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山茶灰斑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山茶灰斑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论文摘要

山茶灰斑病Camellia gray spot是由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盘菌目盘菌科的茶褐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 (Desm.)Stey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时可使受害的叶片、花蕾脱落。目前,对山茶灰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清洁水源等各种农业防治措施,以及施用70%代森锰锌等化学防治方法,虽然效果可以立竿见影,但是环境污染大,对人畜有较大的伤害,并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所以对其生物防治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优化山茶内生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发酵条件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其在叶表和叶内的定殖情况,从而确定了其生物防治效果。1、首先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牛肉膏蛋白胨基础培养基上(牛肉膏3g,蛋白胨4g)先对碳氮源进行了初步筛选,得出了最优碳氮源为葡萄糖、蛋白胨。而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及方差分析,选出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PH、溶氧量、接种量和碳氮源需求量,从而得出最优方案为:牛肉膏3g,蛋白胨4.375g,葡萄糖0.5g,pH值为6.0,接种量2m1且瓶装量125 ml培养液于300m1三角瓶中振荡培养,最适温度为25℃;在此基础上再测定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以及对病原菌的拮抗关系探索出最佳的培养时间为72小时。2、通过传统而实用的抗生素标记法,筛选出解淀粉芽孢杆菌抗链霉素500μg/ml的突变菌株,进而将其配制成不同浓度进行叶表和叶内的定殖试验,为找出最佳生防浓度做准备。结果表明,标记菌株稳定性高,可以很快定殖到山茶叶表和叶内。从定殖数量上看,高浓度的初始菌液定殖数量大于低浓度的菌液,尤其在叶表面上定殖数量最高,存活期最长,8天时达到最大,到40天时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3.2×105cfu/g);而叶内相对缓慢,16天时达到最大,30天时维持在一定的浓度(5×102cfu/ml)。从病原菌对生防菌定殖影响上看,病原菌较大的影响生防菌在叶表面定殖的稳定性,后期定殖浓度下降明显,而对叶内的定殖几乎不产生影响。3、运用不同浓度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悬液对山茶灰斑病进行防治。结果显示,病菌对照发病率极高,空白对照均未发病,利用菌悬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时间上来看,防治效果略微下降后呈现上升的趋势,8天时达到最佳,而后趋于稳定;从接种方式上看,预先接种菌悬液的处理最好,最好的防效为75.35%,显著高于其余2种处理;从叶面本身存在的微生物等对防治的影响上看,未灭菌叶的防效略低于灭菌叶,但差异不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 1.1.1 生物防治概述
  • 1.1.2 生防菌的开发利用
  • 1.1.3 生防菌的防治机制
  • 1.1.4 生防菌的定殖
  • 1.1.5 生防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2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理生化性质
  • 1.2.3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1.3 山茶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 1.3.1 病原及症状
  • 1.3.2 发生规律及流行条件
  • 1.3.3 防治方法
  • 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主要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植株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1.5 抗生素种类
  • 3.2 试验方法
  • 3.2.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筛选
  • 3.2.2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量与代谢产物拮抗活性的关系
  • 3.2.3 菌悬液的制备
  • 3.2.4 供试菌株天然抗药性检测
  • 3.2.5 拮抗菌抗生素突变体的筛选
  • 3.2.6 标记菌株与未标记菌株的比较
  • 3.2.7 标记性状的稳定性检测及其回收检测
  • 3.2.8 标记菌株在山茶花叶上的定殖动态
  • 3.2.9 拮抗菌对山茶褐斑病的生物控制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
  • 4.1.1 碳氮源
  • 4.1.2 正交试验筛选培养条件
  • 4.2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4.3 培养时间与代谢产物拮抗活性的关系
  • 4.4 生防菌抗生素种类及突变体的筛选
  • 4.5 标记菌株与未标记菌株的比较
  • 4.5.1 形态特征比较
  • 4.5.2 拮抗能力比较
  • 4.5.3 标记菌株与未标记菌株防病效果比较
  • 4.6 标记菌株在山茶叶片的定殖规律
  • 4.6.1 接种浓度对生防菌表面定殖的影响
  • 4.6.2 病原菌对生防菌表面定殖的影响
  • 4.6.3 接种浓度对生防菌内生定殖的影响
  • 4.6.4 病原菌对生防菌叶内定殖的影响
  • 4.7 生防菌对山茶灰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5 结论与讨论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茶电影公寓标志设计[J]. 包装工程 2020(02)
    • [2].中国画《十一月山茶》[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2)
    • [3].山茶新品种花早春[J]. 农村百事通 2020(16)
    • [4].东水山茶 岩骨茶香[J]. 国土绿化 2020(09)
    • [5].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江宁山茶红党群微家[J]. 唯实 2019(07)
    • [6].枯木与山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01)
    • [7].重庆市南山植物园 以川山茶为特色的国际杰出茶花园[J]. 中国花卉园艺 2016(23)
    • [8].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生境调查研究[J]. 南方园艺 2015(05)
    • [9].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J].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2020(Z1)
    • [10].又是一年山茶开,叫我如何不想他[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20(Z1)
    • [11].远山茶韵[J]. 星星 2020(22)
    • [12].七绝·山茶[J]. 北方文学 2018(04)
    • [13].初春的山茶[J]. 航空港 2018(02)
    • [14].养生 请来山茶小镇[J]. 养生大世界 2015(05)
    • [15].山茶(外一篇)[J]. 雪莲 2013(05)
    • [16].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石芽茶中山茶苷A的含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24)
    • [17].《山茶红》[J]. 金沙江文艺 2013(05)
    • [18].千山茶仓:打造茶生活方式[J]. 中国商界 2018(09)
    • [19].山茶病虫害防治[J]. 中国花卉园艺 2016(04)
    • [20].遊山茶訪 来自台湾中部冻顶茶的故乡遊[J]. 台声 2015(01)
    • [21].山茶相对阿谁栽[J]. 紫禁城 2014(12)
    • [22].第七讲 艳而不妖是珍品——山茶[J]. 老年世界 2015(07)
    • [23].山茶先发[J]. 艺术品 2014(08)
    • [24].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纯化粗榧中的山茶苷A[J]. 分析仪器 2012(05)
    • [25].生活中处处有山茶[J]. 园林 2010(01)
    • [26].山茶荣谢[J]. 生命世界 2010(03)
    • [27].山茶的繁殖与栽培[J]. 农村实用技术 2009(06)
    • [28].又见山茶花儿开[J]. 音乐天地 2009(06)
    • [29].初学者引种山茶心得[J]. 中国花卉盆景 2009(02)
    • [30].养山茶有感[J]. 中国花卉盆景 2009(03)

    标签:;  ;  ;  ;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山茶灰斑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