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属非食品用原料,对人体有害。目前,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局限在以下三种类型方法。(1)只测定甲醛来推算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有失严谨,对于只添加了甲醛的样品,经过测定后得出添加了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2)分别测定甲醛和二氧化硫的含量,再根据二者测定结果的比值,确定是否添加有甲醛次硫酸氢钠。此方法,要做如下6个实验操作:1)按照测定甲醛的方法蒸馏样品;2)甲醛标准溶液的标定;3)测定样品中的甲醛含量;4)标定二氧化硫标准溶液;5)按照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再次处理样品;6)测定样品处理液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这要消耗测定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测定,而且甲醛和二氧化硫测定方法中各自的加标回收率也不一致,对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的量很难做出准确的判定。(3)利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甲醛次硫酸氢根。这种方法也只能检测甲醛次硫酸氢钠形式的残留,而甲醛次硫酸氢钠遇酸或高温易分解。食品中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后,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基本都有高温处理环节,甲醛次硫酸氢钠会部分或全部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残留在食品中,这样就无法对其进行准确测定。这三类方法都存在明显的不严谨,且操作繁琐。为解决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的不足,建立一种对食品广泛适用的准确、特异、灵敏、简便的检测方法,特进行本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特异、准确、灵敏、简便,广泛适用的直接测定各类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方法。以改善以往只测定甲醛,推定出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或先测定甲醛,再测定二氧化硫,按一定的比例推算出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不甚严密、繁琐的方法。试图建立一种科学地检测各类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有效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方法含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水蒸汽蒸馏,用水进行吸收,在吸收液中,甲醛与二氧化硫生产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样品吸收液加入氢氧化钠,羟甲基磺酸游离出二氧化硫和甲醛,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物质,或于56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溶液比较定量;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甲醛次硫酸氢钠溶液含量在0.02~0.7 mg范围内,其响应值(吸光度)与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05 mg;相对标准偏差为3.1%;回收率93.5%~107.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6 mg,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003 mg,若取10.00g样品,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3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1%;加标回收率93.5%~102.2%。结论本研究的测定方法无论是分光光度法,还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都是直接测样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法,避免了过去只测定甲醛就直接推算为甲醛次硫酸氢钠可能造成的错误结果的情况,也简化了样品处理后,先测定甲醛,再测定二氧化硫,再根据二者的比例进行推算的繁琐操作过程,达到了不但可直接测定食品中添加的以甲醛次硫酸氢钠形式的残留,也可同时测定到以甲醛和二氧化硫形式存在的残留,定量准确,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所有食品中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直接测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和附表清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分光光度法
  •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2.4 结果计算
  • 3 实验条件优化及结果
  • 3.1 分光光度法部分
  •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部分
  • 4 讨论
  • 4.1 本研究的测定方法与现有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方法比较
  • 4.2 注意事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性质及毒性作用
  • 1.1 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性质
  • 1.2 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毒性作用
  • 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添加情况
  • 2.1 食品中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目的
  • 2.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添加状况
  • 3 甲醛次硫酸氢钠检测的现状
  • 3.1 只测定甲醛含量
  • 3.2 分别测定甲醛及二氧化硫的含量
  • 3.3 直接检测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状况
  • 3.4 国家标准方法概况
  • 4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检测方法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著书及获得的科技进步奖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4)
    • [2].离子色谱法测定米线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J]. 化学分析计量 2015(02)
    • [3].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5(03)
    • [4].处理方式对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量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22)
    • [5].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J]. 现代食品 2016(15)
    •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J]. 海峡药学 2014(09)
    • [7].粉丝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测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1)
    • [8].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分析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5)
    • [9].小麦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数字色度测定方法[J]. 粮油食品科技 2011(03)
    • [10].从食品中甲醛的来源试论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的缺陷及补救措施[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1].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混合二元酸二辛酯[J]. 精细化工 2009(06)
    • [12].无降解离子色谱法对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的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10)
    • [13].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现场快速定性检测[J]. 分析仪器 2018(06)
    • [14].盐与硫酸生产盐酸母液联产硫酸氢钠和盐工艺研究分析[J]. 中国井矿盐 2015(01)
    • [1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及其制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量[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3)
    • [16].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3(05)
    • [17].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J]. 职业与健康 2011(11)
    • [18].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异丁酯[J]. 广州化工 2010(12)
    • [19].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J]. 福建分析测试 2008(03)
    • [20].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食用香料己酸异戊酯的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8(04)
    • [2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24)
    • [2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发酵豆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研究[J]. 西藏科技 2014(03)
    • [23].粉类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业 2013(12)
    • [24].南宁市193份食品中甲醛、甲醛次硫酸氢钠监测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18)
    • [25].活性炭负载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苯甲酯研究[J]. 化学世界 2015(10)
    • [26].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J]. 分析试验室 2014(09)
    • [27].活性炭负载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丁酯工艺[J]. 广州化工 2014(18)
    • [28].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02)
    • [29].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J]. 化学分析计量 2018(06)
    • [30].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8)

    标签:;  ;  ;  ;  ;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