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酚红比色法中氯离子的干扰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婧[1](2020)在《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湖卤水的基础物化性质研究是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由于碳酸盐型富硼卤水中碳酸盐准确测定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致使相关基础研究大多停留在不含硼碳酸盐型卤水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适用于碳酸盐型富硼锂卤水。而对于盐卤硼酸盐化学及硼酸盐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也集中在硫酸盐型及氯化物型卤水,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该类型卤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鉴于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问题及其中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的研究现状,该博士论文在充分研究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经典分析方法(双指示剂法)、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原理的基础上,将经典化学滴定与仪器分析联用,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型富硼锂卤水中CO32-和HCO3-分别准确测定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富硼碳酸盐卤水体系中CO32-和HCO3-分别准确测定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体系中硼酸盐的介稳区性质,为后续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硼酸盐性质的系统研究打下初步基础。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有:(1)针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无机碳浓度的测试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初步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硼体系中总无机碳的分析方法,硼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混合样品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100%±7%以内;但对于盐湖卤水样品的测定需进一步优化。(2)考察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卤水中无机碳的条件,建立了化学滴定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准确测定含硼卤水中CO32-和HCO3-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5 mol/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加标回收率在100%±10%范围内。与化学滴定联用分光光度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可满足碳酸盐型卤水蒸发浓缩过程中CO32-和HCO3-准确测定的要求。(3)研究了Na+//Cl-,CO32-,SO42-,B4O72--H2O体系中硼砂溶解度性质,通过经验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拟合。Na2SO4、Na Cl、Na2CO3均对硼砂有盐析作用,其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 Cl;两种盐类共存时其影响大小为:Na Cl+Na2CO3>Na2SO4+Na2CO3。根据相关热力学参数,对所研究体系中硼砂溶解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4)研究了Na+//Cl-,CO32-,SO42-,B4O72--H2O体系中硼砂介稳区性质:硼砂介稳区宽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变宽;随硼砂浓度增大、饱和温度升高而变窄。共存盐类对介稳区宽度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 Cl;两种盐类的影响顺序为:Na2CO3+Na2SO4>Na2CO3+Na Cl。通过Nyvlt自洽成核方程理论和经典三维成核理论计算出相关成核参数,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硼砂介稳区宽度变化规律进行解释。
张冬艺[2](2020)在《BDD阳极体系内过二硫酸盐活化机理及含溴副产物的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过硫酸盐活化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充分利用电化学技术绿色、高效且可控性强特点的电化学活化过二硫酸盐氧化水处理技术开始走进研究人员的视野。作为一种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电活化过二硫酸盐氧化技术处理含有溴化物的有机物微污染原水时,高效矿化的过程中极可能会伴随有含溴副产物的产生。明晰电活化过二硫酸盐氧化体系中的活化机理,探明电活化过二硫酸盐氧化体系处理微污染水过程中含溴副产物的生成和转化规律,对于电化学活化过二硫酸盐技术的发展与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掺硼金刚石薄膜(BDD)阳极和Ti阴极构建动态电活化过二硫酸盐(PDS)体系。通过电子自旋共振、自由基猝灭实验、循环伏安扫描等方法对电活化PDS体系的活化机理进行分析;分别考察未添加有机物和添加有机物情况下体系内含溴副产物的生成情况;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含溴副产物的生成规律;推断了电活化PDS氧化体系中含溴副产物的转化路径。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以BDD为阳极的电活化PDS氧化体系属于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4·-)同时存在的复合自由基高级氧化体系(AOPs)。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中可以明显捕捉到自由基与捕获剂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反应生成的稳定加合物DMPO-OH·和DMPO-SO4·-的信号。体系内的OH·主要是由水在BDD阳极表面分解而产生的。PDS的加入抑制了阳极析氧副反应,促进了OH·的生成;SO4·-主要是PDS在Ti阴极活化而产生。不分槽反应器中,对比单独电解和单独PDS氧化发现,电活化PDS氧化难降解有机物卡马西平(CBZ)的降解速率大于前两者单独降解CBZ速率的加和,电活化体系的氧化能力呈现出协同增强效应。在中性条件下间接计算了OH·和SO4·-两种主要自由基的贡献率,结果分别是77.42%和7.23%。其中OH·作出了主要贡献,SO4·-协同OH·共同产生氧化效应。在未添加有机物的电活化PDS氧化体系中,溴离子(Br-)被活性物质OH·、SO4·-和溴自由基(Br·)共同氧化生成活性溴(HOBr/OBr-),随后被快速氧化生成副产物溴酸盐(Br O3-)。其中HOBr/OBr-是重要的中间产物。Br O3-和HOBr/OBr-也可以在阴极接受电子,并逐步还原以产生低价无机溴产物。Br O3-的生成浓度是正向氧化和反向还原多重作用的结果。以腐殖酸(HA)模拟天然有机物(NOM),在添加HA的电活化PDS氧化体系中,Br-被活性物质OH·、SO4·-和Br·共同氧化生成HOBr/OBr-后,HOBr与HA结合生成了以三溴甲烷(TBM)、一溴乙酸(MBAA)、二溴乙酸(DBAA)和三溴乙酸(TBAA)为主的溴代有机副产物(Br-DBPs)。体系内同时检测到了Br O3-的生成,但是HA的加入使其浓度受到了显着抑制。电活化PDS体系中复合自由基的持续氧化,可将已生成的Br-DBPs矿化,使溴元素从Br-DBPs形态重新转化为Br-。阴极还原同时也可以使TBM、MBAA、DBAA、TBAA的溴原子获得电子重新变为溴离子脱去。因此,在电活化PDS氧化过程中检测到的含溴副产物Br O3-和Br-DBPs的浓度是正向氧化、反向阴极还原和氧化脱卤多重反应作用叠加的结果。增大PDS投加量,有利于SO4·-产率提升。一方面增加了Br-经Br·、HOBr向更高价态无机物Br O3-转化的速率,另一方面加速了大分子有机物的裂解,促进了Br-DBPs的生成。同时,体系内充足的自由基氧化剂也在无选择的矿化生成的Br-DBPs,使Br-DBPs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加速。提高电流密度有利于BDD阳极原位产生OH·和PDS阴极还原活化生成SO4·-,增大了体系内活性物质的稳态浓度,加速了Br O3-和Br-DBPs的生成以及有机物的同步矿化。电流密度的增大也同步加速了体系内已生成含溴副产物在阴极的还原。但是,高电流带来的过高槽电压会使得两极副反应加剧,从而降低了电活化体系的电流效率。碱性环境下,含溴副产物以Br O3-为主要成分;酸性反应环境有利于降低含溴副产物生成总量,但也使得毒性更强的Br-DBPs具有更高的生成趋势。
马宏[3](2020)在《碳硅类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纳米材料,是指材料在空间中最少存在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属于纳米(10-9米)范畴,此外由这种材料作为基本单元进一步构成的材料也可以称为纳米材料。而零维纳米材料,则是在纳米材料的基础上,长宽高三个方向全部都符合纳米尺度范围的材料或由这种材料作为基本单元进一步构成的材料。提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量子点是一种重要的零维纳米微粒材料,其一般为直径大于2个纳米而小于20个纳米的球形或类球形“点”状纳米级材料。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共使用到三种类型的碳硅类量子点(碳量子点、硅量子点和MXene量子点)纳米颗粒材料,进行了四项研究工作:(1)碳量子点用于葡萄糖检测。碳量子点是以碳元素作为基础的一类零维材料。荧光碳量子点最初是由Xu等人在2004年发现的,自此之后,碳量子点因其优秀的各类特性,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中的众多领域内都有着普遍的应用。大多数时候,获得碳量子点的途径简易且繁多,本文中通过微波法一步合成所需要的碳量子点,并将其应用到葡萄糖检测中。(2)MXene量子点。MXene量子点因其具有极其优异的结构和生物医学特性、具有高的宽吸收带范围、表面积与体积比和多功能性等优势走进科研人员的视野。MXene是一类从MAX相结构中选择性刻蚀的过渡金属碳化物。通过水热法能够将MXene尺寸减小为零维纳米点,再结合MnO2体系,MQDs同样可以应用于GSH的检测及生物成像。(3)硅量子点。硅元素作为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半导体工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相对于块状硅,SiQDs的光学和电子特性会都被量子点尺寸极大地改变,并取决于其大小。通过常温反应一步合成文中所用到的硅量子点,并将其良好的应用在了细胞内GSH的监测和荧光成像方面。(4)碳量子点用于盐湖卤水检测。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所需要的碳量子点,并将其应用到盐湖卤水中离子的检测。通过对上述碳硅类量子点材料的研究,延伸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盐湖卤水中离子的检测,对盐湖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于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荧光量子点法不仅操作简易而且结果准确,大大节约了检测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此外,MXene量子点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才刚刚起步,本论文中也只是对其荧光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基于其各项优异的性能和特殊的结构(二维材料到零维材料),MXene量子点的潜力绝不止于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一定会发现更多的MXene材料和MXene量子点的应用场景。
吴静[4](2020)在《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比色检测方法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7年Whitesides团队率先提出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概念后,利用纸设计微流控检测芯片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由于纸基检测芯片具有造价低廉、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较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控制、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纸基检测芯片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本论文提出了几种纸基芯片的更加便捷稳定的构建方法,分别致力于解决基于光反射结果分析方法的比色检测因线性范围窄导致准确度低,常见纸基芯片制备方法亲疏水边界分辨率低,纸基检测芯片结果表达不直观,以及实现纸基芯片比色检测图案化过程繁琐等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紫外光固化-丝网印刷方法快速制备图案化的纸基芯片,并基于光透射的结果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实现了水体中铜、铁、镍离子的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测得的三种离子的检测限相差不大,但检测结果的线性范围扩大了10倍,准确性更高。另外,在对抗干扰能力以及实际环境样品的研究时发现,检测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表明了本研究提出方法的实际应用可行性。(2)由于纸基芯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溶液在纸基上的流动速度直接影响了检测过程的速度以及检测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纸基芯片构建方法,通过将图案化的掩膜和紫外光固化-丝网印刷方法结合起来,制备了印刷分辨率较高、吸液能力强、液体传输效率较高的纸基芯片。通过在纸基上黏贴图案化的掩膜,不但实现了只需一块印版即可达到多种图案化纸基芯片的制备,提高了印版的使用率;而且,与传统的丝网印刷方法相比,提高了纸基微流通道制备的分辨率。另外,芯片上的疏水边界能够有效阻碍常见有机溶液的泄漏。(3)将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制备的纸基芯片应用于食品安全控制领域,分别基于长度法和角度法制备纸基检测器件用于牛奶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无需借助任何外界工具就能实现检测结果的直接读取,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友好性。其中,基于长度法检测的纸基器件设计有透明刻度尺,通过测量显色区域的直径实现氯离子的定量检测;而基于角度法检测的纸基器件,通过转动指针即可判断样品中氯离子浓度是否超过了0.14%,实现样品中氯离子浓度的定性以及半定量检测。(4)通过对纸基表面进行电荷和浸润性调控,构建无疏水边界的纸基检测芯片,借助生物活性墨水笔的使用实现图案化及点阵检测结果显示,简化了预制纸基检测芯片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纸基检测的便捷性和用户友好性。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按需书写”,满足不同测试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借助台式绘图仪,实现纸基芯片的规模制造和自动化检测,适用于单步法检测、不同分析物同步检测以及多步骤夹心法酶联免疫测定(ELISA)。
周磊[5](2019)在《基于光谱分析的pH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pH值的检测是环境保护、药品制备、食品加工和印染过程控制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玻璃pH传感器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寿命短,易中毒等缺点。本文针对工业自动化领域pH持续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分析的pH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信号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时间长、无污染等特点,实现了实验室内溶液pH值的持续测量,为后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光学式pH传感器的检测特点,设计了基于光谱分析的pH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针对包埋多种指示剂(刚果红、溴酚蓝、甲酚红、氯酚红)敏感膜的特性,利用指示剂变色原理和基于透射的pH检测原理,设计了pH检测系统的光谱信号采集系统,实现了检测光的光谱信号采集。提出了一种微型pH溶液光谱信号新型采样池,完成了采样池的结构设计。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比色皿采样池,本文提出的采样池结构微小,样本用量少,采样效率高,采集的数据稳定性强。2.设计了基于ARM架构的pH检测系统光谱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光谱仪的驱动、数据的存储、光谱数据特征提取、pH值的预测和显示、人机交互、系统的设置等。完成了光谱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电源模块、光谱仪接口电路、处理器外围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等;完成了光谱处理软件的开发与调试,实现了对吸光度光谱信号的处理、溶液pH值的预测及显示等功能。3.研究了吸光度-pH模型的预测算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RF-SVR的吸光度-pH模型;优化了光谱预处理阶段SG卷积算法的参数和RF-SVR的相关参数。最终实现了根据吸光度光谱数据预测溶液pH值的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RF-SVR吸光度-pH模型预测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196,最小绝对误差为0.007。4.完成了系统的试验分析。配置了pH范围3.50-9.00,间隔为0.50的系列pH缓冲液,完成了常温下缓冲溶液中检测光吸光度光谱数据的采集。利用对比试验分析了本文提出的微型采样池及基于RF-SVR吸光度-pH模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色皿采样池相比,使用本文设计的采样池时模型预测值的最大绝对误差相对降低了0.078;与基于SVR吸光度-pH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RF-SVR吸光度-pH模型预测值的最大绝对误差相对降低了0.075。
于晓倩[6](2017)在《新型化学发光体系检测特定序列DNA和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癌标志物》文中研究说明特定序列DNA检测和免疫分析在疾病早期诊断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新型的特定序列DNA检测和免疫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建立了一种新型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特定序列DNA和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癌标志物。首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体系,即新型增强剂溴酚红和BSA共同增强的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体系。相对于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体系的经典增强剂对碘苯酚(p-Iodophenol,PIP)而言,该新型体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我们讨论了其增强机理,并最终将该体系应用到了乙型肝炎病毒特定序列DNA的检测中,其检测限低至0.4 fmol。之后,建立了一种检测乳腺癌标志物的荧光免疫分析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无需任何洗涤步骤,可为试剂盒早期开发提供基础。本实验中,将抗体标记在羧基修饰的荧光量子点表面,将乳腺癌标志物标记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经过抗体抗原特异性反应,荧光量子点可结合到氧化石墨烯表面从而导致荧光淬灭。当加入待测物质即游离的乳腺癌标志物时,游离的乳腺癌标志物会与标记在氧化石墨烯上的抗原竞争荧光量子点表面的抗体,从而产生荧光恢复。我们将此方法应用到CEA,CA153和CA125三种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中,并分别针对该三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进行条件优化以及方法学验证,最终成功建立了CEA,CA153和CA125三种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本实验所选取的荧光量子点为发射光谱互不交叉的三种荧光量子点,交叉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可以用于同时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
郓新明[7](2017)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的使用与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密切相关,在确保粮食稳产丰收的同时,农药对生态和环境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nate,EMB,简称:甲维盐)是以阿维菌素B1为原基团半合成的生物源杀虫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公告,甲维盐对多种动物活体模型表现为低毒甚至安全无毒,但目前缺乏甲维盐在细胞模型上的毒性评价与分析。国际上杀虫剂的细胞毒性多采用哺乳动物细胞,主要包括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及肿瘤细胞系等。本文以人白血病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了甲维盐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特征,并初步探索了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甲维盐的体外毒性评价、其合理安全使用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采用MTT法研究了细胞活力,研究表明,EMB对白血病K562、Molt-4和HL-60等细胞活力均显示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效应。其中长时间接触EMB后K562细胞对EMB毒性最敏感;而高浓度EMB的作用下Molt-4细胞对EMB的毒性更敏感。采用DCFH-DA探针示踪和抗氧化协同作用研究了细胞内ROS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EMB能够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且抗氧化剂如:NAC、GSH、Vit E等能够对EMB诱导ROS的生成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细胞凋亡研究表明,随着EMB浓度的增加,EMB对K562和Molt-4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更强。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的形成、细胞核固缩和染色质凝聚等现象。采用Fluo 3-AM探针和Rh123荧光标记检测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平衡规律,结果表明,EMB能够破坏白血病细胞[Ca2+]的平衡,引起胞外钙离子流入和胞内[Ca2+]i上升。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探索了 NF-κB信号通路,研究表明,EMB可以增加白血病细胞K562和Molt-4细胞中IκB-α表达,减少NF-κB/105和NF-κB/65在细胞内的水平以及在细胞核内的阳性表达。本文研究表明,EMB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活力,并且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凋亡,同时伴随着ROS的生成、MMP的丧失和[Ca2+]i的调节,得到了 NF-κB信号通路参与EMB诱导的白血病K562和Molt-4细胞凋亡的初步证据。
汤庆峰,马黎春,杨明,林健宸,陈启荣,魏岩,梁颖,魏炜,王红艳[8](2015)在《溴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溴的分析概况及方法研究进展,溴的测定方法包括间接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光度法、离子色谱法、质谱法)和直接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法),并对各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原理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强[9](2015)在《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分离富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分支。在化学分析过程中经常运用分离富集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消除干扰或者提高待测组分的浓度。分析领域研究最多的是阳离子分离富集方法和材料,而阴离子分离富集材料和方法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首先研究了Mg/Al和Zn/Mg/Al两类水滑石的合成方法和条件;通过大量实验获得了这两类水滑石对水中氯离子和硼的优良吸附性,证明Mg/Al水滑石对氯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对硼的吸附能力较差一些;将Mg/Al水滑石应用于去除气田水中氯离子以测定水中COD的含量,结果证明,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Mg/Al水滑石能定量除去气田水中氯离子,但沉淀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表面吸附和夹带现象,导致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较差,要达到实际应用的分析方法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但Mg/Al水滑石能够直接用于气田废水中硼和氯离子的分离富集,且容量较大;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硼的最佳摩尔比是3:1,焙烧温度为500℃;响应面优化结果为:分离温度为10℃、分离时间6 h、用量为3 g/L、pH=5;该条件下,硼的最大分离去除率为60.58%。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氯离子的最佳摩尔比是3:1,焙烧温度为450℃;响应面优化结果为:分离温度60℃、分离时间46 min、用量为50 g/L、p H=4。该条件下,氯离子的最大分离去除率达到100%。Zn/Mg/Al水滑石也能够运用于气田水中硼的分离。Zn/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硼的最佳摩尔比是2.6:0.4:1,焙烧温度为500℃。响应面优化结为:分离时间4.82 h、Zn/Mg/Al水滑石用量15 g/L、pH=5、分离反应温度为10℃;该条件下,硼分离去除率为68%。研究证明,水滑石是一种优良的阴离子分离材料,能够用于废水中氯、硼等阴离子的分离富集,但由于分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表面吸附和夹带现象,水滑石目前不能作为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材料使用,可用于气田水中氯、硼的去除,在水处理工程及环境治理方面有着广阔的用途。
张云[10](2015)在《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气态膜吸收过程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素》文中研究说明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化工原料。目前在我国主要用空气吹出法和水蒸汽蒸馏法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素,但两者都存在耗能高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而开发出一种具有能耗低、溴回收率高等优点的提溴工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溴素的生产成本,提高溴素的产量,而且对浓海水和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中空纤维气态膜吸收设备可用于快速脱除和回收稀水溶液中的易挥发组分,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由于含溴料液的酸性和强氧化性特点,所用气态膜组件必须具有耐酸碱、耐氯、溴氧化腐蚀的能力。以往常用的聚丙烯(PP)膜耐氧化性差,聚偏氟乙烯(PVDF)膜不耐强碱环境及溴素和氯气的氧化腐蚀。聚四氟乙烯(PTFE)膜具有优异的疏水性、抗氧化性和耐酸碱腐蚀能力,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提溴用膜材料。本文采用国产的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气态膜法提溴过程的研究,首先考察和对比了PP、PVDF和PTFE三种疏水中空纤维气态膜组件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从模拟浓海水中提溴的性能和耐溴氧化能力以证明PTFE膜组件的优越性。随后,以PTFE膜为研究对象,以加溴素的模拟浓海水为料液,NaOH溶液为吸收剂,考察了各种操作条件对PTFE膜的总传质系数K和脱溴率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随温度增加而增大,随料液中盐含量的增大而略有减小,而原料液流速和含溴量、吸收液流速和浓度对总传质系数影响不大。最后,在25 oC,以添加溴素的实际浓海水为原料液(含溴量为170 mg/L)、料液流速为21.38 L/h、吸收液NaOH浓度和流速分别为0.4 mol/L和75.00 L/h的条件下,考察了该工艺的长期操作稳定性。结果表明,PTFE膜组件在此条件下连续运行了3个月内的K值始终保持在1.64×10-5 m/s,无泄漏发生,表现出良好的传质稳定性。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克服了传统PP、PVDF膜组件耐酸碱性、耐氯溴氧化能力差的缺点。在提溴效果,稳定性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性能。本研究为PTFE中空纤维气态膜法提溴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溴-酚红比色法中氯离子的干扰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溴-酚红比色法中氯离子的干扰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O_3~(2-)和HCO_3~-的分析方法概述 |
1.2.1 化学滴定法 |
1.2.2 离子色谱法 |
1.2.3 离子选择性电极 |
1.2.4 分光光度法 |
1.2.5 红外吸收光谱法 |
1.3 结晶概述 |
1.3.1 结晶动力学概述 |
1.3.2 Nyvlt自洽方程理论 |
1.3.3 经典三维成核方程理论 |
1.3.4 硼酸盐结晶过程研究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滴定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_3~(2-)和HCO_3~-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CO_3~(2-)和HCO_3~-测定原理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无机碳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2.3.2 pH的影响 |
2.3.3 缓冲溶液的选择 |
2.3.4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2.3.5 温度的影响 |
2.3.6 显色剂的用量 |
2.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3.8 显着性检验 |
2.3.9 硼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混合溶液体系中CO_3~(2-)的测定 |
2.3.10 卤水样品中CT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化学滴定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CO_3~(2-)和HCO_3~-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仪器装置及原理 |
3.2.3 干扰离子实验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进样体积对C_T的影响 |
3.3.2 C_T测量范围 |
3.3.3 共存离子对C_T结果的影响 |
3.3.4 C_T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
3.3.5 CO_3~(2-)和HCO_3~-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
3.3.6 碳酸盐型卤水中碳酸盐的分析应用 |
3.4 小结 |
第4章 Na~+//Cl~-,SO_4~(2-),CO_3~(2-),B_4O_7~(2-)-H_2O体系硼砂溶解度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各组分组成的分析方法 |
4.2.3 实验步骤及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晶固相组分测定 |
4.3.2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3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溶解度性质 |
4.3.4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5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硼砂的溶解度性质 |
4.3.6 Na_2SO_4、NaCl、Na_2CO_3对Na_2B_4O_7 硼砂溶解度影响对比 |
4.3.7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中硼砂热力学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Na~+//Cl~-,SO_4~(2-),CO_3~(2-),B_4O_7~(2-)-H_2O体系硼砂介稳区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实验原理 |
5.3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介稳区宽度 |
5.3.1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2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3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4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 |
5.3.5 Na_2SO_4、NaCl、Na_2CO_3对Na_2B_4O_7 介稳区宽度影响对比 |
5.4 Na~+//Cl~-,SO_4~(2-),B_4O_7~(2-)-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1 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2 NaOH-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3 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4.4 Na_2SO_4-NaCl-Na_2CO_3-Na_2B_4O_7-H_2O体系中Na_2B_4O_7 成核动力学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BDD阳极体系内过二硫酸盐活化机理及含溴副产物的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过硫酸盐活化高级氧化技术进展 |
1.2.1 热活化 |
1.2.2 紫外光活化 |
1.2.3 碱活化 |
1.2.4 金属离子与金属氧化物活化 |
1.2.5 协同活化技术 |
1.3 电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研究现状 |
1.4 含溴副产物毒性和健康风险 |
1.5 高级氧化技术过程中含溴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
1.5.1 臭氧及其高级氧化工艺 |
1.5.2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
1.5.3 过硫酸盐活化技术 |
1.6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7.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装置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3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
2.2.2 自由基猝灭实验 |
2.2.3 无机实验 |
2.2.4 有机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电化学行为表征 |
2.3.2 卡马西平的测定方法 |
2.3.3 溴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2.3.4 HOBr/OBr-浓度的测定方法 |
2.3.5 溴酸盐浓度的测定方法 |
2.3.6 溴代有机副产物的测定方法 |
2.3.7 矿化度测定 |
第3章 电活化PDS氧化体系活化机理分析 |
3.1 PDS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
3.2 活性组分研究 |
3.2.1 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
3.2.2 自由基猝灭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活化PDS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规律 |
4.1 Br-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
4.2 无机溴的生成 |
4.3 影响因素研究 |
4.3.1 不同初始PDS浓度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4.3.2 不同初始Br-浓度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4.3.3 不同电流密度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4.3.4 不同初始pH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4.4 动力学分析 |
4.4.1 不同初始PDS浓度下反应过程速率分析 |
4.4.2 不同初始Br-浓度下反应过程速率分析 |
4.4.3 不同电流密度下反应过程速率分析 |
4.4.4 不同初始pH下反应过程速率分析 |
4.5 溴酸盐的生成路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活化PDS氧化过程中含溴副产物的生成规律 |
5.1 HA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
5.2 有机溴代副产物的生成 |
5.3 影响因素研究 |
5.3.1 不同初始PDS浓度对含溴副产物形成的影响 |
5.3.2 不同电流密度对含溴副产物形成的影响 |
5.3.3 不同初始pH对含溴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5.4 TOC的降解 |
5.5 含溴副产物的生成路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碳硅类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量子点概述 |
1.2.1 碳量子点 |
1.2.2 硅量子点 |
1.2.3 MXene量子点 |
1.3 基于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化学传感器 |
1.3.1 过渡金属离子检测 |
1.3.2 小分子检测 |
1.4 基于量子点的光致发光生物传感器 |
1.4.1 生物分子检测 |
1.4.2 活细胞成像 |
1.4.3 活体应用 |
1.5 本论文拟开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碳量子点用于血清检测葡萄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碳点的合成 |
2.2.4 MnO_2-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H2O_2的荧光检测 |
2.2.6 葡萄糖的荧光检测 |
2.2.7 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nO_2-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3.2 水溶液中基于MnO_2-CDs纳米复合材料的H2O_2 荧光光谱分析 |
2.3.3 基于MnO_2-CDs纳米复合材料的水溶液中葡萄糖的荧光测定 |
2.3.4 人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MXene量子点用于血清检测GSH |
3.1 引言 |
3.1.1 谷胱甘肽 |
3.1.2 MXene二维材料 |
3.1.3 MXene量子点 |
3.1.4 MnO_2-MQDs纳米复合材料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MXene量子点的合成 |
3.2.4 MnO_2-M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5 GSH的荧光检测 |
3.2.6 血清中GSH的检测 |
3.2.7 细胞内GSH的荧光成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nO_2-M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3.2 MnO_2-MQDs纳米复合材料对谷胱甘肽的荧光响应 |
3.3.3 人血清中GSH浓度的测定 |
3.3.4 细胞内GSH成像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硅量子点用于细胞内GSH成像 |
4.1 引言 |
4.1.1 临床荧光成像 |
4.1.2 硅量子点 |
4.1.3 硅量子点-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硅量子点的合成 |
4.2.4 MnO_2-Si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GSH的荧光检测 |
4.2.6 细胞内GSH的荧光成像 |
4.2.7 细胞内毒性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nO_2-SiQD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4.3.2 MnO_2-Si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 |
4.3.3 MnO_2-SiQDs纳米复合材料对谷胱甘肽的荧光响应 |
4.3.4 MnO_2-SiQDs纳米复合材料对GSH荧光响应的选择性 |
4.3.5 细胞内成像应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碳点用于盐湖中Cl-离子及有害物质Cr的检测 |
5.1 引言 |
5.1.1 盐湖与盐湖资源 |
5.1.2 荧光法检测重金属离子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双发射碳点的合成 |
5.2.4 pH检测 |
5.2.5 “开-关-开”型Hg(~2+)和Cl-荧光检测 |
5.2.6 盐湖盐水样品中Cl-的检测 |
5.2.7 Cr(Ⅵ)样品的制备和检测 |
5.2.8 在各种pH和实际水样中检测Cr(Ⅵ)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Ds的表征 |
5.3.2 CDs的光学性质和对pH的依赖性 |
5.3.3 “开-关-开”型Hg(~2+)和Cl-荧光比率检测 |
5.3.4 盐湖卤水中Cl-检测 |
5.3.5 “开-关”型Cr(Ⅵ)荧光比率检测 |
5.3.6 自来水中Cr(Ⅵ)的检测 |
5.3.7 CDs的荧光选择性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比色检测方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流控技术发展的背景以及起源 |
1.2 纸基检测芯片的概述 |
1.2.1 纸基检测芯片的工作原理 |
1.2.2 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 |
1.3 纸基检测芯片的应用领域 |
1.3.1 纸基检测芯片在医学诊断方面的应用 |
1.3.2 纸基检测芯片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1.3.3 纸基检测芯片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 |
1.4 纸基检测芯片的主要检测方法 |
1.4.1 电化学方法 |
1.4.2 化学发光法 |
1.4.3 电化学发光法 |
1.4.4 荧光法 |
1.4.5 比色法 |
1.5 纸基芯片的比色检测方法具体介绍 |
1.5.1 比色法的定性结果检测 |
1.5.2 比色法的半定量结果检测 |
1.5.3 比色法的定量结果检测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比色检测和光透射结果分析方法的纸基芯片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基于比色检测和光透射结果分析方法的纸基芯片的构建 |
2.2.3 纸基芯片用于光透射结果分析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 |
2.2.4 基于光透射结果分析的芯片比色检测方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比色检测和光透射结果分析方法的纸基芯片的构建 |
2.3.2 纸基芯片用于光透射结果分析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 |
2.3.3 基于光透射结果分析的芯片比色检测方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用于纸基芯片的构建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纸基芯片基底的选择 |
3.2.3 纸基芯片的构建方法对比 |
3.2.4 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构建的纸基芯片的效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纸基芯片基底的选择 |
3.3.2 纸基芯片的构建方法对比 |
3.3.3 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构建的纸基芯片的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纸基芯片比色法的长度/角度测量用于牛奶中氯离子的检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检测反应的机理 |
4.2.3 纸基芯片的构建以及检测区域尺寸的确定 |
4.2.4 纸基检测芯片上反应剂浓度的选择 |
4.2.5 构建纸基芯片用于检测牛奶中的氯离子 |
4.2.6 构建纸基检测器件(长度法/角度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纸基芯片检测区域尺寸的确定 |
4.3.2 纸基检测芯片上反应剂浓度的选择 |
4.3.3 纸基芯片用于检测牛奶中的氯离子 |
4.3.4 构建纸基检测器件(长度法/角度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书写法实现生物检测的无疏水边界纸基芯片的构建及其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通过书写法制备纸基检测芯片 |
5.2.3 通过书写法直接进行生物测定 |
5.2.4 纸基芯片的大规模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通过书写法制备纸基检测芯片 |
5.3.2 通过书写法直接进行生物测定 |
5.3.4 纸基芯片的大规模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光谱分析的pH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H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H检测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pH检测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H检测系统总体方案及光谱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2.1 基于光谱分析的光学式pH传感器检测原理 |
2.1.1 基于光谱分析的光学式pH传感器系统 |
2.1.2 包埋指示剂的敏感膜作用机理 |
2.1.3 基于透射的pH检测原理 |
2.1.4 基于反射的pH检测原理 |
2.2 基于光谱分析的pH检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3 pH检测系统光谱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
2.3.1 光谱信号采集系统采样池的设计 |
2.3.2 光谱信号采集系统其他附件的设计 |
2.4 pH检测系统光谱信号采集系统性能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检测系统光谱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 |
3.1 pH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1 pH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架构 |
3.1.2 电源模块的设计 |
3.1.3 USB接口的设计 |
3.1.4 以太网接口的设计 |
3.1.5 串口的设计 |
3.1.6 存储模块的设计 |
3.1.7 LCD电路的设计 |
3.1.8 处理器系统启动方式的电路设计 |
3.2 pH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3.2.1 pH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软件功能设计 |
3.2.2 pH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软件的架构设计 |
3.2.3 pH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软件功能的实现 |
3.2.4 光谱仪驱动程序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随机森林的吸光度-pH模型 |
4.1 SVR的理论基础 |
4.2 RF算法的基础 |
4.2.1 决策树理论基础 |
4.2.2 RF算法基础 |
4.3 基于RF-SVR模型的建立 |
4.3.1 基于RF-SVR模型的理论 |
4.3.2 基于RF-SVR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 基于RF-SVR模型的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检测系统的实验及分析 |
5.1 待测液的配置实验 |
5.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1.2 酸度计标定溶液的配置 |
5.1.3 酸度计标定 |
5.1.4 缓冲溶液的配置 |
5.2 pH检测系统的光谱采集和系统运行实验 |
5.2.1 pH检测系统光谱信号的采集实验 |
5.2.2 pH检测系统的运行实验 |
5.3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5.3.1 与比色皿采样池对比 |
5.3.2 与传统的SVR模型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型化学发光体系检测特定序列DNA和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癌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
1.2.2 化学发光分析设备 |
1.2.3 化学发光在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中的应用 |
1.2.4 luminol-H2O2-HRP体系增强剂研究进展 |
1.3 荧光分析法在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中的应用 |
1.3.1 荧光标记的种类 |
1.3.2 常规的荧光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 |
1.3.3 基于FRET的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 |
1.4 用于免疫分析法和特定序列DNA检测的其他方法 |
1.4.1 表面等离子共振 |
1.4.2 比色法 |
1.5 本课题的由来 |
第2章 溴酚红牛血清白蛋白共同增强的化学发光体系以及在特定序列DNA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溴酚红-BSA-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测定 |
2.2.3 HBV特定序列DNA的CL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溴酚红和BSA对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 |
2.3.2 溴酚红和BSA增强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体系的机理研究 |
2.3.3 溴酚红和BSA共同增强的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体系的条件优化 |
2.3.4 化学发光测定HRP的方法学考察 |
2.3.5 化学发光检测SA-HRP |
2.3.6 化学发光法测定HBV特定序列DNA |
2.3.7 化学发光测定HBV特定序列DNA的方法学考察 |
2.4 结论 |
第3章 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癌标志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GO以及GO-乳腺癌标志物复合物的制备步骤 |
3.2.3 羧基量子点以及量子点-抗体复合物的制备步骤 |
3.2.4 CEA,CA153,CA125三种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原理 |
3.3.2 CE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3 CA153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4 CA125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5 交叉实验 |
3.4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甲维盐研究进展 |
1.1.1 甲维盐简介 |
1.1.2 甲维盐的毒理研究概况 |
1.2 杀虫剂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1.2.1 细胞凋亡及其途径 |
1.2.2 杀虫剂诱导的细胞凋亡 |
1.3 细胞内[Ca~(2+)]和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1.3.1 钙离子(Ca~(2+))调节细胞凋亡 |
1.3.2 钙离子(Ca~(2+))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 |
1.3.3 钙离子(Ca~(2+))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
1.3.4 线粒体参与凋亡信号转导 |
1.3.5 线粒体产生ROS |
1.3.6 钙离子(Ca~(2+))调节线粒体代谢 |
1.4 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研究进展 |
1.4.1 NF-κB的作用 |
1.4.2 NF-κB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
1.4.3 NF-κB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途径 |
1.4.4 NF-κB与ROS的相互影响 |
1.5 立题依据 |
第2章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活力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供试细胞株 |
2.1.4 主要试剂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细胞接种 |
2.2.3 甲维盐处理细胞 |
2.2.4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形态的影响 |
2.3.2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3 甲维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 总结与讨论 |
第3章 甲维盐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实验细胞株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 |
3.2.2 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3.2.3 DAPI染细胞核 |
3.3 实验结果 |
3.3.1 甲维盐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 |
3.3.2 流式检测甲维盐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 |
3.3.3 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 |
3.3.4 DAPI染细胞核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核形态变化 |
3.4 总结与讨论 |
第4章 抗氧化剂对甲维盐细胞毒性联合作用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仪器设备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供试细胞株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内ROS含量检测 |
4.2.2 抗氧化剂对甲维盐细胞毒性拮抗作用 |
4.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甲维盐诱导白血病细胞活性氧的生成 |
4.3.2 NAC与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的联合作用 |
4.3.3 GSH与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的联合作用 |
4.3.4 DTT与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的联合作用 |
4.3.5 VE与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的联合作用 |
4.3.6 抗氧化剂对甲维盐诱导白血病细胞产生ROS的影响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5章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内钙离子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调控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供试细胞株 |
5.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胞内Ca~(2+)应激检测 |
5.2.2 胞内Ca~(2+)浓度检测 |
5.2.3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5.3 实验结果 |
5.3.1 甲维盐对含钙培养的白血病细胞[Ca~(2+)]i的调控 |
5.3.2 无外源钙时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Ca~(2+)]i的调控 |
5.3.3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Ca~(2+)]i的影响 |
5.3.4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调控作用 |
5.4 总结与讨论 |
第6章 甲维盐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 |
6.1 实验材料 |
6.1.1 主要仪器设备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供试细胞株 |
6.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6.2 实验方法 |
6.2.1 细胞NF-κB信号通路蛋白RelA/p65的检测 |
6.2.2 细胞NF-κB信号通路蛋白NF-κB_1/p105和IκB-α的检测 |
6.3 实验结果 |
6.3.1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NF-κB/p105的调控作用 |
6.3.2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NF-κB/p65的调控作用 |
6.3.3 甲维盐对白血病细胞IκB-α的调控作用 |
6.4 总结与讨论 |
第7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溴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溴的分析方法 |
2. 1间接分析方法 |
2. 1. 1样品的处理 |
( 1) 氧瓶燃烧法 |
( 2) 高温热水解法 |
( 3) 高温炉培烧法 |
( 4) 微波处理法 |
2. 1. 2溴的分离富集 |
( 1) 沉淀或共沉淀 |
( 2) 蒸馏和高温热解 |
( 3) 色谱法 |
( 4) 溶剂萃取 |
( 5)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 |
( 6) 膜分离法 |
2. 1. 3溴的测定方法 |
( 1) 滴定分析法 |
( 2) 电化学分析法 |
( 3) 光度法 |
( 4) 气相色谱法 |
( 5) 离子色谱法 |
(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 |
( 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 - MS) |
2. 2直接分析测试法 |
2. 2. 1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 |
2. 2. 2中子活化分析法( NAA) |
3展望 |
(9)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富集技术 |
1.2 分离富集技术简介 |
1.2.1 萃取技术 |
1.2.2 膜分离技术 |
1.2.3 沉淀分离技术 |
1.2.4 离子交换分离法 |
1.3 分离富集中常用吸附材料 |
1.3.1 硅胶分离富集材料 |
1.3.2 活性炭分离富集材料 |
1.3.3 纤维类分离富集材料 |
1.3.4 生物分离富集材料 |
1.4 新型吸附材料水滑石的研究现状 |
1.4.1 天然水滑石的结构 |
1.4.2 水滑石性质 |
1.5 新型吸附材料水滑石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6 新型吸附材料水滑石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1 分离废水中的氯离子 |
1.6.2 分离废水中的硼 |
1.7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1.7.1 课题的来源 |
1.7.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方法与步骤 |
1.9 创新与改进 |
第2章 新型吸附分离材料水滑石的合成实验 |
2.1 水样的采集与组成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合成方法与步骤 |
2.4.1 Mg/Al水滑石的合成 |
2.4.2 Zn/Mg/Al水滑石的合成 |
2.5 化学分析方法 |
2.5.1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硝酸银滴定法) |
2.5.2 硼的检测方法(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
2.6 合成条件优化 |
2.6.1 氯离子和硼分离材料筛选实验 |
2.6.2 分离材料合成比例筛选实验 |
2.6.3 焙烧温度的实验 |
2.7 实验数据处理 |
2.7.1 去除率 |
2.7.2 吸附等温曲线 |
2.7.3 吸附动力学 |
第3章 新型水滑石的表征 |
3.0 分析仪器及工作条件 |
3.1 Mg/Al水滑石的表征 |
3.1.1 Mg/Al水滑石XRD分析 |
3.1.2 Mg/Al水滑石的热重分析 |
3.2 Zn/Mg/Al水滑石的表征 |
3.2.1 Zn/Mg/Al水滑石XRD分析 |
3.2.2 Zn/Mg/Al水滑石的热重差 |
第4章 水滑石分离-COD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 |
4.1 COD分析测定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
4.1.1 重铬酸钾法 |
4.1.2 碱性高锰酸钾法 |
4.1.3 氯气校正法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筛选实验 |
4.3.2 氯离子浓度对COD测定的干扰 |
4.3.3 Mg/Al水滑石分离时间对COD分析测定的影响 |
4.3.4 Mg/Al水滑石添加量对COD分析测定的影响 |
4.3.5 Mg/Al水滑石对不同浓度COD分析测定的影响 |
4.3.6 洗脱Mg/Al水滑石吸附COD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Mg/Al水滑吸附分离气田水中氯离子的研究 |
5.1 分离氯离子的二元水滑石筛选 |
5.2 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氯的条件筛选 |
5.2.1 Mg/Al的比例对氯离子吸附分离的影响 |
5.2.2 Mg/Al水滑石的焙烧温度对氯离子吸附分离的影响 |
5.3 响应面优化Mg/Al水滑石分离氯的条件 |
5.3.1 响应面优化分离条件 |
5.3.2 响应面设计 |
5.3.3 响应面分离条件优选试验 |
5.3.4 不同变量对氯离子分离的响应面分析 |
5.3.5 响应面优化分离条件结果 |
5.4 吸附等温曲线 |
5.5 吸附动力学曲线 |
5.6 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废水中的氯离子 |
5.7 小结 |
第6章 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气田水中硼的研究 |
6.1 分离硼的二元水滑石筛选 |
6.2 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硼的条件筛选 |
6.2.1 Mg/Al的比例对吸附分离硼的影响 |
6.2.2 Mg/Al水滑石焙烧温度对硼分离的影响 |
6.3 响应面优化Mg/Al水滑石分离硼的条件 |
6.3.1 响应面设计 |
6.3.2 响应面分离条件优选试验 |
6.3.3 不同变量对硼分离的响应面分析 |
6.3.4 响应面优化分离条件结果 |
6.4 吸附等温曲线 |
6.5 吸附动力学曲线 |
6.6 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复杂废水中的硼 |
6.7 小结 |
第7章 Zn/Mg/Al水滑石分离气田水中硼的研究 |
7.1 分离硼的三元水滑石的筛选试验 |
7.2 Zn/Mg/Al水滑石吸附分离的条件筛选 |
7.2.1 Zn/Mg/Al的比例对吸附分离硼的影响 |
7.2.2 焙烧温度对硼分离的影响 |
7.3 响应面优化Zn/Mg/Al水滑石分离硼的条件 |
7.3.1 响应面设计 |
7.3.2 响应面分离条件优选试验 |
7.3.3 不同变量对硼分离的响应面分析 |
7.3.4 响应面优化分离条件结果 |
7.4 吸附等温曲线 |
7.5 吸附动力学曲线 |
7.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气态膜吸收过程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溴的生产应用现状 |
1.2.1 国内外溴资源的分布 |
1.2.2 溴及溴系产品的应用现状 |
1.2.3 各种提溴方法 |
1.3 溶液溴含量的测定方法 |
1.3.1 离子选择电极法 |
1.3.2 离子色谱法 |
1.3.3 H_2O_2氧化—萃取光度法 |
1.3.4 催化分光光度法 |
1.3.5 氧化分光光度法 |
1.3.6 碘量法 |
1.4 气态膜法提溴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1 膜分离技术 |
1.4.2 气态膜技术 |
1.4.3 气态膜组件的类型 |
1.4.4 膜材料分类 |
1.4.5 吸收剂的选择 |
1.4.6 气态膜的优点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气态膜吸收过程的传质机理 |
2.1 传质机理简介 |
2.2 理论模型 |
2.2.1 总传质系数K |
2.2.2 膜传质系数K_M |
2.2.3 料液传质系数 |
2.2.4 提溴率 η |
第三章 含溴量测定方法的选取和优化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各种试剂的配制 |
3.1.3 实验仪器 |
3.2 甲基橙褪色法 |
3.2.1 甲基橙褪色法原理 |
3.2.2 实验试剂及方法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酚红分光光度光度法 |
3.3.1 酚红分光光度法原理 |
3.3.2 实验试剂及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碘量法 |
第四章 气态膜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 PTFE膜的制备 |
4.3 膜组件的测漏 |
4.4 实验装置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膜材料对组件提溴性能的影响 |
5.1.1 不同膜材料组件耐溴氧化能力的比较 |
5.1.2 不同膜材料组件的传质性能的比较 |
5.2 操作条件对PTFE膜组件提溴性能的影响 |
5.2.1 料液流速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 |
5.2.2 料液中溴含量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 |
5.2.3 吸收液流量和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5.2.4 操作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5.2.5 料液中NaCl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5.3 PTFE膜组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5.3.1 PTFE膜组件的长期稳定性 |
5.3.2 不同拉伸倍数PTFE膜组件脱氨和提溴性能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溴-酚红比色法中氯离子的干扰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富硼碳酸盐卤水中碳酸盐分析及硼酸盐介稳区性质研究[D]. 陈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2]BDD阳极体系内过二硫酸盐活化机理及含溴副产物的生成研究[D]. 张冬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3]碳硅类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D]. 马宏. 兰州大学, 2020(01)
- [4]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比色检测方法的应用[D]. 吴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光谱分析的pH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周磊.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6]新型化学发光体系检测特定序列DNA和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癌标志物[D]. 于晓倩. 天津大学, 2017(12)
- [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 郓新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8]溴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J]. 汤庆峰,马黎春,杨明,林健宸,陈启荣,魏岩,梁颖,魏炜,王红艳. 盐业与化工, 2015(07)
- [9]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D]. 张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10]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气态膜吸收过程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素[D]. 张云. 天津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