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二十多年,我国城市住区建设飞速发展,人居环境得到空前改善。同时,城市却正在失去往昔那清晰融洽的空间风貌和传统的空间格局。原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邻里关系已变得尤其淡薄与冷漠,居民对新建住区普遍存在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缺失,并对社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回归邻里生活情趣,创造社区活力,成为当今住区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城市邻里型住区模式”这一论题,就是希望能够将邻里交往作为住区建设的精髓,探讨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住区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我国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环境行为学理论,分析当今住区人的邻里交往心理和行为特点以及场所特征;以人的角度从城市、住区和管理方面,深刻剖析当今住区存在的问题;分析借鉴传统邻里空间模式和当今规划理论;从城市中观到微观,从规划设计到开发管理层面,去构建邻里居住模式。最终,使城市生活能够融入住区生活,将邻里交往扩展到城市中,有机地组织住区交往空间,构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情感需求,适应住宅市场发展规律,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模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缘起1.1.1 研究的背景1.1.2 问题概述1.1.3 邻里型住区模式的提出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的目的1.2.2 研究的意义1.3 论文概念的界定1.3.1 住区1.3.2 邻里1.3.3 模式1.4 研究方法的确立和研究内容1.4.1 研究方法1.4.2 研究内容1.4.3 研究范围1.5 技术路线第二章 住区邻里交往行为及空间特征分析2.1 人对空间环境的知觉体验2.1.1 行为—空间法则理论1、空间中的行为与行为特性2、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2.1.2 人类认知与行为能力1、认知能力2、行为能力2.2 邻里交往行为与场所特征2.2.1 邻里交往的地域范围2.2.2 人的交往心理与交往行为1、人的交往心理2、人的交往行为2.2.3 影响邻里交往的环境变量1、私密性与领域性2、可防卫性第三章 城市住区现状问题分析3.1 城市街区尺度规模分析3.1.1 大街区、大型住区的盛行—从量变到质变3.1.2 大街区、大型住区的溯源—传统网格向超级街区的演变1、从城市结构肌理的演变中分析2、从现行规划设计规范的解读中分析3.2 住区空间结构分析3.2.1 住区居民交往情况统计3.2.2 街道空间的缺失1、住区道路现状调研与分析2、树状道路系统与街道空间的缺失3、功能布局与街道空间的缺失3.2.3 空间领域层次的错位与缺失1、住区空间层次调研与分析2、私密性的界定与空间领域层次3.3 住区开发管理层面分析3.3.1 住宅开发的过度分异3.3.2 封闭的物业管理模式1、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发展2、当前物业管理问题分析第四章 传统住区模式与当今规划理论之借鉴4.1 传统住区模式分析4.1.1 中国传统居住理念和空间模式1、从“里坊”到“街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空间格局2、由“街巷”到“院落”—清晰的居住领域空间层次3、中国传统居住模式的传承—以北方某居住村庄为例分析4.1.2 西方传统居住理念和空间模式1、古典城市社区文化—体现人本精神2、城市街道—居住空间内部秩序的延续4.1.3 国内外居住模式比较4.2 当今住区规划理论及实践分析4.2.1 新城市主义4.2.2 “开放街区”理论4.2.3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案例分析第五章 城市“邻里型住区模式”之探析5.1 住区与城市同构5.1.1 居住街区的尺度规模探讨1、道路交通规划与居住街区规模2、人类认知尺度与居住街区规模3、土地开发利用与居住街区规模5.1.2 住区边界设计5.2 住区内部空间结构设计5.2.1 街道空间重构1、街道的功能2、街道的空间特征3、网状道路结构4、人车共享的街道系统5.2.2 功能混合布局5.2.3 空间领域层次的界定5.3 住区开发管理模式5.3.1 开放的物业管理模式5.3.2 混合的居住模式5.4 邻里型住区模式模型图解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6.1 本文研究总结6.2 研究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6.3 当今城市住区发展展望附录一: 参考文献附录二: 图表来源附录三: 调查问卷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市论文; 住区论文; 邻里论文; 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