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罗敏,王廷华,陈彦红

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罗敏,王廷华,陈彦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凋亡基因相关蛋白Fas,神经营养素-3,脊髓中间外侧柱

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文献综述

罗敏,王廷华,陈彦红[1](2002)在《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NOS与FAS和NT_3共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除含有NOS外是否还含有Fas和NT3 .方法 :取成年猫脊髓L3 节段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并分组 .用相邻切片分别进行ABC法免疫染色和NADPH -d组织化学反应双染 .观察NOS与Fas和NT3 在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是否共存 .结果 :在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观察到双标反应物 ,Fas主要位于细胞核 ,胞浆弱阳性反应 ,NOS的阳性反应物则主要位于细胞浆 .相对之 ,NOS和NT3 的阳性反应物则均位于细胞浆 .神经突起内均见双标染色 .结论 :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内NOS ,Fas和NT3 共存 ,进而提示这些成员可能与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的某些生理功能有关 .(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杨磊[2](2002)在《用NDP组化方法显示猴脊髓中间外侧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实验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活性物质 ,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发现的一类神经递质 ,以其广泛的存在和独特的作用 ,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是NO生成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02年01期)

魏丽春,石梅,马海昕,王志祥[3](2000)在《NMDA受体与NOS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的定位和生后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 N-甲基 -天冬氨酸受体 (NMDAR1和NMDAR2 A/ B亚基 )、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还原型辅酶 II硫辛酰胺脱氢酶 (NADPH- d)活性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IML )的定位与生后发育特征 .方法 在甲醛固定的脊髓切片上 ,进行 ABC法免疫染色和 NADPH- d组织化学反应与半定量分析 .结果  NMDAR1,NMDAR2 A/ B,NOS 和NADPH- d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于 IML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 .在生后早期发育中它们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生后 7d(P7)有微弱或中等的表达 ,随后逐渐上调 ,P2 1或 P2 8达到高峰 ,然后保持于此水平于成体动物 .结论  NMDA受体 - NO通路可能是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途径 ,并参与神经元生后发育成熟的调控过程 .(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10期)

冯忠堂,王廷华,王金德,李明[4](2000)在《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NOS与FAS和NT_3共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表明 ,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含有NOS。但是 ,这些神经元是否含有Fas和NT3并不清楚。方法 :取成年猫脊髓L3节段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并分两组 ,两组切片均先以NADPH -d酶组化法染片 ,NBT兰色反应显色显示脊髓中间外侧NOS(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0年10期)

祝延,马如纯[5](1998)在《单胺对大鼠离体脊髓薄片中间外侧核细胞的兴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在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核的作用,探讨脑干单胺能下行系统对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调控。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脊髓薄片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及药物灌流方法,观察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其机制。结果和结论除多巴胺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经其特异受体引起以交感节前神经元膜的去极化为主要特征的兴奋作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可能主要与钾电导改变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1998年03期)

杨磊,沈丽,于恩华,尹一君,许鹿希[6](1996)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核含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的神经递质NO在脊髓血压调节中枢的作用机理。方法:用NDP组化方法观察NOS在脊髓IML的分布。结果:NOS细胞分布正常(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脊髓IML全长。SHR在C_8~T_4节段,NOS细胞多于WKY;在中胸以下节段NOS细胞分布少于WKY,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NO局部作用可能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SHR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可能与中胸以下NOS减少有关;NOS在C_8~T_4节段增加可能与心脏向心性肥厚的代偿性活动有关。(本文来源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朱伟建,张荣宝[7](1991)在《刺激兔下丘脑对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脊髓中间外侧柱P物质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在48只氯醛糖-尿酯混合液静脉麻醉,叁碘季铵酚制动,人工呼吸,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并静脉注射心得安(15mg/kg)阻断 β 受体的兔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1.电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可观察到平均动脉血压(MABP)增加,心率无明显变化。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测定心肌局部血流量(RMBF),看到刺激左侧或右侧 DMH 均使左室 RMBF 明显减少,前者减少20.9%,而后者减少13.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但右室RMBF 改变不明显。2.左侧或右侧 DMH 刺激使左室前壁心外膜电图(EECG)ST 段明显抬高,EECG-ST 段变化与 RMBF 呈负相关(r=-0.825,p<0.01),但与血压变化呈非线性相关(r=0.347,p=0.159)3.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测定脊髓胸2-5(T_(2-5))节段中间外侧柱(IML)中 P 物质(SP)含量,观察到在刺激 DMH 诱发心肌缺血的动物中,两侧IML 内 SP 的含量均显着减少,以刺激的同侧 IML 时变化更明显。上述结果提示:下丘脑背内侧核兴奋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肌局部血流量减少,其中枢机理可能与脊髓 IML 部位 SP 释放,诱发交感缩冠脉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王历辛,沈丽,王淑玲[8](1990)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核细胞簇的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的中间外侧核(IML)呈簇状分布。簇内神经元为梭形,卵圆形,叁角形和多角形,纵向排列。本文以计算机图象分析仪对大鼠IML簇的各径进行了测量。不同节段细胞簇的大小和间距有所不同。上胸节段的IML簇横径最宽;中胸节段的IML簇各径均最小。(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1990年01期)

祝延,马如纯[9](1989)在《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侧角中间外侧核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的中间外侧核作细胞内记录,研究细胞膜的静态与动态电生理特性。细胞的静息电位(RP)变动于-46—-70mV,膜的输入阻抗为108.3±67.9MΩ(X±SD,下同),时间常数9.9±5.6ms,膜电容138.6±124.2pF。用去极化电流进行细胞内刺激时,大部份细胞(85.4%)能产生高频率连续发放,其余细胞(15.6%)仅产生初始单个发放。胞内直接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AP)幅度为63.4±9.0mV,时程2.4±0.6ms,阈电位水平在RP基础上去极18.7±6.2mV。大部份细胞的锋电位后存在明显的超极化后电位,其幅度为5.1±2.7mV、持续90±31.8ms。刺激背根可在记录细胞引起EPSP或顺向AP,少数细胞尚出现IPSP。而刺激腹根则可引起逆向AP。(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1989年01期)

李淑芬,金家敏,刘学军[10](1988)在《家兔脊髓腰骶部中间外侧核神经细胞的构筑和微细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兔10只,7只做电镜观察,3只做Nissl染色,光镜观察。光镜下腰髓的中间外侧核主核部位于侧角及中间带背侧部的外侧1/3,细胞长轴多呈头尾方向排列。中介核常存在,由主核向内侧延伸,占中间带中1/3。索部极少见。在骶髓,中间带外侧核位于中间带外侧部,细胞数量较多,边界不清,不易区分亚群。核内细胞有梭形、叁角形、椭圆或圆形,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在骶髓小型细胞相对较多,且细胞内尼氏体较少。电镜下,细胞形态与光镜下所见相似。细胞内部结构在不同形态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的含量和分布有明显不同。在梭形和长叁角形细胞内粗而内质网团聚成块,分布于细胞两端;在较小的椭圆、圆形和小多角形细胞内,粗而内质网则少而散布于核周。细胞核内异染色质有小颗粒密集型和大颗粒疏散型二种,在小圆形细胞内,大颗粒疏散型较显着。核仁呈网状,在雌雄个体上均可见有核仁卫星。(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1988年04期)

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活性物质 ,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发现的一类神经递质 ,以其广泛的存在和独特的作用 ,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是NO生成的关键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参考文献

[1].罗敏,王廷华,陈彦红.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NOS与FAS和NT_3共存[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

[2].杨磊.用NDP组化方法显示猴脊髓中间外侧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实验技术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2

[3].魏丽春,石梅,马海昕,王志祥.NMDA受体与NOS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的定位和生后发育[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

[4].冯忠堂,王廷华,王金德,李明.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NOS与FAS和NT_3共存[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

[5].祝延,马如纯.单胺对大鼠离体脊髓薄片中间外侧核细胞的兴奋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

[6].杨磊,沈丽,于恩华,尹一君,许鹿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核含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

[7].朱伟建,张荣宝.刺激兔下丘脑对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脊髓中间外侧柱P物质含量的影响[J].生理学报.1991

[8].王历辛,沈丽,王淑玲.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核细胞簇的观测[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0

[9].祝延,马如纯.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侧角中间外侧核细胞的电生理特性[J].生理学报.1989

[10].李淑芬,金家敏,刘学军.家兔脊髓腰骶部中间外侧核神经细胞的构筑和微细结构[J].解剖学杂志.1988

标签:;  ;  ;  ;  

脊髓中间外侧柱论文-罗敏,王廷华,陈彦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