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研究

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研究

论文摘要

跟踪审计是我国当前绩效审计的四种审计模式之一,目前已逐渐在国家各种审计工作中推行并广泛使用。2009年,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先后组成17个审计组,对汶川等7个重灾县(市)及部分省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共计195个重建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发现在灾后重建规划落实、资金筹集分配管理、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15个主要问题;向纪检机关移送案件1起,检察机关已立案逮捕并起诉2人,公安机关拘留11人;向审计署上报情况简报和工作动态17期1,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成果非常突出,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审计工作方案》显示,跟踪审计重点关注的内容是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对省和省以下各级政府投入、社会各界捐赠募集,以及对口支援方委托审计的,用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资金与物资,将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在上述背景下,笔者选择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目的在于透彻研究跟踪审计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建立健全并积极推行跟踪审计的审计模式。为实现此目的,就有必要对跟踪审计产生的背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进行深入地分析,有必要对跟踪审计的内涵、模式、特点、内容、方法、程序等进行深入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跟踪审计制度,并对其在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展望,进而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本文的主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灾后重建中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及其功能体现。该部分主要从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和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两方面来研究。笔者认为对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与物资合理正确有效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跟踪审计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告,一方面能减少各方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矛盾和信任危机,另一方面还能够引导积极、正确的社会舆论,给灾后重建创造公平和谐的环境。此外,审计机关对灾后重建实施跟踪审计,切实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促进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必然有其不同于传统审计模式的功能,即“免疫系统”功能。笔者认为,审计“免疫系统”是指审计机关接受人民的委托,依法、独立、专门、主动去预防、揭示和查处问题,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运行,跟踪审计要充分发挥在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工作应长期坚持的方向。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体现为它的检测功能、预警功能、保护功能、清除功能和修补功能。第二部分,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基本内容。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灾后重建中跟踪审计的内容如何确定、重点内容是什么、查证关注的三个方面以及查实的结果状况。笔者认为,跟踪审计内容的确定可以围绕着资金与物资项目的筹集、分配、使用、管理这一条主线来进行,而按照这一主线确定的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有账户管理情况、资金运行情况、支出拨付情况、预算管理情况、配套资金安排情况和核算情况。通过对灾后重建万亿资金的跟踪审计,关注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运用的合理性、效率性和经济性,审计工作人员查实的结果是资金与物资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地区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相对存量较多,而有的地区则出现短缺和不足的现象,资金与物资损失浪费,缺乏合理公正的分配,效益发挥不佳,管理不善,不能把最急需的资金和物资送到最急需的地方;公共举报鼓励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问题传达不到上级,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出现营私舞弊、重建款物滥用乱用、优待亲友等现象以及暗箱操作、隐瞒、截留、挪用、挤占和倒卖重建资金与物资等问题;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主体对灾后重建款物跟踪审计意识淡薄,并且缺乏上下级、同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监督机制,造成职能部门在内部管理重建款物的时候出现重大疏漏、管理不善等问题;对审计思路和流程重视不够,优化不到位,不能根据灾后重建的进度及时调整和优化审计方法;相关审计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灾后重建款物跟踪审计的特殊性;灾后重建款物跟踪审计监管和审计监督的措施和制度不健全等等,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第三部分,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方法和技巧。作为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跟踪审计的基本特征、主要原则和基本职能,从而提出跟踪审计的方法、程序、相关技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跟踪审计的基本方法有:(1)实施审前调查,突出重点,实现审计的预防职能;(2)实施“全程审计”和综合审计,实现审计的揭露职能;(3)提供被审计单位改进建议,实施整改,实现审计的抵御职能。同时,灾后重建跟踪审计工作中有很多技巧可循,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约束机制;加强审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适当情况调整和优化审计思路;加强审计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审计监督措施和流程。第四部分,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效果评价。该部分从跟踪审计效果评价的必要性、跟踪审计效果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内容、跟踪审计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跟踪审计结果的公告制度设计四个方面做了详尽的研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对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的效果进行评价,审计工作人员才得以知道,哪些地方是重要的关注点,哪些环节存在问题,哪些工作需要改进,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建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对跟踪审计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效果评价可以从资金与物资投入环节和资金与物资使用环节入手,检查和评价资金与物资投入使用的合理性、效率性和经济性,它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而评价指标则分为总体指标和具体指标。另外,笔者认为审计结果公告,就是审计机关把审计和专项调查的结果,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其他不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实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众对知情权的要求必然提高,把审计作为提高民众知情权的专业手段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和启示。该部分总结了灾后重建中实施跟踪审计的优越性,实践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启示。不同于灾难发生时的抗震救灾工作,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民生设施的完善性和灾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说灾后重建工作更具长期性和持久性。经过审计部门的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促进了内需的扩大,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能量与活力,将灾后重建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对四川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跟踪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笔者研究的跟踪审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是选题视觉上的一个新颖点。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总结—理论研究的研究模式,充分发挥国家跟踪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深入探讨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内涵、特点和模式,并通过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实施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实践来检验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分析总结不足之处,通过这种研究思路进一步完善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跟踪审计的内涵
  • 1.2.2 跟踪审计的模式
  • 1.2.3 跟踪审计的特点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贡献和研究难题
  • 2 灾后重建中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及其功能体现
  • 2.1 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 2.2 跟踪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体现
  • 3 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内容
  • 3.1 跟踪审计内容的确定
  • 3.2 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
  • 3.3 跟踪审计查证的范围
  • 3.3.1 关注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运用的合理性
  • 3.3.2 关注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运用的效率性
  • 3.3.3 关注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运用的经济性
  • 3.4 跟踪审计查实的结果状况
  • 4 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的方法和技巧
  • 4.1 跟踪审计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原则
  • 4.1.1 跟踪审计的基本特征
  • 4.1.2 跟踪审计的主要原则
  • 4.2 跟踪审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
  • 4.3 跟踪审计程序及相关技巧
  • 4.3.1 跟踪审计的程序
  • 4.3.2 跟踪审计的技巧
  • 4.4 跟踪审计方法的应用
  • 5 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效果评价
  • 5.1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 5.2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内容
  • 5.2.1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方法
  • 5.2.2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内容
  • 5.3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5.3.1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5.3.2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4 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设计
  • 5.4.1 实行跟踪审计结果公告的背景和意义
  • 5.4.2 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设计
  • 5.4.3 完善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议
  • 6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1 灾后重建工作中实施跟踪审计的优越性
  • 6.2 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6.3 灾后重建工作中实施跟踪审计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工作的对策[J]. 智富时代 2017(04)
    • [2].浅谈灾后重建中板房的回收处理[J]. 住宅产业 2009(05)
    • [3].四川灾后重建志愿者的特点和作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05)
    • [4].探究改善灾后重建的资金管理措施[J]. 现代商业 2014(09)
    • [5].灾后重建防渎职,民主监督须强化[J]. 重庆与世界 2011(01)
    • [6].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灾后重建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1)
    • [7].灾后重建与信息公开[J]. 理论前沿 2008(21)
    • [8].以人为本 科学重建[J]. 决策咨询通讯 2008(S1)
    • [9].试论公益信托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J]. 魅力中国 2010(12)
    • [10].地震灾后重建住宅小区的选址与规划[J]. 西铁科技 2008(S1)
    • [11].科学推进北川新县城建设与发展的再思考[J]. 农村经济 2010(10)
    • [12].地震灾区公共图书馆重建引发的思考——以绵阳市公共图书馆为例[J]. 公共图书馆 2012(02)
    • [13].灾后重建中亟需加强法制宣传[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14].汶川地震灾民参与灾后重建的对策探析[J]. 现代商业 2009(23)
    • [15].灾后重建之中日比较[J]. 商业故事 2015(27)
    • [16].废弃物在灾后环境重建中的利用[J]. 建筑学报 2009(01)
    • [17].灾后重建的都江堰奇迹[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9)
    • [18].灾后恢复重建公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06)
    • [19].文化视阈下的地震灾后宗教重建问题[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 [20].论灾区恢复重建藏羌美好新家园的辩证持久战[J]. 阿坝科技 2009(02)
    • [21].灾后重建的成效、困难与对策[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22].汶川灾后重建中心城区近郊城镇规划设计探讨——以绵竹市东北镇为例[J]. 华中建筑 2010(08)
    • [23].教育建筑灾后重建的经济性与设计品质——汶川震后部分援建项目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 建筑学报 2010(09)
    • [24].震后灾区重建税收优惠探讨[J]. 华商 2008(15)
    • [25].对君塘镇灾后重建旅游发展的思考[J]. 文化学刊 2015(01)
    • [26].灾后对口援建对汶川地震灾区就业的影响研究[J]. 中国商贸 2013(11)
    • [27].汶川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0)
    • [28].地震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过程目标及其实现[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9].灾后重建资金来源探究[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7)
    • [30].浅析公益信托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8)

    标签:;  ;  ;  ;  

    灾后重建资金与物资跟踪审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