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人的手势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袁柳,梁潮[2](2020)在《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误区及其纠错——兼谈中外同类事例的文化差异》文中指出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同的文化语境和价值准则,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特定的手势语言,花卉鸟兽所形成的文化符号,人情往来的礼节方式,某些数字象征的意旨,语气、语感和措辞引起偏见和误会,面对这些容易出错的认识上的偏见,必须引导涉外人员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及其敏感度,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纠错经验,提高纠错能力,消除认识误区,实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
施州[3](2019)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文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总体战争,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凭借其强大国力和武装力量领导同盟国赢得最终胜利。其胜利的原因,除了正义战争之性质这一主因之外,离不开战时国家意志的凝聚,更离不开战时人民力量(包括大规模战争物资生产)的动员。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开动国家宣传机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报刊、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战时动员,其中尤以海报为重要宣传工具。海报宣传发挥强大效果,深刻影响了战争进程。同时,二战还对传播学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学几位奠基人都参与战时宣传研究,开创重要理论体系,为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二战是近代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输出强有力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时至今日世界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格局依然深受二战影响,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的意义深远。本研究以战时宣传理论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个案分析。本研究挖掘了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有关海报宣传的重要文献,收集整理了651张政府海报样本,以宣传研究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建构历史语境,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海报样本作整体规律分析,用定性符号学文本分析法对单张海报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分别从政府海报的“宣传组织运作机制”、“宣传渠道和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流变”、“国家精神宣扬”、“战争逻辑建构”、“军事神话塑造”、“社会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输出”互为有机关联的八个方面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透彻的解析。本研究发现,战时宣传组织并不一定是官方垄断式,也可以采用官民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创作、发布,并通过事件配合、媒体联动等方式,共同营造媒介景观。战时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要避免抽象说教,而要具象化、通俗化。战时宣传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宣扬国家精神和爱国主义;建构战争的性质和目标;塑造正义之师和强大武装力量的形象;促进国民身份认同,缓解社会矛盾;输出本国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研究继承了传播学先驱的研究传统,是对战时宣传理论的延续和补充。本研究认为战时宣传研究首先要关注宣传组织,同时要分析宣传渠道、媒介事件、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具体宣传内容分析不仅要从国家、战争和军事层面,也要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切入。本研究为后续战时宣传研究供了新的框架和思路。同时,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加以凝聚国家意志、团结民心、动员全民参与;在重大历史转折期对内对外加以宣传国家精神、军队形象、国家软实力等重大问题供极其鲜活的典例和范式。
金翰钧[4](2017)在《非语言交际日语语用失误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及其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交际行为语用失误和交际手段语用失误。本文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个角度入手,通过案例分析,探究发生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减少非语言交际日语语用失误的对策。
武鑫[5](2017)在《高中日语课程“文化素养”的实施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前后,各国都在为应对新世纪将要面临的挑战调整各自的教育政策,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也在新世纪到来之初开启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轮改革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全局,任重而道远。在这次改革中有一个关键词——“素养”,它不仅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体现,也反映了本轮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21世纪是个信息高度发达、国际交往频繁的时代,受全球国际化的影响,外语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手段之一,以往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新时代背景的冲击,很难担负起培养21世纪公民外语素质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外语教学标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及交际的工具,语言、文化与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各国外语教学政策也已经将文化、交际、学习策略等内容融入到外语教学过程当中。我国各阶段外语《课程标准》中,也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课程总目标,其内容标准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或称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方面。“文化素养”目标相对知识技能目标实现起来难度更大,在实践层面重视程度也不够。如何将“文化素养”目标落实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学《日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的有关“文化素养”的内容标准,通过文本分析解读课程标准中“文化素养”的目标、内容以及教学和评价建议,分析实验教科书中“文化素养”的呈现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文化素养目标的理解和态度;通过课堂观察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文化素养目标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探讨文化素养目标实施的影响因素,并为提升日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实施水平提出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归纳总结出日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素养”体现的特征:即认知性、集中性、随意性和无意识性;(2)发现了“文化素养”体现的缺失:非言语行为特征体现不足;教师话语权大于学生话语权;课堂教学形式略显单一;课堂中对活动的评价不足。(3)分析探讨了影响“文化素养”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有关“文化素养”的理论性指导匮乏;课程资源对“文化素养”实施的影响;日语教学中的“文化素养”内容缺失严重;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对日语课程“文化素养”目标理解偏差;学生的经验和水平影响“文化素养”内容的学习;升学压力使教师无暇顾及“文化素养”教学方案的设计。(4)针对文化素养目标实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要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纠正教师对文化素养的理解和态度;转变课堂教学的类型;重视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后学习效果的评价;改善文化素养的实施环境以及积极开发语言教学与文化素养相融合的课程资源六点建议。期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丰富日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能进一步丰富“文化素养”的教学策略,为中学日语教师深入理解《日语课程标准》提供帮助,为高中《日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郑曦[6](2016)在《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文中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仅有语言的交流,也有非语言行为的交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固有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不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对方的文化习惯及行为模式所表达的特殊含义,将会很容易招致误解,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从目光语、手势语、身势语三种非语言行为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民的非语言行为的异同点,探讨两国非语言行为下的文化差异,以促进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理解。
王胜波[7](2016)在《日本人的身势语特点》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的交流除了语言外,非语言交际也很重要。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的身势语中以微笑、鞠躬、点头以及一些固定的手势用语为特征。由于其具有表意性、交际性和民族性,所以,在语言习得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身势语的作用。
向金枝[8](2016)在《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文中提出人类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二者都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交际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语言交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一种不属于言语范畴的交际手段。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十分注重语言交际,却忽略了非语言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非语言交际中,体态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最古老的语言中,体态语发挥的作用与有声语言不相上下,甚至说,有时体态语比有声语言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体态语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关于体态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规范上,主要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体态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中西体态语的研究对比上,涉及中日体态语差异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将中日体态语进行对比研究,全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提出问题,主要论述本篇文章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其次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体态语的先行研究。第二部分阐述了体态语的定义、分类、特征、功能。第三部分是中日体态语的具体比较研究,主要从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体触语及形成差异的原因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是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第五部分是体态语应用于对日汉语教学的建议。文中列举了大量例子,在对中日体态语的异同进行描述的同时,与中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相结合,解释形成差异的原因,并结合体态语在对日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出一些教学建议。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重视非语言交际,重视体态语,激发人们对中日体态语差异研究的兴趣,从而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日本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学习汉语,学习汉文化。
严鑫[9](2015)在《对日本人非语言交际特征的考察》文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说话人想要传递的信息的载体。但伴随着语言行为的非语言行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也向对方传递着某种信息,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对于日语翻译工作者而言,尤其是口译工作者,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行为,将会给交流带来极大的障碍。本文拟从日本人的内外意识、集团意识两个个角度去分析日本人的非交际特征,从而为日语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严桂林[10](2015)在《中日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文中研究表明非语言交际方式是语言交际的辅助方式,非语言交际方式与语言交际方式都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与日本在非语言交际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充分明确这些差异才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日本人的手势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人的手势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2)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误区及其纠错——兼谈中外同类事例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误会的手势语 |
二、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起误会的花卉鸟兽符号 |
三、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变成误会的人情礼节方式 |
四、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发生误会的数字象征 |
五、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发生误会的语气和措辞 |
六、借鉴纠错的成功经验,获取跨文化交际的成效 |
七、结语 |
(3)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与成果综述 |
一、中外文献综述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辨析与概念界定 |
一、宣传理论问题辨析 |
二、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基本框架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公共协作机制 |
第一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组织机构流变 |
一、政府海报的主要需求方 |
二、政府海报官方主导机构的流变 |
三、官方与民间机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政府海报的创作与采购模式 |
一、明星海报回购模式(1941-1945年) |
二、海报大赛征集模式(1941-1942年) |
三、协调机构原创模式(1942-1945年) |
四、专家协同创作模式(1943-1945年) |
第三节 政府海报印刷和媒体投放模式 |
一、政府海报的指定印刷方 |
二、民间公司组织捐赠和分发 |
三、基层志愿者分发和张贴 |
小结 |
第二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媒介景观营造 |
第一节 海报分发渠道策略和趋势 |
一、海报渠道系统设计 |
二、海报分发与张贴技巧 |
三、海报数量与年份趋势 |
第二节 海报在各类生活场景的运用 |
一、海报在户外场景 |
二、海报在工厂场景 |
三、海报在校园场景 |
四、海报在社区场景 |
第三节 海报相关媒介事件与媒介景观 |
一、杂志国旗封面运动 |
二、海报与视觉艺术大赛 |
三、海报与战时宣传展览 |
四、海报与真人宣传活动 |
五、海报与战时宣传电影 |
小结 |
第三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策略流变 |
第一节 二战前海报宣传的历史演变 |
一、二战前海报宣传简史 |
二、一战中美国政府海报宣传 |
三、一战与二战海报宣传策略对比 |
第二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理念博弈 |
一、政治艺术派的理想主义 |
二、商业广告派的专业主义 |
三、政府海报的商业化趋势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内容流变 |
一、美国政府总体宣传策略 |
二、政府海报宣传主题分析 |
三、从抽象爱国到说服行动 |
第四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技巧嬗变 |
一、正反两面理诉求 |
二、温和的恐惧诉求 |
三、大众视觉艺术 |
四、人物情感共鸣 |
五、乐观主义基调 |
小结 |
第四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宣扬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精神溯源 |
一、独立宣言中的自由精神 |
二、开国元勋的精神图腾 |
三、四大自由的对外传播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国家精神的战时表述 |
一、国内外民主统一战线 |
二、外交关系的政治宣言 |
第三节 政府海报的爱国主义图形符号象征 |
一、国旗的爱国主义象征 |
二、国旗的爱国主义背书 |
三、国旗的爱国主义隐喻 |
第四节 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图像符号象征 |
一、国家精神的人格符号象征 |
二、国家精神的物化符号象征 |
小结 |
第五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战争逻辑建构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定性 |
一、敌方谬论的批判 |
二、屠杀行为的揭露 |
三、难民问题的态度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场景 |
一、我方军事装备的损失 |
二、我方军事人员的伤亡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目标 |
一、敌方的图形符号象征 |
二、敌方的人物符号建构 |
小结 |
第六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军事神话塑造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事武装力量 |
一、武装力量霸权主义 |
二、军需补给强力威慑 |
三、出征场景仪式渲染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队集体人格 |
一、乐观主义的军营纪实 |
二、实用主义的战地纪实 |
三、英雄主义的战场奇观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英雄神话塑造 |
一、平民式真人英雄 |
二、古典式战斗英雄 |
三、人道主义式光环 |
小结 |
第七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社会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民统一战线 |
一、全民认同和集体主义 |
二、前后方工作的同一性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性别身份认同 |
一、战时女工与女权主义 |
二、家政事务与爱国主义 |
三、巾帼英雄的国家认同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种族平等意识 |
一、少数裔形象的缺席 |
二、刻意凸显的平等幻象 |
小结 |
第八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文化价值输出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传统价值观 |
一、国土情怀与乡民情结 |
二、血缘情愫与情感需求 |
三、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民战时价值观 |
一、为国牺牲精神 |
二、勤劳奋斗信念 |
三、公平与诚信观 |
四、节俭与环保意识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后和平憧憬 |
一、安全感的获得 |
二、丰衣足食的乐土 |
三、乌托邦式的幸福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海报量化内容分析法详细步骤说明 |
附件二:本研究所有海报样本清单 |
附录三 :本文各章节所有图表清单 |
附录四 :二战时期美国着名艺术家和插画师 |
附录五 :重要历史海报文献及来源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非语言交际日语语用失误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定义 |
二、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分类 |
(一) 交际行为的失误 |
1. 体态语语用失误 |
2. 副语言语用失误 |
(二) 交际手段的失误 |
1. 客体语语用失误 |
2. 环境语语用失误 |
三、原因分析 |
(一) 认知环境差异 |
(二) 认知语境变量 |
(三) 违反礼貌原则 |
(四) 忽视文化差异 |
(五) 文化偏见及定势 |
四、对策分析 |
(一)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
1. 要规避在交际中发生文化摩擦, 需要交际者放下文化偏见和定势的姿态。 |
2. 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包含着集团主义、等级观念、男女有别、以和为贵、顺应自然等诸多文化主题。 |
3.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交际双方分享相互的认知环境。 |
4. 顺应语境有助于减少认知语境的偏误。 |
(二) 提高非语言交际语用能力 |
1. 准确把握所用语言的语内语境和言外语境。 |
2. 加强非语言交际技能训练。 |
3. 制作适用于自己的语料库。 |
(三) 遵循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 |
五、结束语 |
(5)高中日语课程“文化素养”的实施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议题 |
(二)“文化素养”——日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对“文化”的理解 |
(二)对“素养”的理解 |
(三)对“文化素养”的理解 |
(四)对“文化教学”的理解 |
二、外语教学研究中的“文化素养”研究 |
(一)“文化素养”研究的发展演变 |
(二)“文化素养”的教学原则 |
(三)“文化素养”的教学策略 |
三、日语教学研究中“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 |
(一)日本国内的日语“文化素养”研究 |
(二)我国的日语“文化素养”研究 |
四、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 |
(二)调查研究 |
三、课堂观察的设计与操作 |
(一)课堂观察的设计 |
(二)课堂观察内容的确定和教师样本的选择 |
(三)课堂观察内容中“文化素养”目标的确定与编码 |
四、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四章 日语课程标准与实验教科书中的“文化素养”分析 |
一、《日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素养” |
(一)“文化素养”的目标 |
(二)“文化素养”的内容 |
(三)“文化素养”的教学建议 |
(四)“文化素养”的评价建议 |
二、人教版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文化素养” |
(一)教科书概况 |
(二)教科书中的“文化素养” |
第五章 高中日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素养”分析 |
一、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素养”实施现状 |
(一)课堂教学实录与编码备注 |
(二)“文化素养”实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二、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素养”实施状况分析 |
(一)实施状况的整体分析 |
(二)实施状况的个体分析 |
(三)课堂教学中“文化素养”体现的特征分析 |
(四)课堂教学中“文化素养”体现的缺失 |
第六章 影响“文化素养”目标实施的因素分析 |
一、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分析 |
二、影响教师对日语课程目标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调查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二)教师经历对理解日语课程目标的影响 |
三、影响教师对日语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分析 |
(一)调查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二)教师经历对日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 |
四、影响教师对日语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
(一)调查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二)教师经历对日语文化素养实施的影响 |
五、影响教师对日语课程评价的因素分析 |
(一)调查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二)教师经历对日语课程评价的影响 |
六、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有关“文化素养”的理论性指导匮乏 |
(二)课程资源对“文化素养”实施的影响 |
(三)日语教学中的“文化素养”缺失严重 |
(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五)教师对“文化素养”理解偏差 |
(六)学生的经验和水平影响“文化素养”内容的学习 |
(七)升学压力使教师无暇顾及“文化素养”教学方案的设计 |
二、建议 |
(一)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 |
(二)纠正教师对文化素养的理解和态度 |
(三)转变课堂教学的类型 |
(四)重视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后学习效果的评价 |
(五)改善文化素养的实施环境 |
(六)积极开发语言教学与文化素养相融合的课程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四位教师对课堂观察教学内容的略案 |
后记 |
(6)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非语言行为与文化差异 |
2 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
2.1 目光语 |
2.2 手势语 |
2.3 身势语 |
3 小结 |
(8)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2 体态语概述 |
2.1 体态语的定义 |
2.2 体态语的分类 |
2.3 体态语的特征 |
2.4 体态语的功能 |
3 中日体态语的差异及其原因考察 |
3.1 身姿语 |
3.2 手势语 |
3.3 表情语 |
3.4 体距语 |
3.5 原因考察 |
4.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4.1 身姿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4.2 手势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4.3 表情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4.4 体距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5.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
5.1 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
5.2 避免使用非必要的体态语 |
5.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
5.4 培养学生的体态语交际能力 |
5.5 体态语在对日汉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设计 |
6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对日本人非语言交际特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
第二章, 日本人的非语言文化行为及其包含的文化特征 |
2.1日本人的非语言文化交际行为 |
2.1.1 面部表情和视线的运用 |
2.1.2 手势和姿势 |
2.1.3 身体接触 |
2.2日本人的非语言文化交际行为及文化特征 |
2.2.1集团意识的影响 |
2.2.2 内外意识的影响 |
结语 |
(10)中日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日非语言交际中见面礼节存在的差异 |
二、中日非语言交际中手势存在的差异 |
三、中日非语言交际中眼神交流存在的差异 |
四、中日非语言交际中感情表达存在的差异 |
五、中日非语言交际中副语言存在的差异 |
六、非语言交际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总结 |
四、日本人的手势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误区及其纠错——兼谈中外同类事例的文化差异[J]. 袁柳,梁潮. 文化学刊, 2020(02)
- [3]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D]. 施州. 上海大学, 2019(03)
- [4]非语言交际日语语用失误实证研究[J]. 金翰钧. 北方文学, 2017(20)
- [5]高中日语课程“文化素养”的实施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 武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J]. 郑曦.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6(25)
- [7]日本人的身势语特点[J]. 王胜波. 赤子(下旬), 2016(06)
- [8]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D]. 向金枝.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对日本人非语言交际特征的考察[A]. 严鑫. 2015海南省翻译协会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10]中日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J]. 严桂林.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