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副论文-张娜,刘广治

圆柱副论文-张娜,刘广治

导读:本文包含了圆柱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静压支承,AMESim,计算机仿真

圆柱副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刘广治[1](2019)在《计算机仿真软件AMEsim在圆柱副静压支承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直观地描述圆柱副静压支承在变载荷作用下的油膜动态变化规律,利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对圆柱副静压支承系统进行了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分别得到了在阶跃载荷和正弦载荷下油膜厚度等动态变化规律曲线,为圆柱副静压支承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田红亮,陈甜敏,郑金华,余媛,张屹[2](2016)在《平行轴圆柱副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古典赫兹理论与现代Majumdar-Bhushan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两圆柱分形接触模型。考虑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以及引入圆柱接触面积比,对两圆柱线高副矩形接触面进行了受力分析。数值仿真表明:圆柱接触面积比不大于1;外接触时圆柱接触面积比小于内接触时;增加总载荷或减小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都将增大圆柱接触面积比;外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小于内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随着分形粗糙度、材料硬度或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增加,产生特定实际接触面积所需要的总载荷增加,微凸体变形量增大;对于给定总载荷,当分形维数从1.4增加到1.5时,实际接触面积相应增大,但当分形维数从1.5增加到1.9时,实际接触面积转而减小;内接触时的赫兹应力小于外接触时的赫兹应力。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苏忠亭,徐达,郭伟,张春林[3](2014)在《非公差间隙圆柱副机构动态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ADAMS软件中Hertz接触力模型在凸面与凹面机构碰撞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非公差间隙圆柱副机构接触力模型。将Goldsmish模型刚度系数与基于改进弹性基础接触模型求导而得的非线性刚度系数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对非公差间隙更具适用性的法向接触力模型,同时引入Lu Gre摩擦力作为切向接触力模型来描述机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应用ANSYS软件对法向接触力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某火炮身管与摇架间隙为对象,基于建立的改进接触模型对身管与摇架机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准确反映非公差间隙对身管动态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摇架结构参数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同时建立的接触力模型为其他非公差间隙圆柱副机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更准确的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4年12期)

孙英达,徐文琴[4](2005)在《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承载能力的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在压差流动和挤压流动同时存在时的承载能力的求解方法,为圆柱副油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05年08期)

徐文琴,孙英达[5](2005)在《静压支承圆柱副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建立动态方程,并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油膜动态响应进行仿真,得到圆柱副油膜动态仿真曲线,为静压支承圆柱副特性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05年04期)

徐文琴,姜伟[6](2004)在《静压支承圆柱副的静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径向柱塞泵 ,并对该泵的重要摩擦副一圆柱副的静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04年07期)

徐文琴[7](2004)在《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刚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的径向柱塞泵 ,并对其中的一对重要摩擦副———圆柱副的油膜刚度进行了研究 ,对径向柱塞泵的理论分析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04年03期)

徐文琴[8](2004)在《径向柱塞泵静压支承圆柱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由于径向柱塞泵具有柱塞与缸体内孔均为圆柱面,易达到高精度的配合等结构特点,因此,比轴向柱塞泵耐冲击、寿命长、容积效率高、控制精度高。我国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科研机构与生产厂家开始研究开发这种产品,但都不能解决转子与配流轴、滑靴与定子两对摩擦副烧研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径向柱塞泵,该泵采用滚子—柱塞副代替了传统的柱塞—定子副,并对该泵重要摩擦副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本专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柱塞泵的运动学分析,包括柱塞相对于缸体、滚子相对于柱塞运动分析; 2、柱塞组件的受力分析,对定子的支承反力、缸孔与柱塞间的正压力、缸孔与柱塞间的摩擦力进行仿真分析; 3、对静压支承圆柱副的静态特性进行研究; 4、对圆柱副油膜挤压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建立了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动态特性方程,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所建立的圆柱副油膜动态特性进行动态仿真; 5、对柱塞与缸孔之间的特殊圆环缝隙的泄漏流量公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该圆环缝隙泄漏流量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4-05-01)

圆柱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古典赫兹理论与现代Majumdar-Bhushan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两圆柱分形接触模型。考虑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以及引入圆柱接触面积比,对两圆柱线高副矩形接触面进行了受力分析。数值仿真表明:圆柱接触面积比不大于1;外接触时圆柱接触面积比小于内接触时;增加总载荷或减小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都将增大圆柱接触面积比;外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小于内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随着分形粗糙度、材料硬度或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增加,产生特定实际接触面积所需要的总载荷增加,微凸体变形量增大;对于给定总载荷,当分形维数从1.4增加到1.5时,实际接触面积相应增大,但当分形维数从1.5增加到1.9时,实际接触面积转而减小;内接触时的赫兹应力小于外接触时的赫兹应力。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柱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刘广治.计算机仿真软件AMEsim在圆柱副静压支承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田红亮,陈甜敏,郑金华,余媛,张屹.平行轴圆柱副接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

[3].苏忠亭,徐达,郭伟,张春林.非公差间隙圆柱副机构动态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14

[4].孙英达,徐文琴.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承载能力的求解[J].液压与气动.2005

[5].徐文琴,孙英达.静压支承圆柱副动态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5

[6].徐文琴,姜伟.静压支承圆柱副的静态特性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4

[7].徐文琴.静压支承圆柱副油膜刚度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

[8].徐文琴.径向柱塞泵静压支承圆柱副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

标签:;  ;  ;  

圆柱副论文-张娜,刘广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