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行政主体

论社会行政主体

论文摘要

社会行政主体在西方虽然名称不一,但却由来已久,其行使权力的公法性也早已被公认。而在我国,社会行政主体只是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国家行政权力社会化的产物。其在公法上的主体地位只是在实践案例的推动下才初露端倪,纷争不断。如何在理论上合理界定其法律地位,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我国完善立法,避免司法真空现象,成为行政法学界当仁不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旨在通过用语义分析、历史探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式对社会行政主体的概念、功能、理论背景等的分析,进而论述其在行政法上的主体地位以及规制措施,以期能对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帮助。文章具体分为七个部分,分别简述如下:第一章用语义分析的研究方式对社会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社会行政主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的,依法从事某种特定公共事务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履行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其特征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共性、公益性和自治性。我国的社会行政主体可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事业单位三种。第二章论述社会行政主体的宪政理论基础,即公民社会理论的新发展使得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更趋向于民主,而多元民主理论提倡权力的多元化、社会化的观点正是社会行政主体发展的法理基础;契约精神中的社会契约论则为社会行政主体的权力来源获得了理论支撑。第三章论述了社会行政主体的行政法理论基础,阐明了传统官僚制行政理论的衰落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及治理理论的兴起对公共行政理论的影响。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与主体的多元化,为社会行政主体的大量涌现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治理理论中用治理替代统治的观点以及其公共权力的多元性、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公域与私域边界的模糊性和政府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权力依赖性的特征更为社会行政主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第四章对社会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上的地位进行了探讨,其中通过对社会行政主体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创新
  • 第一章 社会行政主体的概念解析
  • 一、社会行政主体的涵义
  • (一) 主体理论
  • (二) 行政理论
  • (三) 公共行政理论
  • (四) 公共行政与社会行政的关系
  • (五) 社会行政主体概念的基本界定
  • 二、社会行政主体的基本特征
  • (一) 社会行政主体的非政府性
  • (二) 社会行政主体的非营利性
  • (三) 社会行政主体的公共性
  • (四) 社会行政主体的公益性
  • (五) 社会行政主体的自治性
  • 三、各国实在法上的社会行政主体
  • (一) 法国的公务法人
  • (二) 德国的间接国家行政主体
  • (三) 日本的公共组合和营造物法人
  • (四) 英国的公法人
  • (五) 中国的社会行政主体
  • 第二章 社会行政主体的宪政理论基础
  • 一、公民社会理论
  • (一) 公民社会的历史发展
  • (二) 公民社会的定义及其理念
  • (三)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我国社会行政主体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
  • 二、多元民主理论
  • 三、契约精神
  • 第三章 社会行政主体的行政法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一) 传统官僚制理论的衰落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一) 治理的基本含义
  • (二) 治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 (三) 治理理论对民主的影响
  • (四) 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 第四章 社会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地位探讨
  • 一、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局限
  • (一) 公法与私法的发展
  • (二) 行政的发展
  • (三) 转型时期行政模式的转换对行政主体理论的冲击
  • (四)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在现代行政法学中的捉襟见肘
  • 二、社会行政主体的行政法依据
  • (一)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
  • (二) 社会行政主体的行为属于公法行为
  • (三) 社会行政主体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
  • (四) 社会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符合行政法上的法律关系特征
  • 四、确立社会行政主体公法主体地位的意义
  • (一) 有利于规范与监督社会行政主体的公权力行为
  • (二) 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三)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
  • (四) 有利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 第五章 社会行政主体的实证分析——以行业协会为例
  • 一、行业协会的产生与发展
  • (一) 行业协会的产生
  • (二) 行业协会的发展
  • 二、行业协会作为社会行政主体的特征与功能
  • (一)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行政主体的特征
  • (二)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行政主体的功能
  • 三、行业协会的权力来源与性质
  • (一) 行业协会的权力来源
  • (二) 行业协会的性质
  • 四、行业协会与相关主体的关系
  • (一) 行业协会与传统行政主体的关系
  • (二) 行业协会与其成员的关系
  • 五、对行业协会的法律监管
  • 第六章 对社会行政主体的法律监管与规制
  • 一、完善我国社会行政主体的法律监管体制
  • (一) 完善我国社会行政主体的立法体系
  • (二) 拓宽我国社会行政主体的法律监管渠道
  • 二、建立健全我国社会行政主体的法律救济制度
  • (一) 明确社会行政主体的行政主体资格
  •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行政主体的法律救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后 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1942年第一次全国社会行政会议述论[J].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 2013(00)
    • [2].概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中的作用[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01)
    • [3].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行政逻辑的三重嬗变——以开封市为例[J]. 行政科学论坛 2019(03)
    • [4].孙本文的社会行政研究[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10)
    • [5].社会工作专题讲座 第九讲 社会行政[J]. 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 2009(02)
    • [6].我国社会行政逻辑的转变(1987—1991)——以开封市鼓楼区为例[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01)
    • [7].《社会行政》教学模式探究[J]. 知识文库 2020(11)
    • [8].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概念辨析及比较[J]. 理论界 2013(07)
    • [9].浅析社会行政的演变对行政法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08(02)
    • [10].我国传统社会行政管理路径选择的地理环境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5(08)
    • [11].社会行政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作用:全民医保的“东莞模式”研究[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10(00)
    • [12].治理理论视野下我国公共行政主体多元化解读[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3].抗战前国民党武汉市政府社会局的设置及其社会救济[J]. 理论月刊 2015(05)
    • [14].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及其管理措施[J]. 科技展望 2015(01)
    • [15].浅析社会行政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J]. 中国集体经济 2015(34)
    • [16].论客家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艺苑 2011(02)
    • [17].中介组织:杭州银行公会的经济功能(1945—1949)[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8].面向整体政府的改革与行政主体理论的重塑[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7)
    • [19].人与思想出没的地方——学校原型的天问[J]. 上海教育科研 2012(02)
    • [20].公民基本权利与社会公共组织关系辨析[J]. 沈阳干部学刊 2008(03)
    • [21].公共权力与道德管制之间的冲突与选择——论我国现代社会行政权力行使的限度[J]. 求索 2008(03)
    • [22].妇联工作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的探讨——以广州市单亲家庭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 [23].论国民政府城市社会行政组织的创建——以武汉为例[J]. 理论月刊 2016(11)
    • [24].民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地方实践及其困境(1928—1945)——以荣县救济院为例的个案研究[J]. 西南法学 2018(00)
    • [25].浅析中国多元行政主体的构建[J]. 商 2015(31)
    • [26].社会工作视阈下医患冲突的几点思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7].略论清末四川警政建设[J]. 兰台世界 2012(27)
    • [28].建立职业村官制度[J]. 村委主任 2012(13)
    • [29].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中统战工作的方法与技术创新[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1)
    • [30].中国社会政策学科的本土发展——以国际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经验为视角[J]. 探索与争鸣 2008(11)

    标签:;  ;  ;  ;  ;  

    论社会行政主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