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分离提纯论文-张林

制备分离提纯论文-张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备分离提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龙胆二糖,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酸水解,层析分离

制备分离提纯论文文献综述

张林[1](2016)在《龙胆二糖的制备与分离提纯》一文中研究指出龙胆二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能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增殖,有改善食品风味等优点。本论文以淀粉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淀粉酸水解和β-葡萄糖苷酶转糖苷反应制备龙胆二糖、发酵法除去单糖、筛选层析填料分离龙胆二糖及龙胆二糖对青春双歧杆菌增殖等方面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盐酸水解小麦淀粉,分析水解液中的龙胆二糖的浓度,得到高浓度的盐酸对龙胆二糖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盐酸浓度低时,不利于淀粉水解;当水解温度为125℃,保温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淀粉酸水解,葡萄糖、异麦芽糖、龙胆二糖、纤维二糖、麦芽糖的得率均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K+、Ca2+、Na+、Mg2+均对龙胆二糖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促进的大小分别为K+>Ca2+>Na+>Mg2+。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β-葡萄糖苷酶发生转糖基反应制备龙胆二糖。考察不同来源的酶、反应温度、p H、加酶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对龙胆二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林业大学自产酶适合于龙胆二糖的制备,用900 g/L的葡萄糖溶液,加酶量为60 IU/g葡萄糖,在p H 5,温度60℃的条件下,以80r/min振荡转化24 h后得到浓度为46.9 g/L龙胆二糖。得到产物后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进行鉴定和定量。通过膜分离器,将每次反应得到的龙胆二糖分离出来,单糖继续参加反应,葡萄糖的利用率达到28.5%,较不分离处理时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了4.48倍。淀粉盐酸水解后,纳滤处理,滤去盐分,料液中仍会残留葡萄糖,采用酿酒酵母发酵除去;纳滤五轮发酵后的淀粉水解液,龙胆二糖的截留率为79.33%,甘油的截留率为26.53%,乙醇的截留率为7.21%。可以采用酿酒酵母发酵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龙胆二糖虽然是难发酵性糖,但是不能发酵葡萄糖转糖苷后的反应液,当发酵的条件比较良好时,酿酒酵母在产酒的过程中会产生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将龙胆二糖水解为葡萄糖。采用?KTA Explorer层析系统为分离平台,Bio-Gel P-2填料可以将葡萄糖和二糖分开,淀粉水解液经过一次洗脱后,提高了异麦芽糖和龙胆二糖在混合物中的比重,达到82.1%,收集的洗脱样品中,含有27.3%的龙胆二糖;层析葡萄糖转糖苷反应液,经过一次洗脱,收集龙胆二糖浓度较高的时段,得到相对含量达61.5%的龙胆二糖。以99Ca/320阳离子树脂层析未经发酵的淀粉水解液,经过1次洗脱后,收集龙胆二糖富集的时段样品,龙胆二糖的相对含量达到50.8%,第2次洗脱后,达到57.5%,但异麦芽糖和龙胆二糖二者的混合物相对含量达到98.8%;处理葡萄糖转糖苷的反应液时,经过1次洗脱,得到相对含量达到66.7%的龙胆二糖,将收集得到的龙胆二糖浓缩、二次洗脱,得到的龙胆二糖相对含量达97.0%。葡萄糖和龙胆二糖均能有效的厌氧增殖青春双歧杆菌,葡萄糖的增殖效果更好,青春双歧杆菌代谢葡萄糖和龙胆二糖产生较多的乳酸、乙酸,少量的丙酸和丁酸,其中乳酸和乙酸随时间增加,丙酸和丁酸变化不大。葡萄糖代谢最大碳元素偏差为5.11%,可以认为青春双歧杆菌代谢葡萄糖的过程,碳元素是守恒的。龙胆二糖增殖青春双歧杆菌,36 h代谢了含有碳元素74.9 mmol/L的碳源,生成含有碳元素62.1 mmol/L的有机酸和9.56mmol/L的菌体,菌体浓度增长了3.76倍,表明实验得到的龙胆二糖可以有效增殖对人体有益的青春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代谢龙胆二糖过程中,最大的碳元素偏差为11.8%,因此可以认为青春双歧杆菌代谢过程碳元素是守恒的。(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琴[2](2016)在《分离提纯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实验角度拓展到实际应用,主要阐述分离提纯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分离提纯的概念、分离提纯的方法、分离提纯的注意事项及原则、分离提纯原理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11期)

王晓旭[3](2014)在《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分离提纯乙炔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膜吸收法对等离子体裂解煤混合气中的乙炔进行吸收纯化,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吸收剂,考察了不同膜材料、操作条件对膜接触器吸收乙炔性能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对乙炔在膜接触器中的传质进行研究。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了CS/PEO中空纤维膜,考察了PEO添加量对CS/PEO共混膜的影响,对膜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当PEO/CS为1/10时,膜性能较优,膜的断面指状孔较多且较大,拉伸应力为5.55MPa,弹性模量为128.45 MPa,泡点压力为0.098 MPa,孔隙率为65.34%,气体渗透通量为1.97×10-4 mL/(cm2·s·Pa)。为进一步改善膜的性能,考察了凝胶浴流速对CS/PEO共混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凝胶浴流速为7.5 m L/min时,膜断面的指状孔进一步增大、增多、贯穿性增强,泡点压力为0.082 MPa,气体渗透量为3.39×10-4mL/(cm2·s·Pa)。采用长度为20 cm的CS/PEO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进行乙炔吸收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乙炔进气浓度为8%,气相流速为0.21 m/s,液相流速为0.0799 m/s时,乙炔的传质速率为1.734 mol·m-2·h-1,吸收率为79.6%。采用PTFE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对乙炔进行吸收纯化,考察了气液相流速,进料气中乙炔浓度,管件长度等对乙炔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相流速为0.0167 m/s,气相流速为0.4739m/s,进气浓度为8%,管件长度为30 cm时,乙炔传质性能较优,乙炔传质速率为1.222mol·m-2·h-1,吸收率为92.79%;对乙炔吸收-热解析循环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14 h之内,PTFE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对乙炔的吸收率可维持在90%以上。建立数学模型,将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拟合,拟合误差小于10%,可用于对乙炔传质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对乙炔在膜接触器中的传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膜的润湿程度随着液相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相流速的增加而被抑制;在乙炔传质过程中,液相阻力和湿膜相阻力控制着乙炔的传质;与PTFE膜相比,CS/PEO中空纤维膜更易被润湿,膜的吸收性能较易恶化;随着管件的增加,膜的润湿程度增加,膜的吸收性能降低。(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4-06-01)

高学艺,武彦伟,王克冰[4](2014)在《沙柳酸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及分离提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沙柳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对沙柳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得到最佳的水解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90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9%,液固比(mL∶g)15∶1,乙酰丙酸的最高得率为18.80%;各因素对水解反应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在静态条件下,用33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解液进行分离提纯,在附吸温度为35℃、树脂投料量为15 g、盐酸洗脱剂浓度为0.5 mol/L时,乙酰丙酸的回收率为95.35%。(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4年01期)

屠庆模[5](2008)在《电炉烟尘分离提纯活性二氧化硅微粉环保新材料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强制性实施,高能耗企业面临和承担责任及义务重大,但是作为高能耗生产企业,对本企业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烟尘)的综合利用,却措手不及,无力承担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重任,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如何将这类废弃物更好、更快、更广泛地应用,是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卢炳环,刘学民,金征宇[6](2006)在《乙二醇葡萄糖苷的制备与分离提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糖和乙二醇为原料,以磷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研究了原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并用正丁醇萃取的方法从乙二醇葡糖苷中除去乙二醇。(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6年09期)

徐进[7](2005)在《电渗析膜分离提纯制备高纯度乙醇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品质乙醇酸是国内紧缺的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其生产瓶颈在分离工艺上。原有的萃取、酯化等分离工艺成本高、污染大,所用化学原料多,产品质量不稳定。本文采用膜分离的一种——电渗析分离提纯乙醇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分离提纯工艺:合成的乙醇酸原料液通过预浓缩、过滤去除大部分盐类,以减轻膜分离压力。过滤除去固体杂质,滤液再经过精密过滤达到可以进入膜分离设备的水平;采用均相膜乙醇酸产收率98%以上、时间短,为利用电渗析技术分离提纯制备高品质乙醇酸解决了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采用均相膜电渗析器分离过程中控制PH=1.2—1.5可做到乙醇酸逃失率降低;分离过程采用分阶段恒电压,在除去75%的氯化钠前,电压基本恒定在70V,之后电压基本恒定在40V,这样既可以防止产生极化现象,又可以缩短分离时间;两阶段之间用清水置换大部分浓盐水,以减少浓差渗透对除盐的影响;浓盐水并不简单去电渗析,而是蒸馏过滤除去大部分盐后再循环使用;使乙醇酸综合收率达到98%以上。分离过程中采用电导率仪来初定分离的终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钠含量来确定分离终点。用该工艺制备的产品纯度大于99.5%,灼烧残渣小于0.1%,外观白色透明,达到了化妆品、医药原料使用的要求。 工艺没有使用其它化学原料,几乎没有废水排放,生产成本比较低,为工业化生产找到了一条较合理的绿色生产路线,对解决国内生产高品质乙醇酸难题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11-01)

徐厚材[8](2005)在《新型高碳富勒烯的制备、分离提纯与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脉冲激光轰击浸于流动相中固体靶的新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多种富勒烯,且利用两种不同形式的AlCl3以及分步沉淀结晶法提取分离出C98,并用MS、HREM、UV-Vis、FS、FI-IR和TG-DSC对C98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吴俊[9](2004)在《二乙醇胺脱氢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盐过程亚氨基二乙酸的分离提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氨基二乙酸(IDA)是生产除草剂草甘膦、新型两性铬络合品红染料、燃油清净剂、水泥缓凝剂、洗涤漂白活化剂、顺铂类抗癌药物等的重要中间体和原料。在化工、医药、食品、饲料、电子、原子能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由二乙醇胺催化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钠盐)的新生产工艺中的分离和提纯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采用传统结晶工艺提高亚氨基二乙酸(IDA)晶体纯度和收率的方法和途经。通过对IDA结晶体系进行合理简化,获得了可以描述该实际结晶体系主要特征的IDA-H2O-NaCl叁元组分溶解度物理模型。运用电解质的NTRL理论计算了IDA水溶液的活度系数,采用Pitzer—Debye—Huckel项和Born项计算了叁元体系的长程相互作用力、采用NTRL项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力。拟合了IDA-H2O-NaCl叁元共饱和体系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定量分析、讨论了一些重要因素对IDA结晶分离和提纯过程纯度和收率的影响规律,优化了结晶工艺条件:对初始质量百分浓度为25%的亚氨基二乙酸溶液,按照甲醇:混合溶液为1.5:1的体积比加入甲醇,保持体系初温为35℃左右,采用叁段程序降温(即10小时降到20℃,5小时降到0℃,保持低温7-10小时)。可以使一步结晶所得的亚氨基二乙酸产品纯度达到97%,收率达到90%以上。同时针对常规结晶工艺的不足,本文探讨性地研究IDA的双极性膜电渗析分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做到无废液排放等优点。运用此工艺可以取得一定的分离提纯效果.(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4-05-01)

王成东,王强,钟顺隆,张志和,余建秋[10](2001)在《大熊猫初乳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纯及其抗血清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在全人工育幼技术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大熊猫初生幼兽不食初乳很难成活,即便人工育幼也很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难于治疗而最终死亡[1~4]。全人工育幼难究其原因,除大熊猫初生幼兽的自(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制备分离提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实验角度拓展到实际应用,主要阐述分离提纯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分离提纯的概念、分离提纯的方法、分离提纯的注意事项及原则、分离提纯原理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备分离提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林.龙胆二糖的制备与分离提纯[D].南京林业大学.2016

[2].李琴.分离提纯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

[3].王晓旭.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分离提纯乙炔工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4].高学艺,武彦伟,王克冰.沙柳酸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及分离提纯[J].化工进展.2014

[5].屠庆模.电炉烟尘分离提纯活性二氧化硅微粉环保新材料制备及应用[C].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8

[6].卢炳环,刘学民,金征宇.乙二醇葡萄糖苷的制备与分离提纯[J].食品科技.2006

[7].徐进.电渗析膜分离提纯制备高纯度乙醇酸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

[8].徐厚材.新型高碳富勒烯的制备、分离提纯与表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9].吴俊.二乙醇胺脱氢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盐过程亚氨基二乙酸的分离提纯研究[D].湘潭大学.2004

[10].王成东,王强,钟顺隆,张志和,余建秋.大熊猫初乳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纯及其抗血清的制备[J].兽类学报.2001

标签:;  ;  ;  ;  

制备分离提纯论文-张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