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庭教育中德育的内涵

古代家庭教育中德育的内涵

一、古代家教的德育内涵缕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妍[1](2019)在《明清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家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家庭的教子、处世等教育思想。传统家训以血缘为纽带,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社会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家训的内容不断丰富,它是古人治家经验、处世哲学、人生智慧的高度总结,是教子方法的荟萃。明清家训作为传统家训在鼎盛时期的产物,挖掘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汲取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此外,对提高公民道德水平、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社会的建成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此,本论文从以下六方面开展研究。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家训、家庭教育、教育价值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介绍明清家训的发展历史。论述明清家训的发展基础;介绍明清家训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历程。第二章,对明清家训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从修身、齐家、处世三方面深度解读明清家训。第三章,对明清家训的功能及特点进行概括、总结。第四章,以科举世家诸城刘氏为例,介绍科举世家诸城刘氏的发展历史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诸城刘氏的家训,并进行相关总结。第五章,介绍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社会环境、现代人的心理等角度阐释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的困惑。并挖掘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如蒙养于正、及时早教的家庭启蒙教育;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道德养成教育,合理理财、勤俭持家的治家理财教育;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情感追求教育;自立自强、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教育,以促进家训的传承、家风的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文章虽然以历史为线索进行研究,从明清时期家训展开论述,但是本论文并不仅仅局限历史本身,希冀将历史经验应用到当下。明清家训在教育子孙上运用伦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有些在现代仍有其价值,挖掘明清家训的精粹,对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重塑现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强[2](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崔凤[3](2018)在《贵州方志中的墓志资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方志中载录有较为繁富的贵州墓志,这些墓志承载着贵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但目前学术界对贵州方志中墓志的关注度不够,相关整理与研究成果极少。故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整理,下编为研究。上编部分对贵州方志中的墓志资料进行进行全面地搜集整理,并且就所搜集的128篇中选取40篇重点篇目按照“唐——宋——元——明——清”的时间顺序来进行注释。其标准主要是为下编之研究服务,故兼顾墓志类型、朝代因素、文体特征、史料补充、人物资料(撰写者与墓主)补充、篇幅长短等等。下编部分对贵州方志墓志进行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贵州方志墓志内容的研究,由于墓志因主体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内容,故按照墓主将其分为男性墓志、女性墓志两节。第二章,是对贵州方志墓志中儒学思想的探究,其墓志中思想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儒、道、佛、玄学均有涉及,然塔铭数量较少,道家思想更是只言片语。本文所研究墓志主要来源于明清时期方志,其反映出时人生活时代的思想观念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及贵州作为边陲之地,汉族礼制与少数民族礼俗两种形态的并存。第三章,贵州方志墓志文体特征。贵州方志墓志文体特征丰富多样,本章主要从墓志志铭、志传、风格特征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贵州方志墓志的文献价值。这是贵州方志墓志研究的意义所在。本章主要从贵州方志墓志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两方面进行探讨。文学价值主要对叙事、刻画人物、墓志语言的研究。史学价值主要在于对史事之补正以及历史人物相关信息的补充。

肖鹏[4](2017)在《清道人年谱长编》文中指出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江宁提学使、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江宁布政使。鼎革後,自托殷顽,黄冠为道士,避申鬻书,与衡阳曾熙有“南曾北李”之目。丁巳(1917)复辟,授学部左侍郎。李瑞清书学湛深,尤工篆隶,蚤为时流所推。诗文亦卓然自立。晚寓沪渎,与沪上、青岛遗老往来频繁。本谱通过蒐集其诗文题跋及相关文献,加以研读考证,并参稽大量史料如档案、日记、方志、传记、尺札、笔记等,钩稽谱主一生行迹,并藉以窥测晚清时局面貌,庶为後来聊贡知人论世之资云尔。

郑亦宁[5](2014)在《唐代童蒙读物《蒙求》研究》文中认为唐代李翰的《蒙求》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童蒙读物之一。全文共五百九十二句,包含五百八十六个历史人物典故,其编纂形式为四字一句,对偶押韵。《蒙求》一书通俗易懂,便于识记,成书后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我国童蒙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笔者以《蒙求》为主要研究对象,考证《蒙求》的作者及其生平,确定《蒙求》大致的成书年代,研究《蒙求》版本及注文的流变,再分析《蒙求》的具体内容,探讨它的价值与影响。最后结合唐代诗赋与史学的特征,论述《蒙求》与二者之间的联系。第一,关于《蒙求》作者与成书年代的问题,前辈学者已做出不少贡献。笔者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搜集更多相关史料,全面阐述《蒙求》作者为唐人李翰的原因,论述李翰的仕宦经历,并考证出《蒙求》大致的成书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唐代宗永泰元年之间(742-765年)。第二,《蒙求》流传较广,历代多位学者均对其进行注释,由此形成若干不同的版本。笔者将《蒙求》分为无注释的白文本与有注释的注文本,以注文本为主要探讨对象,逐一介绍现存的主要注文本,梳理其渊源,将各注文本分成古注、徐注、自注、朝鲜本与其它等五大系统。进而考察主要注文本的书目援引情况,分析产生同异之原因。最后详细介绍主要注文本的注疏风格,由此得出敦煌本注文最古老,徐注本影响最广泛,清人的三种自注本考据最细致、但有失童蒙读物之本意等结论。第三,笔者深入考察《蒙求》的具体内容。对《蒙求》典故进行分类与分析,据此探讨《蒙求》的思想价值、史学教育意义以及《蒙求》在我国童蒙读物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第四,笔者全面介绍了《蒙求》产生的强大影响,并与同年代产生的同类型童蒙读物《古贤集》进行对比,深入探讨《蒙求》作为一部简单的童蒙读物,却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原因,即在于和《古贤集》相比,《蒙求》具有明显的童蒙读物特征,其内容新颖、个性鲜明,且作为一部历史知识类童蒙读物,《蒙求》在童蒙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因而得到历代学者们的重视。第五,结合唐代文化与科举考试这一大背景,笔者以为《蒙求》的写作技巧与写诗技巧相通,它的流行与诗赋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有一定关系。同时,《蒙求》的诞生与推广,均和史学在唐代的地位变迁相关联。

陈祥龙[6](2014)在《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语》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从一本言行录变为经学教材,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了无数学子。《论语》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同于现代教材,体现出传统教材演变的独特路径。鉴于这种特点,我们以“教本”来命名之。《论语》中的内容多为孔子及其弟子教学过程的记录,经后学加工改造,层累形成。《论语》的结集与传授的过程相伴而生,孔子的言行录既是孔门弟子传授的重要内容,也是《论语》结集最原始的资料。战国以后,结集的《论语》逐渐传播到更加广阔的地域,从出土的战国和汉初的竹书中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痕迹。由于秦代和汉初的文教政策使得《论语》被隔离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地域之学。随着汉代国家统一和儒术独尊,以《齐论》、《鲁论》、《古论》为代表的区域教材开始融合,最终以《鲁论》为核心,形成帝国范围内的通用教材,并成为今本《论语》的雏形。魏晋时期,诠释方式的变化使得《论语》的版本增多,其中占据官学统治地位的《论语》经历了郑玄与王肃之争。这一时期,形成了《论语》“汉学”诠释的巅峰之作——何晏的《论语集解》,成为后世重要的教本。隋唐时期,官学的完备和教材的统一使得《论语》诠释陷入低潮,科举考试的内容设置也决定了《论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北宋以后,“四书学”兴起,《论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宋学”诠释方式使得《论语》的诠释版本大增。邢昺的《论语注疏》、荆公新学的《论语》诠释版本、程朱理学的《论语》诠释版本、先后成为占据官学主导的教本。经学考试方式从隋唐的“帖经”、“墨义”变为两宋的经义文使得学习者对教本的选择更加自由,进入了教本多元并立的时代。元代中期以后,科举考试的第一场在《四书》内出题,选用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程朱理学开始占据学校教育的核心位置。明清以后,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四书》成为学子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促使《论语》的诠释融入《四书》。《论语》的学习也被放在《四书》体系内考量。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传统教育面临着转型。晚清“新政”以后,科举制度被废止,新式教育开始替代传统教育。在新式学堂中,新的学科建制促使《论语》从“专经课程”变为现代课程。在初等教育阶段,进入读经讲经科;在高等教育阶段,进入经学科;实现了从独立课程到科目课程的变化。民国以后,“五育并举”取代“忠君尊孔”成为新的教育宗旨,经学进一步失去了它存在的合理性。这一过程中,西方的“七科之学”取代我国传统的“四部之学”,《论语》成为现代教材中的内容。新中国建立以后,新的意识形态建立,经学的价值进一步削弱,《论语》作为教材的必要性也不复存在。总之,《论语》的发展经历了我国课程体系从“六艺”的实用教育阶段到“五经”、“四书”的经学教育阶段,再到现代的“科目”阶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我国传统教育的变迁,折射出经学教材发展过程中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互动,为我们理解传统教育提供了反思的视角。

张洁[7](2013)在《明清家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家训,产生于春秋时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之后由盛转衰。明清家训作为中国传统家训的一部分,既继承了前代家训的精华并集传统家训之大成,又吸收了当时先进的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明清家训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极其珍贵的文化教育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将明清时期的家训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梳理了明清家训中的治家观、修身观以及治学观,从中挖掘值得现代家庭教育借鉴的东西,希望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研究的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现状、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家训及其变迁的基本概况,并纵向梳理了明清家训的两个发展时期:明代初期至清代中期的鼎盛时期以及清代中期至清代末期的整体衰落、局部创新时期,并分析了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情形的缘由及具体表现。第三部分:剖析了明清家训中的治家观。在明清家训中,治家思想主要包含治人和治生两个方面。在治人方面,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在治生方面,突出勤俭节约、义中谋利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挖掘了明清家训中的修身观。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深刻影响着个人以及整个家族的发展前景。日日自省、心怀敬意、积善成德、静心守身、忠信诚实、心存仁爱,是明清家训中不断提升子弟个人修养的重要原则方法。第五部分:归纳总结了明清家训中的治学观。读书学习可以修身,可以济世,历来为学者士人所重视。治学之根本在于立志,志不立,无以成才。在明清家训中,治学的原则方法是:胎教早教、爱惜时光;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专心致志、温故知新。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根据子弟个人资质和喜好,可增加史记、诗赋,也可专修一经。第六部分:在研究明清家训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今天家庭教育借鉴的经验:养正于蒙的启蒙教育、以德为本的道德教育、勤俭自强的习惯养成教育、优秀学习方法的传承等。本研究认为,明清家训虽然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仍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明清家训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其中更多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思想,仍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挖掘并吸收借鉴。

唐一方[8](2013)在《范伯子的诗学世界》文中研究指明近代诗坛如深泽大海,万怪惶惑于其间,有不少在当时灼有声名的大家却因非政治活动的弄潮儿而渐渐为后人遗忘,范伯子就是其中的一位。本文试图以绪论和三篇、六章的篇幅来描绘在近代风云变幻、思想中西碰撞、诗学古今集成的大环境下,一位以诗名世的布衣诗人如何以诗构筑起他的世界,他的诗学世界又是如何反映出背后那个更大的世界的。绪论试图较全面地呈现范伯子在近代诗坛第一流的地位,以奠定其研究价值。一方面,他是桐城诗派毫无争议的近代第一传人,另一方面,他是“同光体”的大家。但这个身份在陈衍的“同光体”谱系中是被遮蔽的,所以曾克端重新建立了一个“同光体”的谱系,还原其在同光诗坛的大家地位。陈三立、黄遵宪等名家对他的推重,他对夏敬观、诸宗元等宋诗派后劲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追慕都足证其为同光诗坛的第一流作家。上篇以“乡土与家风:诗心的酝酿”为题,分南通的地理文化和范氏家风两章来写。第一章抓住南通的封闭与开阔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来讲,其地僻处江北、独安一隅,风气质朴醇厚,滋养了范伯子笃于乡里的乡贤气质;但又处于江海之交,沿江还有狼山、黄泥山的奇丽风光,又为范伯子的诗注入了浩荡奇旷的江海之气,是为“海东僻土生神奇”也。范氏诗文世家相续不绝有十余代之久,其中范伯子受到明末清初的范凤翼和范国禄父子的影响最大,他们也为范氏奠定了不尚虚名、注重实事、怀贞履道的家风。第二章分三节,先拨开范凤翼一生行迹、尤其是清初与清军交涉一事的重重疑云,揭示出他在叔世之中的“幽人素贞”之心。范国禄在清初不应清试,又因文字惹祸逃亡十载,虽与王士禛等在朝官僚有来往,但其“冲夷不流俗,矫亢不诡时”的性格还是与范凤翼一脉相承。而范伯子在清末的大变局中,放弃科举,为家乡的新式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传承了家风。乡土文化与范氏家风共同酿造了范伯子光明磊落、醇厚质朴的诗心。中篇以“游学生涯:诗艺的锤炼”为题,分“从刘熙载受《艺概》”和“桐城诗学之渊源与化合”两章来讲。青年范伯子初出南通就两访刘熙载,受《艺概》之教,为其诗融入了李白、孟郊之风。在刘熙载“厚而清”、“富贵气象”等诗学理论的启发下,他提出了“诗境贵深寒”说,其内涵与意义超越了传统的“郊寒”,颇具近代特点。桐城诗学在范伯子的诗学思想中分量是最重的。本章第一节从民国时钱基博与南通文人的一场辩讼入手,进而梳理范伯子与桐城派的渊源。他先与吴汝纶切磋三年,再与姚氏联姻,数年浸淫于桐城姚氏之学。第二节通过考证并细读其受知于吴汝纶的联句诗,也如鼎尝一脔,可知其与桐城诗学的默契深处。第三节分“正宗论:宗杜韩而反吴王”、“放炼相济论:超出苏黄,独树一帜”、“‘声音之道’与‘因声求气’”、“‘赤膊子打架’:白描与思力”四个小节来论述。前三个小节主要是范伯子对桐城诗学的接受与继承,最后一小节也表现出他回应近代思想搏激的特点而发挥的新见。下篇以“政与道:诗学的表现”为题。第五章以时间为序,剖析范伯子在西学与儒学之间有所变、有所守的文化心态。第六章分三节,首先发覆甲午之后范伯子离开天津的决定与张之洞的关系,这段经历是他此后多年受尽谗毁的原因,之后他写了许多议论党争之弊的诗。然后考证宋伯鲁易名遁于上海期间与范伯子的交往,进而影响了范伯子对戊戌变法的一些看法,期间他创作了许多议论变法政治的诗。第三节则试图从理论的层面来考察前两节以及其他清末民初诗人的创作实践,还以伯子诗中的花意象为例,来探讨如何才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正途。新语词、新事物的光环早已散去,而王国维的“造境”说和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结合起来,似乎能够诠释一些晚清诗人比较成功的努力。总之,范伯子的诗学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概念,它以儒者生命为根基,以反映和回应时代为表现,其诗心、诗学大环境、时世剧变又反作用于其诗论。如此往复交融,便成其厚而大的诗学世界。

赵红卫[9](2012)在《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悠远而厚重的齐鲁历史文化孕育了生机勃勃的世家文化与文学,继两汉山东文化世家的一度繁荣之后,明清时期成为山东文化世家兴起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往往以科举起家,仕宦人数众多,许多世家大族历明清两朝而长盛不衰,形成了内蕴丰厚的家族文化与文学,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学诸多领域影响深远,在传承和发展齐鲁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安丘曹氏自明代初年移籍山东以来,以儒起家,兴盛于明清两朝,不仅科举仕宦人数众多,政绩显赫,而且家风严谨,家学深厚,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文学成果,在山东文化世家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典型性,在文化的视域中研究安丘曹氏家族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论文分为七部分,导言扼要论述了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的意义,明清安丘曹氏家族学术研究回顾,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方法及结论。一至六章分别论述了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创作;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曹贞吉与珂雪诗词;曹申吉生平宦绩考辨及文学成就等论题。第一章,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明代初年,安丘曹氏一世祖曹德由曹州移籍山东安丘,以农耕为业,自第五世祖曹滕始习儒术,明中后期,安丘曹氏家族的科举仕宦逐渐兴盛,经历明清易代之际家族科举事业的式微,清代前中期安丘曹氏在科举、仕宦、文学等各个方面达了最辉煌的鼎盛期。并在科举仕宦中显现出一定的家族特色,其仕宦特点突出表现在:家族成员多任地方官职,以地方性影响为主;出仕率高,勇于任事,克己奉公;为官清正廉洁,公务勤谨;体恤民情,以民为本;注重地方教育事业等等。安丘曹氏家族历明清两朝,科第累世十分长,与山东许多科举世家的家族史近似,其形成与兴盛的原因大体如下:明清朝廷对科举的重视,是其社会根源;山东及安丘地区浓郁的科举风气可谓其科举兴盛的文化背景;安丘曹氏家族累世积累的经济实力为家族成员提供了应试的经济保障;以科举为重的家族教育,则为族人应举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教育支持,尤其是随着家族文化底蕴的日益丰厚与传承,为曹氏后辈家族成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姻亲之间的相互扶持也为曹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末民初,安丘曹氏本着经世致用,顺应潮流的家族文化精神,纷纷进入新学堂,在新的教育体制下仍然人才辈出,保持了家族旺盛的生命力。第二章,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创作研究。第一节论述了安丘曹氏的诗文词创作成就。安丘曹氏家族文献遗存非常丰富,在明清两朝有十八人因文学创作成就突出,入各级史志艺文考、文苑传等。第二节论述了曹氏家族创作的文化精神。安丘曹氏以强烈的家族意识,在家学传承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文化精神。首先,安丘曹氏家族向以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为家学门风的精神内核,关注民生,仁民爱物亦成为曹氏家族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文化精神之一端。其次,儒家文化在注重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注重内省自视,基于此,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中,更是充满了历代家族成员对于社会人生喜怒哀惧的吟唱与哲理思考,其中饱含着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究与追寻。再次,浸润于既博大精深又兼收并蓄的齐鲁文化之中,独出机杼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亦时时贯穿于曹氏文学创作的文化精神之中。第三节论述了区域文化与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安丘曹氏家族成员宦游各方,在长期的仕宦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文学创作,而其中齐鲁的山川风物、文化特色又更深刻的影响着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第三章,清前中期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清代前中期安丘曹氏在文学、仕宦上都达到了顶峰,在清初的政治风云变幻和清初的文学转型中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家族的社会交游之中,安丘曹氏在交游上亦秉承了端方质朴的家风,交游中重志趣相投,崇义黜利,在文学上互相唱和,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在仕途中彼此慰藉。清代前中期曹氏家族以曹贞吉、曹申吉为代表,较有影响的文学交游活动大略集中在京师、山东、安徽、贵州等地,并以出色的文学创作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论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安丘曹氏的文学交游:一、安丘曹氏交游与京师文学圈,包括曹申吉、曹贞吉与五友的交游;曹贞吉与王士禛、金台十子的交游;曹贞吉与京师词坛词人的交游。二、安丘曹氏交游与山左文学圈,考察了安丘曹氏与清前中期山左文学圈及山东文化世家的交游。三、曹氏兄弟在安徽、贵州的文学交游,曹贞吉、曹申吉因任职原因分别在安徽、贵州以广泛的文学交游在清初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曹氏与清初遗民、僧人的交游也是曹氏交游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第四章,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第一节考察了安丘曹氏重教尚文的家族教育传统,曹氏家族教育方式非常丰富,诸如耳提面命的家庭教育、家训教育、修谱祭祖的敬宗教育、私塾教育等等,曹氏家族在教育中又坚持首重科举教育,有余力才学“文”的轻重原则,保证了家族科举仕宦的发达。第二节考察了安丘曹氏家族家风文化特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占居主导地位,安丘曹氏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孝悌”与“节义”传家,以“忠贞”与“济世”兴邦,当然,在封建体制下,曹氏忠孝节义之门风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时代局限性。第三节考察了母教与安丘曹氏家风的传承。母教在安丘曹氏的家风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丘曹氏注重对家族中女性的传统妇德教育,家族中的女性平日助夫教子,在遭遇夫君亡故的情况下,又往往或是独立以寡母的身份教子成才,或是同时借助外家的力量教育子弟,在家族文化门风的传承与延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安丘曹氏家族的母教又往往不是由母亲直接指导学业,而是通过道德教化而促成家族子弟的学业事功,以垂范教子的方式,表现出对家学门风的主动承继。安丘曹氏家族历代母教的典型事例及其对家族兴衰的的作用,可以见微知着的折射出母教与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五章,曹贞吉与珂雪诗词。曹贞吉在清初诗坛流派纷争、诗风融变的过程中,其诗歌博采众长而最终能自成一家,对清初诗歌摆脱明诗余绪走上形成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章第一节考察论述了曹贞吉及其诗词创作活动,包括:一、曹贞吉生平考略;二、曹贞吉作品结集考略;三、曹贞吉早期诗歌与济南诗派;四、《四库全书》独收清词别集《珂雪词》原因探析;五、曹贞吉的诗词创作理论。第二节《珂雪词》与清初词坛,论述了清初词坛对《珂雪词》创作的影响及《珂雪词》对清初词坛变革的贡献,曹贞吉《珂雪词》在清初推尊词体的背景下产生,以丰富而具有现实性的题材,以雅正之思,典雅之辞,既具嵚奇磊落、雄深苍稳、寄托遥深之风旨,又兼幽细深婉,豪放与婉约兼胜的清雅缠绵之词风,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第三节曹贞吉诗歌与清初诗坛,曹贞吉在诗歌创作上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突破和创新,开创性的创作大量书信诗词,在诗歌题材纪实性、生活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突破;其山水纪游诗善于选取雄奇险峻的景物,融入丰富的人文意蕴,豪放跌宕,嵚奇磊落,在清代山水诗歌中独具特色。曹贞吉诗歌无论在题材、诗境还是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都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清初诗歌的流派纷争之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第六章,论述了“曹氏之贾谊”曹申吉。曹申吉早慧早达,但却在清初三藩之乱中英年早逝,以身殉国,因被执黔中七年期间,与朝廷亲人音信隔绝,甚而一度被诬为逆臣,从而引起长时间以来的忠逆之辩,本文据多方史实,再度肯定了曹申吉的忠诚与殉于国难的事实。曹申吉知遇两朝,政治功绩显赫,但也因其仕途的畅达,宦绩的卓异,而至文名为官名所掩,但曹申吉诗文俱佳,不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在清初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曹申吉诗歌创作随其仕宦经历诗风特点呈现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一是早期诗歌创作诗学盛唐,追随其外祖刘正宗倡导的济南诗派;一是转益多师,深具宋诗风貌,清苍沉稳的中期诗歌;一是陷贼黔中期间,以血泪写就,哀凄欲绝,风格独具的晚期诗歌。曹申吉诗歌的创作历程及诗歌审美风貌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歌诗风融变的过程。

施茜[10](2012)在《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第一部分对民国设计师所处时代进行研究。满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诞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从追逐科举中第,转而争相出国深造,从而造就了一批制造时尚的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口通商,英、法、美、日租界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元素,现代城市的产生同时带来了现代市民阶层;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受教育群体扩大,为时尚的现代文化制造了受众,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会产生一批时尚设计师。万籁鸣及他周围的设计师大多数出生、成长于这个变化的时代,探究他们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追索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本章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设计萌芽于土山湾,传教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第二部分对万籁鸣早期在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圈进行研究。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在当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印刷及彩色印刷设备,他的影戏部是中国最早的中资电影机构,万籁鸣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带领他的兄弟拍出了中国最早的动画广告片。商务广告部在当时中国的设计界也是赫赫有名,中国早期月份牌广告画家,绝大多数都有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为中国早期艺术设计领域培训了第一批人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云集的地方,他们对万籁鸣以及其他设计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第三部分对《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进行研究。《良友》是中国第一份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中国的时尚生活杂志。它在推动中国时代进步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良友》,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份休闲娱乐杂志。万籁鸣在《良友》的成熟期入主美术编辑工作,将他的设计思想带入《良友》,同时也深受围绕在《良友》周围的文化名人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以《大闹天宫》为线索,对影视动漫圈的人和事进行研究。万籁鸣三兄弟创造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直至中国动漫高峰《大闹天宫》的拍摄,这中间的艰苦历程中,一直闪现着万氏兄弟、张氏兄弟、以及中国早期若干设计师的艰苦奋斗的身影。他们为中国影视动漫做出了贡献。

二、古代家教的德育内涵缕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家教的德育内涵缕述(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训
        (二)家庭教育
        (三)教育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家训内容的研究
        (二)关于家训的演变过程研究
        (三)关于传统家训思想通论研究
        (四)针对家训范例或断代研究
        (五)关于家训现代启示及价值研究
        (六)从德育和伦理学的角度研究
        (七)关于女性家训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案例法
        (三)历史研究法
        (四)跨学科研究法
    五、研究特色
第一章 明清家训的发展基础
    一、明清以前家训的演变进程
        (一)先秦—春秋战国时期
        (二)秦汉—三国时期
        (三)魏晋—隋唐时期
        (四)五代—宋元时期
    二、明清家训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一)明清家训产生背景
        (二)明初至清代前期家训的发展历程
        (三)清代后期家训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明清家训的主要内容
    一、修身观
        (一)志向高远,励志勉学
        (二)以德立身,崇尚节操
        (三)自立自强,持之以恒
        (四)慎独内省,人格养成
    二、齐家观
        (一)家庭亲和,父慈子孝
        (二)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三)夫义妻顺,相敬如宾
        (四)勤劳俭朴,力戒骄奢
    三、处世观
        (一)慎择交友,近善远佞
        (二)崇德向善,救难济贫
        (三)谦恭和顺,宽以待人
        (四)勤政爱民,清廉自守
第三章 明清家训的功能及特点
    一、明清家训的功能
        (一)维护家族秩序,促进家庭和谐
        (二)塑造道德品格,养成道德风尚
        (三)培养栋梁之才,推动社会发展
        (四)研读家训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二、明清家训的特点
        (一)编入族谱,累世精修
        (二)家书示训,警示子孙
        (三)女训增多,强化贞烈
        (四)戒书增多,端正家风
        (五)择业指导,经世致用
第四章 明清家训个案研究——以科举世家诸城刘氏为例
    一、背景简介
    二、诸城刘氏家训具体内容
        (一)清廉爱民,循良为吏
        (二)积德行善,宅心仁厚
        (三)刻苦向学,科举为重
        (四)虚心抑己,谋事深远
        (五)父严母慈,兄友弟恭
        (六)识才爱才,推贤黜佞
        (七)远离浮华,崇惇尚厚
    三、小结
第五章 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困惑
        (一)忽视家庭教育,转嫁教育责任
        (二)过分重视智力,轻视品德教育
        (三)处事过于功利,价值观念偏差
        (四)情感交流匮乏,人际交往缺乏
        (五)父母过于溺爱,子女不善自理
    二、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蒙以养正、及时早教的家庭启蒙教育
        (二)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道德养成教育
        (三)合理理财、勤俭持家的治家理财教育
        (四)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情感追求教育
        (五)自立自强、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获奖成果
附录1
附录2

(2)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3)贵州方志中的墓志资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凡例
绪论
上编 贵州方志中的墓志资料整理
下编 贵州方志中的墓志资料研究
    第一章 贵州方志墓志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贵州方志中的女性墓志研究
        第二节 贵州方志中的男性墓志研究
    第二章 贵州方志墓志儒学思想
        第一节 贵州方志墓志中的儒学内涵
        第二节 贵州方志墓志中贵州礼制发展
    第三章 贵州方志墓志文体特征
        第一节 贵州方志志传文体特征
        第二节 贵州方志志铭文体特征
        第三节 贵州方志墓志风格特征中的“实”与“虚”
        第四节 贵州方志墓志风格特征中的神话色彩
    第四章 贵州方志墓志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贵州方志墓志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贵州方志墓志的史学价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4)清道人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凡例
谱前
传记资料
    李联琇《叙传》
    《十三世祖李国祯传》
    《十四世祖李曰涤传》
    陈用光《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李公墓志铭》
    汪士铎《大理寺卿李公墓志铭》
    《本生祖李庚传》
    《荣禄公传略》
    《光绪乙未科会试朱卷·李瑞清履历》
卷一 通籍前期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1867) 一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 二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三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四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五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六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七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八岁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 九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十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十一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十二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十三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十四岁
    光绪七年辛已(1881) 十五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十六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十七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十八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十九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二十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二十一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二十二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二十三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二十四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二十五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二十六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二十八岁
卷二 家难时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二十九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三十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三十一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三十二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三十三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三十四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三十五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三十六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三十七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三十八岁
卷三 外任时期
    光绪三十一年乙已(1905) 三十九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四十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四十一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四十二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四十三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四十四岁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四十五岁
卷四 遗老时期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四十六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 四十七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 四十八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 四十九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 五十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 五十一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 五十二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 五十三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 五十四岁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唐代童蒙读物《蒙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蒙求》作者生平与成书时间
    第一节 作者生平考述
    第二节 成书时间考证
第二章 《蒙求》版本与注文探析
    第一节 主要白文本概述
    第二节 主要注文本概述
    第三节 注文引书考察
    第四节 主要注文本评介
第三章 《蒙求》的内容与价值
    第一节 《蒙求》内容分析
    第二节 《蒙求》的思想价值与教育意义
第四章 《蒙求》的影响——兼与《古贤集》对比
    第一节 《蒙求》的影响
    第二节 《古贤集》及其影响情况概述
    第三节 《蒙求》影响深远之原因探析
第五章 《蒙求》与唐代的诗赋、史学
    第一节 《蒙求》与科举制中的诗赋
    第二节 《蒙求》与唐代史学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格目录
绪论
    一、为何选择《论语》
    二、既往研究综述
        (一) 《论语》的相关研究
        (二) 经学教育及课程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采用理论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六艺”时代:从“言行录”到“教材”
    第一节 “言行录”:记录孔子教学的《论语》
        一、《论语》中的“六艺”课程
        二、《论语》中的“六经”课程
    第二节 私家教材:《论语》在孔门内部的结集与传授
        一、孔子的弟子与其“言行录”的记录与传播
        二、战国儒家与《论语》早期的结集与传授
第二章 “五经”时代:从“通用教材”到“通修课程
    第一节 “通用教材”:从分化走向融合的《论语》
        一、战国到汉初不同地域的《论语》抄本
        二、从地域之学到官方一统:汉代《论语》的传承
        三、两汉考选方式与《论语》的教法与学法
    第二节 教材的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语》
        一、诠释方式与书写媒介变革带来的变化
        二、郑玄与王肃的《论语》之争
        三、“汉学”诠释的重要教本:何晏的《论语集解》
    第三节 兼修课程:隋唐时期的《论语》
        一、《五经》的特点与《论语》对“五给”教育的补充
        二、“南学”统一与检释版本锐减:《论语》教本的特点
        三、“帖经”与‘‘墨义”:科举制度下的课程评价
第三章 “四书”时代:从“通修课程”到“专经课程”
    第一节 “四书学”的兴起与《论语》的升格
        一、唐宋社会变迁与“四书学”的兴起
        二、《四书》的形成与《论语》的升格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分化与两宋《论语》教本的嬗变
        一、“宋学”诠释的兴起与多种教本的并立
        二、“宋学”诠释的重要教本:朱熹的《论语》诠释
        三、考试方式变化与《论语》教本的评价与实施
    第三节 必修课程:元明清时期的《论语》
        一、考试制度变革与《论语》专业地位的奠定
        二、融入“四书”体系的《论语》
第四章 “科目”时代:从“专经课程”到现代教材
    第一节 从“专经课程”到现代课程:晚清《论语》的转型
        一、从八股文到策论:考试方式变革带来的经学转向
        二、从私塾书院到新式学堂:育才方式变革对经学教育的影响
        三、制度支撑的消亡:科举废止对经学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从现代课程到现代教材:民国《论语》的转型
        一、读经、修身到国语、公民:普通教育阶段《论语》的归属与变迁
        二、经学科到人文学科:高等教育阶段《论语》的归属与变迁
结语
    一、言行录:《论语》作为原典的早期形态
    二、教本:“经学时代”教育中的《论语》
    三、教材:现代教育中的《论语》归属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文

(7)明清家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意义
    2. 家训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
        2.2 国外研究
        2.3 明清家训研究的现状
    3. 研究方法
    4. 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家训的变迁与明清家训的发展嬗变
    1.1 家训及其变迁
        1.1.1 萌芽及发展期
        1.1.2 成熟期
        1.1.3 繁荣期
    1.2 明清家训的发展嬗变
        1.2.1 鼎盛时期
        1.2.2 整体衰落、局部创新
第2章 明清家训中的治家观
    2.1 治人
        2.1.1 父慈子孝
        2.1.2 兄友弟恭
        2.1.3 夫义妇顺
    2.2 治生
        2.2.1 治生的必要性
        2.2.2 治生的原则
第3章 明清家训中的修身观
    3.1 日日自省
    3.2 心怀敬意
    3.3 积善成德
    3.4 静心守身
    3.5 忠信诚实
    3.6 心存仁爱
第4章 明清家训中的治学观
    4.1 治学的基础
    4.2 治学的目的
    4.3 治学的方法
        4.3.1 胎教早教、爱惜时光
        4.3.2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4.3.3 专心致志、温故知新
    4.4 治学的内容
第5章 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5.1 养正于蒙的启蒙教育
    5.2 以德为本的道德教育
    5.3 勤俭自强的习惯养成教育
    5.4 优秀学习方法的传承
    5.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范伯子的诗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同光之际问谁雄?——论范伯子在近代诗坛的地位
上篇 乡土与家风:诗心的酝酿
    第一章 海东僻土生神奇
        第一节 江北小城的质朴风气
        第二节 江海之交的奇气豪情
    第二章 怀贞履道的范氏家风
        第一节 范凤翼:滔滔叔世无完质,耿耿幽人有素贞
        第二节 范国禄:冲夷不流俗,矫亢不诡时
        第三节 范伯子:怀贞履道勿须疑
中篇 游学生涯:诗艺的锤炼
    第三章 从刘熙载受《艺概》
        第一节 两访刘熙载的师生情谊
        第二节 沾惠于《艺概》
        一、胎息于太白诗风
        二、对孟郊诗的接受
        三、“深寒”说的内涵与意义
    第四章 桐城诗学之渊源与化合
        第一节 从一场争论看范伯子与桐城学的渊源
        第二节 “一诗落人间,遂为吴公得”考
        一、究竟是哪首诗
        二、《舟中联句倒押五物全韵》详读
        第三节 对桐城诗学的吸纳与变化
        一、正宗论:宗杜韩而反吴王
        二、放炼相济论:超出苏黄,独树一帜
        三、“声音之道”与“因声求气”
        四、“赤膊子打架”:白描与思力
下篇 政与道:诗学的表现
    第五章 诗与道:在西学与儒学之间的变化与持守
        第一节 甲午之前:“四裔彷徨”与“寸木岑楼之比”
        第二节 甲午之后:上海阶段与好论天演
        第三节 上接往圣的生命儒学
        第四节 新旧之间意深微
    第六章 诗与政:时代感发之旧诗新境
        第一节 甲午离津之原因与论党争之诗
        第二节 与宋伯鲁交往考及论戊戌政变之诗
        第三节 关于旧诗新境的一点思考
结语:“诗学世界”与“文人之诗”
参考文献
后记

(9)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的意义
    二、明清安丘曹氏家族学术研究回顾
    三、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方法及结论
第一章 科第蝉联---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
    第一节 由农耕之家向诗书雅道——明前期安丘曹氏溯源
        一、占籍连池
        二、以儒起家
    第二节 仕宦方荣——明中后期的安丘曹氏家族的兴盛
        一、麟凤多才振家声
        二、明中后期安丘曹氏家族成员宦绩考述
        三、安丘曹氏科举家族形成原因分析
    第三节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明清易代之际的安丘曹氏家族
        一、科举仕宦的式微
        二、经世致用,勇于任事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趋于鼎盛——清前中期安丘曹氏家族的再度辉煌
        一、龙凤兄弟,渊源有自
        二、科举连绵,锦上添花
        三、仕宦政绩及特点
        四、科甲鼎盛之因
    第五节 流风余韵——清晚期安丘曹氏家族的转型
        一、盛世繁华,渐行渐远
        二、清末民初安丘曹氏家族的转型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
    第一节 安丘曹氏的诗文词创作成就
        一、家族文献着述考略
        二、家学渊源与承继
    第二节 曹氏家族创作的文化精神辨析
        一、家国之念----儒者之文学
        二、身世之慨- -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三、文学创作中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第三节 区域文化与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一、山川风物与曹氏文学
        二、山左人文环境与曹氏文学
第三章 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
    第一节 安丘曹氏交游与京师文学圈
        一、曹申吉、曹贞吉与五友的交游
        二、曹贞吉与王士禛、金台十子的交游
        三、曹贞吉交游与京师词坛
    第二节 安丘曹氏交游与山左文学圈
        一、安丘曹氏与山左文学圈
        二、曹氏家族与山东文化世家的家族世交
    第三节 诗文之交与仕途挚友---曹氏兄弟在安徽、贵州的文学交游
        一、曹贞吉在安徽的文学交游
        二、曹申吉的黔中交游
    第四节 兴亡话题与隐逸情节---与清初遗民、僧人的交游
        一、与清初遗民的交游
        二、与僧人的交游
第四章 尊儒重教---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
    第一节 重教尚文的家族教育传统
        一、重教传统与丰富的教育方式
        二、首重科举教育
        三、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节 安丘曹氏家族家风文化特点
        一、对儒学的选择---家风基调的奠定
        二、“孝悌”与“节义”传家
        三、“忠贞”与“济世”兴邦
        四、曹氏忠孝节义之门风的时代局限性
    第三节 母教与安丘曹氏家风的传承
        一、安丘曹氏注重对家族中女性的传统妇德教育
        二、母教的主要内容
        三、母教实施的方式特点
第五章 英辞风誉,播于寰宇----曹贞吉与珂雪诗词
    第一节 曹贞吉及其诗词创作活动
        一、曹贞吉生平考略
        二、曹贞吉作品结集考略
        三、曹贞吉早期诗歌与济南诗派
        四、《四库全书》独收清词别集《珂雪词》原因探析
        五、曹贞吉的诗词创作理论
    第二节 《珂雪词》与清初词坛
        一、清初词坛对《珂雪词》创作的影响
        二、《珂雪词》对清初词坛变革的贡献
    第三节 曹贞吉诗歌与清初诗坛
        一、山水纪游诗
        二、书信诗词
第六章 “曹氏之贾谊”---曹申吉
    第一节 曹申吉生平考略
        一、有声黉序
        二、青云平步
        三、羁留黔中
        四、忠逆之辩
    第二节 知遇两朝---曹申吉宦绩考述
        一、弱冠登九列---曹申吉顺治朝宦绩考述
        二、竭智尽忠---曹申吉康熙朝宦绩考述
    第三节 身负芳名早---曹申吉的文学成就
        一、曹申吉作品概述
        二、曹申吉与清初诗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后记

(10)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研究的视角
    3. 研究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概念的界定
    6.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7.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二、 王朝的覆灭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端
    (一) 科举之路的终结——新哲学观出现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1. 科举制度废除与新型知识分子诞生
        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二) 新旧体制的更迭——民族资产阶级涌现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1.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2. 新经济体制与新型资产阶级
    (三) 上海开埠——新印刷技术与新设计技艺的传播
        1. 土山湾孤儿工艺场的西洋技艺
        2. 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印刷工艺与中国近代刊物
    (四) 本章结论
三、 万籁鸣与商务印书馆的时尚文化圈
    (一) 对设计艺术的慷慨解囊——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理念
        1. 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和经营视野
        2.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成立机缘
    (二) 中国首批设计师的聚集——万籁鸣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们
        1. 幼年万籁鸣的生活
        2. 考入商务印书馆的 1919 年
        3. 商务印书馆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师
    (三) 面向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端
        1. 鲁迅与未名社、北新书局的装帧设计师
        2. 着名书店与书局里的装帧设计师们
        3. 比亚兹莱与中国装帧设计风格
        4. 逐渐发展的产品包装设计
        5. 印染工艺与展示设计
        6. 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四) 竞争与互助的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同时代的设计机构
        1. 广告公司风起云涌
        2. 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
        3. 商务的人才流失促成“穉英画室”的成就
    (五) 本章结论
四、 万籁鸣与《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
    (一) 丰富庞杂,与时代并行——《良友》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1. 从《少年良友》到《良友》——伍联德的创刊历程
        2. 睿智的目光——《良友》的编辑视野与经营方式
        3. 剧增的影响力——倍受名人青睐的《良友》
    (二) 商务印书馆设计师的再集结——万籁鸣主编《良友》前后的设计师们
        1. 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时尚生活设计圈
        2. 着名的设计师兄弟们
        3. 鼎盛时期担任《良友》美术主编的万籁鸣
        4. 追求时尚的社会名流与《良友》的文化名人
    (三) 变化微妙的出版风格——伍联德之后四任主编
        1. 充满朝气的上升时期——从周瘦鹃到梁得所
        2. 有惊无险的主编更换——从梁得所到马国亮
        3. 一波三折的人事变动——从马国亮到张沅恒
    (四) 摩登的风向标——与《良友》同时期的艺术刊物与设计
        1. 利润丰厚的出版事业和层出不穷的画报
        2. 投资艺术杂志的慈善家邵洵美
    (五) 本章结论
五、 万籁鸣与影视动漫设计圈的艺术家
    (一) 风靡中国的美国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艰难起步
        1. 国际动画电影业风生水起
        2.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业的艰难起步
    (二) 青涩的处女作——万氏兄弟与中国本土动画的诞生
        1. 万氏四兄弟齐聚上海
        2. 多方筹措——从无到有的设备、原料和技术
        3. 保密核心技术——万氏兄弟与民国其他动画制作者
        4. 前赴后继——早期其他形式的动画片
    (三) 《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万氏兄弟动画设计风格
        1. 从模仿到创造——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2. 对传统文化的融汇——剪纸动画片的诞生
        3. 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万超尘与木偶片的诞生经过
    (四) 《大闹天宫》的辉煌——实现创作中国风格动画的人生梦想
        1. 艰难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多舛命运
        2. 时尚兄弟连——万氏兄弟和张氏兄弟再次合作
        3. “孙悟空”与“阿童木”——《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
    (五)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四、古代家教的德育内涵缕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D]. 张妍.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2]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3]贵州方志中的墓志资料整理与研究[D]. 崔凤. 贵州大学, 2018(01)
  • [4]清道人年谱长编[D]. 肖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唐代童蒙读物《蒙求》研究[D]. 郑亦宁.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1)
  • [6]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D]. 陈祥龙.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7]明清家训研究[D]. 张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范伯子的诗学世界[D]. 唐一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9]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赵红卫.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10]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D]. 施茜. 苏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古代家庭教育中德育的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