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振东河北省广平县北吴村中学05765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课堂上的第一要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手段,而为了激发兴趣而改进的实验更是手段中的手段。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最直接、最容易的手段,因此要把深奥的化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去理解,转化成游戏去记忆。初中化学教材使用周期长,故而难免有不尽人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地方、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地方,这时教师要大胆创新,创新教材,创新实验,创新学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生活化创新
一、实验改进趣味化
在初三化学开学第一节课上,我设计了巫师杀鬼实验和互变饮料实验。巫师杀鬼实验:事先用酚酞试液浸湿晾干的黄纸叠成一个小人儿,课堂上用刚被碳酸钠溶液喷湿的木剑刺穿小人儿,由于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成红色,因此会在小人儿的伤口处和木剑上留下红色,显得血迹斑斑。互变饮料实验:事先在实验台上摆出五个烧杯,里面分别盛着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五种无色液体。我兴高采烈地端起第一杯无色溶液说:“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我请同学们喝白酒。喔,还有女同学,那我请她们喝红酒。”我不动声色地把第二个烧杯中的少许液体倒入第一个烧杯中,溶液立刻变红了,学生也兴奋起来。“喝酒有害健康!大伙还是喝矿泉水吧。”我把第三个烧杯里的液体都倒入了第一个烧杯里,溶液立刻变成了无色,学生又哇的一声。“一杯矿泉水送给大家,喜欢吗?……喔,矿泉水没有汽水好喝,我请大家喝汽水!”接着把第三个烧杯内的液体倒入第四个烧杯,立刻有大量气泡冒出来。“是什么?……但喝雪碧过量会造成体内钙元素的流失,我给大家准备一杯牛奶来补补钙。”第四个烧杯中的液体倒入最后一个烧杯,马上变成了白色浑浊状液体。学生欢呼起来:“露露,牛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分子运动的实验我是这样改进的:首先请班内最有威信的学生到前面用书写秘密情报的特殊墨水(酚酞试液)写一封秘密情报信(你最崇拜的同学的名字),写秘密情报的特殊墨水是什么呢?班内最有威信的学生最崇拜的同学是谁呢?用什么方法才能像电影里的地下工作人员一样看秘密情报呢?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把这封情报放在已开口的浓氨水的上方,过一会儿,白纸上显出了红色的字迹。
二、实验原理生活化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就好像日常生活中的烧开水一样,因此我上课时不提制取氧气,先问学生烧开水:烧开水要用什么炊具(水壶、带火圈的煤气灶、暖壶)?烧开水的步骤是什么(检查水壶是否漏水、向水壶里加水、将水壶放在煤气灶的火圈上、点火、水开后关火、将水壶里的水倒入暖壶)?再出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让学生指出装置图中的仪器与烧开水的哪些在功能上是相仿的(酒精灯——煤气灶、带铁夹的铁架台——火圈、试管——水壶、集气瓶——暖壶)?那么,制取氧气的步骤与烧开水的步骤是相似的,请同学们根据烧开水的步骤设计出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步骤。制取氧气的步骤应该是什么呢?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一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1.检查试管是否损坏;2.向试管内加入高锰酸钾;3.把试管固定在铁夹上;4.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5.产生氧气后熄灭酒精灯;6.收集氧气。最后让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找出三个区别(检查气密性、先收集后熄灭、先离水后熄灭),师生讨论解决之。
三、易混知识对比化
比如,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氧气、氮气、氢气、氯气和非金属化合物由分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含金属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这两组知识点是特别容易混淆的,于是我就建成了如下表格进行对比:
四、深奥知识形象化
分子的定义、原子的定义、分子的构成、分子式的书写、化学瓜的本质、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7个知识点能否精确掌握都取决于对原子的重新组合这个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深刻、形象的理解。我以学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来表演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比如电解水,4个穿红衣服的学生饰氢原子,2个穿蓝衣服的学生饰氧原子。每两个穿红衣服的学生分别拉一个穿蓝衣服学生的一只手表示每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成一个水分子,演示出两个水分子。通电后,学生们松开手,表示两个水分子都分裂成了单个的原子。然后,每两个穿红衣服的学生把手拉在一起表示每两个氢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氢气分子;两个穿蓝衣服的学生再把手拉在一起表示一个氧分子。这样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分裂和新的分子的形成,理解了分子的定义、分子的构成、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氧气的化学式为什么是O2,学生看到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再分,形象地理解了为什么把原子定义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重新组合,数目不多不少,又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文献
(1)季文德刘正贤《初中化学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天津教育学院化学系《初中化学学法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