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佛手山药(Dioscorea opposita“foshou”)是我国鄂东独有的农业栽培品种。长期的种薯无性繁殖,导致其产量低下,品种退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以佛手山药的微块茎为材料,较系统地研究佛手山药微块茎组织培养,观察佛手山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染色体倍性,并且研究秋水仙素对佛手山药离体加倍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初步建立了试管微块茎再生培养体系:试管微块茎多形成在培养基的上方或接触培养基的茎节处,接触培养基部位产生率达80%,微块茎接种在MS+2,4-D2.0~3.0mg/L+NAA 0.1 mg/L+琼脂7g/L+蔗糖g/L,出愈率为80%,而且愈伤质量好,继代2个月后,转至BA 0.5mg.L-1+NAA0.1 mg/L的分化培养基,分化率达到50%,后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NAA0.5 mg/L生根培养,长势较好:大田采收的零余子在70%酒精30s+0.1%HgCl2 15min+2滴吐温消毒后,污染率可降至30%,但培养后期污染褐化严重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佛手山药生物学特性:花期为4-6月,开花比例为45%,其中雄株的比例可达77.8%;花期过后,雄株在着生花序的叶腋内产生零余子(珠芽),雌株开花后不产生零余子;雌花为子房下位,花谢后,种子多为空瘪的,基本没有萌发能力。经沙藏后的零余子萌发前预处理的最适条件为:赤霉素100 mg/L浸泡处理12h。利用根尖压片法,观察到山药的染色体呈点状或短棒状,极小,很难数清;佛手山药的染色体约为40条,而焦作长山药和恩施长山药也约为40条;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盾叶薯蓣二倍体材料做对照,对照的峰值设定为49,发现四种被检测的山药品种的峰值都在94-97之间,约为对照值的两倍,说明其DNA含量是盾叶薯蓣的两倍。秋水仙素浸泡未能诱导出加倍的植株,其对茎段以及试管苗的影响主要在毒害、抑制其生长方面,0.30%秋水仙素溶液明显比0.15%秋水仙素浸泡时受害严重,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污染率上升,死亡率也随之上升;顶芽发褐死亡,叶片淡绿至黄色,生长势明显下降,生长延缓;一个月后,叶片残缺,失绿,褐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