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AIDS模型外周血免疫病毒学指标动态变化及艾可清治疗猴AIDS模型的研究

猴AIDS模型外周血免疫病毒学指标动态变化及艾可清治疗猴AIDS模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截至2009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 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2 323例;报告死亡49 845例。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已由以前的吸毒为主要途径转变为性接触占70%以上。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防治,积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手段,包括重视研究用中医来治疗艾滋病。在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工作项目进行总结后,发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有较好疗效。然而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客观准确的评估中医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如果使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有所突破,不断进步?中医治疗艾滋病所起的疗效的机制何在?本论文检测了用SIV感染恒河猴造成猴艾滋病模型外周血的免疫学指标、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然后观察了中药复方艾可清对SIV感染前后变化明显的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的影响。1SIV感染猴模型病毒、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用SIVmac239感染36只恒河猴,观察外周血指标检测包括血常规、CD4+T细胞、CDS+T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外周血PBMC免疫共刺激分子mRNA量,这些免疫共刺激分子包括:CTLA-4、FOXP3、PD-1、IDO、HLA-DR、ICOS、CD28。实验结果显示,WBC计数在SIV感染之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CD4+T细胞比例和计数在SIV感染1周后均升高,SIV感染2周时又下降,此后几周有所波动,但都维持在低水平;其中CD4+T细胞比例保持基本稳定,但CD4+T细胞计数有逐渐降低的趋势。CD8+T细胞比例和计数在SIV感染后第]周和第2周均较SIV感染前逐渐升高,至第3周开始下降,第4周降至最低(但仍高于SIV感染前),第5周又有所上升,此后保持基本稳定。CD4/CD8比例在SIV感染后1、2周开始下降,第2周降至最低,然后第3周开始回升,至第4周继续上升,但仍低于第2周;第5周又开始下降,此后保持基本稳定。SIV感染猴的病毒载量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第二周上升达到最高,其后回落,开始波动,第5周后基本保持稳定的波动。从这些实验结果可以看出,SIV感染猴的CD4+T细胞计数的下降与感染前比较其下降程度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SIV感染导致的CD4+T细胞减少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在数周内并不能迅速降低。实验结果显示,SIV感染后免疫共刺激分子CTLA-4、FOXP3、PD-1、IDO、HLA-DR、ICOS、CD28的mRNA量出现了不同程的升高,各个免疫共刺激分子mRNA的峰值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点,只有HLA-DR的峰值出现在SIV感染后第二周,其它免疫共刺激分子mRNA量的峰值均出现在SIV感染第5周之后。这些结果说明,本实验所检测的7个免疫共刺激分子均与SIV感染的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与AIDS疾病进展密切相关的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其表达规律可能反映着疾病的进展规律。2中药复方艾可清对SIV感染猴免疫学、病理改变及病毒载量的影响用SIVmac239感染12只恒河猴造成猴艾滋病模型,于感染第71天开始给药,分为模型对照组、艾可清高剂量组、艾可清低剂量组。艾可清高剂量组的给药剂量为0.4455g/kg.天,低剂量组给药剂量为:0.1485g/kg.天,灌胃给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免疫共刺激分子mRNA变化及浅表淋巴结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艾可清高剂量组在给药期间的时间点,CD4+T细胞计数较给药前明显上升,但停药后时间点呈下降趋势;说明艾可清对猴艾滋病模型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外周血SIV病毒载量方面,艾可清高、低剂量组均在给药8周时使SIV病毒载量明显下降;而在停药后各时间点则均有所回升。这说明艾可清高、低剂量组均对病毒载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外周浅表淋巴结病理检测方面,高剂量组的淋巴结病理结构在给药期间“好转”和“转坏”各半,在停药后保持稳定。本研究检测了7种免疫共刺激分子mRNA量,结果显示,艾可清给药后能显著降低PD-1、IDO、HLA-DRmRNA的表达量。PD-1是促进免疫的重要免疫共刺激分子,IDO则在SIV感染猴血浆及内脏组织中显著升高,且与病毒载量有关:HLA-DR则是免疫活化的指标。因此艾可清降低这几种免疫共刺激分子的mRNA表达说明艾可清可能减轻了SIV导致的免疫激活的程度,从而改善SIV感染导致的免疫病理。全文结论1SIV感染猴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及细胞计数、CD4/CD8比值、SIV病毒载量在感染前后均出现明显变化。2SIV感染猴外周血PBMC表达免疫共刺激分子CTLA-4、FOXP3、PD-1、IDO、HLA-DR、1COS、CD28的mRNA量出现了不同程的升高,各个免疫共刺激分子mRNA的峰值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点,3中药复方艾可清对猴艾滋病模型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具有一定的升高作用;对病毒载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猴艾滋病模型浅表淋巴结的病理表现。4中药复方艾可清对猴艾滋病模型外周血PBMC分泌的PD-1、IDO及HLA-DRmRNA有显著降低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HIV感染细胞的机制
  • 1.1 HIV感染细胞的过程
  • 2 HIV感染后引起的免疫病理
  • 3 免疫共刺激分子在免疫活化中所起的作用
  • 4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 5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现状
  • 5.1 艾滋病分型分期
  • 5.2 常用治法
  • 5.3 常用方剂
  • 5.4 随证加减
  • 5.5 单味中药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SIV感染猴模型病毒、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2 中药复方艾可清对SIV感染猴免疫学病理及病毒载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词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方甘草甜素对肝炎病毒学指标阳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J]. 武警医学 2009(06)
    • [2].甘草酸二铵对肺结核患者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水平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 2018(06)
    • [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外泌体HBV-miR-3与现有病毒学指标的关系[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9)
    • [4].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病变程度、病毒学指标、抗病毒治疗应答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31)
    • [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及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06)
    • [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治疗体会[J]. 北京医学 2011(03)
    • [7].麻疹合并肝损害及肝功能检测4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09(13)
    • [8].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15)
    • [9].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7)
    • [10].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06)
    • [11].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及安全性[J]. 肝脏 2015(05)
    • [12].先天性肝纤维化伴Caroli病一例[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0(03)
    • [13].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03)
    • [14].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疗效及其对肝肾功能及病毒学指标水平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 2018(01)
    • [15].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替比夫定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5)
    • [16].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01)
    • [17].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30例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8)
    • [18].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效果观察[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4)
    • [19].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 2008(09)
    • [20].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04)
    • [2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例[J]. 肝脏 2008(04)
    • [22].肝小静脉闭塞病1例[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1)
    • [23].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血吸虫病误诊原发性肝癌1例[J]. 肝脏 2011(01)
    • [24].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和一氧化氮的影响[J]. 临床荟萃 2011(12)
    • [25].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33)
    • [26].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03)
    • [27].中医特色肝病量表研制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01)
    • [28].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16例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21)
    • [29].临床观察安络化纤丸对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应[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5)
    • [30].阿德福韦酯联合强肝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56例效果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 2008(03)

    标签:;  ;  ;  

    猴AIDS模型外周血免疫病毒学指标动态变化及艾可清治疗猴AIDS模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