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期突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花期,耐高温突变体,遗传分析
花期突变论文文献综述
曲爱丽[1](2014)在《水稻花期耐高温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严重威胁世界范围内水稻等作物的生产安全,其中水稻开花期遭遇高温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水稻耐高温品种的筛选和培育,耐高温基因克隆、鉴定和解析以及耐高温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获得的一份苗期具有耐高温能力的粳稻中花11背景的突变体为材料,对其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表型的鉴定。在开花前一天进行40℃15d的高温处理后,野生型中花11结实率为3.2%,突变体的结实率为32.0%。野生型中花11和突变体在大田种植,由于2013年夏季水稻花期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水稻的减产,野生型中花11的结实率仅为32.6%,突变体结实率为42.8%,比野生型结实率高出10.2%。以上实验表明突变体在花期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的能力。为了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以热敏感材料IR29为父本,突变体为母本构建杂交群体,对F1代和F2代的花期分别进行40℃15d的高温处理,其中F1代处理后均未结实,F2代结实株系与未结实株系株数比例为1:3,证明突变基因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初定位,目标区段附近具有一个锌指转录因子,经测序发现突变体该锌指转录因子发生了4个碱基的移码突变,造成功能缺失,说明该锌指蛋白为水稻花期耐高温的负调控因子,命名为HST。克隆HST基因,连接到pCAMBIA1300表达载体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载体转化到突变体愈伤组织中,并获得突变体的回复转基因株系。利用荧光定量PCR探究了HST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它组织和器官。荧光定量PCR探究了苗期高温胁迫下HST基因表达模式,表明苗期HST基因地上部分的表达明显受到高温的调控。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地上部表达量1h内下调但随后上调,6h已可恢复本底表达量。该锌指转录因子高温胁迫下短时间内恢复稳定表达,表明其极可能是水稻高温响应调控通路的重要组件,通过该转录因子的稳定表达保证下游调控基因的稳定表达,其在该调控通路中的作用以及下游调控基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4-06-01)
陈卫英,陈真勇,杨军[2](2012)在《航天诱变向日葵突变株系盛花期的光合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航天诱变SP6代6个花型变异的向日葵突变株系和对照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盛花期向日葵的光合作用及相关参数,讨论突变向日葵在相应环境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向日葵与对照相比,光合速率有增高和降低型,并出现无"午休"现象的单峰下降型曲线(1号和4号);突变向日葵光补偿点降低,表观量子效率增加,部分突变植株光饱和点升高,从而使得突变向日葵既能很好地利用强光又具耐阴性,对光的利用幅增宽。利用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对供试向日葵株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获得光合和水分利用类型十分丰富的向日葵突变植株。(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高慈[3](2007)在《水稻花期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育期是决定水稻品种地区及季节适应性的重要性状,生育期的遗传研究与指导育种实践、品种改良及品种推广密切相关。缩短水稻生育期,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水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变体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良好材料,近年来大规模T-DNA标签库的创建产生了大量的突变体,包括早熟和迟熟突变体,利用突变体克隆控制水稻花期的基因是可行的。同时,水稻作为短日照模式植物,将与长日照模式植物拟南芥一起,在最终揭开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从独立的T-DNA插入标签系群体中(包括激活标签系和增强子捕获标签系)筛选出花期突变体,并对突变体插入位点侧翼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完善了一套利用标签突变体克隆基因的方法。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对近5万份T-DNA插入标签系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筛选,结果获得有明显表型的花期突变体约350份。其中筛选到早熟突变体237份,晚熟突变体126份。增强子捕获系突变频率比激活标签系高0.1%。大多数早熟突变体与对照日本晴相比至少提早抽穗一个月,少数突变体花期提早近2个月。有4株抽穗期延迟一个月仍不能抽穗。2.采用PCR-Walking方法分离扩增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对它进行了一些改进。实验证明,DraI酶切扩增效率要高于SspI,用两种酶DraI和SspI酶切可以获得更多侧翼序列;第二轮PCR反应体系体积由20μL变成40μL,药品用量相应加倍,扩增效率不会下降。从350个样品中扩增出278条T-DNA侧翼序列和289条Tos17插入侧翼序列,T-DNA和Tos17侧翼序列扩增效率约80%;测序总共得499条成功序列,其中T-DNA有244条,Tos17有255条,T-DNA和Tos17侧翼序列成功测序效率达88%。3.对T-DNA和Tos17插入的位置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Tos17倾向插入基因内,而T-DNA插入基因内与基因间没有偏好性。T-DNA标签系两个载体比较分析表明:增强子捕获系扩增条带效率大于激活标签系,但是扩增得到有效水稻序列的效率小于激活标签系。4.阐明了T-DNA插入不同位置产生的效应。T-DNA插入引起基因功能失活或基因表达量上升或下降。激活标签插入基因内导致基因功能失活,35S在基因上游和下游对基因起激活作用;列举了多点插入同一基因和同一突变体多点突变等情况。5.对插入位置的基因或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以Hd1、蛋白激酶为主。对基因功能进行预测,得到了约60个候选基因,其中2个侯选基因已经通过共分离得以确认。探讨了标签法克隆水稻花期基因与预期设想还有很大差距的几方面原因。(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6)
花期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航天诱变SP6代6个花型变异的向日葵突变株系和对照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盛花期向日葵的光合作用及相关参数,讨论突变向日葵在相应环境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向日葵与对照相比,光合速率有增高和降低型,并出现无"午休"现象的单峰下降型曲线(1号和4号);突变向日葵光补偿点降低,表观量子效率增加,部分突变植株光饱和点升高,从而使得突变向日葵既能很好地利用强光又具耐阴性,对光的利用幅增宽。利用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对供试向日葵株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获得光合和水分利用类型十分丰富的向日葵突变植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期突变论文参考文献
[1].曲爱丽.水稻花期耐高温突变体的遗传分析[D].中国计量学院.2014
[2].陈卫英,陈真勇,杨军.航天诱变向日葵突变株系盛花期的光合特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2
[3].高慈.水稻花期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