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212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取急诊治疗(距离末次出血在24h内接受胃镜检查同时实施胃镜下治疗),对照组非急诊治疗(距离末次出血距离时间超过24h接受胃镜检查以及胃镜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临床疗效、死亡情况、输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止血时间<24h和止血时间为24-48h的患者所占比例为85.49%、对照组为64.52%,前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输血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控制出血早,患者死亡率低,输血量率低,值得借鉴。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急诊;止血时间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和或黑便,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易休克等特点[1]。该病的病死率在10%以上,及时准确地诊断与治疗对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极其重要。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胃镜诊断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日益普遍,而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治疗的时机即急诊和非急诊的临床效果存在差异,本文选择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4例,观察急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呕血和或黑便,伴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上腹不适,个别患者甚至出现心悸、昏厥。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其中男78例、女46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为45.2±3.7岁,患者发病到院就诊最短6h、最长48h,124例患者随机法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44.8±2.3岁,呕血31例、黑便19例、呕血伴黑便12例,其中有21例伴头晕心悸、1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5.0±2.7岁,呕血29例、黑便20例、呕血伴黑便13例,其中有22例伴头晕心悸,13例出现失血性休克。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化验检查,重点化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均进行抑制胃酸、止血、抗休克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急诊治疗。急诊治疗是在距离末次出血24h内采取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止血治疗;非急诊治疗是在距离末次出血的24h后接受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实施止血治疗。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相同,胃镜检查下发现活动性出血可采用以下方法止血治疗:血管喷血情况给予钛夹或高频电凝止血法;出现局部或弥漫性渗血情况,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对出血部位进行喷洒;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给予硬化剂注射或者套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给予组织胶注射。经常规药物治疗和胃镜下止血治疗持续达48h患者仍有活动性大出血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2]:观察患者出血停止时间:止血时间分为在24h以内、24-48h、48-72h、>72h,患者持续12h无呕血和或黑便、大便开始转黄,心率血压恢复正常表示出血停止。记录两组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死亡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中的输血情况。判断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活动性出血;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活动性出血基本停止;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改善迹象,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止血时间<24h和止血时间为24-48h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4.84%、30.65%,合计85.49%;对照组中止血时间<24h和止血时间为24-48h的患者所占比例为20.97%、43.55%,合计64.52%;前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情况比较(n、%)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也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及时发现出血部位、及时有效止血是其临床诊治关键。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检查及胃镜下治疗开始日益广泛应用[3]。胃镜检查相对安全可靠,在诊断方面,能直接查看患者出血部位,较直观地观察病变尤其是微小、浅表病灶以及多病灶病变;胃镜检查还可以取活检病理,结合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病情,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在治疗方面,可以针对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主要病因采取胃镜下钛夹或高频电凝止血、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喷洒、硬化剂注射或套扎、组织胶注射等治疗。本文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治疗的时机即急诊和非急诊的临床效果存在差异,本文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止血时间<24h和止血时间为24-48h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输血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急诊胃镜下治疗能够在较早时间内控制出血,这与其早期发现病因及早期接受止血治疗有关[4、5]。
综上所述,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控制出血早,患者死亡率低,输血量率低,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春燕,解雅英.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2015,12(6):805-806.
[2]孙晓美,欧希龙,曹大中,等.超细胃镜辅助放置鼻肠管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3):200-201.
[3]孙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1(8):162-163.
[4]柴宝,原丽莉,郭亚荣.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0例胃镜下硬化治疗临床分析.中国药物与I临床,2014,9f6):787-789.
[5]彭琼辉,姜俊,王晓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评分量表的应用研究.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4):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