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鷟及其《龙筋凤髓判》文学研究

张鷟及其《龙筋凤髓判》文学研究

论文摘要

张鷟及其《龙筋凤髓判》的研究见之于研究性著作及论文者不多,并且对于张鷟及其作品《龙筋凤髓判》的评价古往今来也褒贬不一,尤为可憾的是,仅有的几篇研究性文章由于种种原因对《龙筋凤髓判》文学性的研究也重视不够。在判文研究的全面性上,当属谭淑娟先生的几篇论文较为完备,然而单纯针对张文成(张鷟,字文成,号浮休子)及其判文作品文学性研究的文章尚未行之于世。本文以种种研究资料为参考,主要采用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微观考证和宏观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子,充分搜集和分析文本文献以及古今研究成果,去进行论文的写作。文章力在通过史家著述和《朝野佥载》、《游仙窟》、《龙筋凤髓判》等作者的著述和历代笔记所载,联系当时初唐的社会背景,再现一个全面的、与众不同的张文成,并纠正古已有之的学界尤其是史家对张文成不公的偏见。本文认为,张鷟是有唐一代为数不多的性同嵇康(并不完全相同)式的人物。他个人是一位颇有才气的文人,热衷于功名却又对他所生活的圈子进行不断地拨乱反正,对时事、朝政经常作出挖苦和讽刺,言语之大胆、批评之犀利、直白是当时在朝群臣所不敢言的,在初唐文人中尚属极为少见。张文成所讥讽的时事、朝政之黑暗确实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尤以武后执政时期为重;而这种对时事的讥刺自然触犯了当权者的不满,于是就有了张文成颠沛流离的经历,再加上他创作了颇带艳情色彩的传奇小说《游仙窟》,史家对他的评价向来不高,而将之称为“不持士行”、“无行文人”,并因之导致对他的作品也评价欠妥,连累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古往今来学界对他的作品不予重视而忽略了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本文进而认为,张鷟及其作品的意义之显而易见应成为文学史上的共识。《朝野佥载》中对朝政、官场的讥讽体现了张文成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游仙窟》则开创了唐代传奇以诗传情的方向,为当时民间所认可却遭上层统治者和后世诸多“正派文人”贬抑;其判文作品《龙筋凤髓判》也因其应时、应试而作的特殊性质而带有了突出的文学性,对其因持公允的态度去品评,不能一味地贬斥。本文的主体部分除了绪论和结论外,主要分三部分内容。第一章略考张鷟生平及其作品。先从已有研究成果入手,指出古之学界对其的偏见,并影响到了后世研究者评价的趋向和取向,从北宋至今天的学术界,甚至有以讹传讹、不当沿袭的不正、不当之风流传的趋势。对其几部主要作品,如《朝野佥载》、《游仙窟》、《龙筋凤髓判》作了统摄和关照,力求展现张文成本身的创作之功及思想体系。第二章是第一章的延伸和深化。重点剖析和考证了古学界记载不一、当今学界颇有争议的张文成的生卒年和岭南仕宦情况,尤其是对其生年及岭南任官情况的考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本点当为本篇文章不多的几处有所新意的小小的“亮点”。接着从作品层面深析张文成诸问题,并试图纠正古今学界对他的片面的、不公允的评价。本文第三章是对张鷟判文集《龙筋凤髓判》的文学研究。先从版本流传以及作判的时代背景入手,指出其特殊性质——考试文学、应时之制的典范作品。接着结合判文集的具体判目,论述了该判文集的题材内容和体制特征,进而论述其文学性的核心内容。笔者从骈化、用典、修辞和赋法创作、情感特色四个方面展开详述,可以说本部分的内容令笔者大伤脑筋。由于阅历不深、研究水平有限,对其文学性的研究,尤其在其骈化用韵、声律方面觉得太难,研究不够,只是尽笔者所能展开了较为浅显的论述。其余几个方面的文学性因素则较之有所深化、细化。在体现创新性这个层面上说,本章对《龙筋凤髓判》文学性因素的细化研究,有一定的新颖性,当可起抛砖引玉之效。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张鷟生平以及作品考述简概
  • 第一节 张鷟生平事迹研究述评及其创作情况简概
  • 一、张鷟生平事迹学界之研究
  • 二、张鷟作品留存情况
  • 第二节 从古至今学界对张鷟的认知以及误解略述
  • 一、从史家的记载看古人对张鷟的评价
  • 二、张鷟其人及其作品的定位应予以重新审视
  • 第二章 张鷟生平以及作品考述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张鷟的生卒年及其仕宦生涯考述
  • 一、张鷟生卒年略考
  • 二、张鷟仕途的变迁及在其作品和史书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张鷟岭南仕宦略考
  • 一、贬官岭南之缘起
  • 二、岭南任官情况略考
  • 第三节 从《朝野佥载》和《游仙窟》看张鷟
  • 一、秉笔直书、有的放矢;《朝野佥载》所示之张鷟
  • 二、佳色功名、以诗传情:《游仙窟》的自传倾向及其思想于后世对张鷟评价之影响
  • 第三章 《龙筋凤髓判》文学研究
  • 第一节 《龙筋凤髓判》的版本流传
  • 第二节 初唐判文的文体沿革以及《龙筋凤髓判》的特殊意义
  • 一、初唐判文与唐代铨选制度
  • 二、《龙筋凤髓判》作为铨选试判之范式的特殊性质及其运用情况
  • 三、初唐判文文体的沿革以及文学化倾向
  • 四、史家著述和古学界对《龙筋凤髓判》的相关评价
  • 五、《龙筋凤髓判》研究之现状
  • 六、关于《龙筋凤髓判》研究的误区和重新审视
  • 第三节 《龙筋凤髓判》的文学性
  • 一 《龙筋凤髓判》的体制特征和题材内容
  • (一) 《龙筋凤髓判》的体制特征
  • (二) 《龙筋凤髓判》的题材内容
  • 二 《龙筋凤髓判》文学性因素的细化研究
  • (一) 对仗精工、音声兼备—关于骈化
  • (二) 类从铺排、繁巧意深—关于用典
  • (三) 修辞以及以赋法为文的创作手法
  • (四) 情感特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龙筋凤髓判》的版本及其演变[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龙筋凤髓判》问目源自真实史实考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3].论古代司法判例的作用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基于《龙筋凤髓判》的解析[J]. 法制与社会 2013(10)
    • [4].张族鳥及其《龙筋凤髓判》整理研究述略[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5].从《龙筋凤髓判》看唐朝初期边防问题[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3(09)
    • [6].浅论唐代的礼仪犯罪——以《龙筋凤髓判》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2)
    • [7].张鷟《龙筋凤髓判》用典特征[J]. 作家 2009(22)
    • [8].《龙筋凤髓判》印行本梳略与述评[J]. 编辑之友 2011(07)
    • [9].《龙筋凤髓判》史源例考[J]. 法制博览 2015(33)
    • [10].论唐代张鷟判案择律的方法与技巧——以《龙筋凤髓判》为研究中心[J]. 求索 2013(05)
    • [11].《龙筋凤髓判》的文学特征[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2].穿行在礼与法之间——《龙筋凤髓判》所揭示的唐代官吏的司法观[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3].论《龙筋凤髓判》中对案件事实的推理方法[J]. 当代法学 2011(01)
    • [14].唐代判文文献存佚概述[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03)
    • [15].关于张鷟《龙筋凤髓判》文风问题的探讨——兼与白居易《百道判》比较[J]. 江海学刊 2010(03)
    • [16].隶事的变体与范式的立则——张鷟《龙筋凤髓判》的性质及创作分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7].张鷟和《龙筋凤髓判》[J]. 文学教育(下) 2008(11)
    • [18].张鷟判词问目源自真实史实考析[J]. 法制博览 2017(19)
    • [19].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J]. 意林文汇 2017(12)
    • [20].珍馐美味话龙年[J]. 烹调知识 2012(03)
    • [21].开学养正,昭明有融——读蒋宗许、刘云生等的《龙筋凤髓判笺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22].袁忠亮先生 常年举办函面授班[J]. 武当 2019(01)
    • [23].袁忠亮先生 常年举办函面授班[J]. 武当 2019(03)
    • [24].敦煌伯3813唐判与宋代花判[J]. 敦煌研究 2016(01)
    • [25].袁忠亮先生 常年举办函面授班[J]. 武当 2019(02)
    • [26].唐前期“王子犯法”案中的法律与政治分析——从张鷟《龙筋凤髓判·左右卫率府二条》展开[J].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24)
    • [27].略说《红楼梦》中的“千红一窟”[J]. 茶博览 2015(06)
    • [28].豹子的身体政治学[J]. 书屋 2012(06)
    • [29].老龙团,真凤髓 点将兔毫盏里[J]. 东方藏品 2014(03)
    • [30].以史为鉴加强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J]. 人民法治 2015(10)

    标签:;  ;  ;  

    张鷟及其《龙筋凤髓判》文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