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匹配理论及在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中的运用

双边匹配理论及在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

许多市场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即把市场一方的代理人与另一方的代理人匹配起来。在经济体系中,代理人之间通常形成“对”或“集团”:工人和企业、医生和医院、学校和学生。对这项市场功能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是双边匹配理论。双边匹配理论,作为博弈论的一个分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运作方面,是博弈论中比较出色的部分。匹配理论的理论部分开始于1962年Gale和Shapley的著名论文《大学录取和婚姻的稳定性》的发表。自从那时,大量的理论文献方兴未艾。匹配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稳定匹配的存在性、稳定匹配集合的特征和策略问题。在一对一双边匹配理论中,Gale和Shapley设计了递延接受算法,证明了稳定匹配集的非空性。同时,递延接受算法将产生最优稳定匹配。稳定匹配集合具有晶格结构和环结构,这种结构让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市场中双方代理人之间冲突和合作的洞见。双边匹配理论中,核与稳定匹配集之间的关系是经典匹配理论研究的焦点。但是,匹配过程中存在的策略问题改变了研究方向,即从“通过匹配的种类来研究市场”转向“单个代理人如何行事”。这项工作与博弈论联系紧密。策略问题使我们重新考虑稳定匹配理论的地位。多对一匹配与一对一匹配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不同之处,这依赖于考量的是“稳定匹配集的结构”还是“代理人的策略行为”。如果考查前者,那么一对一匹配理论中的最优稳定匹配、对偶性、晶格结构、分解辅助定理等结论是可以直接推广到多对一匹配。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偏好不敏感,稳定匹配集合可能是空的。当考虑策略问题时,两种匹配理论之间的差异就相当明显了。多对多匹配还处于研究的初期,许多结论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近年来,博弈理论家在市场设计方面开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因为博弈论是研究定义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的经济学。市场设计涉及卖者和买者交易地点的重新建立和交易制度的总体安排。最著名的三个例子是无线电波段许可证的拍卖市场、电力现货市场和劳动力中央清算所。1984年,Roth发现,匹配理论中著名的Gale-Shapley算法事实上在美国从1951年开始在医学院见习医生向医院的派遣中就已经付诸实践。它通过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试错过程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在西方国家,双边匹配理论在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学校选择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双边匹配理论在银行信贷市场中大有用场。信贷市场的功能是把作为信贷需要方的企业和作为信贷供给方的商业银行匹配起来。我国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政府主导下的财政支持模式、政府主导下的银行支持模式和银行主导模式。在前两种模式下,由于计划经济的浓厚色彩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信贷市场并不存在,信贷资金的分配主要是财政拨款,信贷计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银行主导模式下,我国银行信贷市场出现了二元结构――目标客户信贷市场和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这两个市场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分散化议价过程存在一个企业“求婚”的递延接受程序,市场的匹配结果稳定。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分散化议价过程不存在导致稳定结果的匹配程序,市场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大量的策略行为。这种二元性导致信贷资金从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不断流向目标客户信贷市场。为了提高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我们基于NIMP算法设计出一个匹配程序,把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中的分散化议价过程变成中央化的匹配过程。同时,根据匹配机制的不同,我们对银行信贷市场的二元结构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即匹配机制的不同导致市场结构的二元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运用匹配理论来解决我国信贷市场当中出现的许多不匹配现象,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预期创新点
  • 2 双边匹配理论综述
  • 2.1 一对一双边匹配理论综述
  • 2.2 多对一双边匹配理论综述
  • 2.3 多对多双边匹配理论综述
  • 2.4 派遣博弈
  • 2.5 简要评述
  • 3 双边匹配理论在国外的经验研究
  • 3.1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运用
  • 3.2 在英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运用
  • 3.3 在学校录取过程中的运用
  • 3.4 在其他市场中的运用
  • 3.5 简要评述
  • 4 我国银行信贷市场的制度变迁
  • 4.1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财政支持模式
  • 4.2 计划管理的银行信贷市场
  • 4.3 计划经济与信贷计划
  • 4.4 计划管理下银行信贷市场的匹配方式
  • 4.5 银行信贷市场的市场化转轨
  • 5 银行信贷市场匹配机制研究
  • 5.1 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主要问题
  • 5.2 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匹配机制
  • 5.3 信贷集中与利益耗散
  • 5.4 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博弈行为
  • 5.5 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匹配过程
  • 5.6 对银行信贷市场二元结构的一种解释
  • 6 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匹配机制设计
  • 6.1 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战略地位
  • 6.2 目前的解决方法
  • 6.3 中央化匹配清算所的设计
  • 6.4 市场设计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递延接受算法
  • 附录3 稳定匹配的晶格结构
  • 附录4 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简单证明
  • 附录5 多对一匹配下弱帕累托最优无法推广的证明
  • 附录6 多对一匹配中策略问题的具体证明
  • 附录7 TTC 机制的匹配过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稳定匹配理论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7)
    • [2].双边匹配理论在双向转诊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31)
    • [3].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就的进一步阐发[J]. 经济学动态 2015(06)
    • [4].单边匹配理论及其在美国肾交换系统应用的启示[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10)
    • [5].从稳定匹配理论看经济转型时的一些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6].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J]. 金融发展研究 2013(06)
    • [7].认知匹配理论的演化评述[J]. 现代情报 2018(10)
    • [8].双边匹配理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煤价格生成中的应用展望[J]. 中国煤炭 2017(03)
    • [9].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启示[J]. 经营与管理 2014(07)
    • [10].搜寻与匹配理论的现实应运[J]. 时代金融 2012(12)
    • [11].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稳定匹配理论与市场设计实践[J]. 银行家 2012(11)
    • [12].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个体需求与工作压力关系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3].基于工作匹配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4)
    • [14].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研究现状述评与趋势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01)
    • [15].基于调节聚焦匹配理论的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16(19)
    • [16].双边匹配理论下我国研究生调剂体系的最优性研究[J]. 学术论坛 2016(08)
    • [17].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焦点[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5)
    • [18].劳动力市场搜寻与匹配理论——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重要贡献[J]. 当代财经 2011(02)
    • [19].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搜寻与匹配理论[J]. 银行家 2010(11)
    • [20].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基于调节定向匹配理论的思考[J]. 长春大学学报 2014(12)
    • [21].后采纳阶段移动政务的持续使用——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实证分析[J]. 情报杂志 2011(10)
    • [22].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20)
    • [23].“匹配理论”的最佳匹配[J]. 中国石油企业 2013(03)
    • [24].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及其对乡村老年宜居环境研究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07)
    • [25].基于稳定匹配理论的信息安全平台构建[J]. 华东电力 2014(12)
    • [26].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研究[J]. 文教资料 2019(33)
    • [27].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视角下边界灵活性对工作-家庭冲突和增益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06)
    • [28].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四阶段匹配理论模型构建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32)
    • [29].搜寻匹配理论综述及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启示[J]. 时代经贸 2019(04)
    • [30].基于人-岗匹配理论的竞争性选拔原理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14)

    标签:;  ;  ;  ;  

    双边匹配理论及在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