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及其存储效应研究

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及其存储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传统的基于多晶硅浮栅快闪存储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基于分离节点存储的金属纳米晶存储器,可以实现在较薄的隧穿层下具有良好的数据保持能力,以及低工作电压下的快速擦写功能,因此可望应用于下一代快闪存储器。本文基于原子层淀积技术,探索了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的工艺条件,并对原子层淀积的铂纳米晶进行快速热退火研究,最后研究了原子层淀积铂金属纳米晶的存储特性。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采用(MeCp)Pt(CH3)3和O2作为反应源,探索了原子层淀积铂金属纳米晶的工艺条件(包括衬底温度、反应源脉冲时间、反应循环数),并对其材料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最适宜的衬底温度和前驱体(MeCp)Pt(CH3)3脉冲时间分别为300℃和1s。在上述条件下,当反应循环数到达70,所淀积的铂颗粒分离清晰、分布均匀、密度高(-2×1012cm-2)。随着反应循环数的不断增加,相邻铂纳米晶之间发生相连,并最终形成薄膜。此外,本文比较了在不同衬底表面(如单晶硅、Si02和A1203表面)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单晶Si表面不利于实现Pt的原子层淀积生长;Si02和A1203表面均支持Pt的原子层淀积生长,即Pt首先以纳米颗粒形式生长,然后逐渐相连形成薄膜;A1203表面比Si02表面更容易实现Pt的原子层淀积生长。(2)采用快速热退火的方法,对原子层淀积的铂纳米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后退火研究,探究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Pt纳米晶改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从700℃上升到900℃,颗粒尺寸逐渐增大,颗粒之间分离变得更清晰,外形愈加趋向球形,但颗粒密度从700℃退火后的9.94×1011cm-2逐渐减小到900℃退火后的8.31×1011cm-2。在800℃下退火时,随着退火时间从15s增加到60s,Pt纳米颗粒的尺寸也逐渐增大,但尺寸分布变得更加弥散,颗粒密度从9.29x1011cm-2降低到4.50×1011cm-2。此外,当退火温度升高到900℃时,Pt纳米颗粒中出现部分氧化态的Pt原子,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下Pt纳米颗粒与A1203之间发生了界面反应。(3)采用原子层淀积的Pt金属纳米晶作为存储媒介,同时采用原子层淀积的A1203为隧穿介质层和电荷阻挡层,制备了MOS存储电容器,并对其存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V的电压扫描范围内,所得到的C-V滞回窗口达到10.2V,远远大于没有Pt纳米晶时的0.28V;+/-12V分别编程/擦除100μs后,所得到的存储窗口达到5.1V;当编程/擦除时间分别延长到1ms后,所得的存储窗口高达8.2V,其在室温下外推至十年后,仍有5.3V的大的存储窗口。上述结果揭示了该MOS结构具有良好的编程和擦除特性,以及优良的的电荷保持能力。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FLASH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可靠性
  • 1.2.1 Flash存储单元的基本原理
  • 1.2.2 Flash存储单元的编程和擦除机制
  • 1.2.3 传统Flash存储单元的可靠性
  • 1.3 金属纳米晶存储器工作原理及金属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1.3.1 金属纳米晶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 1.3.2 金属纳米晶存储器中纳米晶的特性要求
  • 1.3.3 金属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1.4 原子层淀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1.4.1 原子层淀积技术的基本原理
  • 1.4.2 原子层淀积技术的参量
  • 1.4.3 原子层淀积金属薄膜及金属纳米颗粒介绍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及其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衬底温度对Pt纳米颗粒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铂前驱体脉冲时间对Pt纳米颗粒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反应循环数对Pt纳米颗粒生长的影响
  • 2.3.4 不同衬底对Pt纳米颗粒生长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的快速热退火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退火温度对Pt纳米晶颗粒形貌的影响
  • 3.3.2 退火温度对Pt纳米晶颗粒化学成分的影响
  • 3.3.3 退火时间对Pt纳米晶颗粒形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原子层淀积Pt纳米晶的MOS电容存储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密度等离子体淀积工艺对颗粒度的影响[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6(02)
    • [2].磁控溅射淀积速率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0(04)
    • [3].半导体淀积工艺及其设备技术研究[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10)
    • [4].HDP介质淀积引起的等离子充电损伤机制研究[J]. 电子器件 2009(03)
    • [5].原子层淀积技术应用于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J]. 半导体光电 2012(03)
    • [6].双层金属布线中隔离介质淀积工艺研究[J]. 微电子学 2009(02)
    • [7].通过淀积-腐蚀-淀积实现平坦化的研究[J]. 微处理机 2014(04)
    • [8].PECVD淀积SiO_2的应用[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8(01)
    • [9].氮化铝薄膜的原子层淀积制备及应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
    • [10].阳极氧化铝的原子层淀积封孔研究[J]. 材料保护 2013(S1)
    • [11].PECVD淀积SiO_2薄膜工艺研究[J]. 微处理机 2010(01)
    • [12].砂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 [13].Si_(1-x-y)Ge_xC_y的淀积工艺和材料特性[J]. 半导体技术 2012(07)
    • [14].编者的话[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S1)
    • [15].基于TEOS-O_2-N_2淀积SiO_2工艺研究[J]. 电子工艺技术 2012(05)
    • [16].黄棕壤土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2+)的吸附解吸[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2)
    • [17].多晶电阻工艺监控与影响因素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15(05)
    • [18].开栏释义[J]. 商品混凝土 2011(02)
    • [19].降低高k介质层微粒污染的工艺研究[J]. 微电子学 2019(06)
    • [20].LPCVD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分析[J]. 天津科技 2018(06)
    • [21].N_2和NH_3退火对铪铝氧栅介质C-V特性的影响[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9(02)
    • [22].LPCVD氮化硅淀积工艺铁离子沾污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5(01)
    • [23].利用原子淀积Al_2O_3对InP光学稳定性的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12)
    • [24].纳米金淀积的多孔硅靶增强样品的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信号(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09(04)
    • [25].ALD淀积温度对HfO_2高k栅介质材料特性的影响[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02)
    • [26].热壁LPCVD设备TEOS工艺炉管的使用与维护[J]. 半导体技术 2012(10)
    • [27].Altatech推出新型CVD、ALD设备[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8(10)
    • [28].LPCVD制备二氧化硅薄膜工艺研究[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1(06)
    • [29].提高多晶电阻工艺稳定性[J]. 电子与封装 2009(08)
    • [30].水做的湘家荡[J]. 散文诗世界 2014(07)

    标签:;  ;  ;  ;  

    原子层淀积铂纳米晶及其存储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