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量组织在管理实践中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实施知识管理,这是组织自发在动态环境中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对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等活动进行管理的活动,这与组织所处竞争环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应该具备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性,通过整合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提升和巩固组织的短期及长期绩效。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内在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模型:基础层——知识基础能力、转化层——知识转化能力、应用层——知识动态应用能力,并指出贯穿“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的核心是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含组织每个成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组织知识库。一方面,基础层、转化层、应用层都对组织知识库有积累、扩充作用,另一方面,组织知识库对知识基础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动态应用能力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各层与组织知识库的关系各有不同侧重。此外,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突出强调了组织适应环境变化而对知识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模型的三层结构清晰地指出了各层能力的地位和作用,便于组织深入分析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现状,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点及其所处的位置(是哪个层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制定解决方案,使组织能不断获得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资源,从而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建立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概念模型后,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基础层、转化层及应用层)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2)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绩效?(3)环境的动态性怎样影响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4)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结论有何意义?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本论文分别对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环境动态性、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进行了测量,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分三个构面:知识基础能力构面、知识转化能力构面、知识动态应用能力构面来进行测量,用技术发展的动态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动态性来表征环境的动态性水平,组织创新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构面来测量,组织绩效分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两个构面来测量。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作为数据采集的研究工具,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385份,回收率85.6%,其中有效问卷330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来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LISREL8.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定量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对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模型的能力构成以及相互关系作了详细剖析,首先在知识管理能力模型里面加入了变化感知能力因子和知识资源配置能力因子。阐述了基础层的三种能力构面,包括技术能力、结构能力、文化能力;借鉴了野中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型,将转化层的能力构面确定为内化能力、外化能力、组合能力、社会化能力;最后在应用层,提出变化感知能力、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和配置能力这四个能力构面。(2)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组织存在着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基础层、转化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从技术、结构、文化三个方面表现了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条件;转化层通过内化、外化、组合和社会化活动来实现组织内知识的生产和提升;应用层以变化感知、吸收、整合、配置四个过程来实现知识的动态应用。(3)发现并验证了组织文化能力对知识螺旋活动的正向支持作用要远远强于组织技术能力的支持作用;组织所处动态环境对知识应用层面的各个能力有明显的影响。(4)证实了动态管理能力的三个层次之间存在逐层递进的关系。知识基础能力对知识转化能力有推动作用,知识转化能力对知识动态应用能力有推动作用。(5)验证了组织的知识动态应用能力(知识应用层)是影响组织创新的关键,并通过组织创新推动组织绩效的提升,因而包含知识动态应用能力的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组织绩效存在推动作用。(6)提出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首次把群体智能领域的微粒群算法运用到评估模型的优化过程,提出了一套动态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模型的优化方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和依据1.1.1 组织所面临环境的动态性1.1.2 动态环境中组织所面临的危机与机遇1.1.3 我国组织知识管理现状与问题1.1.4 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1.2.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3 研究方法1.4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1.5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2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2.1 组织能力理论综述2.1.1 组织能力研究的演变2.1.2 组织能力与知识2.2 知识管理的理论综述2.2.1 知识管理的定义2.2.2 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2.2.3 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2.3 组织绩效的相关研究2.3.1 组织绩效的涵义2.3.2 组织绩效的测量2.3.3 组织创新2.4 动态能力理论2.5 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2.6 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2.7 本章小结第3章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概念的提出3.1 论文的研究视角3.1.1 知识管理能力3.1.2 组织绩效导向3.1.3 动态环境过程3.2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定义3.2.1 知识与能力3.2.2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3.2.3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出3.2.4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定义和内涵3.3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总体模型3.3.1 知识管理研究的相关模型3.3.2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模型3.4 本章小结第4章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机理透析4.1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层——知识基础能力4.1.1 技术能力4.1.2 结构能力4.1.3 文化能力4.2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转化层——知识转化能力4.2.1 内化能力4.2.2 外化能力4.2.3 组合能力4.2.4 社会化能力4.3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应用层——知识动态应用能力4.3.1 变化感知能力4.3.2 吸收能力4.3.3 整合能力4.3.4 配置能力4.4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整体模型及引申涵义4.4.1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三层结构模型4.4.2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引申——组织智慧4.5 本章小结第5章 研究设计5.1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5.1.1 知识基础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5.1.2 知识转化能力内部的螺旋过程5.1.3 知识动态应用能力内部的运转过程5.1.4 知识转化能力与知识动态应用能力5.1.5 知识动态应用能力与动态环境5.1.6 知识动态应用能力与组织创新5.1.7 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5.1.8 研究假设汇总5.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5.2.1 知识基础能力5.2.2 知识转化能力5.2.3 知识动态应用能力5.2.4 组织创新5.2.5 组织绩效5.2.6 环境动态性5.2.7 控制变量5.3 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方法5.3.1 问卷设计5.3.2 调研对象5.3.3 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5.3.4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5.4 本章小结第6章 研究模型检验与修正6.1 基本信息分析6.2 信度和效度检验6.2.1 信度分析6.2.2 效度分析6.3 因子分析6.3.1 知识基础能力因子分析6.3.2 知识转化能力因子分析6.3.3 知识动态应用能力因子分析6.3.4 组织创新因子分析6.3.5 组织绩效因子分析6.3.6 动态环境因子分析6.4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及优化6.4.1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的数据检验6.4.2 动态模型导向组织绩效的数据检验6.4.3 模型检验与修正评价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7.1 理论框架因子构成7.2 理论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7.2.1 知识基础层对知识转化层关系的假设检验结果7.2.2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各层内因子关系的假设检验结果7.2.3 知识转化层、动态环境对知识应用层关系的假设检验结果7.2.4 知识应用层对组织创新及组织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结果7.3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组织绩效提升作用分析7.3.1 知识基础能力对组织绩效提升作用分析7.3.2 知识转化能力对组织绩效提升作用分析7.3.3 知识动态应用能力对组织绩效提升作用分析7.4 讨论7.4.1 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7.4.2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7.4.3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动态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的优化方法7.5 本章小结第8章 研究总结、局限与建议8.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或结论8.2 研究限制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 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调查表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动态知识管理能力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结构方程模型论文; 微粒群算法论文; 动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