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问题研究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其不可避免地遭遇“合法性”与“问责性”的诉求。同时,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凝聚着启迪心智、升华灵魂、以及保护健康与安全等积极社会职能的非营利组织在近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却愈来愈暴露出其本身的脆弱性——自我成长的土壤的营养不良,以及它与政府、市场不断交集后带给公众的迷惘性。换句话说,在政府与市场的夹缝中奋力生存的非营利组织一方面承担了政府与市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一部分服务,另一方面,由于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或制度创新,现实环境中并无一定明晰的规则对其行为进行规制,因而,其更易受到腐败等不良因素的诱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非营利组织问责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本文以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外部环境为背景,运用公共行政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对非营利组织的问责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了责任、公共责任及非营利组织问责相关概念,简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原则。重点引入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德性论和治理理论来分析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承担的公共责任及问责的法律政策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自我问责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法律法规是散乱的、不成系统的,目前尚无针对非营利组织问责的专门立法,社会问责意识淡薄、自我问责能力匮乏。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从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及问责主体的有效界定出发,指出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完善需从自我问责能力的提高、问责程序的设计和问责模式的构建几个方面来加以关注。初步设计了非营利组织问责的一般程序:立案、调查、处分。重点构建了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几个模式:法律问责、章程问责、绩效评估型问责、社区计分卡、利益相关者报告卡问责、使命问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理论基础
  • 2.1 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界定
  • 2.1.1 责任、公共责任及问责
  • 2.1.2 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内涵
  • 2.2 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基本功能
  • 2.2.1 功能目标
  • 2.2.2 功能效应
  • 2.3 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基本原则
  • 2.3.1 权责对应原则
  • 2.3.2 公开透明原则
  • 2.3.3 时效性原则
  • 2.3.4 适应性原则
  • 2.3.5 权威性原则
  • 2.4 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理论分析
  • 2.4.1 经济人假设论
  • 2.4.2 产权论
  • 2.4.3 公共产品论
  • 2.4.4 德性论
  • 2.4.5 治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现实考察
  • 3.1 我国非营利组织承担的公共责任
  • 3.1.1 公共责任界定的模糊性
  • 3.1.2 公共责任履行的困境
  • 3.2 问责交待的几个构成要素的考察
  • 3.2.1 问责主体和客体
  • 3.2.2 问责程序
  • 3.2.3 问责后果
  • 3.3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法律政策环境
  • 3.3.1 准入管理
  • 3.3.2 日常管理
  • 3.4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社会生态环境
  • 3.4.1 社区基础
  • 3.4.2 行政环境
  • 3.4.3 有效评估的不足
  • 3.5 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我问责能力
  • 3.5.1 理事会建设
  • 3.5.2 信息公开度
  • 3.5.3 自我问责缺乏可持续性
  • 第4章 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的思考
  • 4.1 有效界定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
  • 4.1.1 界定公共责任
  • 4.1.2 非营利组织问责主体的构成
  • 4.2 优化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社会生态环境
  • 4.2.1 营造非营利组织问责文化
  • 4.2.2 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责任评估体系
  • 4.3 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自我问责能力建设
  • 4.3.1 改进内部治理结构
  • 4.3.2 增强信息公开度
  • 4.3.3 提升自律的层次
  • 4.4 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程序
  • 4.5 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模式
  • 4.5.1 法律问责
  • 4.5.2 章程问责
  • 4.5.3 绩效评估问责
  • 4.5.4 社区计分卡问责
  • 4.5.5 利益相关者报告卡问责
  • 4.5.6 使命问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发展[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5)
    • [2].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工作实践反思——以郑州市M托老服务中心为例[J]. 山西青年 2017(14)
    • [3].浅析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J]. 金田 2013(09)
    • [4].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15)
    • [5].浅议国外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6)
    • [6].对非营利组织内部的会计控制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12)
    • [7].浅谈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人力资源管理[J]. 中国外资 2012(06)
    • [8].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J]. 企业导报 2010(05)
    • [9].非营利组织构建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 商业研究 2009(06)
    • [10].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J]. 中国商论 2016(23)
    • [11].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J]. 青年与社会 2019(03)
    • [12].论非营利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发挥[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3].日本NPO支援中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 [14].非营利组织构建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8(14)
    • [15].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10)
    • [16].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19)
    • [17].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效率浅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6)
    • [18].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途径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19].新时期非营利组织危机管理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03)
    • [20].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角色、优势及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10)
    • [21].浅析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7)
    • [22].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 理论界 2009(06)
    • [23].基于宗旨与使命导向的非营利组织团队精神的培养[J]. 消费导刊 2009(24)
    • [24].非营利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2)
    • [25].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理论界 2010(10)
    • [26].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管理观察 2018(23)
    • [27].非营利组织目标偏离问题研究[J]. 管理观察 2016(20)
    • [28].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5(09)
    • [29].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经济的影响探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12)
    • [30].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服务的“供需错配”问题研究——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标签:;  ;  ;  ;  ;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