降低E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但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组之间没有差别。同时在高浓度的血小板原浆组中,丹参多酚酸盐不能降低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也不能降低三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斜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丹参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丹参多酚酸盐用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 抗感染药学 2014(05)
    • [2].茶酚酸生理作用及其和运动相关性[J]. 福建茶叶 2016(09)
    • [3].中药酚酸的体内代谢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08(06)
    • [4].市售香蕉15种酚酸化合物含量的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10)
    • [5].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酚酸B的含量[J]. 中外医疗 2008(20)
    • [6].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J]. 安徽医药 2014(02)
    • [7].蔬菜及其制品中不同形态酚酸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18(24)
    • [8].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07)
    • [9].丹参多酚酸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3)
    • [10].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12)
    • [11].注射用丹参酚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齐鲁药事 2009(12)
    • [12].丹参干燥前后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5)
    • [13].白酒中酚酸及酚酸酯检测方法的研究[J]. 酿酒科技 2019(07)
    • [14].丹参多酚酸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02)
    • [15].骶管封闭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广州医药 2010(04)
    • [16].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 2020(08)
    • [17].某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专项点评和合理用药建议[J]. 安徽医药 2017(11)
    • [18].丹参多酚酸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J]. 西部医学 2011(02)
    • [19].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12种溶剂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 中国药师 2009(06)
    • [20].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稳定性研究及其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的建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2)
    • [21].冠心病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效果与对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2)
    • [22].酚酸及黄酮醇结构对其二元复合体系抗氧化效应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8)
    • [23].丹参多酚酸盐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06例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3)
    • [24].丹参多酚酸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9(02)
    • [25].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21)
    • [26].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文献概述[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02)
    • [27].丹参多酚酸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与黏附作用影响[J]. 北方药学 2017(09)
    • [28].稀土-双氯酚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J]. 化学试剂 2011(06)
    • [29].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卒中后抑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10)
    • [30].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2)

    标签:;  ;  ;  ;  ;  

    丹参多酚酸盐对健康人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