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南缘志留-泥盆纪周缘前陆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苏炳睿[1](2019)在《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东河塘组沉积记录、物源分析及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晚泥盆世是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该时期塔里木盆地类型及沉积体系均发生了变化,该时期沉积的东河塘组碎屑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同时也是中国陆上首次发现的巨厚滨海相碎屑岩油气藏。因此研究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沉积记录与物源体系,是解析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构造演化过程和特征的必要内容。因此,开展晚泥盆世东河塘组物源及古地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鉴于此,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结合碎屑组分、重矿物鉴定、阴极发光、全岩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资料,分析东河塘组碎屑岩的物质来源,进而探讨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古地理格局,通过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进展。1、明晰了不同地区东河塘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充分收集塔里木盆地钻遇东河砂岩的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连井对比研究,在盆地范围内,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和6个三级层序SQ1-SQ6,二级层序界面与东河塘组底部T60地震界面叠合,三级层序界面与东河塘组顶部T57地震界面不完全叠合。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和巴楚西部6个层序发育完整,巴楚东部地区发育5个层序,卡塔克、顺托果勒和塔河地区发育3个层序,自西向东逐级缺失下部层序。2、精细描述了东河砂岩的沉积属性,划分出多种沉积相类型,明确了东河塘组层序格架内沉积演化特征。东河砂岩的碎屑组分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东河塘组岩性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砂岩,长石和岩屑含量普遍较低,其中岩屑主要为沉积岩岩屑,少量为岩浆岩岩屑,重矿物类型主要以“锆石+锐钛矿+白钛石+电气石+重晶石”为主,阴极发光显示石英颗粒主要发蓝紫色光、深蓝色光,少部分为不发光以及发褐色光的石英颗粒。通过岩相、测井相、地震相等沉积相识别标志,在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东河塘组中识别出陆棚、滨岸相、三角洲相和河口湾相。结合层序地层格架,在平面上,每一层序自西向东具有陆棚-滨岸沉积相发育特征。SQ1-SQ3层序滨岸砂体垂向叠置、并逐级向东超覆,陆棚沉积区在巴探7井以西地区;SQ4-SQ6层序滨岸砂体主要发育于和4井以东地区,以西地区主要为陆棚沉积。垂向上看东河塘组发育6期砂体,逐级向东超覆沉积,SQ1-SQ3层序发育的滨岸砂体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地区,砂体厚度较大;由于沉积时可容纳空间大,砂泥互层明显。SQ4-SQ6层序滨岸砂体主要发育于盆地东部地区,形成于低可容空间,砂体厚度较小,砂体间泥岩隔层不发育。3、明确了东河塘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年代学分布特征。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大部分样品的主量元素数据与上地壳平均值相近,小部分样品主微量元素数据与上地壳平均值差别较大,显示出多物源的特征。化学蚀变指数(CIA)范围为56-73,平均为64,显示出弱-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东河塘组中锆石颗粒多发育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高的Th/U比值,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以及明显的Ce正异常,Eu负异常的特点,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大部分锆石为次圆-次棱角状,显示远距离搬运的特点。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在400-540 Ma,700-900 Ma,1400-1600 Ma,1700-2200 Ma,2300-2800 Ma五个年龄范围,塔河和顺托果勒地区主要以ca.440Ma为主要峰值年龄,卡塔克地区西部主要峰值年龄为ca.840 Ma,在巴楚地区和麦盖提地区,ca.440 Ma和ca.820 Ma两个峰值年龄均比较明显。不同地区锆石年龄分布特征明显,显示出多个物源的特征。4、系统的对东河塘组物源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塑了东河塘组沉积充填过程,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古地理格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沉积属性及地球化学属性综合分析,显示东河塘组具有多个物源,并且不同地区物源不同。巴楚-麦盖提地区东河塘组物源主要为柯坪古隆起、玛东古隆起以及西昆仑造山带,卡塔克和顺托果勒地区东河塘组物源主要为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剥蚀区、阿尔金山造山带和塔北古隆起,塔河地区物源主要为塔北古隆起和东部的剥蚀区。晚泥盆世,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格局已发生转变,整体为西低东高,海水从西部进入盆地,向东逐级超覆,在塔里木盆地范围内自西向东发育陆棚-滨岸沉积相,局部地区发育有三角洲、河口湾沉积相。此时南部西昆仑造山带、阿尔金造山带已相继隆起,盆地内还分布有多个继承性的古隆起,为东河塘组提供了充足的碎屑物质,而北部的南天山洋盆还未闭合,广阔的大洋阻止了中天山向东河塘组提供物源。在此构造格局之下,形成了6期高成分成熟度的滨岸相石英砂岩,在盆地范围内形成了以多期次发育,垂向上叠加,大面积分布为特点的东河砂岩。
李超[2](2019)在《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及天山隆升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引起了亚洲大陆内部广泛的变形,并复活了天山、西昆仑等古老造山带。天山造山带的隆升引起塔里木盆地北侧基底的挠曲沉降,在塔里木盆地北侧形成与天山造山带耦合的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内的沉积层序和沉降历史有效记录了造山带的隆升过程。我们基于对南天山前陆盆地沉降和充填过程的详细解译,限制天山新生代的初始隆升时间,约束塔里木盆地向天山之下的俯冲速率。天山和西昆仑造山带在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引起塔里木盆地北部和西南部的挠曲沉降;西昆仑和西南天山之间的走廊不断变窄直至关闭使塔里木盆地成为封闭的内流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形成披覆沉积。挠曲沉降和披覆沉积共同形成了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我们使用弹性有限板模型模拟盆地内的挠曲沉降与披覆沉积过程。我们根据模拟结果分离挠曲沉降与披覆沉积,获得盆地中部挠曲凸起的迁移和盆地南、北两侧地形荷载变化。为解析南天山前陆盆地的构造、地层和沉降历史,我们分析了一条353千米长横跨南天山前陆盆地的近南北向地震反射剖面和剖面旁的四口钻井的数据。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显示盆地内的显生宙沉积层由下往上分为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泥盆系-二叠系构造层、三叠系构造层、侏罗系构造层、白垩系构造层、古近系构造层和晚渐新世-第四纪前陆沉积单元。根据磁性地层学的研究结果,前陆沉积单元内最古老的吉迪克组地层从~26 Ma开始沉积。这表明南天山的初始隆升时间不晚于~26 Ma。此外,南天山地形隆升导致的岩石圈挠曲使南天山的前陆地区的构造沉降速率从~26 Ma也开始明显加速。前陆沉积单元内朝前陆方向的反射面终结点的包络线是前陆沉积单元向南上超的地质记录,反映南天山前陆沉积单元在~26.3 Ma至~12 Ma,以1.6±0.1 mm/yr的速度向南上超,而在~12 Ma以后,向南上超的速度加速至14.6±0.1 mm/yr。前陆沉积单元向前陆方向的上超速率可作为俯冲板块和仰冲板块的汇聚速率的上限。在~12 Ma迁移速率的增加反映南天山与塔里木板块的加速汇聚。我们采用有限板模型,以一条北-北东向贯穿盆地的地震剖面为约束,模拟新生代塔里木盆地内的挠曲沉降和披覆沉积。这条地震剖面揭示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沉积地层包括盆地南、北两侧的挠曲坳陷中的沉积和盆地范围的披覆沉积。以此地震剖面为约束,我们通过回剥新生代地层获得了~26 Ma、~13 Ma、~5 Ma和现今的横跨盆地的沉降剖面。我们利用二维弹性有限板的数值模型拟合了这些沉降剖面。模拟显示古近纪以来盆地南、北侧挠曲相互干涉,形成单个中部挠曲凸起。中部挠曲凸起自~26 Ma至今向南迁移了~52 km,揭示盆地南侧高于北侧的荷载差值自~26 Ma以来不断减小。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分离了~26 Ma以来的挠曲沉降与披覆沉积。披覆沉积的厚度从~26 Ma的230±30 m增加到现今的1910±200 m,至少占剖面内新生代地层的~30%。通过矫正披覆沉积的沉积物荷载,盆地的沉积基准面自古近纪以来至少抬升了 356±80 m。基于对南天山和西昆仑前陆沉积层序的精确解析结果,限制了塔里木板块向天山和西昆仑之下的俯冲速率。我们依据俯冲速率推算出塔里木盆地在~26 Ma、~13 Ma和~5 Ma的南北向宽度。采用这一不断减小的盆地宽度模拟挠曲沉降显示西昆仑和南天山在~26 Ma开始快速隆升,在~13 Ma-~5 Ma地形高度不再增加,从~5 Ma开始再次快速隆升。模拟还显示在塔里木盆地的沉降史模拟中,忽视披覆沉积的影响会导致高估有效弹性厚度和构造荷载。模拟显示的~26 Ma以来塔里木盆地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增加与盆地地温梯度不断降低的趋势一致。在沉降史模拟中完全忽视塔里木岩石圈的俯冲引起的盆地宽度减小,则会低估地质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
郭颖[3](2016)在《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和田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的接替区,论文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对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不整合结构样式和规模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层展布特征,利用旋回分析法研究了古隆起的隆升强度和迁移规律;借助古构造恢复技术,复原了古隆起发育区关键构造变革期古构造格局;并对和田古隆起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古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各不整合面具有叠合特征,自塔西南山前地区至巴楚隆起不整合发育强度减弱、叠合不整合程度逐渐减小,指示隆起区向坳陷区不整合样式的变化;中、新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巴楚隆起内部沿断裂构造带发育角度不整合,而巴楚隆起以南地区则以平行不整合、区域倾斜的低角度不整合为主,反映隆起构造的消亡。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寒武纪-奥陶纪剥蚀量呈逐渐增大特征,古隆起整体继承性发育,最大剥蚀区位于塔西南山前一带;志留-中泥盆世最大剥蚀区带位于塘古巴斯凹陷,古隆起范围向东迁移;晚泥盆世-二叠纪最大剥蚀位置迁移至巴楚隆起西段,指示和田古隆起开始塌陷;中-新生代剥蚀作用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与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反转、和田古隆起彻底消亡有关。构造复原表明,和田古隆起是自前寒武纪基底就已存在的古隆起,可将其演化分为基底隆起阶段、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发展阶段、志留-泥盆纪强烈隆升阶段、晚泥盆世-二叠纪初始消亡阶段、中-新生代消亡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加里东早、中期隆起高部位位于塔西南坳陷,为NW或NWW走向,海西早期鼻状凸起近EW走向,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开始埋藏消失,喜马拉雅期彻底消亡;大体上发育于早古生代的和田古隆起具有总体继承、挠曲迁移的特征,由早及晚隆起范围和隆起幅度逐渐增强。基底先存构造、盆地周缘构造事件、滑脱层和区域构造反转作用共同控制了和田古隆起的形成和演化。基底先存断裂控制古隆起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呈NW或近EW向展布;昆仑洋和阿尔金洋洋盆闭合、板块碰撞和造山带隆升产生的挤压应力是古隆起形成的动力来源;中寒武统膏岩层系作为区域性滑脱层,调节了古隆起不同阶段的转向迁移和变形差异;区域构造反转作用以巴楚隆起南缘断裂为枢纽,促使古隆起在新生代埋藏消亡。
吴斌[4](2015)在《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叠合盆地,在其长期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期构造体制的变革。构造变革期的构造特征、温压场及区域应力场变化进一步控制了盆地的油气成藏。本文以塔东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基于大量的地震、探井、露头及分析测试资料,确定了关键构造变革期次,探讨了关键构造变革期内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研究区的能量场变化,分析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对塔东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塔东地区存在9个不整合面,不同构造单元内不整合面的分布、叠合关系及剥蚀厚度存在差异。结合不同构造层和不同时期的断裂特征,识别了研究区内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印支期4期关键构造变革期,其形成与盆地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周缘沟-弧体系的转变密切相关。数值模拟法为定量揭示研究区的能量场演化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对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的模拟,发现加里东中期到印支期以来,塔东地区的地温梯度演化经历了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压力异常主要出现在满加尔凹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地区,且剩余压力的数值和分布范围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则经历了从南压北张到南张北压再到南北两端挤压的变化过程。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期的三场耦合对塔东地区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加里东中期,塔东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层的地层温度大于60℃,油气开始生成,受塔东地区南部挤压应力的影响,塔中低凸起和塔北隆起开始发育,并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海西早期,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层的温度升高,油气的大量生成导致剩余压力产生,成为排烃的主要动力。该时期受塔东地区南部挤压应力的加强,塔中低凸起和塔北隆起形成,仍然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海西晚期,烃源岩层内剩余压力增大,分布范围扩大,促进油气从烃源岩排出,该时期受塔东地区北部挤压应力的作用,塔北隆起抬升,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印支期,烃源岩层的排烃能力继续增强,剩余压力分布的层系扩展到上奥陶统。受盆地南北两端的挤压作用,不仅形成大量断裂,构成了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还使隆起区进一步靠近烃源岩中心,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刘彩杰[5](2014)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文中研究指明柯坪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发育双重构造,构造变形复杂,勘探程度低,因此研究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对于揭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地质勘探,研究了地层露头特征及地表构造变形,完善了综合地层柱状图;通过地表地质剖面和地震地质剖面的构造解析,详细论述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通过野外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了柯坪冲断带低温热年代学,分析其隆升年代;利用2Dmove软件制作平衡剖面,研究构造形成演化过程。最终,通过分析油气地质条件等预测了该地区的油气前景。柯坪冲断带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区、上下分层”的区域构造特征。平面上,柯坪冲断带自北向南存在4-6排冲断褶皱,以皮羌断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段,即柯坪冲断带西段(即西克尔区)和柯坪冲断带东段;剖面上,柯坪冲断带具有双重构造的特征,浅层以叠瓦冲断构造组合为主,断层呈上陡下缓的犁式,向北最终滑脱到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膏岩层之上,深层构造是以基岩滑脱面为底界的拆离滑脱构造,上下构造层呈相互叠加、叠置的关系;皮羌、萨尔干等断裂具有调节构造变形强度、位移速率和位移大小的转换断裂带的特征。柯坪冲断带主要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1)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460-299Ma),古南天山洋闭合形成南天山残余洋,柯坪地区处于活动陆缘区;(2)海西晚期(270-250Ma),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地块碰撞,南天山残余洋闭合,柯坪冲断带初步形成;(3)印支早期-燕山期(250-65Ma),柯坪冲断系处于削顶夷平阶段;(4)喜马拉雅中晚期(23Ma-至今),由于印度板块在和欧亚板块碰撞以及帕米尔微地体的楔入,南天山造山作用再度活跃,自北而南的大规模推挤与由西向东的斜向旋转等应力的相互作用,柯坪冲断系再次向南、向东冲断,同时基底构造作用活动,产生向南的叠瓦构造楔,对浅层构造变形进行改造,柯坪冲断推覆构造系基本趋于形成。柯坪冲断带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露头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经研究认为萨拉姆布拉克背斜、地下隐伏构造以及哈拉峻盆地等区带可能存在油气聚集,尤其是哈拉峻盆地及隐伏构造,可能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首选目标区。
刘阵[6](2013)在《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关系及构造演化》文中指出孔雀河斜坡和库鲁克塔格断隆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缘,其成因、演化及耦合与南天山和阿尔金山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研究二者的耦合关系及构造演化对揭示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以来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研究区盆山边界断裂和控带断裂等的分析和对构造单元的划分,建立其基本的构造格架,结合对研究区地层系统及斜坡带地层展布和主要构造不整合的研究建立其地层格架,基本建立了研究区的构造-地层格架。通过对孔雀河斜坡地震剖面的解释,研究其断裂特征并对斜坡进行断裂分带,孔雀河斜坡可以分为尉犁断鼻和东部斜坡带。对斜坡带基干地震剖面进行平衡复原、结合对库鲁克塔格野外样品的碎屑岩U-Pb年代学分析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提供的演化信息,综合研究斜坡和断隆的耦合关系,并取得了以下认识:1)孔雀河斜坡尉犁断鼻构造主要反映了三期构造事件的叠加:中奥陶-晚奥陶世,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背斜形成;志留纪-二叠纪,受南天山洋盆闭合造山影响,背斜北部抬升形成鼻状构造;侏罗纪,燕山早期运动使北西西走向的南冲断层重新活动,错断了该鼻状构造。断鼻构造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背斜在中奥陶世就开始形成,主应力可能来自盆地东南的阿尔金山方向。2)孔雀河斜坡东部斜坡带南北向整体表现为一向西南倾的斜坡,东部维马克背斜构造反映了东部斜坡带的构造演化。其南北两侧的盆山系统经历了加里东期基底构造楔形成阶段、海西期构造楔发育阶段(孔雀河断裂、维马克主冲断裂形成)、印支期构造楔定型阶段、燕山期维马克背斜定型阶段(维马克反冲断裂形成)及喜马拉雅期受库鲁克塔格隆起形成的影响孔雀河断裂强烈活动阶段。3)库鲁克塔格断隆构造演化经历了:①Ar-Pt2变质基底形成阶段;②Pt3陆块汇聚与超大陆裂解阶段;③Z-O南天山洋盆开启阶段;④S-C南天山洋盆收缩;加里东期塔里木构造单元与中天山增生岩浆弧带碰撞造山阶段;⑤后碰撞(C-P)和陆内构造演化阶段(T-K);⑥新生代陆内再造山阶段。4)孔雀河断裂在南天山洋盆东段闭合时形成,孔雀河斜坡和库鲁克塔格隆起开始了盆和山的耦合;耦合的机制是在塔里木和天山的衔接部位发生“层间插入与俯冲消减”,其动力学背景与地幔流作用和造山带深部的熔融作用有关。
刘景彦,杨海军,杨永恒,蔡振忠,刘永权,芮志峰,苏真真[7](2012)在《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志留纪构造活动的U-Pb年代证据及盆内响应》文中认为关于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周边构造活动背景一直存在多种看法.本研究利用LA-ICP-MS测试技术获得了塔北隆起泥盆系碎屑锆石的U-Pb年龄,揭示塔北周缘460~414Ma存在强烈的构造事件,其中436~423Ma左右的锆石年龄最为集中,结合前人在盆缘造山带的研究成果,认为奥陶纪末至早、中志留世盆地东北缘存在强烈的构造活动这一期构造活动在盆内有明显的沉积响应:(1)上奥陶统及志留系内部存在多期明显的不整合,反映周边挤压过程在盆内形成的局部隆起;(2)在盆地北部柯坪、英买力、哈得、草湖等地区志留系都发现有由东北向西南注入的河流-三角洲体系,反映盆地东北缘的局部隆升和提供物源;(3)重矿物分析表明志留纪沉积期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物源.此外,志留系中上部大面积分布的红层可能与周边及盆地的构造隆升、海平面的快速下降等有关.
张年春[8](2012)在《塔西南古隆起迁移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古隆起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区,也是油气主要勘探领域之一。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古隆起是一个自新近纪以来沉没的古生代大型古隆起,麦盖提斜坡位于古隆起的斜坡部位。经历了加里东—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塔西南古隆起发生了由南向北的迁移,麦盖提斜坡也由早期的北倾变为南倾。塔西南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与麦盖提斜坡及其周缘油气聚集关系密切,控制了古生界,尤其是奥陶系的油气地质条件,古隆起的斜坡部位是油气有利聚集区。研究区具有勘探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储层类型多,多期成藏、早油晚气、晚期调整的特点。针对这种复杂成藏特点,本论文以多旋回叠加含油气盆地成藏理论为指导,从已发现油气藏的解剖和典型失利井的分析以及油气成藏基本条件(静态成藏要素)入手,以塔西南构造演化和古隆起迁移为主线,以烃源岩主生、排烃期为出发点来追踪油气的生成、运聚、保存以及调整破坏的动态成藏过程,揭示麦盖提斜坡的油气分布规律。在构造背景分析中,将麦盖提斜坡及邻区划分了6个演化阶段:①震旦纪-早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②中、晚奥陶世-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阶段;③石炭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④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阶段;⑤侏罗纪—古近纪的陆内坳陷阶段;⑥新近纪—第四纪的再生前陆盆地阶段。对盆地的改造阶段有5期;;7个重要不整合面:寒武系/前寒武系;中上奥陶统/下奥陶统;志留系/奥陶系;石炭系/泥盆系;第三系/二叠系间;中新统/下第三系;上新统/中新统,其中上寒武-下奥陶统潜山顶面与上覆志留系、石炭系、泥盆系之间的不整合面是麦盖提斜坡独有的不整合面,是来自中下寒武统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在古隆起演化和变迁研究中,利用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塔西南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变迁。塔西南古隆起是在其基底古隆起(裂谷肩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①加里东晚期古隆起形成;②早海西期古隆起定型;③燕山-喜山早期稳定沉降;④喜山晚期消亡。塔西南古隆起在麦盖提斜坡东、西部演化变迁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对斜坡区烃源岩演化,油气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动态成藏过程分析中,注重各个成藏要素和单个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分析,认为在该区关键时刻中存在多因素的时空域匹配关系:①圈闭形成期与主力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直接和间接匹配方式);②在由不整合面、断裂、孔洞缝网络构成的通道系统中,加里东—海西早期以孔洞缝网络为主,海西中晚期以前,以不整合面、孔洞缝为主,海西晚期—喜山期,以断裂、不整合面、孔洞缝为主,而且有主次之分;油气运聚主要通道有:不整合面(海西晚期以前)、断裂—圈闭中的不整合(海西晚期及以后)、不整合—断裂—圈闭中的不整合(喜山期)、孔洞缝网络;③海西晚期之前的主运移通道和主成藏区分布在斜坡东部及周缘,海西晚期之后,主运移通道分布在斜坡区上古生界不整合面以及断裂带;④3个成藏期: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油气运聚散失(早期运聚散失)、海西晚期油气运聚与散失(中期运聚散失)、喜山期多源运聚与强烈调整(晚期调整定型)。现今的油气藏有效成藏期主要为海西期和喜山期。本文动态含油气系统分析不仅指动态的成藏过程,更重要的是生成的油气在构造变动中发生运移、聚集、调整,即古油藏的形成、破坏、调整。分析了麦盖提斜坡主要含油层系的成藏主控因素,奥陶系油气分布受储层发育控制。通过对奥陶系储层特征分析,认为奥陶系发育风化壳灰岩裂缝型和内幕白云岩缝洞型两类储层,储层预测结果表明斜坡区断裂构造带上灰岩裂缝型储层较为发育,三维区内幕白云岩缝洞型储层较为发育。通过古隆起演化、已发现油气藏和静态成藏要素分析,认为麦盖提斜坡油气源丰富,现今斜坡区不但有早期形成的古油藏,还有裂解气;圈闭类型多,储盖组合多,储层条件好,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研究认为麦盖提斜坡油气有以下分布规律:①具多期成藏、早油晚气的成藏特征;②具有西油东气,南油北气的分布规律;③奥陶系油气分布受古隆起迁移和储层发育控制;④斜坡区油气分布受断裂控制,断裂带是油气最富集地带;⑤圈闭形成期控制油气的分布;⑥塔西南古隆起迁移控制油气藏分布。在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两大勘探领域:①麦盖提斜坡寒武-奥陶系勘探领域:玛东南冲断带风化壳、麦盖提斜坡风化壳;②麦盖提斜坡西段多目的层勘探领域:阔什拉克构造带多目的层勘探和巴什托普构造带以南小海子组高能滩多目的层勘探。
周新源,李本亮,陈竹新,于红枫,敬兵[9](2011)在《塔中大油气田的构造成因与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塔中古隆起长期稳定发育,塔中Ⅰ号、塔中Ⅱ号断裂控制了古隆起的基本构造格局,中央主垒带、塔中10号构造带在中奥陶世已经形成,控制了后期断裂的发育部位,具有明显的多期继承性发育的特征。两侧凹陷沉积了寒武系-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主要烃源岩。塔中地区断裂结构复杂,由南向北的古生代早期逆冲构造控制了塔中地区边缘相带礁滩体以及风化壳岩溶储集层的发育,断裂同时改善了各类储集体的储集性能,形成了塔中地区多套受构造控制而差异分布的储集体。油气自斜坡向隆起高部位运聚、自深层沿断裂垂向运移并聚集的基本态势长期保持不变。塔中古隆起多期构造演化与成藏配置形成志留系—石炭系披覆碎屑岩构造-岩性油藏、上奥陶统沉积相控礁滩型油气藏、奥陶系风化壳型油气藏、寒武系白云岩岩性油气藏等4大勘探领域,勘探方向以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为主、志留系—石炭系碎屑岩油气藏为辅。
康玉柱[10](2010)在《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石油天然气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自主创新建立了七大油气地质理论,即:构造体系控油理论、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叠合盆地成油理论、前陆盆地成藏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及火山岩成藏理论等。笔者总结并概要论述上述油气地质理论的内涵。
二、塔里木盆地南缘志留-泥盆纪周缘前陆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南缘志留-泥盆纪周缘前陆盆地(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东河塘组沉积记录、物源分析及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东河砂岩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4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东河塘组分布范围 |
2.2.2 东河塘组顶底板接触关系 |
第3章 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 层序界面发育特征 |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3 层序地层发育特征 |
3.4 层序地层对比研究 |
3.5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4章 东河塘组沉积属性分析 |
4.1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方法 |
4.2 碎屑颗粒组分分析 |
4.2.1 石英组分 |
4.2.2 长石组分 |
4.2.3 岩屑组分 |
4.3 重矿物分析 |
4.4 阴极发光分析 |
4.5 沉积体系分析 |
4.5.1 沉积相标志 |
4.5.2 沉积相类型 |
4.5.3 层序格架内沉积演化特征 |
第5章 东河塘组地球化学属性分析 |
5.1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5.1.1 样品采集与实验测试方法 |
5.1.2 主量元素特征 |
5.1.3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 |
5.1.4 地球化学因素对东河砂岩的影响 |
5.2 碎屑锆石 U-Pb 年代学特征 |
5.2.1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方法 |
5.2.2 碎屑锆石形态学特征及Th/U比值 |
5.2.3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5.2.4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章 东河砂岩物源分析及古地理意义 |
6.1 物源分析及演化 |
6.1.1 物源方向 |
6.1.2 物源区母岩性质 |
6.1.3 物源区构造背景 |
6.1.4 物源供给时代 |
6.1.5 物源演化特征 |
6.2 沉积充填过程 |
6.2.1 综合沉积地层记录 |
6.2.2 沉积充填过程及古地理意义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2)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及天山隆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 |
1.2.2 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沉降过程 |
1.2.3 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
2.1 塔里木盆地 |
2.2 天山造山带 |
2.3 西昆仑造山带 |
第三章 塔里木新生代地层划分和年代限定 |
3.1 塔里木盆地北部 |
3.2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 |
第四章 基于地震剖面解析的天山新生代隆升证据 |
4.1 剖面内的构造 |
4.2 构造层的划分 |
4.2.1 寒武纪-志留纪构造层 |
4.2.2 泥盆纪-二叠纪构造层 |
4.2.3 三叠纪构造层 |
4.2.4 侏罗纪构造层 |
4.2.5 白垩纪构造层 |
4.2.6 古近纪构造层 |
4.2.7 前陆沉积层 |
4.3 南天山前陆盆地一维沉降史 |
4.3.1 回剥分析 |
4.3.2 回剥结果 |
4.4 南天山前陆盆地的演化 |
4.4.1 中新世之前的演化历史 |
4.4.2 新生代前陆沉积层对天山隆升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史的二维数值模拟 |
5.1 基础数据 |
5.2 有限板模型 |
5.2.1 数值模型 |
5.2.2 模型测试 |
5.3 内流盆地的沉降模拟 |
5.3.1 披覆沉积厚度的计算 |
5.3.2 挠曲沉降的模拟 |
5.4 模拟结果 |
5.4.1 披覆沉积 |
5.4.2 挠曲沉降 |
5.4.3 模拟重建的沉降史 |
5.5 模拟结果讨论 |
5.5.1 有效弹性厚度 |
5.5.2 披覆沉积过程 |
5.5.3 盆地边缘不对称的地形荷载演化 |
5.5.4 盆地宽度减小的模拟反映的天山、西昆仑隆升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子程序功能与需设定的参数说明 |
附录2: 源程序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3)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隆起构造研究进展 |
1.3.2 和田古隆起研究现状 |
1.3.3 不整合研究 |
1.3.4 剥蚀量估算 |
1.3.5 古构造恢复 |
1.3.6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主要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特征 |
3.1 关键构造变革期及主不整合级别 |
3.1.1 关键构造变革期厘定 |
3.1.2 主不整合级别划分 |
3.2 主不整合发育特征 |
3.2.1 主不整合结构样式及分布 |
3.2.2 叠合不整合分布特征 |
3.2.3 叠合不整合地质意义 |
第4章 和田古隆起隆升特征 |
4.1 主要研究方法 |
4.1.1 地层埋藏史分析法 |
4.1.2 地层旋回分析法 |
4.1.3 累积最小生长指数法 |
4.2 主不整合剥蚀厚度估算 |
4.2.1 剥蚀量计算方法选择依据 |
4.2.2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3 碎屑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4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顶面剥蚀厚度 |
4.2.5 中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6 上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7 中泥盆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8 二叠系顶面剥蚀厚度 |
4.2.9 古近系顶面剥蚀厚度 |
4.3 古隆起隆升差异分析 |
第5章 和田古隆起构造变形特征与古构造恢复 |
5.1 主要断裂带变形特征 |
5.1.1 塘古巴斯凹陷西段玛东断裂带 |
5.1.2 巴楚隆起东段玛扎塔格断裂带 |
5.1.3 巴楚隆起西段色力布亚断裂带 |
5.1.4 麦盖提斜坡东段玉中断裂带 |
5.2 和田古隆起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5.2.1 NE-SW向构造演化特征 |
5.2.2 NW-SE向构造演化特征 |
5.3 和田古隆起古构造恢复 |
5.3.1 古构造恢复方法 |
5.3.2 中寒武统(相当与拉平T81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3 早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8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4 中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4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5 晚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6 中泥盆世(相当于拉平T6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7 晚二叠世(相当于拉平T5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8 古近纪(相当于拉平T22界面)古构造特征 |
第6章 和田古隆起形成过程与控制因素 |
6.1 和田古隆起构造原型 |
6.1.1 基底陆缘隆起演化阶段 |
6.1.2 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 |
6.1.3 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性隆起阶段 |
6.1.4 志留纪-中泥盆世强烈隆起阶段 |
6.1.5 晚泥盆世-二叠纪隆起初始衰亡阶段 |
6.1.6 中-新生代隆起反转消亡阶段 |
6.2 和田古隆起控制因素 |
6.2.1 基底构造控制作用 |
6.2.2 周缘构造叠加作用 |
6.2.3 滑脱层调节作用 |
6.2.4 区域构造反转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盆地动力学现状 |
1.2.2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确定方法 |
1.2.3 关键构造变革的控制因素 |
1.2.4 构造体制转换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周缘大地构造环境 |
2.3 塔东地区的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
2.3.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2.3.2 磁异常特征 |
2.3.3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与盆地基底构造 |
2.3.4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的速度结构 |
2.3.5 人工地震反射/折射剖面揭示的速度结构 |
2.4 塔东地区的油气地质条件 |
2.4.1 烃源岩特征 |
2.4.2 储集层特征 |
第3章 塔东地区的不整合面及构造-地层层序 |
3.1 不整合面的识别 |
3.2 塔东地区的年代地层格架 |
3.2.1 连井年代地层格架 |
3.2.2 地震年代地层格架 |
3.3 不整合面剥蚀量的恢复 |
3.3.1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原理 |
3.3.2 单井剥蚀量的特征 |
3.3.3 构造横剖面复原 |
3.3.4 剥蚀量的平面展布特征 |
3.4 构造-地层层序特征 |
3.4.1 基底构造层 |
3.4.2 南华系-震旦系构造-地层层序 |
3.4.3 寒武系-奥陶系构造-地层层序 |
3.4.4 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地层层序 |
3.4.5 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地层层序 |
3.4.6 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地层层序 |
3.4.7 新生界构造-地层层序 |
第4章 塔东地区的断裂系统与地质结构 |
4.1 边界断裂特征 |
4.1.1 库鲁克塔格-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 |
4.1.2 阿尔金断裂系统 |
4.2 各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2.1 南华系-震旦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2.2 寒武系-奥陶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2.3 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2.4 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2.5 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2.6 新生界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
4.3 各构造期的断裂特征 |
4.3.1 断裂发育时期的确定 |
4.3.2 震旦纪断裂构造特征 |
4.3.3 加里东中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
4.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
4.3.5 海西晚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
4.3.6 印支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
4.3.7 燕山期断裂构造特征 |
4.3.8 喜马拉雅期的断裂构造带特征 |
4.4 断裂系统特征 |
4.4.1 阿尔金-车尔臣断裂系统特征 |
4.4.2 满南-罗布泊断裂系统 |
4.4.3 库鲁克塔格-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 |
4.4.4 断裂系统的分带和分区特征 |
4.5 塔东地区的地质结构 |
4.5.1 分层结构及其叠合差异性 |
4.5.2 分块结构及其复合差异性 |
4.5.3 不同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 |
第5章 塔东地区的关键构造体制变革 |
5.1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确定 |
5.2 不同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
5.2.1 不同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特征 |
5.2.2 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的成因机制 |
第6章 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1 温度场 |
6.1.1 热史模拟的计算方法 |
6.1.2 地质模型及地质参数 |
6.1.3 典型剖面的构造-热演化模拟 |
6.2 压力场 |
6.2.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6.2.2 古地层压力的恢复及演化 |
6.3 应力场 |
6.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6.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6.3.3 应力场的模拟结果 |
6.4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三场耦合特征 |
6.5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三场耦合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第7章 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5)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冲断带研究现状 |
1.2.2 柯坪冲断带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层序特征 |
2.2.1 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柯坪冲断带断裂系统 |
3.1 柯坪冲断带断裂展布特征 |
3.2 柯坪冲断带主干断裂特征 |
3.2.1 平行于柯坪冲断带断裂特征 |
3.2.2 垂直于柯坪冲断带断裂特征 |
3.3 柯坪冲断带构造带划分 |
第4章 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解析 |
4.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特征 |
4.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4.1.2 地震地质层序及不整合面特征 |
4.2 柯坪冲断带西段构造变形解析 |
4.2.1 柯坪冲断带西段浅表构造变形解析 |
4.2.2 柯坪冲断带西段深层构造变形解析 |
4.3 柯坪冲断带东段构造变形解析 |
4.3.1 柯坪冲断带东段浅表构造变形解析 |
4.3.2 柯坪冲断带东段深层构造变形解析 |
4.4 印干断裂东部温宿凸起构造变形解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年代学分析 |
5.1 柯坪冲断带不整合面研究 |
5.2 柯坪冲断带生长地层识别 |
5.3 柯坪冲断带磁性地层学研究 |
5.4 柯坪冲断带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5.5 小结 |
第6章 柯坪冲断带构造演化 |
6.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6.1.1 柯坪冲断带西段地震测线KP-00-704构造演化 |
6.1.2 柯坪冲断带西段地震测线KP-99-725构造演化 |
6.1.3 柯坪冲断带西段地震测线KP-00-700构造演化 |
6.1.4 柯坪冲断带东段地表地质剖面NN'构造演化 |
6.1.5 柯坪冲断带东段地震测线KP-99-835构造演化 |
6.1.6 小结 |
6.2 柯坪冲断带成因机制 |
6.3 小结 |
第7章 柯坪冲断带油气前景 |
7.1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
7.1.1 烃源岩 |
7.1.2 储集层 |
7.1.3 盖层 |
7.1.4 生储盖组合 |
7.1.5 柯坪地区圈闭类型 |
7.1.6 柯坪地区油气显示 |
7.2 构造因素对于柯坪地区油气聚集的影响 |
7.3 柯坪冲断带油气前景 |
7.3.1 柯坪地区地面构造 |
7.3.2 柯坪地区的隐伏构造带 |
7.3.3 哈拉峻盆地下伏圈闭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关系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盆山耦合研究进展 |
1.2.2 碎屑岩年代学、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学研究进展 |
1.2.3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1.7.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的构造-地层格架 |
1.7.2 孔雀河斜坡断裂特征 |
1.7.3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构造演化 |
1.7.4 库鲁克塔格断隆构造演化 |
1.7.5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机制 |
1.8 论文创新点 |
2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主要造山带及构造单元 |
2.3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构造演化 |
3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基本构造格架 |
3.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构造单元划分 |
3.2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主要的边界断裂和控带断裂 |
3.2.1 辛格尔断裂(XGEF) |
3.2.2 兴地断裂(XDF) |
3.2.3 孔雀河断裂(KQHF) |
3.2.4 孔雀河地区控带断裂 |
3.3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基本构造格架 |
3.3.1 南天山构造带(Ⅰ)(为其东天山部分) |
3.3.2 库鲁克塔格构造带(Ⅱ) |
3.3.3 库鲁克塔格山前构造带(Ⅲ) |
3.3.4 孔雀河斜坡构造带(Ⅳ) |
3.3.5 沙雅隆起(Ⅴ)、满加尔凹陷(Ⅵ)和英吉苏凹陷(Ⅶ) |
4 塔里木东北缘地层格架及不整合研究 |
4.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地层系统 |
4.1.1 库鲁克塔格断隆地层系统 |
4.1.2 孔雀河斜坡及邻区地层系统 |
4.2 孔雀河地区地层展布 |
4.2.1 满加尔凹陷-草湖凹陷南北向地层展布 |
4.2.2 斜坡带南北向地层展布 |
4.2.3 斜坡带东西向地层展布 |
4.3 孔雀河地区构造不整合研究及构造层划分 |
4.3.1 塔东北不整合及所代表的构造运动 |
4.3.2 孔雀河地区主要构造不整合的平面展布 |
4.3.3 孔雀河地区构造层划分 |
5 孔雀河斜坡断裂分带与断裂特征 |
5.1 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基本特征 |
5.2 孔雀河斜坡断裂分带 |
5.2.1 孔雀河斜坡 |
5.2.2 英吉苏凹陷 |
5.3 孔雀河斜坡断裂特征 |
5.3.1 主干断裂构造特征与运动学模式 |
5.3.2 断裂构造样式 |
6 孔雀河斜坡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
6.1 尉犁断鼻构造带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
6.1.1 尉犁断鼻构造带构造特征 |
6.1.2 尉犁断鼻构造带构造演化 |
6.1.3 尉犁断鼻构造成因机制 |
6.2 东部斜坡带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
6.2.1 龙口断裂带构造特征 |
6.2.2 维马克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 |
6.2.3 开屏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 |
6.3 孔雀河斜坡构造-沉积演化 |
7 库鲁克塔格断隆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7.1 库鲁克塔格断隆构造特征 |
7.1.1 盆山边界附近地层发育及变形特征 |
7.1.2 库鲁克塔格断隆基底及盖层变形特征 |
7.1.3 库鲁克塔格断隆岩浆岩及活动特征 |
7.2 库鲁克塔格断隆构造演化 |
7.2.1 却尔却克山碎屑岩锆石年代学反映的构造演化 |
7.2.2 库鲁克塔格南缘山前带磷灰石裂变径迹提供的演化信息 |
7.2.3 库鲁克塔格断隆构造演化 |
8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 |
8.1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边界特点 |
8.2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耦合的时空对应 |
8.3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机制 |
8.3.1 盆地与造山带的壳幔特征 |
8.3.2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盆山耦合的动力学机制 |
9 斜坡区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成藏 |
9.1 孔雀河斜坡油气地质条件 |
9.1.1 烃源岩特征 |
9.1.2 储集层特征 |
9.1.3 盖层特征 |
9.2 储盖组合 |
9.2.1 白垩系古生新储型储盖组合 |
9.2.2 侏罗系上泥岩段与下伏砂岩段储盖组合 |
9.2.3 侏罗系下泥岩段与下伏砂岩段储盖组合 |
9.2.4 志留系上部致密砂泥岩层与下伏砂岩段储盖组合 |
9.2.5 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与奥陶系泥岩储盖组合 |
9.3 油气成藏 |
9.3.1 油气成藏特征 |
9.3.2 成藏模式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志留纪构造活动的U-Pb年代证据及盆内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盆地构造位置 |
1.2 志留系盆地充填序列 |
2 样品测试和数据结果讨论 |
2.1 样品测试 |
2.2 数据结果讨论 |
3 志留纪周边构造活动的盆内响应 |
3.1 物源区性质 |
3.2 志留系内部古隆起和上超不整合 |
3.3 沉积体系演化 |
4 志留纪构造活动讨论 |
(8)塔西南古隆起迁移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区内成果及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范围 |
1.3.2 区内研究成果 |
1.3.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构造格局及演化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构造演化及盆地原型 |
2.2.1 前震旦:塔里木盆地基底形成阶段 |
2.2.2 震旦纪-早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
2.2.3 中、晚奥陶世-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阶段 |
2.2.4 石炭纪—早二叠世——克拉通边缘坳陷和裂谷构造发展阶段 |
2.2.5 晚二叠世-三叠纪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
2.2.6 侏罗系-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发展阶段 |
2.2.7 第三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
2.3 主要构造运动对盆地的改造 |
2.3.1 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对盆地的改造 |
2.3.2 海西期构造运动对盆地的改造 |
2.3.3 印支-燕山运动对盆地的改造 |
2.3.4 喜山期构造运动对盆地的改造 |
第3章 古隆起、断裂活动及不整合面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3.1 塔西南古隆起形成与变迁 |
3.1.1 塔西南基底古隆起形成及地震识别 |
3.1.2 塔西南古隆起演化与变迁 |
3.2 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2.1 巴什托普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2.2 色力布亚-康西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2.3 海米-罗斯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2.4 玛扎塔格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2.5 鸟山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2.6 玛东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3 重要的不整合面与构造运动的对应关系明 |
第4章 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分析 |
4.1 烃源岩概述 |
4.1.1 石炭系烃源岩 |
4.1.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
4.1.3 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
4.2 储层特征 |
4.2.1 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储层特征 |
4.2.2 石炭系储层特征 |
4.2.3 泥盆系东河砂岩储层特征 |
4.2.4 志留系储层特征 |
4.2.5 奥陶系储层特征 |
4.3 主要目的层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 |
4.3.1 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 |
4.3.2 石炭系小海子灰岩地震识别与预测 |
4.3.3 石炭系生屑灰岩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 |
4.3.4 泥盆系东河砂岩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 |
4.3.5 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地震识别与预测 |
4.4 盖层条件 |
4.5 有利的成藏组合 |
4.5.1 古近系卡拉塔尔组灰岩岩性-地层成藏组合 |
4.5.2 石炭系成藏组合 |
4.5.3 泥盆系成藏组合 |
4.5.4 下奥陶统成藏组合 |
4.6 油气运移通道及有效性分析 |
4.6.1 断裂系统 |
4.6.2 不整合面 |
4.6.3 孔隙和裂缝系统 |
4.7 圈闭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 |
4.7.1 圈闭类型 |
4.7.2 圈闭发育特征 |
4.7.3 圈闭展布规律 |
第5章 典型油气藏及重点失利井剖析 |
5.1 巴什托普油气田剖析 |
5.1.1 构造特征 |
5.1.2 油气产出情况 |
5.1.3 油气藏类型 |
5.1.4 油藏的流体特征 |
5.1.5 油气藏的温度和压力 |
5.1.6 油气藏超压形成机理 |
5.1.7 油气源分析 |
5.1.8 油气成藏期 |
5.1.9 油气藏的形成演化 |
5.2 亚松迪气藏剖析 |
5.2.1 构造特征 |
5.2.2 油气产出情况 |
5.2.3 储盖条件及储盖组合 |
5.2.4 油气藏类型 |
5.2.5 气藏的流体特征 |
5.2.7 油气藏的温度和压力 |
5.2.8 油气藏的形成演化 |
5.3 和田河气田分析 |
5.3.1 构造特征 |
5.3.2 油气产出情况 |
5.3.3 气藏类型 |
5.3.4 气藏的流体特征 |
5.3.5 气藏的温度和压力 |
5.3.6 油气源分析 |
5.3.7 气藏的形成演化 |
5.4 鸟山气藏分析 |
5.4.1 构造特征 |
5.4.2 油气产出情况 |
5.4.3 气藏类型 |
5.4.4 气藏的流体特征 |
5.4.5 温度压力系统 |
5.4.6 气源分析 |
5.4.7 气藏的形成演化 |
5.5 玉北 1 井油藏分析 |
5.5.1 构造位置 |
5.5.2 基本情况 |
5.6 重点探井失利分析 |
5.6.1 群 6 井、群 601 井失利原因分析 |
5.6.2 群古 1 井失利原因分析 |
5.6.3 玛参 1 井失利原因分析 |
5.6.4 和田 1 井失利原因分析 |
5.6.5 玛南 1 井失利原因分析 |
5.6.7 胜和 2 井失利原因分析 |
5.7 重点层系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7.1 石炭系生屑灰岩成藏主控因素 |
5.7.2 泥盆系东河砂岩成藏主控因素 |
5.7.3 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藏主控因素 |
第6章 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
6.1 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 |
6.1.1 群苦恰克构造带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 |
6.1.2 鸟山、玛扎塔格构造带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 |
6.1.3 玛东南构造带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 |
6.2 动态成藏控制因素-古隆起、不整合面、断裂 |
6.2.1 古隆起和古斜坡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 |
6.2.2 不整合面对圈闭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 |
6.2.3 断裂活动是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 |
6.2.4 断裂、不整合面对各类圈闭具有双重控制作用 |
6.3 成藏期次和动态成藏过程分析 |
6.3.1 成藏期次 |
6.3.2 动态成藏过程分析 |
6.4 麦盖提斜坡油气分布规律 |
第7章 油气勘探潜力和有利的勘探领域 |
7.1 油气勘探潜力 |
7.1.1 奥陶系勘探潜力 |
7.1.2 泥盆系东河砂岩勘探潜力 |
7.1.3 石炭系巴楚组生屑灰岩勘探潜力 |
7.1.4 石炭系小海子组~二叠系南闸组岩勘探潜力 |
7.1.5 下第三系卡拉塔尔组勘探潜力 |
7.2 有利的勘探领域 |
7.2.1 麦盖提斜坡寒武-奥陶系勘探领域 |
7.2.2 麦盖提斜坡西段多目的层勘探领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塔中大油气田的构造成因与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塔里木板块南缘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 |
1.1 震旦纪—早奥陶世板缘裂谷或板内断陷盆地 |
1.2 中-晚奥陶世中昆仑地体的碰撞挤压作用 |
1.3 志留—泥盆纪前陆冲断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
2 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分布的控制 |
2.1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 |
2.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
3 前陆构造对储集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
3.1 冲断构造控制台缘相礁滩体的发育和分布 |
3.2 构造作用对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的改造 |
4 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4.1 中奥陶世古隆起控制塔中油气运聚的基本格局 |
4.2 断裂与构造格局控制油气的运移方向和聚集区带 |
4.3 北东向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的影响 |
4.4 二叠纪岩浆刺穿及后期断裂控制次生油气藏 |
5 塔中地区油气勘探方向 |
四、塔里木盆地南缘志留-泥盆纪周缘前陆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东河塘组沉积记录、物源分析及古地理研究[D]. 苏炳睿.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2]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及天山隆升过程研究[D]. 李超. 南京大学, 2019(01)
- [3]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D]. 郭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4]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D]. 吴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
- [5]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D]. 刘彩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6]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关系及构造演化[D]. 刘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7]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志留纪构造活动的U-Pb年代证据及盆内响应[J]. 刘景彦,杨海军,杨永恒,蔡振忠,刘永权,芮志峰,苏真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8)
- [8]塔西南古隆起迁移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D]. 张年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9]塔中大油气田的构造成因与勘探方向[J]. 周新源,李本亮,陈竹新,于红枫,敬兵. 新疆石油地质, 2011(03)
- [10]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J]. 康玉柱. 地质学报,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