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初步建立地震档案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民,李君[1](2021)在《中国古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灾害史是灾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震灾情、抗震救灾、成因认识、抗震建筑、地震科技构成了地震灾害史研究的主要方面,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20年间的中国地震灾害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总结研究现状并分析不足,以期推动中国古代地震史的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震灾害具有史料整理系统详实、研究问题覆盖面广、研究方法多样的主要特征,但也存在史料挖掘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横通"与"纵通"、交叉研究不足等问题。应加强史料的挖掘和利用、积极探索学科交叉的多视角多维度研究,充分发挥其理论和现实价值。
白豆[2](2020)在《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以山西地方文献为史料基础,尝试从普通民众的受灾经历、灾害认知、灾害应对与灾害记忆等维度对清代山西灾害社会予以深度解剖,进而系统地揭示灾害对山西社会各层面的诸多影响,展现一种整合的、全方位的清代山西灾害史。在回顾学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将地方文献应用于山西灾害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分别从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灾害书写、历史语境和发掘利用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述。与官方文献的灾情记录主要侧重于灾情和赈济相比,地方文献所呈现的内容则涉及民间社会应对、粮价物价、地权流转、灾民心态、民间信仰和灾害记忆等多个方面,成为深入了解基层民众灾害经历的重要文本。其次,主要展现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灾害情况,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定量分析,在整体上把握清代山西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区域特征。在此前提下,将碑刻记录中个体的灾害重新放置于整体的灾害中做定性分析,尝试以此探究民间灾害记忆的特点,以及因此映射出的灾害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深层内涵。首先,选择灾害记录较多的碑刻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府、州等分别对其中的灾害情况进行分区讨论。其次,以碑刻记录的灾害发生地为基点,上溯至各地方志,对其中的相关灾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山西内部的区域灾害特性明显,其中影响各地的主要灾害并非完全一致,也并不都以旱灾为首。最后,结合官方文献《清实录》等对碑刻灾害记录的特点进行探讨,发现民间灾害记忆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第三,主要讨论清代山西灾害的地方应对。从其开展的相应救灾模式来看,则实际包含了官方赈济和地方自救两个层面。具体而言,地方社会的应灾手段可细致划分为神灵崇拜、村社救灾、宗族赈济、乡绅赈济、商人赈济和官民互动等多种形式,其中官民互动则是地方灾害应对中的重要特色。即便是缺乏国家赈济,地方社会同样拥有独立的一套防灾自救体系。它区别于国家荒政体系,但在特定条件下又与官员赈济和国家赈济相结合,以此共同应对地方灾害。第四,以清代山西重大灾害“丁戊奇荒”为研究个案,分别从灾民认知、灾害应对、灾民生活、地权流转和灾害记忆等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首先,根据碑刻资料的相关记录,分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来“还原”基层民众认识和应对灾害的全过程。其次,以“丁戊奇荒”期间的土地交易文书来分析基层社会的地权流动以及由此展现出的灾民日常性生活,进而揭示了传统灾害史研究中“逃荒”和“救荒”话语体系之外的其它生活面向。最后,对“丁戊奇荒”的民间记忆开展长时段研究,深入分析民间灾害记忆生成和流传的基本特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后,以清代静升村的民间灾赈为例,具体从受灾情况、灾赈背景、宗族赈济和村社赈济等方面展开分析,并重点考察基层社会构成、宗族和地方仓储等与村社赈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表明,旱灾及其引发的饥荒是清代静升村遭遇的主要灾害,相应的赈灾主力自清中期起由国家明显向地方下沉。其中强大的宗族势力及商化的公项管理是长久维持静升村赈济传统的重要因素。而其间救灾主体由宗族向村社的过渡,则充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相互结合及宗族内部士绅对地方社会的权力渗透。地方民众的传统禳灾习俗和长时期形成的防灾减灾经验共同构成了清代山西地方社会独特的“民间”救灾传统,并逐渐生成相应的灾害记忆与独特的灾害文化。其中碑刻是民间灾害记忆传承的主要载体,而相关灾害记忆的生成则与地方社会的自我救灾能动性有很大关联。由此表现出的明显分层,则既是民间社会开展自救活动的有力印证,也是对清代官方赈济实效的侧面肯定。
平彩鹏,杨柳[3](2020)在《开展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一、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意义1.地震档案数字化势在必行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世界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革,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无时不在、无处不联的强大功能,为用户提供无所不有的智能服务,使得社会各行业都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地震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社会发展保持步调一致,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转
蓝姝[4](2019)在《美国NGGDPP对地震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文中提出我国地震发生频次高、强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地震灾害发生较为严重国家之一。地震档案既是地震活动的真实反映,也是开展防震科研、决策指挥的重要依据。地震信息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地震档案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对地震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美国国家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保存计划(简称"NGGDPP")在地震档案信息资
聂选华[5](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孟超祥[6](2019)在《清代甘肃城池建修研究》文中认为清代甘肃由明代的边陲之地变为内陆之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清代是甘肃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近代甘肃城市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甘肃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既有对前代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城池作为古代城市的主体之一,它的建修离不开官方与民间等社会力量的相互协作与互动。对清代甘肃城池建修的研究有助于展示其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发展的面貌,以此为视角是一个极佳的角度。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各地政府争相以境内残存的古城墙作为发展旅游的契机,争相对古城墙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和明清城墙申遗项目的进行,甘肃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留存有大量的古城墙遗址,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当可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从而引起人们对保护古城墙的重视,同时也能为当地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之地。鉴于以上考虑,本文以“清代甘肃城池建修”为研究对象,总结清代甘肃城镇发展的经验,可为今后本地区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叙述了清代甘肃城池分布与地理特征、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三者相互关联,自然地理特征起决定作用。清代甘肃城池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优越,行政区划设置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第二章对清代甘肃地区的城池外部形态进行探讨,包括城墙的周长、形状,城门的数量和名称设置,护城河等要素。甘肃多为微、小型、规则型城池,这与该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人类某种意志的体现。第三章着重探讨清代甘肃城池建修的缘由,认识到在清代近三百年间甘肃城池的建修受地震、水灾、风沙、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乾隆、同治至光绪等年间成为城池建修活动频繁的阶段。同时对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乱时,地方社会在救灾和城池建修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进行探讨。第四章对城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清代修城的管理制度、城池勘估、修城经费的构成与筹措、督工人员的遴选、修城劳力的构成与工价、物料的措办、城工验收等相关问题,揭示了古代社会在城池建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第五章对清代甘肃城工的区域影响进行研究。城工在提升城市防御能力、改善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修城碑文和城工告成诗的出现,为城市增添不少人文气息,使城市的文化景观得到提升;灾荒期间实行“以工代赈”建修城池对改善民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城工的开展对区域经济具有双重作用;城工的开展在官民关系上具有双重作用,修城之利会促进官民关系的和谐,修城之弊会造成官民之间的离心离德。
朱少华[7](2018)在《地震科技创新形势下的档案创新服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和《国家地震科技创新规划》的实施,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如何为地震科技创新服务,是地震系统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从地震科技创新服务;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数字档案室;深入开展创新型的档案宣传活动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立昕[8](2018)在《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研究》文中提出地震不仅是自然灾害,更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学关注的课题之一。明清时期安徽地震频发,有史料记载的就有308次地震,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安徽经历如此多的地震,古人也在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有时还喜欢把地震与人事附会到一起,认为地震与政治得失有关。一般说来,明清时期安徽地震频发,并呈现以下特点:从时间上看,安徽地震呈周期性变化,且主要发生在春、秋、冬三季,夏季偏少;从空间上看,皖北地区要多于皖中和皖南地区,且霍邱和五河两地发生次数最多;从强度上讲,安徽地震强度不大,破坏性偏弱,常常会引发山裂、山洪、疫病等次生灾害。同时安徽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伴有异象出现。今天,除了从自然科学来解释地震原因外,也很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明清安徽地震的概况,并分析出明清安徽地震的特点和影响,总结出抗震救灾的历史经验,为今后抗震救灾提供借鉴。
王功[9](2017)在《20世纪以来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灾害史料的整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个别重大灾害,如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这些成果是继续深入研究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的基础和前提。但其中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缺少以宁夏地区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成果;专着类成果多以灾害史料汇编为主,缺乏对自然灾害具体的分析及社会应对情况的研究;资料汇编及期刊论文等成果的研究多以旱、涝和地震三种灾害为主,而对其他自然灾害的研究,如雹灾、冻灾、虫灾等几无涉及。
李娟,袁志祥[10](2017)在《我国地震灾害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围绕地震灾害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地震灾害档案的定义和特征,及其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提供服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地震应急救灾工作需求,提出从做好地震灾害档案规划、丰富地震灾害档案内容、实现地震灾害档案增值、提升地震灾害档案服务这四方面来加强地震灾害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初步建立地震档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初步建立地震档案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灾害史料 |
2 地震灾害赈灾救济 |
2.1 地震灾害的区域研究 |
2.2 地震灾害的历史阶段研究 |
2.3 地震灾害震例研究 |
3 地震成因认识 |
4 防震减灾建筑 |
5 地震科技仪器 |
6 总结与展望 |
(2)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山西灾害史研究中的地方文献使用问题 |
第一节 地方文献对灾害史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虚实之间:地方文献的灾害书写与历史语境 |
第三节 地方文献在灾害史研究中的发掘与利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灾害 |
第一节 清代山西行政区划 |
第二节 碑刻所见清代山西地方灾害 |
第三节 相关县志中的地方灾害 |
第四节 地方灾害在不同文本中的反映 |
第三章 清代山西灾害的地方应对 |
第一节 地方禳弭救灾 |
第二节 村社赈济 |
第三节 灾害中的官民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丁戊奇荒”中的社会生活与灾荒记忆 |
第一节 基层民众对“丁戊奇荒”的认知与反应 |
第二节 光绪初年的灾荒、地权与民生 |
第三节 “丁戊奇荒”灾害记忆的长时段考察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一个山西商镇的民间灾赈史 |
第一节 清代静升村的区域背景与受灾情况 |
第二节 清代王氏家族的灾赈实践 |
第三节 清中后期村社赈济的具体实践 |
第四节 小结——兼论个案研究的普适性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3)开展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意义 |
1. 地震档案数字化势在必行 |
2. 数字化工作为地震档案妥善保管创造了条件 |
3. 数字化地震档案更加便于科学化管理与利用 |
二、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状况 |
三、加快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对策 |
1. 建立健全数字化工作管理体系 |
2. 制定数字化工作操作流程 |
3.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
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4)美国NGGDPP对地震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NGGDPP地震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特点 |
1.做好顶层设计, 实现通用共享 |
2.制定元数据标准, 注重可视化开发 |
3.拓宽收录范围, 提供多样化产品 |
4.重视商业机构, 服务内容多元化 |
启示 |
1.完善理论基础 |
2.做好顶层设计 |
3.明确规则标准 |
4.拓宽服务思路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6)清代甘肃城池建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目标 |
第一章 清代甘肃城池分布 |
第一节 地理特征与城池分布 |
一、地理特征 |
二、城池分布及原因 |
第二节 行政区划与城池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城池分布 |
第二章 清代甘肃城池外部形态 |
第一节 甘肃城池的外部轮廓特征 |
一、城墙周长 |
二、城墙形状探讨 |
第二节 甘肃城池的城门特征 |
一、城门数量归类 |
二、城门名称设置 |
第三节 甘肃城池的护城河特征 |
一、以天然河流为险阻 |
二、引用其它河流为濠池 |
第三章 清代甘肃城池建修及缘由 |
第一节 地震因素 |
一、地震对城池的破坏 |
二、地震后城池维修 |
第二节 水灾因素 |
一、水灾对城池的破坏 |
二、水灾后城池维修 |
第三节 风沙因素 |
一、风沙对城池的影响 |
二、应对风沙的举措 |
第四节 战乱因素 |
一、兵燹之余甘肃城池受破坏的情况 |
二、兵燹之后对甘肃城池的营建 |
第四章 清代甘肃地区城池修筑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清代修城工程的管理制度 |
第二节 修城勘估 |
第三节 修城经费的构成与筹措 |
一、官帑 |
二、私人捐助 |
第四节 督工人员的遴选 |
一、选派地方官员 |
二、选派士绅 |
第五节 修城劳力的构成与工价 |
一、民夫和工匠修城 |
二、军士修城 |
第六节 城工物料的措办与因地制宜 |
一、城工物料的措办 |
二、物料的因地制宜 |
第七节 城工验收 |
第五章 清代甘肃城工的区域影响 |
第一节 城工与城市景观 |
第二节 城工与百姓生计 |
一、“以工代赈” |
二、区域经济 |
第三节 城工与文化景观 |
一、修城碑文 |
二、城工告成诗和登楼抒怀诗 |
第四节 城工与官民关系 |
一、修城之利 |
二、修城之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7)地震科技创新形势下的档案创新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全方位为地震科技创新服务 |
1.1 强化档案意识, 明确档案管理目标 |
1.2 依靠领导和科技人员, 做好科技档案工作 |
1.3 深入科研一线, 针对性的跟踪服务 |
2 建立数字档案室, 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
3 深入开展新型的档案宣传活动 |
(8)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研究现状 |
三、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概述 |
第一节 安徽地理概况 |
一、安徽地质构造单元 |
二、地质构造体系及断裂带 |
三、安徽地震区划及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概况 |
一、明清安徽境内的典型地震 |
二、明清时期安徽周边地震 |
三、晚清地震报道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 |
一、地震与政治得失有关 |
二、明清时期对地震的科学认识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特点 |
一、时间特点 |
二、空间特点 |
三、强度特征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地震对安徽的影响 |
一、人员伤亡 |
二、财产损失 |
三、异象 |
四、次生灾害的发生 |
第三章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预防与救助 |
第一节 地震的预防 |
一、通过前兆预测地震 |
二、提高建筑物抗震性 |
三、仓储防灾 |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于地震的救助 |
一、自救 |
二、救灾措施 |
三、震后的重建 |
四、对于地震救灾的评价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20世纪以来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往灾害史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 灾害资料汇编及工具书 |
1.全国性的灾害资料汇编 |
2.地方性的灾害史料汇编 |
3.工具书性质的成果 |
(二) 论着类 |
1.自然灾害研究 |
2.救灾思想、制度研究 |
(三) 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 |
1.地震灾害 |
2.水旱及其他灾害 |
3.救灾思想、制度研究 |
4.学位论文 |
二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10)我国地震灾害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灾害档案概述 |
1.1 地震灾害档案概念 |
1.2 地震灾害档案特征 |
2 地震灾害档案管理现状 |
2.1 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
2.2 馆藏不丰富, 服务不主动 |
2.3 条块管理、资源不共享, 利用不充分 |
3 加强地震灾害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
4 结语 |
四、我国初步建立地震档案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综述[J]. 刘利民,李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1(02)
- [2]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D]. 白豆. 山西大学, 2020(08)
- [3]开展地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思考[J]. 平彩鹏,杨柳. 档案天地, 2020(01)
- [4]美国NGGDPP对地震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J]. 蓝姝. 中国档案, 2019(07)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清代甘肃城池建修研究[D]. 孟超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地震科技创新形势下的档案创新服务研究[J]. 朱少华.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9)
- [8]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研究[D]. 张立昕.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9]20世纪以来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J]. 王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0]我国地震灾害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李娟,袁志祥. 华南地震,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