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撑杆跳高论文-吴鋆

女子撑杆跳高论文-吴鋆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子撑杆跳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撑杆跳高,产生原因,恐惧心理,初学者

女子撑杆跳高论文文献综述

吴鋆[1](2019)在《女子撑杆跳高初学者克服恐惧心理方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女子撑杆跳初学者在练习撑杆跳时,不管是初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还是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技术动作,在这期间必定会产生恐惧心理,此种心理现象实属正常,是这些女子撑杆跳初学者在掌握撑杆跳技能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心理阶段。为了促进女子撑杆跳初学者更好地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很有必要对女子撑杆跳初学者的恐(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体育》期刊2019年02期)

李玉周,贾春阳,苑廷刚[2](2019)在《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的中外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以第13届全运会预选赛、决赛和第15届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项目决赛最高成绩成功跳次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影像摄像法、二维扫描视频全景图合成解析等方法,通过视频解析获取国内外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参数,探讨和比较助跑后叁步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特征.结果:1)国外优秀女子撑杆跳运动员后叁步步幅和步速率均大于国内运动员,更好的步长和步速控制避免了最后一步中水平速率的损失;2)助跑速率、着地角离地角之差和插穴时刻与起跳瞬间的握杆角和躯干角是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3)国内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助跑和起跳技术上应注意增加助跑速率,缩短起跳时间和减小起跳瞬间的握杆角.(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蕊,苑廷刚[3](2018)在《第15届世锦赛女子撑杆跳高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以第1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决赛最高成绩成功跳次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拍摄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专项技术角度探讨世界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助跑、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和支撑阶段的时间节奏。通过分析国际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为优化撑杆跳项目训练和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录像拍摄法、视频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6-28)

谢笑添[4](2017)在《欣喜的背后藏着些许遗憾》一文中研究指出略显沉寂的中国田径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一夜,不过欣喜的背后难免带着些许遗憾。在世锦赛女子标枪决赛中,中国队将赛前外界预期的集团优势兑现,叁位参赛选手均进入前八,其中李玲蔚与吕会会分别以66.25米与65.26米的成绩摘得银牌与铜牌,前者距离最终折(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8-10)

安琛,王琳[5](2017)在《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的持杆助跑和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呈现"大-小"节奏模式,绝对速度较差;在起跳离地瞬间水平和垂直速度配备较为合理,但腾跳角度偏大;采用的起跳方式是先插穴再起跳;起跳点均不在上手握点投影点正下方,不利于后续动作技术的发挥。(本文来源于《体育研究与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程凯[6](2015)在《我国女子撑杆跳高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前10名及2014年中国前10名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了中国与国外女子撑杆跳高的差距及中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发展态势,并根据撑杆跳高项目发展规律,借鉴国外优秀女子撑杆跳高好的经验,相应提出可行的对策,旨在为中国女子撑杆跳高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体育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张树林,陈晓晏,陈瑶,孙春霞[7](2014)在《我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家女子撑杆跳集训队为对象,使用较为先进的测试仪器,在训练过程中对集训队员的机能进行系统、动态的连续监测,综合分析了国家队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形态、素质、力量、体成分、心理、生化指标等机能特点,建立我国女子撑杆跳高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数学模型,并对训练与选材提出积极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体育科技》期刊2014年06期)

李欣鑫,李建英[8](2014)在《李玲破女子撑杆跳高亚洲纪录时最后叁步助跑至插穴起跳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SIMI°Motion录像分析系统对李玲破女子撑杆跳高亚洲纪录时最后叁步助跑至插穴起跳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进而揭示其技术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李玲的最后叁步助跑、起跳时间、水平速度损失、踝关节角、腾起角等均符合撑杆跳高的技术动作要求,从整体上看,较为合理,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克服屈膝、屈髋、后倾等现象的出现。(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张英宁[9](2014)在《辽宁省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成才周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辽宁省田径队现役女子撑杆跳高重点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为研究对象,运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跟队训练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训练模式中的运动选材模式、运动训练模式、成才周期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训练模式的运动选材方面,辽宁队现役女子撑杆跳高重点运动员有的身体素质好,有的运动技术好,在人物性格和个人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同特点,但是都有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潜力。辽宁队运动员身体形态与国家队不存在差异性,辽宁队运动员身体素质在上肢力量方面与国家队存在显着差异,说明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科学合理,不是影响运动员成绩夺得主要因素,上肢力量是薄弱是影响辽宁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之一。从运动成绩分析认为影响我队运动成绩的因素是我国整体训练水平与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训练存在差距,其次是我国地域广,纬度跨越大,北方运动员与南方运动员在技巧方面的差异也是影响我队运动成绩的因素之一。从年龄分析认为我队运动员年龄在十叁四岁开始训练,开发运动潜能,出现拔苗助长现象,专存在项能力训练过早问题。2.训练模式中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和竞技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我队周期训练分为大周期训练、年周期训练、月周期训练和周周期训练。我队赛前训练倾向于技术训练和心理辅导,对体能训练较少,这有可能是造成运动员上肢力量不好的原因。从平时和比赛成绩可以看出我队运动员在比赛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出正常水平。3.成才周期以叁个阶段分析,零到二级为基础期,主要以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为主,打好基础,能够更好的步入下一个阶段;二级到一级为成长期主要以速度和专项素质训练为主,在上一阶段优良的基础下再专攻速度和专项素质,让专项成绩慢慢成熟,一步一个台阶稳步上升;一级到健将为突破期,主要以综合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为主,在这一阶段成绩会有一段时间停止不前,到达一个瓶颈期很难突破,要想突破就要加强综合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完美配合,得到一个突破。综上所述,综合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成才周期叁个方面对我队训练模式进行评价,虽然我队在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成绩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总体来讲我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项目整体训练模式状况科学合理,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逐步纠正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张文文,李晓慧,许占明[10](2013)在《中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专项成绩发展现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1.1选题依据撑杆跳高是融短跑、跳远和体操为一体的体能类快速力量性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较为复杂的项目之一,因其动作技术的复杂性、危险性及其观赏性,一直以来被人们喻为"地面跳远和空中体操",备受体育爱好者的关注。撑杆跳高是19世纪末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作为世界上开展女子撑杆(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01-04)

女子撑杆跳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以第13届全运会预选赛、决赛和第15届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项目决赛最高成绩成功跳次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影像摄像法、二维扫描视频全景图合成解析等方法,通过视频解析获取国内外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参数,探讨和比较助跑后叁步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特征.结果:1)国外优秀女子撑杆跳运动员后叁步步幅和步速率均大于国内运动员,更好的步长和步速控制避免了最后一步中水平速率的损失;2)助跑速率、着地角离地角之差和插穴时刻与起跳瞬间的握杆角和躯干角是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3)国内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助跑和起跳技术上应注意增加助跑速率,缩短起跳时间和减小起跳瞬间的握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子撑杆跳高论文参考文献

[1].吴鋆.女子撑杆跳高初学者克服恐惧心理方面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

[2].李玉周,贾春阳,苑廷刚.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的中外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蕊,苑廷刚.第15届世锦赛女子撑杆跳高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C].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2018

[4].谢笑添.欣喜的背后藏着些许遗憾[N].文汇报.2017

[5].安琛,王琳.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

[6].程凯.我国女子撑杆跳高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5

[7].张树林,陈晓晏,陈瑶,孙春霞.我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测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4

[8].李欣鑫,李建英.李玲破女子撑杆跳高亚洲纪录时最后叁步助跑至插穴起跳的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4

[9].张英宁.辽宁省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成才周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10].张文文,李晓慧,许占明.中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专项成绩发展现状的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3

标签:;  ;  ;  ;  

女子撑杆跳高论文-吴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