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及土壤中丁酰肼、六六六、乙草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与研究

花生及土壤中丁酰肼、六六六、乙草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与研究

论文摘要

农药残留问题是目前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一直被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所关注,而花生是粮谷类食品中公认的难做的样品,因此花生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日趋重要。而花生由于大量油脂等基质干扰,使用传统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因此有必要对花生农药残留检测进行研究。本论文针对花生中基质严重干扰农药残留检测的问题,研究和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经济实用的花生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本论文根据花生中基质的特点,在提取时用乙腈做溶剂匀浆提取,SPE净化方法。具体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从丁酰肼的测定开始,确立相应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测定土壤中残留农药丁酰肼的含量。并对丁酰肼的代谢过程和产物进行测定和研究,从而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本方法对丁酰肼及其代谢产物的总残留量的气相检测方法和提取、水解、净化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试验,选择了加入20ml氢氧化钠(50%)以水蒸气蒸馏提取180~220℃水解0.5小时、PH调节,氯化钠净化等前处理方法,采用30米长弱极性毛细管柱分离、电子俘获检测器检测。丁酰肼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84.7~98.6%,最低检出限为0.0045 mg/kg,可很好的满足测定要求,满足实验的要求。,2、研究了六六六,乙草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总残留量的气相检测方法和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试验,选择了乙腈提取、加入PH=7的磷酸缓冲溶液提高萃取效率,经SPE柱净化等前处理方法,采用30米长弱极性毛细管柱分离、电子俘获检测器检测。花生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85.3~96.8%,最低检出限为0.0038 mg/kg,可很好的满足测定要求。3、方法对丁酰肼及其最终代谢产物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和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试验,选择了乙腈提取、饱和氯化钠分层、PSA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等前处理方法,Symetryshelid RP18(3.9*150mm 5μm)柱、乙腈/25mM磷酸水溶液(pH=3.0)作流动相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花生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8.2%—98.2%(变异系数在2.42~11.34%),最低检出限为0.02mg/kg;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7.2%-93.5%(变异系数在2.97~7.56%),最低检出限为0.004mg/kg,可很好的满足测定要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农药殘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 农药残留分析的必要性
  • 1.2 农药的分类以及农药残留分析样品的分类
  • 1.2.1 农药的分类
  • 1.2.2 农药残留分析样品的分类
  • 1.3 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预处理研究进展
  • 1.3.1 固相萃取方法
  • 1.3.2 固相微萃取方法
  • 1.3.3 超声波提取方法
  • 1.3.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5 微波辅助萃取方法
  • 1.3.6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法
  • 1.3.7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 1.3.8 加速溶剂萃取
  • 1.4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1 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GC-MS/MS)
  • 1.4.2 液相色谱法(LC)和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法(LC-MS,Lc-MS/MS)
  • 1.4.3 薄层色谱法(TLC)
  • 1.4.4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 1.4.5 毛细管电泳(CE)
  • 1.4.6 生物监测技术(biomonitor technique)
  • 2 出口花生中的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概况
  • 2.1 总体情况
  • 2.1.1 丁酰肼
  • 2.1.2 六六六
  • 2.1.3 乙草胺
  • 2.2 丁酰肼六六六乙草胺在环境中的代谢降解途径
  • 2.3 丁酰肼 六六六 乙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进展
  • 2.3.1 国内研究进展
  • 2.3.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丁酰肼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 2.1 仪器装置及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及结果讨论
  • 2.2.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建立
  • 2.2.2 样品前处理步骤的建立
  • 2.2.3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 结论
  • 第三章 六六六、乙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 3.1 仪器装置及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及结果讨论
  • 3.2.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建立
  • 3.2.2 样品前处理步骤的建立
  • 3.2.3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 结论
  • 第四章 丁酰肼及其最终代谢物残留量的液相检测方法
  • 4.1 仪器装置及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及结果讨论
  • 4.2.1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建立
  • 4.2.2 样品前处理步骤的建立
  • 4.2.3 丁酰肼及其最终代谢物残留方法的建立
  • 4.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化策略探析[J]. 种子科技 2020(01)
    • [2].《花生学报》2019年总目录[J]. 花生学报 2019(04)
    • [3].浅谈花生高产种植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20(02)
    • [4].花生种植对农业经济的推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0(02)
    • [5].高油酸花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2)
    • [6].碧护产品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J]. 河南农业 2020(10)
    • [7].花生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获突破[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03)
    • [8].基于深度学习的花生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20(03)
    • [9].浅析花生生长特性与机械化生产技术[J]. 南方农机 2020(07)
    • [10].农户如何选留及储存花生良种[J]. 乡村科技 2020(01)
    • [11].花生出苗障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4)
    • [12].花生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 2020(08)
    • [13].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 2020(02)
    • [14].诸城市花生集约化绿色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4)
    • [15].滑县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4)
    • [16].花生栽培新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研究方向[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4)
    • [17].高油酸花生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5)
    • [18].4HJZ-6智能化花生捡拾摘果机的设计研究[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04)
    • [19].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探析[J]. 农机科技推广 2020(01)
    • [20].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途径探讨[J]. 农家参谋 2020(15)
    • [21].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典范 正阳花生: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豆豆”[J]. 河南农业 2020(13)
    • [22].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提高其光合特性的机理[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05)
    • [23].阆中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5)
    • [24].无公害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6)
    • [25].花生病虫害防治浅究[J]. 农家参谋 2020(13)
    • [26].孟州市花生高产关键点控制及新技术应用[J]. 河南农业 2020(16)
    • [27].“小花生”蕴含“大产业”[J]. 农机市场 2020(08)
    • [28].河北省花生机械化收获现状及需求[J]. 农机市场 2020(08)
    • [29].土地托管与花生机械化[J]. 农机市场 2020(08)
    • [30].专家:中国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花生进口国[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9)

    标签:;  ;  ;  ;  ;  ;  

    花生及土壤中丁酰肼、六六六、乙草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