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铁基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材料学
作者: 吴东辉
导师: 汪信,陆路德,杨绪杰
关键词: 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微波辐射,水热合成,固体酸,酯化反应
文献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制备微观结构可控的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材料的性质及用途不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也取决于其微观结构。本论文以铁基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为主要对象,研究了对其晶型、形貌的控制作用及机理,同时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催化酯化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回流水热法制备均分散α-Fe2O3纳米粒子。以Fe(NO3)3为原料,当初始pH=1时,随水热时间的增加,多孔性纺锤形α-Fe2O3转变成无孔、无团聚,粒径在45nm左右的均分散菱形α-Fe2O3单晶;而Fe(NO3)3用氨水中和形成Fe(OH)3凝胶后,随着初始pH值的增加,完全转变成α-Fe2O3所需的时间增加、粒径减小,但产物的结构更为完整。研究了以FeCl3水溶液作前驱物时,表面活性剂对转化速率的影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CTAB即可使转化速率大大提高,加入DMF也可使转化速率提高,而加入SDS则使转化速率降低。 以Fe(OH)3胶状沉淀为前驱物,采用微波凝胶-溶胶法制备均分散纺锤形α-Fe2O3纳米粒子,对转变机理研究后发现,在该反应条件下Fe(Ⅲ)溶胶不经β-FeOOH而是一步得到α-Fe2O3。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用微波加热回流法制备纳米α-ge2O3时,初始pH值对产物形貌的影响,且结果显示微波水热可加快α-Fe2O3的转化速率。 以Fe(NO3)3溶液为原料水热合成均分散α-Fe2O3纳米粒子。研究了初始pH值对产物形貌的控制作用,当初始pH值在3~7之间,随着pH值的增大,产物粒径减小、粒子形貌由近球形向菱形转变;当初始pH值为9时,产物形貌为近球形,而粒径有所增大。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前驱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不大。研究了掺杂金属离子对水热法制备α-Fe2O3纳米粒子的影响,当前驱物pH=3,掺Zn2+、Ni2+、Co2+、Cu2+离子时,产物形貌为菱形且粒径增大;掺Cr3+时产物形貌为椭球形,且使α-Fe2O3转化速率降低;掺Al3+时,产物形貌及粒径大小基本不变。 用硬脂酸法及柠檬酸盐凝胶法,经掺杂少量Na+,进行热解直接制得γ-Fe2O3纳米粒子,且随着Na+的增加,产物粒径有所增大。对铁的有机物热解机理研究后发现:在有掺杂金属离子存在时,决定铁的有机物热解产物的是掺杂金属离子极化力,掺杂金属离子极化力较小时有利于形成γ-Fe2O3,提出在热解过程中形成的、位于γ-Fe2O3晶体表面的CO32-对其有较强的稳定作用。用FeSO4·7H2O为原料,经沉淀、热解,制备γ-Fe2O3,提出Fe(Ⅱ)无机物热解制γ-Fe2O3的机理。 用硬脂酸法制备Fe2O3-SiO2混合氧化物,进而制得SO42-(S2O82-)/Fe2O3-SiO2固体酸催化剂。由催化性能测试知,SiO2的引入可使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且S2O82-/Fe2O3-SiO2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2O3-SiO2混合氧化物前驱物,并对其进行不同的改性处理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粒子的基本概念
1.2 纳米粒子的结构
1.3 纳米粒子的性质
1.3.1 催化性质
1.3.2 化学反应性
1.4 纳米粒子的制备
1.4.1 固相法
1.4.2 气相法
1.4.3 液相法
1.4.3.1 沉淀法
1.4.3.2 溶胶-凝胶法
1.4.3.3 水热合成法
1.4.3.4 胶体化学法
1.4.4 模板合成法
1.5 纳米粒子的应用
1.5.1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1.5.2 在磁性材料方面的应用
1.5.3 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1.5.4 在工程上的应用
1.5.5 在医学及生物工程上的应用
1.6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工作
2 加热回流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
2.1 加热回流合成均分散纳米α-F_e2O_3单晶粒子
2.1.1 实验部分
2.1.2 结果和讨论
2.1.2.1 Fe(NO_3)_3,pH=1加热回流合成不同时间
2.1.2.2 初始pH值对α-Fe_2O_3生成速率的影响
2.1.2.3 电解质对转化速率的影响
2.2 表面活性剂对FeCl_3水溶液加热回流制备α-Fe_2O_3的影响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和讨论
2.2.2.1 CTAB对转化速率的影响
2.2.2.2 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3 微波照射凝胶-溶胶法制备均分散纺锤形纳米α-Fe_2O_3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TEM测定
2.3.2.2 XRD及IR表征
2.3.2.3 微波照射凝胶-溶胶法中α-Fe_2O_3形成过程初探
2.4 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的影响
2.4.1 实验部分
2.4.2 结果和讨论
2.4.2.1 XRD测试
2.4.2.2 TEM测试
2.4.2.3 比表面积测试
2.5 本章小结
3 水热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
3.1 水热法制备均分散α-Fe_2O_3纳米粒子
3.1.1 实验部分
3.1.2 结果和讨论
3.1.2.1 初始pH值及电解质对产物的影响
3.1.2.2 改变水热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3.2 浓Fe(OH)_3凝胶水热合成α-Fe_2O_3纳米粒子
3.2.1 实验部分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初始pH值对产物的形貌及转化速率的影响
3.2.2.2 水热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3.3 掺杂金属离子对水热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的影响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XRD测试
3.3.2.2 FT-IR测试
3.3.2.3 TEM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γ-Fe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
4.1 硬脂酸法制备纳米γ-Fe_2O_3
4.1.1 实验部分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FT-IR测定
4.1.2.2 XRD测定
4.1.2.3 TEM测定
4.2 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纳米γ-Fe_2O_3
4.2.1 实验部分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XRD测试
4.2.2.2 TEM测试
4.3 掺杂金属离子对铁的有机物热解产物的影响及机理
4.3.1 原料和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3.2.1 硬脂酸法
4.3.2.2 柠檬酸盐凝胶法
4.3.2.3 浸渍液对γ-Fe_2O_3热稳定性的影响
4.3.2.4 机理初探
4.3.2.5 应用
4.4 铁(Ⅱ)无机物热解制备γ-Fe_2O_3及机理
4.4.1 原料和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4.2.1 XRD测试
4.4.2.2 TEM测试
4.4.2.3 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SO_4~(2-)(S_2O_8~(2-))/Fe_2O_3-SiO_2固体酸的制备及应用
5.1 SO_4~(2-)(S_2O_8~(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概述
5.1.1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5.1.2 催化剂的改性
5.1.2.1 选择不同的活性组分
5.1.2.2 载体的改性
5.1.3 微波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5.1.3.1 微波诱导催化酯化反应
5.1.3.2 微波在催化材料与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5.1.4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5.2 硬脂酸法制备SO_4~(2-)(S_2O_8~(2-))/Fe_2O_3-SiO_2及催化性能
5.2.1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酯化反应
5.2.1.1 硬脂酸法制备固体酸
5.2.1.2 溶胶-凝胶法及沉淀法制备固体酸
5.2.1.3 催化反应
5.2.2 结果与讨论
5.2.2.1 XRD及TEM测定
5.2.2.2 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测试
5.2.2.3 催化性能的测定
5.3 沉淀法制备SO_4~(2-)(S_2O_8~(2-))/Fe_2O_3-SiO_2及催化性能
5.3.1 实验部分
5.3.2 前驱物70℃水浴陈化处理制备固体酸
5.3.2.1 SO_4~(2-)/Fe_2O_3-SiO_2固体酸
5.3.2.2 S_2O_8~(2-)/Fe_2O_3-SiO_2固体酸
5.3.3 前驱物150℃水热改性制备S_2O_8~(2-)/Fe_2O_3-SiO_2固体酸
5.3.4 前驱物微波水热改性制备S_2O_8~(2-)/Fe_2O_3-SiO_2固体酸
5.3.4.1 催化剂表征
5.3.4.2 催化性能的测定
5.3.4.3 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
5.4 微波诱导S_2O_8~(2-)/Fe_2O_3-SiO_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5.4.1 实验部分
5.4.2 结果与讨论
5.4.2.1 折光率及FT-IR测试
5.4.2.2 影响酸转化率、酯产率、反应选择性的因素
5.5 本章小结
6 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双酯
6.1 SO_4~(2-)(S_2O_8~(2))/Fe_2O_3-ZrO_2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己酯
6.1.1 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酯化反应
6.1.2 结果与讨论
6.1.2.1 酯化率与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6.1.2.2 催化剂组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6.1.2.3 陈化时间的影响
6.1.2.4 预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6.1.2.5 浸渍液种类及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6.1.2.6 浸渍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6.1.2.7 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6.1.2.8 催化剂用量及使用次数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6.1.2.9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6.2 S_2O_8~(2-)/Fe_2O_3-ZrO_2-SiO_2固体酸
6.2.1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6.2.2 结果与讨论
6.3 微波诱导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双酯
6.3.1 实验部分
6.3.2 结果与讨论
6.3.2.1 马来酸二辛酯的合成
6.3.2.2 其他马来酸双酯的合成
6.4 本章小结
7 沉淀法制备Fe_3O_4、NiO
7.1 Fe_3O_4超细粉体的制备
7.1.1 Fe_3O_4的制备及表征
7.1.2 结果与讨论
7.1.2.1 XRD表征
7.1.2.2 IR表征
7.1.2.3 NH_3·H_2O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7.2 沉淀法制备氧化镍纳米晶
7.2.1 制备方法
7.2.2 结果与讨论
7.2.2.1 前驱体的合成
7.2.2.2 XRD物相分析
7.2.2.3 TEM测试
7.3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2006-12-06
参考文献
- [1].新型功能化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组中的应用研究[D]. 夏朝双.西北大学2018
- [2].基于九种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D]. 杨子印.西北大学2018
- [3].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低温液相法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王晶.西北工业大学2017
- [4].光学纳米材料的制备与miRNA传感研究[D]. 王丹晨.南京大学2012
- [5].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D]. 刘腾.苏州大学2017
- [6].超重力技术构建有机小分子纳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吴凯.北京化工大学2018
- [7].铋基光热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肿瘤多模式成像和热化疗研究[D]. 李正林.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 [8].ZnO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 张云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
- [9].金属氧化物基中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龚铭.清华大学2017
- [10].基于仿生纳米材料的光热效应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D]. 王冬冬.北京科技大学2019
相关论文
- [1].液相法控制合成纳米氧化铁、氧化氢氧化铁[D]. 俞海云.山东大学2006
- [2].无机层状纳米复合物的软化学法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 张莉莉.南京理工大学2005
- [3].系列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结构及其对高氯酸铵的催化性能研究[D]. 王艳萍.南京理工大学2006
- [4].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气敏特性研究[D]. 徐甲强.上海大学2005
- [5].无机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生成机制与性能研究[D]. 邹贵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6].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形成机理研究[D]. 方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7].ZnO、ZnS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发光特性研究[D]. 胡俊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8].磁性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物性研究[D]. 张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9].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和研究[D]. 张玲.上海交通大学2007
- [10].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研究[D]. 王红.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