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初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但在农村现有的条件下,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劳动者后备力量的素质的要求。立足农民、农村、农业的基本实际,发展和完善农村初等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村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办学的经验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学习相结合、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与地区的特点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对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对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应以培养目标的职业技术层次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在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广义教育的基础上,包括初等职业学校教育和初等职业培训两大类形式,使受教育者掌握初级职业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其次,回顾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调动办学主体积极性、消除供需错位、坚持农科教相结合等策略。最后,对农村初等职业教育不同办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按照生源基础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采取相应办学模式的观点。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1.1 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背景1.1.1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初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低1.1.2 农村教育结构单一,义务教育的普及推动难1.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1.1.4 低收入农民走出贫困,需要初等职教的支持1.2 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思路、材料、方法1.2.1 研究的思路1.2.2 研究的材料1.2.3 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内涵2.1 对职业教育体系中“初等”的理解2.2 初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三个面向,突出技能2.3 初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2.4 初等职业教育内容:精练、实用2.5 初等职业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2.5.1 分层培训2.5.2 现场培训2.5.3 电教培训2.5.4 依托培训2.6 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对象:生源立体开发,开放式办学第三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3.1 农村职业学校的创办阶段(1949 一1965)3.2 农村职业学校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78 一1987)3.3 农村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阶段(1988 一1992)3.4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整、改革阶段(1993 一2001)3.5 农村职业教育再次恢复发展的新阶段(2002 年至今)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主要经验4.1 明确了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4.2 坚持“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4.3 坚持政府统筹,紧紧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办农村职教4.4 抓职教立法,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证4.5 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农村职教发展的重点4.6 重视建立健全农村职教的服务保障体系第五章 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比较分析第六章 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对策6.1 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6.1.1 宏观经济的影响6.1.2 择业观念的影响6.1.3 教育经费紧张6.1.4 初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6.1.5 农科教的结合仍不够紧密6.1.6 师资不足6.2 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6.2.1 确定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6.2.2 坚持农科教结合6.2.3 调动办学主体积极性,消除供需错位,转化潜在需求6.2.4 调动行业、企业、个人等多元办学主体参与职教的积极性和动力6.2.5 强化政府行为,增加对职教的宏观调控力6.2.6 扩大绿色证书实施范围6.2.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6.2.8 实行一卡通第七章 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教育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7.1 处理好农村初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7.2 处理好农村初等职业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7.3 要处理好农村初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村论文; 初等职业教育论文; 内涵论文; 供需错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