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面临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尤其是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海河流域。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引起了河道干涸、湿地萎缩、山区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极为突出,水生态恢复迫在眉睫。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流域尺度上的水循环包括降雨、径流、地下水、蒸发等过程。其中,地表不同下垫面的大气的水分蒸发(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两方面,英文为Evapotraspiration,简称为ET)是陆面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流域水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分量之一。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ET的监测和总量控制对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关于ET的研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传统的通过人工监测ET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有必要寻求更高效和可行的办法,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内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ET监测。随着计算机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近年来发展了一种基于遥感监测ET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即通过卫星遥感并利用模型来计算区域ET值,进而通过检测、评价和有效管理来减少实际耗水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本文正是以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为工具,在流域生态需水理论的基础上,对海河流域的ET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尝试。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理论研究部分对ET进行了介绍,概括了传统监测ET以及遥感监测ET的方法与发展。第三章对研究区海河流域概况、海河流域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四章由SEBAL模型,得出海河流域2003年的ET值。第五章利用得到的2003年海河流域的ET值分析了海河流域ET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与规律。第六章在流域生态需水理论的指导下,对海河流域山区、平原河流和主要湿地等生态用地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与分析。最后结论部分分析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创新与不足以及对此研究领域的展望。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内容2 理论研究2.1 遥感ET 发展现状2.1.1 ET 概述2.1.2 传统的地面监测ET 方法回顾2.1.3 可用于ET 监测的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现状2.1.4 遥感监测ET 方法研究现状2.2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现状2.2.1 生态需水理论2.2.2 流域生态需水理论2.2.3 流域生态需水计算方法3 海河流域概况与现状分析3.1 海河流域概况3.1.1 地理位置3.1.2 地貌3.1.3 水系3.1.4 降水3.1.5 经济社会3.2 海河流域现状分析3.2.1 平原河道径流减少、断流与干涸,功能丧失3.2.2 湿地萎缩、生物量锐减,作用衰退3.2.3 入海水量锐减,河口生态恶化3.2.4 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位下降引起地质灾害3.2.5 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3.2.6 水污染加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3.3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3.4 海河流域水资源三级分区划分4 遥感ET 数据处理过程4.1 遥感ET 数据获取原理4.2 遥感ET 数据生产过程4.2.1 输入数据的准备4.2.2 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的计算4.2.3 土壤热通量的计算4.2.4 感热通量的计算4.2.5 ET 的计算4.2.6 由瞬时ET 值推算日总量或更长的时段4.3 遥感ET 数据精度说明4.4 遥感ET 数据最终成果4.5 SEBAL 模型的优点与不足5 海河流域遥感ET 空间规律分析5.1 2003 年海河流域ET 值年内变化5.2 不同行政区ET 空间分布差异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ET 空间分布差异5.4 各水资源分区生态用地ET 空间分布差异6 海河流域生态需水计算6.1 山区植被生态需水计算6.2 平原河流生态需水计算6.3 主要湿地生态需水计算7 结论7.1 主要结论7.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7.3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海河流域论文; 生态需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