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要

根据我国2003年9月1日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需要进行规划环境评价。规划环境评价是指对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环境影响。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矿产资源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针对矿产资源规划时间跨度大、生态影响深远、社会经济影响巨大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框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重点;提出了利用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思路和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验证了GIS应用思路和技术框架的可行性。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和创新:(1)论文建立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作用,使矿产资源规划更加合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创建的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规划环评方法,其关键技术,如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缓冲区分区、栅格叠加与模型分析、距离制图等,是对以往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化和发展,也是GIS技术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领域中的一个技术突破和实践创新,为我国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一个方法范例。(3)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研究中,确定了以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重要风景和文物区、重要水源地等环境要素为重点评价对象,以地貌景观,绿化率,水土流失,大气、水体和上壤污染,地质灾害种类、规模、数量和强度,地表和地下水的质量,土地占有量等为主要评价要素,完善了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4)通过对《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环境影响评价,较好地把握了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的关系,验证了论文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规划环评的定义、特点和任务
  • 1.2.1 规划环评的有关定义
  • 1.2.2 规划环评的特点
  • 1.2.3 规划环评的任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规划环评的发展状况
  • 1.3.2 国内规划环评的发展
  • 1.3.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内容与方法
  • 2.1.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基本原则
  • 2.2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内容
  • 2.2.1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特点
  • 2.2.2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内容
  • 2.2.3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重点
  • 2.3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3.1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框架
  • 2.3.2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 2.3.3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 第三章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 3.1 概述
  • 3.2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的意义
  • 3.2.1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必要性
  • 3.2.2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可行性
  • 3.2.3 基于GIS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
  • 3.3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3.3.1 基本思路
  • 3.3.2 技术路线及分析步骤
  • 3.4 关键技术分析
  • 3.4.1 数据分析与采集
  • 3.4.2 数据格式与地图配准
  • 3.4.3 空间分析与距离制图
  • 3.4.4 评价模型与计算分析
  • 3.4.5 成果整理与输出
  • 3.5 基于GIS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流程
  • 3.5.1 基于GIS实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筛选
  • 3.5.2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5.3 基于GIS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 3.5.4 基于GIS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3.4.5 基于GIS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 3.5.6 基于GIS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3.6 小结
  • 第四章 矿产资源规划方案的优化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4.1 规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 4.1.1 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
  • 4.1.2 环境容量的允许性
  • 4.1.3 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性
  • 4.2 规划方案的优化
  • 4.2.1 替代方案的确定
  • 4.2.2 替代方案的比较分析和筛选
  • 4.2.3 确定实施的最佳方案
  • 4.3 环境保护减缓措施与对策
  • 4.3.1 减缓措施的类型
  • 4.3.2 矿产资源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 第五章 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监测与跟踪评价
  • 5.1 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的基本内容
  • 5.2 监测工作的实施
  • 5.3 跟踪评价工作的实施
  • 5.3.1 评价规划实施后的实际影响
  • 5.3.2 规划环评减缓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
  • 5.3.3 提高环境效益的改进措施
  • 第六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 6.1 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
  • 6.2 公众构成及参与方式
  • 6.2.1 公众构成
  • 6.2.2 参与方式
  • 6.3 公众参与意见的评价
  • 第七章 实例分析: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7.1.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概况
  • 7.1.1 规划背景
  • 7.1.2 《规划》的主要内容
  • 7.2 规划目标任务分析
  • 7.2.1 规划目标分析
  • 7.2.2 规划任务分析
  • 7.3 《规划》协调性分析
  • 7.3.1 与《国家矿产资源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7.3.2 与《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协调性分析
  • 7.3.3 与《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7.3.4 与《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的协调性分析
  • 7.3.5 与《江苏省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7.3.6 与《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7.3.7 与江苏省产业布局协调性分析
  • 7.3.8 与《江苏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的协调性分析
  • 7.4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7.4.1 生态环境现状
  • 7.4.2 地质环境质量现状
  • 7.4.3 水环境质量现状
  • 7.4.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7.4.5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 7.4.6 影响《规划》目标实现的关键制约环境要素
  • 7.5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 7.5.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 7.5.2 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制约因素分析
  • 7.6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6.1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6.2 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6.3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6.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6.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6.6 《规划》重点开采区及矿业经济区影响预测与评价
  • 7.7 社会影响分析
  • 7.7.1 正面部分
  • 7.7.2 负面部分
  • 7.8. 公众参与
  • 7.8.1 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
  • 7.8.2 公众参与对象
  • 7.8.3 公众参与的方式
  • 7.8.4 公众参与结论
  • 7.9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及减缓措施
  • 7.9.1 《规划》调整建议
  • 7.9.2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7.10 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估
  • 7.10.1 环境监测
  • 7.10.2 跟踪评估
  • 7.10.3 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 7.11 评价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8.1.1 总结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连州:全面整顿和规范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秩序[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3)
    • [2].江西曝光和挂牌督办石膏矿等10起矿产资源违法案件[J]. 中国粉体工业 2011(01)
    • [3].浅谈矿产资源项目的投资与管理[J]. 南钢科技与管理 2016(01)
    • [4].交流、合作、共赢——国际矿产资源合作开发研讨会[J]. 国际学术动态 2013(06)
    • [5].提高矿产资源税趋向全球化[J]. 中国粉体工业 2010(06)
    • [6].借鉴国外经验调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制度[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01)
    • [7].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及保护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4)
    • [8].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空间管控路径[J]. 资源科学 2020(01)
    • [9].矿产资源监管中低空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8)
    • [10].简论湘江流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补偿机制[J]. 国土资源导刊 2019(04)
    • [11].某矿企矿产资源知识库构建研究[J]. 铜业工程 2019(06)
    • [12].河南持续严打矿产资源违法行为[J]. 资源导刊 2020(02)
    • [13].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矿产资源资产核算[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3)
    • [14].新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探讨[J]. 中国矿业 2020(03)
    • [15].综合技术在矿产资源测绘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锰业 2020(02)
    • [16].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 2020(01)
    • [17].探讨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的方法[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4)
    • [18].俄罗斯矿产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6)
    • [19].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来源和权益分配[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7)
    • [20].浅谈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0)
    • [21].新疆火烧云—大红柳滩铅锌锂资源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J]. 城市地质 2020(03)
    • [22].基于综合物探的物理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测中的调查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6)
    • [23].少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农家参谋 2020(19)
    • [24].近代日本对东北矿产资源的操控[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25].安徽省编制《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J]. 中国矿山工程 2018(06)
    • [26].探讨如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19(04)
    • [27].矿产资源基本问题与法律制度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03)
    • [28].矿产资源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2)
    • [29].从矿产资源大国到矿产资源强国:目标、措施与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1)
    • [30].中国建设“矿产资源强国”的内涵探讨和政策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1)

    标签:;  ;  ;  ;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