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用爱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胡丽梅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湖北宜昌444299

从事特殊教育已有17个年头,而担任特校班主任也有15年了。从一个对特殊教育感到无所适从的年轻教师逐步成长为一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教育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的特教工作者,一路走来,我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然而,最令我欣慰的是,学校毕业的三批聋哑初中生都是从我“班”走出去的“兵”,其中第一批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和这群特殊孩子共同学习相处的日子里,我不断摸索创新,力求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学到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我尤其关注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不仅是他们的好老师,更是他们的知心姐姐。

案例一:孩子,班级就是你的“家”

乐乐是我们学校也是我们班一名家庭情况非常特殊的聋哑孩子。5岁时,父亲因一场意外的车祸不幸离开了他,随后,母亲也狠心地丢下了年幼无知的他改嫁了,孤苦伶仃的乐乐无人抚养被送到了福利院。这个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几乎很少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活动,对师生给予的关爱,他表现得很冷漠。他的学习成绩也比同班同学差一些,有时他的思想和行为还有些过于偏激,有厌学、自残的倾向。

在担任他的班主任后,有老师这样劝我:这是一个不知感恩、不思进取的学生,不要指望他有多大的出息,只要他不影响别人,不出安全问题就烧高香了。可我并不这样想,我一定要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决不能让他掉队。在摸清他的具体情况和思想脉搏后,我决定用自己和班集体的力量来感化温暖他受伤的心灵。

生活中,我对他嘘寒问暖。天冷了,我会提醒他及时加衣服;生病了,我亲自带他去医院治疗,叮嘱他按时服药;过生日时,我和全班同学为他祝贺生日,并送上各自精心准备的礼物……学习上,我给他开“小灶”。对他采用低要求,小步子的做法。别的学生一堂课能消化掌握的知识,我让他一天甚至两天学会,只要是他在用心、虚心地学,我一定会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我还发动全班同学同他“手拉手”,团结他一道进步。渐渐地,他也能赶上大家学习的步伐了,和同学们相处得也更融洽了。

活动中,我总是鼓励他积极参加,指导他做一些成功的小事。记得有一次我教班上的学生做十字绣,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而乐乐却打着手语犹豫地对我说:“胡老师,我手笨,做不好。”我笑了笑,说:“不要紧,只要你肯学,我们从最简单的学起,你一定能行的。”在我的细心指导下,他很快就学会了绣法。当他的字画一绣完,我立即伸出大拇指,当众表扬了他。我还把他的十字绣作品装裱后挂到教室墙上,时不时地激励他。在各种活动中,我总是尽力捕捉他的“闪光点”,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从此,他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了,在活动中表现得也越来越出色了。我们班又多了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阳光少年。后来,这个孩子顺利地进入了高中部学习,相信他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精彩。

案例分析:这样的孩子只是因为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心灵变得敏感而又脆弱,但是和别的孩子一样心里都有一团火种,也一样渴望上进,不甘心落后,只是特殊的家庭背景造成了他的心理障碍。对这样的孩子,教师一定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用集体的温暖去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被遗忘,有人在关心自己,促使他们克服并逐步消除不健康心理,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案例二:相信我,我并不比你们差

一次放月假,小霞同学的妈妈专门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胡老师,我家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大伙儿一起玩吗?最近,她怎么老是一个人呆在屋子里,从不出去和邻家的孩子玩呢?”当时,我感到很纳闷:这个活泼好动的假小子可是我们班上玩游戏花样最多的学生,她怎么会闲得住,不去和别人玩呢?后来,通过和她谈心我才知道,原来是邻家的伙伴笑话她耳聋不会说话,不情愿和她一起做游戏,她不愿意看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干脆就不和他们交流、玩耍了。别家孩子做游戏时,她总一个人站在家里的窗子边偷偷地学。等到了学校,她就把自己学到的新游戏教给同学们一起玩。这个平日里看似坚强的孩子,一边向我诉说一边落下了委屈的泪水,我轻轻地拉起她的手,开导她说:“小霞,人没有十全十美,虽然你听不到,说不出,但你也能和健全人一样,快乐地学习、生活,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并不比他们差,好吗?”她点点头,擦干了眼泪。在学校,我抓住一切时机,鼓励她大胆参加各种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还让她担任班干部,锻炼她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家里,我让她的父母多带她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渐渐地,邻家的孩子们都主动地跑来找她玩,她也和伙伴们有说有笑了。小霞妈妈欣喜地说:“这才是我们家那个爱说爱笑的小霞。”

案例分析:由于生理的缺陷,残障孩子们免不了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异样的目光,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怕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故意回避这个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坦然接受现实的同时,积极尽一切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校、家庭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依靠,从而让孩子坦然地接受自己与众不同的命运,懂得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现实,融入社会。

作为特校教师,我们要用爱去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用爱去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优秀班主任”、“优秀团员”、“教学标兵”、“师德标兵”“骨干教师”等称号。

标签:;  ;  ;  

用爱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