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突破了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迅速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引起了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甚至教学体制的深刻变革。《视频艺术与DV》课程是湖南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艺术类公选课程。本课程设置为48课时3个学分,课堂理论教学33课时,户外实践活动为15课时。高等学校艺术类公选课程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一种审美教育形式,以其艺术性、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即围绕艺术审美实践,针对大学生实施广泛的素质教育。达到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本研究首先对湖南大学学生的上网情况和网络工具的使用情况做了分析调查,对国内外各种著名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对湖南大学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网络Blog、腾讯QQ聊天工具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并对基于网络的“适时教学(JiTT)”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将该模式尝试性地应用于湖南大学艺术类公选课程《视频艺术与DV》教学中,经过具体教学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了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同学们主动思考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性成果。为大学公选课称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插图索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时代背景1.1.2 学科背景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1.3 研究方法和进程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进程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章 《视频艺术与DV》课程教学分析2.1 问卷的设计2.1.1 调查对象2.1.2 调查内容2.1.3 调查过程2.2 调查统计2.2.1 对网络教学现状的调查2.2.2 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2.2.3 对课程户外实践教学方面的调查2.2.4 访谈统计2.3 调查分析第3章 “适时教学(JiTT)”模式理论分析3.1 “适时教学(JiTT)”模式总述3.1.1 “适时教学(JiTT)”模式产生背景3.1.2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内涵与特征3.1.3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实施步骤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4 双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第4章 基于“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教学案例4.1 《视频艺术与DV》课程分析4.2 基于“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网络工具分析4.2.1 湖南大学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4.2.2 课程组QQ 群4.2.3 课程组BLOG4.3 基于“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教学过程4.3.1 学习者特征分析4.3.2 教学目标分析4.3.3 教学实施第5章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教学评价与反思5.1 诊断性评价5.1.1 评价过程5.1.2 评价结果5.2 形成性评价5.2.1 评价过程5.2.2 评价结果5.3 总结性评价5.3.1 评价过程5.3.2 评价结果5.4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教学反思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附录B 《视频艺术与DV》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附录C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附录D 对湖大教务处工作人员访谈记录附录E 对湖大授课教师的访谈记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适时教学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主动学习课堂论文;
“适时教学(JiTT)”模式在《视频艺术与DV》课程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