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视角的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研究

基于网络视角的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研究

论文摘要

自从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国际新创企业(INV)从国际创业领域中独立出来研究开始,更是因为在国际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当代,区别于广大中小企业和成熟跨国公司的INV便成为独特的研究现象,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也自从西方学者在九十年代左右将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引入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以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各项研究逐渐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趋势。关于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学者们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创始人网络、成长各阶段网络各维度的特性等,为该领域内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研究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与新创企业国际化成长的阶段分类相结合,通过探讨INV从概念产生、贸易化到国际化发展阶段其社会网络各维度特征的演化趋势,揭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社会网络的成长特点。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我国新创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国际新创企业的社会网络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国际物流行业3家新创企业的合伙人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UCINET 6.0软件对访谈结果所获得的数据对社会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下的结论:1.INV从概念产生到贸易化和发展阶段,其网络规模将增大,而网络密度将降低,其网络有效规模将增大,而限制水平将降低,其亲近中心度先略降低,随后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与网络中各行动者之间更加亲近,其中介中心度逐渐升高,在网络中居于行动者之间作为桥梁作用的程度将提升,由此增加INV的社会资本。2.INV概念产生阶段,亲友关系形式的社会关系占主导地位,随后的贸易化和发展阶段,经济关系逐渐占主导地位,亲友-经济的兼有关系在各阶段都保持相当的比例。3.INV从概念产生到贸易化和发展阶段,其社会网络的主动获取和路径依赖都将存在。4.一般情况下,INV从概念产生到贸易化和发展各阶段的声誉效应较低,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国际化阶段突破限制,获得网络中较高的声誉。5.INV从概念产生到贸易化和发展阶段,不稳定的关系逐渐提高。中期和长期较为稳定的关系比例在国际化成长后期都保持较低的水平。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在于:试探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和INV国际化成长的阶段分类作为研究框架,具体分析我国INV的社会网络中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的动态演化趋势,对我国INV国际化过程中社会网络的成长进行探讨,得出区别于发达国家INV社会网络成长独有的特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新创企业(INV)
  • 2.2 多理论视角的INV成长研究
  • 2.3 社会网络视角的INV成长研究
  • 2.4 INV社会网络成长研究
  • 2.4.1 网络密度变化
  • 2.4.2 是否路径依赖
  • 2.4.3 其它关系维度变化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测量维度描述
  • 3.2 INV成长阶段的界定
  • 3.3 结构维度
  • 3.3.1 网络规模
  • 3.3.2 网络密度
  • 3.3.3 网络的有效规模和限制水平
  • 3.3.4 网络中心性
  • 3.4 关系维度
  • 3.4.1 联系的强度
  • 3.4.2 联系的内容
  • 3.4.3 联系的持续性
  • 3.4.4 联系的方向性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获取
  • 4.2 选取案例企业
  • 4.3 访谈对象
  • 4.4 制定企业阶段发展年表
  • 4.5 深入访谈
  •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各阶段网络结构图变化
  • 5.2 各阶段网络结构变化
  • 5.3 各阶段网络关系维度变化
  • 第6章 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附录:国际新创企业社会网络演化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组织学习过程对制造企业国际化成长绩效影响[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3(11)
    • [2].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机制研究[J]. 科技广场 2012(05)
    • [3].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政策支持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 2010(02)
    • [4].集群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机制初探——基于网络关系视角[J]. 企业经济 2010(12)
    • [5].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选择[J]. 科技创业月刊 2009(09)
    • [6].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对策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7].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过程理论及其演进[J].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5)
    • [8].我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政策支持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 2008(04)
    • [9].国际贸易标准化与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耦合机制[J]. 长沙大学学报 2016(01)
    • [10].服务业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知识整合特性:理论框架及作用机制[J]. 经济管理 2012(04)
    • [11].基于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 企业家天地 2010(04)
    • [12].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3].我国制药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03)
    • [14].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模式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5].全球分工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内涵及特征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6].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 经济论坛 2008(04)
    • [17].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竞争优势构建[J]. 工业技术经济 2008(06)
    • [18].关系网络、网络资本与企业国际化成长[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4)
    • [19].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的跨文化管理[J]. 河南社会科学 2011(01)
    • [20].民营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国家战略与实施策略[J]. 求实 2008(06)
    • [21].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国际化成长:动因、模式与绩效——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与例证[J]. 现代管理科学 2010(10)
    • [22].无锡尚德国际化成长的成功因素分析[J]. 上海企业 2009(03)
    • [23].能力及其演化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J]. 企业活力 2010(07)
    • [24].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组织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4)
    • [25].华为国际成长中的学习主义[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6].天生国际企业理论研究——以国际化成长过程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11(03)
    • [27].聚焦我们的国际化成长[J]. 中国青年 2012(10)
    • [28].社会网络动态演化与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基于三家国际新创企业的跨案例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9].主导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1)
    • [30].基于IESA分析框架的浙江万向集团国际化成长案例研究[J]. 浙商管理评论 2015(00)

    标签:;  ;  ;  

    基于网络视角的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