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学原理
作者: 胡金平
导师: 吴康宁
关键词: 政治人,知识人,大学教师,社会角色,历史分析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国家和社会为学校提供了舞台,也力图控制它的表演。国家和社会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存在,使学校形成了官场型、剧场型和单位型三种类型的场域,相应地规定了学官、学人和干部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身份。大学因知识的传承而产生,大学更因政治的需要而延续。大学自古以来的双重职能,影响到中国大学教师自觉地以政治人与知识人为他们所应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 传授知识、研究学术是教师的本业,知识人当然是教师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不仅帮助教师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获取了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使他们拥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精英身份,并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先”话语权。 在古代中国,由于教育知识所具有的伦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使大学教师们只是将知识的传授和研究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其介于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被统治的统治者”身份,使其一直以社会精英自居,自觉地将“社会良心”的代表的重任担在肩头,因而政治人也成为大学教师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近代社会尤其是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教师群体从制度层面上割断了与政治的关联,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研究成为“新”大学教师们的职业,然而,面对国家的危亡、社会时局的混乱,政治人的情结同样难以释怀。然而,政治人与知识人两者又存在着角色冲突,于是,有的行走于政治人与知识人之间,有的以政治为志业,托政治于学术,有的选择扮演纯粹的知识人,以此作为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的努力消解其精英意识,投身于大众社会之中。 在中国社会之中,两种角色的自由扮演是艰难的。大学教师们完全脱离政治而成为知识人难以实现;同时做一个独立自由的政治人也很困难。虽然根据与权力关系的远近,大学教师所扮演的政治人角色可分为立法者、阐释者、批评者、反叛者等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与权力婚媾时的依附,还是游离于权力之外的独立,教师对于政治的过度介入,不仅影响到知识人角色的扮演,而且常常以悲剧结束。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问题的缘起: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二、相关研究扫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及结论
五、论文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舞台与角色:国家、社会视域下的学校与教师
第一节 社会、国家与学校
一、传统社会中的学校
1、早期学校:政治、伦理与驯化
2、古代学校存在的“合法性”
二、现代国家:国家意识、民主思想与学校教育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与教师身份的变迁
一、官场型组织与学官身份
二、剧场型学校与学人身份
三、“单位”型学校与教师的“干部”身份
第二章 经世致用:教师政治人角色的扮演
第一节 立法者与阐释者
一、从“代天立言”到“代圣人立言”
二、“社会代言人”
三、“新社会”下被赋予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批评者与反叛者
一、理念与现实的冲突
二、体制内外:三种类型的异类
1、体制内的穿孔者
2、体制外的“诤臣”、“诤友”
3、权力的反叛者
三、两种思维路径
1、“过去式”理想国的构想
2、“将来式”鸟托邦的设计
第三节 教师政治角色的边缘化
一、传统“师”的政治边缘化
二、教师职业的政治人角色的“消解”
第三章 立身之本:教师知识人角色的卫护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社会”
一、传统社会中的知识与知识人
二、“知识社会”的形成
三、中国“知识社会”的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人与教育知识的控制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知识的选择与控制
二、大学知识人称谓及其知识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以学术为志业
一、“学术社会”的建构
二、学术背后的意义
三、通过知识获得“资本”
第四章 学术与政治:两种角色之间的艰难抉择
第一节 徘徊于两种角色之间:以胡适为例
一、知识人角色的“向往”
二、特殊的政治人角色
三、边际人的“苦恼”
第二节 走入象牙之塔:以熊十力为例
一、从政治人到知识人的转变
二、体制内外:象牙塔中的自由独立精神
三、象牙塔中的政治情怀
第三节 政治人角色的眷恋:以张申府为例
一、政治人角色意识的形成
二、作为副业的知识人
三、政治人的困顿
第四节 精英角色的颠覆:以陶行知为例
一、依附性政治精英人角色的解构
二、真理的持有者和代言人角色的颠覆
三、新知识人角色的扮演
结束语:敢问路在何方
主要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 徐晓红.上海师范大学2015
- [2].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 王立.华东师范大学2012
- [3].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 潘奇.华东师范大学2012
- [4].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 陈金凤.西南大学2010
- [5].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 吴振利.东北师范大学2010
- [6].“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 王全林.南京师范大学2005
- [7].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 缪榕楠.南京师范大学2007
- [8].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 樊华强.湖南师范大学2007
- [9].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 李碧虹.华中科技大学2006
- [10].现实与超越[D]. 吕素珍.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