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核电站主回路的化学源项控制是反应堆源项控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综合分析化学源项和水化学参数的历史数据,制定了化学源项的长期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目的,分析了pH值、过氧化氢和溶解氢浓度等对主回路活化腐蚀产物迁移的影响,并结合大亚湾核电站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核电站活化腐蚀产物的监测与控制方法。大亚湾核电站多次发生有关110mAg的释放和污染的问题。主要涉及一回路氧化停堆期间一回路冷却剂中的110mAg的释放和污染以及含银除盐床在投运和树脂更换时110mAg的脱落。根据电位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的计算,分析了Ag在各种水化学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并对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结论是电位变化是导致110mAg形态转变的根本原因。总之,目前大亚湾核电机组主回路的化学源项控制良好,通过持续地改进,可以将主回路的剂量率水平进一步降低,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公众。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符号说明第一章 前言1.1 背景1.2 国外核电站主回路化学源项的研究1.3 国内概况1.4 大亚湾核电站情况简介1.5 本研究的目的第二章 Co 与Ni 的性质及其在水中的腐蚀倾向2.1 Co 与Ni 的生成机理、衰变规律及其化学性质2.2 Fe、Co 与Ni 在主回路水环境中的腐蚀倾向2.2.1 布拜图的研究2.2.2 电位判据2.2.3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第三章 活化腐蚀产物的产生、释放、净化与沉降统计规律3.1 数学计算模型3.1.1 统计方法3.1.2 计算结果3.2 主回路水中活化腐蚀产物变化趋势图3.2.1 放射性核素的释放量在不同燃料循环中的变化趋势3.2.2 放射性核素的净化率在不同燃料循环中的变化趋势3.2.3 放射性核素的释放率在不同燃料循环中的变化趋势3.2.4 放射性核素的氧化净化再沉降率在不同燃料循环中的变化趋势3.2.5 关键累积量源项参数的日均值在不同燃料循环中的变化趋势3.3 主回路水中化学源项参数的评估3.3.1 D1/2RCP 大修氧化中活化腐蚀产物58Co、60Co 峰值的评估方法3.3.2 D1/2RCP 水中化学源项参数评价结果及评价方案第四章 110mAg 存在形态调查和从树脂脱落的机理研究4.1 110mAg 问题在大亚湾核电站和法国同类电站的情况简介4.1.1 D1/2RCP 氧化停堆过程中110mAg 峰值4.1.2 氧化停堆期间110mAg 峰值出现的时间4.1.3 110mAg 问题的外部反馈4.2 关于110mAg 性质的研究4.2.1 110mAg 的特性4.2.2 一回路中银的来源4.2.3 110mAg 的沉积特性4.3 110mAg 的形态4.3.1 布拜图的研究4.3.2 功率运行期间银的主要存在形态4.3.3 氧化停堆期间银的主要存在形态4.4 110mAg 从树脂脱落的机理4.4.1 树脂中Ag 的存在形态及其脱落机理4.4.2 历史早期使用的除盐床少有出现110mAg 污染的解释第五章 化学控制参数对活化腐蚀产物的影响5.1 活化腐蚀产物转移模型5.2 功率运行期间pH 对活化腐蚀产物产生和迁移的影响5.2.1 大亚湾核电站两种主回路水pH 值的控制规范图5.2.2 大亚湾核电站1 号机主回路活化腐蚀产物与pH 的关系图5.2.3 大亚湾核电站2 号机主回路活化腐蚀产物与pH 的关系图5.2.4 临界期间主回路水中58Co 与60Co 比例变化趋势图5.2.5 pH 对活化腐蚀产物产生和迁移的影响规律5.3 温度对活化腐蚀产物迁移的影响5.4 溶解氢对主回路活化腐蚀产物产生和迁移的影响第六章 核电站活化腐蚀产物的控制方法6.1 主回路化学源项参数的监测与评价方法6.2 58Co、60Co 和110m Ag 净化的改进6.2.1 净化系统用树脂的改进6.2.2 110mAg 的控制6.2.3 RCV 系统的净化6.3 化学参数的控制6.3.1 pH 的控制6.3.2 过氧化氢加入量的控制6.3.3 H2 的控制第七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活化腐蚀产物论文; 迁移论文; 温度论文; 过氧化氢论文; 电位论文; 形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