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钟英,张皓[1](2021)在《泸州市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种子是农业的基础,搞好种子产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才能确保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更多、更好的作用,促进种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苏加前[2](2020)在《苍南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推行切实可行的农作物良种推广是推动苍南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苍南县特色农副产业的重要保障。苍南县自“十一五”以来,苍南县农业局通过农作物良种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碰到了很多的问题。从而显得对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就变得很必要,而且在新时代以及智能时代苍南县的良种推广必将发生巨大的变革,所以本文的研究不仅对苍南县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也能给其他与苍南县存在类似情况的县市提供有用的借鉴。本文以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为主线,综合运用了各种理论结合参考国内外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林产品良种推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调查,研究了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现状对苍南县良种推广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了解了苍南县推广农作物良种的背景和工作,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苍南县良种推广现阶段的表现以及问题成因,提出了促进种子生产、管理及种业体系创新的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苍南县的种业体系,为苍南县的种业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措施建议。本文共分7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一九i方法以及研究数据的来源。第二部分阐述了良种推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还有国内外的良种推广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国外种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第三部分是分析了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包含苍南县水稻、番茄及蔬菜的良种推广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以及苍南县以及做出的措施对策。第四部分是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大量的数据研究,当前苍南县在开展农作物良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种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推广经费不足满足不了良种推广工作需要;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制约良种推广工作的开展;农作物品种选择不合理;推广对象分散与推广效率低下;种子市场存在无证经营及假冒伪劣产品。第五部分是经过分析,得出种业体系不健全;良种推广中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良种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企业盲目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造成选择不合理;良种推广对象认知水平能力有限;种子管理主体方面执法力度不够等是当前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第六部分认为,为进一步推动苍南县农作物良种的推广和提升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效能,需要发挥政府职能完善良种推广体系;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加大良种推广资金投入;加强良种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多种途径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种子市场等措施建议。通过相应的措施能够最终形成苍南县种业体系合理的市场环境。
耿杰[3](2018)在《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指出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大田生产的前提条件,盐城市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最适宜开展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区域。从1976年国家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开始,杂交水稻种子产业便落地盐城,发展壮大,成为盐城种业的支柱产业。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的42年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起伏变化的曲线上,基本上可以看到各种影响因素作用的效果。本文通过查阅盐城市历年种子产业历史档案,梳理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脉络,将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四十多年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76~1982)、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0)、挫折与发展阶段(1991~1999)、两系制种阶段(2000至今)。通过研究历史档案,汇总分析近五年来盐城市杂交水稻生产情况,调查走访制种企业和制种大户,对近年来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气候情况、生产面积、品种组合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层分析。总结得出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主要受到五个方面因素影响。1.制种效益。近三年来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的平均生产成本为2150元/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平均效益为1040元/亩。虽然制种成本逐年提高,但粮食种植效益下降,有利于制种产业发展。2.市场需求。杂交水稻种子的价格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盐城市制种产业发展历史上多次出现外地需求突增迅速推高本地制种产业的情况,1992年至2000年的发展低谷也是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3.政策调控。盐城市制种产业发展历史上处处都能看到政策的影响力。1982年国家改革杂交水稻种子繁制模式,1992年至2000年全国范围粮食结构调整,均为政策影响市场需求间接影响制种产业。由2016年至2018年制种产业逆势上升更能看到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4.气象因素。杂交水稻种子产量受气候影响巨大。在三系制种发展时期,盐城市制种产业便多次受到气候影响,发展受挫。2000年后两系制种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更易受到气候因素影响,19年中便有6年严重受灾,使制种产业严重受挫。5.品种因素。杂交水稻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很快,1999年开始两系品种制种面积便迅速扩大,取代三系品种。仅仅4年时间,优势品种便全部被新品种取代,新品种两至三年便能迅速占领市场,品种优势巨大。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并结合盐城市当前缺少自有品种、农村劳动力减少、两系制种不安全等实际困难,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提振制种产业。1.政府多方面扶持。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项目成效明显,应当继续争取后续项目支持。国家级杂交水稻市场信息平台和地区杂交水稻制种气象预报可以发挥政府信息优势和气象技术优势,避免市场因素与气象因素对制种产业的不利影响。2.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杂交水稻种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可以牵头组织制种联合体,研发自有品种;建立互助保障机制,帮助恢复生产;收集各方信息,发挥专业优势;展开联合协商,增强本地企业话语权。3.进一步提高保险保障。制种保险对提高制种积极性,恢复再生产起到较好效果。针对目前制种保险赔偿标准低、操作不专业、承保意愿低等问题,建议成立专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提高保险标的、建立再保险机制。4.大力推进制种机械化。近年杂交水稻制种用工成本迅速增加,而仅播种、插秧、施肥、喷药四项作业就可以每亩节约成本132.15元,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农事措施及时完成。新技术不断涌现,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授粉、父本机插等技术逐步推广,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5.优化品种组合,推进品种自主。目前盐城市仅两家本地企业有自有品种,制种单位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生产风险。一方面制种单位应积极扩大优势品种制种面积;另一方面应该主动研发自有品种组合,同时与科研单位联合,购买表现优异的新品种。
刘士丛[4](2014)在《天津市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关系居民食品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小麦种业是稳定小麦种植、提升产量及品质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意义:一是保障小麦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效。二是促进小麦种业发展,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分析种子产业对小麦生产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小麦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迅速造就一批强势种子企业,发展壮大小麦种子产业,及时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多、更好地优良品种,促进种业结构调整,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天津市的小麦种植面积波动较大,共经历了六个主要阶段,品种主要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等,共认定、审定、引种小麦品种101个,现已退出83个,现有小麦种子企业6家,制种基地1.2万亩,企业规模较小。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规模小,种子产业化程度不高,种业育、繁、推产业链条较为松散,缺乏核心竞争力;供种保障能力不强;种业监管能力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天津小麦种业的主要问题。面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天津必须发展科技型种子产业,打造种源农业,用现代技术和设备武装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单位,在种子基础设施建设上上档次、上水平,在种质资源和育种手段上不断创新,开发国内外大市场,使天津小麦种业不仅能为本市农业生产服务,还要在国内国际种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推进天津小麦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有:加快推进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种子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利用;提升商品种子繁育能力;促进种业科技成果交易;严格种子市场监管。通过研究,本文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天津具有发展小麦种业的自然条件、传统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在优质、特用小麦种子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2、天津小麦种业发展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市场化竞争,规范企业管理机制,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整合小麦种业资源,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3、品种研发实行商业化育种,打破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体制,政府科研经费优先保障企业研发育种需求,以产业化为目标,面向市场开展品种研发。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科技型企业发展、品种研发后补助、科研人员流动、种子生产保险、制种基地补贴等方面加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引导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吕瑛姿[5](2013)在《温州市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种子产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其他农业投入要素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种子产业安全,决定了农产品的安全,种子产业质量,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种子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产品的发展水平,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影响国家粮食储备和安全的先决条件和关键要素,我们必须重视种子产业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基础地位,不断改善和提升种子产业的生产与加工。温州市种子企业以民营为主,起步早、发展快,但也存在着很多弊端。本研究通过调查温州市主要的种子企业,访问温州市农科院、农业局、副食品办的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系统、全面、客观地分析、了解温州市种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温州的种子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分析表明,温州市种子产业存在着品种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经营管理体制方面、种子加工方面、种子质量检验方面、市场监管方面等的问题,根据温州种子产业现状,针对上述问题,认为发展温州市种子产业可以采取完善法制,强化管理,规范种子市场;构建优势种业集群,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新品种选育,走品牌化道路;更新经营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相应对策。
吕波[6](2014)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下我国种子企业持续经营研究》文中认为发展农业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育种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措施之一。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农业新技术革命正兴起,种子产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拥有核心技术和形成知识产权能力的竞争。十七大提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根本在于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种子企业创新能够得到有效回报,更进一步的,种子企业的持续创新将让农民获得更多选择新品种所带来的收益,进而推动农业发展。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相继实施,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种子市场商业化改革也逐步形成。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理论、生产函数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下我国种子企业经营现状以及持续经营的维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种子企业研发行为积极性和增强企业研发能力、降低种子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提供重要参考。阐述了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行业特征和种子企业持续经营的内涵、企业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概念、农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理论、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概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演进脉络,指出随着农业、育种业和种子贸易的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发达国家私人育种公司的育种工作迅速开展并超过了公立机构,育种速度和育成新品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迅速改变了种子产业的面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于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后,彻底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使我国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更好、更快,有力地刺激了种子企业育种创新和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推动了“选育、生产、经营一体化”进程;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下种子企业研发行为、我国种子企业申请与授权植物新品种权数量变化以及两者的差距、种子企业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运用统计描述和DID模型分析了我国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收益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种子企业成本效益发展变化,成本效益变化,运用SFA模型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种子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内容,得出种子企业的研发行为受遗传资源所支付的成本、科研人员的数量、销售额预期以及创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使用遗传资源所支付的成本以及科研人员对企业的研发行为有积极作用,也就是企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影响企业的研发行为,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合伙私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不高,企业进行新品种研发的动力源于研发行为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种子企业新品种权的保护水平过程受创新成本提高的影响,所以对种子企业的研发行为有一定的有消极影响;得出1999年至2012年我国种子企业的研发经费、员工工资、员工人数、日常经营资金、申请费、审查费、年费、所支付的遗传资源成本、净利润总体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意味着种子企业品种权申请量上有一定的突破,但申请的质上与科研单位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表明其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得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立以来,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企业与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企业相比,其生产运营收益显着地增加,企业的科研投入、独立研发能力以及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生产运营收益,在影响种子企业生产运营收益的变量中,科研人员与推广人员占员工的比重、独立研发品种占总研发品种的比重以及企业是否设置专门的品种保护或知识产权管理的部门对企业生产运营收益具有正向影响,而种子企业的科研经费占经营经费的比重与侵权案件数量对种子企业的生产运营收益具有负向影响;得出我国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生产效率仍然存在改进空间,研发经费的投入和累计授权品种数量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东部地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高于中部地区的企业,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种子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又高于西部地区的企业,中西部的种子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经费的投入和累计授权品种数量会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但累计审定品种数量对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提出强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保护意识、增强企业研发能力、促进多元化主体合作、加大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力度、保护种子企业的生产运营收益、加强自身科研实力的同时注重合作战略、重视维权部门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等政策建议。
邓林峰[7](2013)在《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人类历史最悠久依赖性最强的产业,农业与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同步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种子产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已成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商品,对农业的稳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水稻是湖南主要的种植农作物,近年来,湖南省水稻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因此,对目前湖南水稻种子产业现状及湖南水稻种子产业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结构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且做出简要评述,并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为探讨产业链理论和水稻种子产业理论。第三部分是国外水稻种子产业的经验和启示。根据国外种子产业的经验和启示,总结出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第四部分湖南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是根据实际统计的官方数据,运用图表分析阐述我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运用SWOT分析我省水稻种子产业现状,分析出湖南水稻种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促进湖南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建议,根据我省生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优化我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展望与不足之处。
时如愿[8](2012)在《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蔬菜生产意义重大。国家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蔬菜生产等相关工作。而蔬菜种子作为蔬菜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蔬菜种业作为蔬菜产业最重要的一环,其地位不容忽视。可以说,蔬菜种业发展状况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和农业繁荣、农民幸福。研究蔬菜种业竞争力问题,对下一步提高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对蔬菜产业,乃至农业繁荣、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理论、农业经济学等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内外蔬菜种业发展现状、提高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1)国内外蔬菜种业竞发展状况、我国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国内外蔬菜种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认识和研究,包括国内外蔬菜种业的研发育种状况、生产加工状况、市场及营销状况、国际贸易状况;然后,根据对比状况分析,发现我国蔬菜种业在各个产业链环节中存在的问题。(2)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问题分析。第一部分,蔬菜种业中最重要的是蔬菜种子,单独围绕蔬菜种子进行竞争力测定,得出我国蔬菜种子在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率、贸易竞争指数等方面不是很高,且没有显性比较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二,对我国蔬菜种业进行产业组织分析,得出了我国蔬菜种子行业集中度不高,发展水平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一体化发展落后,与国外跨国种企差距明显,无法抗衡;第三,对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的五力分析。运用五力分析模型对蔬菜种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在五种力量方面的具体状况,发现了优势所在和不足之处。(3)为切实提高蔬菜种业竞争力所应采取的对策或措施。通过对国内外蔬菜种业各产业链的深入研究,并运用理论及模型对我国蔬菜种业进行了充分分析后,发现了我国蔬菜种业的优劣之处,并结合影响因素和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一些优良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下一步提高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首先是基础性研究与应用研究要合理分工并相互协作,共同促进蔬菜种业发展、竞争力提高;其次,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应用技术发展;第三,要依法合理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管理,优化竞争环境;第四还要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开拓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第五最要加强我国蔬菜种业的竞争力,就必须鼓励蔬菜种业集团公司兼并重组等,发展成为产业化水平高的大型国际集团公司,即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种子企业实力;第六,强化品牌意识,加快良种推广体系建设;最后一点是要加强对蔬菜种业人才的培养。
彭玮[9](2012)在《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始终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农业科研体制僵化、品种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粮食“八连增”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种业目前基本上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在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国种业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做大做强中国的民族种业,牢牢掌控中国粮食的“命脉”,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分为七个章节,主要是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有关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中国种业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是导致竞争力偏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种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的8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湖北省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体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人才结构、销售收入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农户用种行为及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国内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推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湖北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种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良种供应能力逐步提高、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种子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种子技术实现了高新化、科研成果实现了产权化、种子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子经营实现了市场化;通过对我国种子生产与品种研发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种子生产基地模式与种子经营模式。我国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尚未达到成功的标准,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企业科研实力薄弱,尚未成为农业科研主体,必须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2、从美国种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与中国种业发展相似,也是有政府管理到过渡阶段、垄断阶段、市场化竞争阶段,说明种业发展的规律应该走向市场化;种子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是种业发展巨大推动力,同时重视品牌的建设与保护,以法治种,保证质量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借鉴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政府引导,合理分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技术推广,同时注重立法保障。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该明确各级科研机构和单位的分工,合理解决人员分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3、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种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全国农业大省、用种大省的身份严重不符。全省21家科研机构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体制约束导致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全省106家种子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湖北省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基本上属于经营型企业,无力进行种子科研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全省672户种子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显示,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地变化,妇女、老人、儿童比例的提高对保障种业生产提出了挑战。农户对种子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通过经销商的渠道进行购买种子,同时农户对种子品牌还没有建立一定的忠诚度,种子企业的品牌建设急需加强。大部分农户认为种子价格偏高,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混乱,市场监管急需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科技创新能不强、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种业发展环境不佳。4、建立了湖北省种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四个方面,量化未来湖北省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保障目标实现的具体内容,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形成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根据湖北种业资源禀赋条件和未来十年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需要,结合湖北种业优势和特色,按品种对湖北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业区域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根据重点内容和区域布局设计重点项目,更加具体的规划出湖北省种业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种业发展要有一个宏观发展规划和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一是加快国内种业资源整合,快速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三是要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产权和种业的机制活力等关键环节上突破;四是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五是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六是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杨虎[10](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泸州市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1.1 种子生产基本情况 |
1.2 种子经营方面的基本情况 |
1.3 种子企业的基本情况 |
2 种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种子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1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种子产业发展支持不够 |
2.1.2 制种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
2.1.3 水稻制种比较效益较低,农户积极性下降 |
2.1.4 集中成片规划难 |
2.1.5 市、县种子储备体系未能建立 |
2.2 种子经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种子经营的门槛低,经营人员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
2.2.2 经营档案不完善 |
2.2.3 未审先推和退出品种继续销售 |
2.3 种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推进种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
3.1 促进种子生产发展 |
3.1.1 加大种子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 |
3.1.2 加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投入 |
3.1.3 实施制种生产专项补贴 |
3.1.4 加大土地向制种大户流转 |
3.1.5 提高种子收购价格 |
3.1.6 加强制种技术研发和培训,把先进的制种高产技术落实应用到田间 |
3.1.7 支持种子企业继续实施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种子企业 |
3.1.8 设立种子储备专项基金,建立种子储备体系 |
3.2 加强种子经营管理 |
3.2.1 适当提高从事种子经营的门槛,设置必要的保障条件 |
3.2.2 加强种子法宣传培训,严格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子经营行为 |
3.3 提高种子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 |
3.3.1 增加投入 |
3.3.2 加强建设 |
(2)苍南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作物良种推广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
1.1.2 农作物良种推广是促进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要保障 |
1.1.3 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良种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数据来源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理论 |
2.2.2 创新扩散理论 |
2.2.3 目标团体理论 |
2.2.4 双向沟通理论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良种方面的研究 |
2.3.2 农业推广方面的研究 |
2.3.3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2.4.1 良种方面的研究 |
2.4.2 农业推广方面的研究 |
2.4.3 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现状 |
2.5 国外种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 |
第3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现状 |
3.1 研究区域概括 |
3.1.1 苍南县水稻良种的推广现状 |
3.1.2 苍南县番茄良种推广现状 |
3.1.3 苍南县蔬菜良种推广现状 |
3.2 苍南县良种推广效果分析 |
第4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问题 |
4.1 民族种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
4.2 推广经费不足满足不了良种推广工作需要 |
4.3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制约良种推广工作的开展 |
4.4 农作物品种选择不合理 |
4.5 推广对象分散与推广效率低下 |
4.6 种子市场存在无证经营及假冒伪劣种子 |
第5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5.1 种业体系不健全 |
5.2 良种推广中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 |
5.3 良种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
5.3.1 种子科技人员比重不足 |
5.3.2 种子科技队伍文化学历偏低 |
5.3.3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
5.3.4 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小 |
5.3.5 定员编制与担负的任务不协调 |
5.4 企业盲目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造成选择不合理 |
5.5 良种推广对象认知水平能力有限 |
5.6 种子管理主体方面执法力度不够 |
第6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措施建议 |
6.1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良种推广体系 |
6.2 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加大良种推广资金投入 |
6.3 加强良种推广人员队伍建设 |
6.4 加强对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
6.5 多种途径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
6.6 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种子市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水稻制种的意义 |
2 国内外杂交水稻制种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当前世界杂交水稻制种发展趋势 |
2.2 国内杂交水稻研究现状 |
2.2.1 杂交稻品种选育的研究 |
2.2.2 杂交稻育种技术的研究 |
2.2.2.1 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结合 |
2.2.2.2 生物技术应用 |
2.2.2.3 特异性育种材料 |
2.2.3 超级杂交稻的研究 |
3 以盐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4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史 |
4.1 起步阶段(1976~1982) |
4.2 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0) |
4.3 挫折与发展阶段(1991~1999) |
4.4 两系制种阶段(2000至今) |
第二章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现状 |
1 盐城市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2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1 气候情况 |
2.2 生产面积 |
3.3 品种组合 |
3.4 生产方式 |
第三章 杂交水稻制种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 |
1 杂交水稻制种效益 |
1.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 |
1.2 制种效益 |
1.3 制种与常规粳稻种植效益对比 |
2 市场因素的影响 |
3 政策因素的影响 |
4 气候因素的影响 |
5 品种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建议 |
1 政府多方面扶持 |
1.1 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项目 |
1.2 国家级杂交水稻市场信息平台 |
1.3 地区杂交水稻制种气象预报 |
2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3 进一步提高保险保障 |
4 大力推进制种机械化 |
5 优化品种组合,推进品种自主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 不同时期杂交水稻制种田间情况 |
2 同一时期不同品种、不同地点杂交水稻制种田间情况(8中旬各品种组合开始进入抽穗扬花期) |
(4)天津市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1 国外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国外小麦生产 |
2.1.2 国外小麦育种 |
2.2 我国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我国小麦生产 |
2.2.2 我国小麦品种选育 |
第三章 天津小麦种子产业现状 |
3.1 天津小麦生产现状 |
3.1.1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3.1.2 天津小麦种植面积 |
3.1.3 天津小麦种植产量 |
3.2 天津小麦主栽品种 |
3.2.1 主栽品种历史演变 |
3.2.2 主栽品种现状 |
3.3 天津小麦种子生产现状 |
3.4 天津小麦种子市场情况 |
3.5 天津小麦种子企业现状 |
3.6 天津小麦品种选育情况 |
3.7 天津小麦良种推广情况 |
3.8 小麦种子质量现状 |
3.9 小麦种子价格现状 |
3.10 天津小麦育种现阶段特点 |
第四章 天津小麦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4.1 天津小麦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天津小麦种业发展趋势分析 |
4.2.1 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2 当前种业发展机遇 |
4.2.3 小麦育种发展方向 |
第五章 推进天津小麦种业发展的对策 |
5.1 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5.2 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温州市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种业发展背景 |
1.2.1 国外种业发展历程 |
1.2.2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阶段及相应的制度变迁 |
1.3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3.2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3.3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4 国际种子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种业的启示 |
1.4.1 国际种业发展趋势 |
1.4.2 国际种子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启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温州市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
2.1 温州市基本概况 |
2.1.1 温州市地理位置 |
2.1.2 温州市气候条件 |
2.1.3 温州市农业结构 |
2.2 温州市主要种子企业状况分析 |
2.2.1 主要种子企业类型划分 |
2.2.2 温州市主要种子公司现状 |
2.2.3 温州市主要种子企业现状分析 |
2.3 温州市种子产业发展主要成效 |
2.3.1 种子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
2.3.2 种子种苗育、繁、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
2.3.3 农业主导产业良种化水平明显提高 |
2.3.4 新品种选育与地方种源保护利用取得一定成绩 |
2.3.5 种子种苗经营管理和市场监管逐步规范 |
第三章 温州市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3.1 温州市种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3.1.1 国家宏观政策 |
3.1.2 温州独特的制种气候条件 |
3.1.3 独特的新“温州模式” |
3.2 温州种业面临的挑战 |
3.2.1 种业竞争国际化,跨国公司全面进入 |
3.2.2 温州种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
3.3 温州市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品种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问题 |
3.3.2 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存在问题 |
3.3.3 种子加工方面存在问题 |
3.3.4 种子质量检验方面存在问题 |
3.3.5 市场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温州市种子产业发展对策 |
4.1 温州市种业发展规划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发展原则 |
4.1.3 发展目标 |
4.2 温州市种业发展策略 |
4.2.1 完善法制,强化管理,规范种子市场 |
4.2.2 构建优势种业集群,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
4.2.3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4.2.4 加快新品种选育,走品牌化道路 |
4.2.5 更新经营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植物新品种保护下我国种子企业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种子产业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新品种 |
2.1.2 植物新品种保护 |
2.1.3 种子行业特征及企业经营内涵 |
2.2 农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理论 |
2.2.1 农业技术创新 |
2.2.2 农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
2.3 知识产权保护理论 |
2.3.1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
2.3.2 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 |
2.3.3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 |
2.3.4 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三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演进脉络 |
3.1 发达国家育种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历史进程 |
3.2 发展中国家育种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历史进程 |
3.3 我国育种者进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历史进程 |
3.3.1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演进历程 |
3.3.2 我国植物新品种取得的成果 |
3.3.3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进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下种子企业研发行为分析 |
4.1 种子企业研发过程中申请的与授权的植物新品种权数量变化 |
4.1.1 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数量的变化 |
4.1.2 企 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得到授权数量的变化 |
4.1.3 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量与得到授权数的差距变化 |
4.2 种子企业研发行为受市场规模与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
4.2.1 我国种子企业小而分散种子企业投入少 |
4.2.2 我国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 |
4.3 种子企业研发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统计描述 |
4.3.3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
4.3.4 模型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5.1 植物新品种保护下我国种子企业成本分析 |
5.1.1 种子企业成本构成本构成 |
5.1.2 种子企业研发经费变化趋势 |
5.1.3 种子企业员工工资变化趋势 |
5.1.4 种子企业日常经营资金变化趋势 |
5.1.5 种子企业申请费变化趋势 |
5.1.6 种子企业审查费、年费以及测试费变化趋势 |
5.1.7 种子企业遗传资源所支付的成本变化趋势 |
5.2 种子企业效益分析 |
5.2.1 种子企业效益构成 |
5.2.2 种子企业效益变化趋势分析 |
5.3 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模型选择 |
5.3.2 变量选取及解释 |
5.3.3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5.3.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种子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模型构建及变量设置 |
6.1.1 模型构建 |
6.1.2 变量设置 |
6.2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6.2.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
6.2.2 统计描述分析 |
6.3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分析 |
6.3.2 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我国品种权申请主体呈多元化式的发展 |
7.1.2 我国种子企业的新品种保护申请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
7.1.3 我国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生产效率仍然存在改进空间 |
7.1.4 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能显着提高企业收益 |
7.1.5 种子企业的研发行为受创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
7.1.6 我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实力有待提高 |
7.2 政策建议 |
7.2.1 重视种质研发 |
7.2.2 强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保护意识 |
7.2.3 增强企业研发能力,促进多元化主体合作 |
7.2.4 政府应加大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力度 |
7.2.5 企业在加强自身科研实力的同时注重合作战略 |
7.2.6 企业应重视维权部门的建设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水稻种子产业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水稻种子产业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SWOT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产业链的科学内涵 |
2.1.3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
2.2 产业链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链的主要类型 |
2.2.2 产业链环节理论 |
2.3 水稻种子产业链相关概念界定 |
2.3.1 种子概念 |
2.3.2 种子产业 |
2.3.3 水稻种子产业的内涵 |
2.3.4 种子产业链 |
2.3.5 种子产业化 |
2.3.6 种子产业化体系 |
第三章 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3.1 湖南水稻种植状况 |
3.2 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3.2.1 育种环节的产业现状 |
3.2.2 生产环节的现状 |
3.2.3 销售环节的产业现状 |
3.3 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会 |
3.3.4 威胁 |
3.3.5 湖南水稻种子产业SWOT分析矩阵 |
3.4 湖南水稻种子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育种环节 |
3.4.2 生产环节 |
3.4.3 经营环节 |
第四章 国外水稻种子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种子产业化的形成 |
4.1.1 政府管理阶段 |
4.1.2 立法过渡阶段 |
4.1.3 垄断经营阶段 |
4.1.4 跨国公司竞争阶段 |
4.2 国外种子产业化的特征与发展情况 |
4.2.1 种子管理制度化 |
4.2.2 种子管理规范化 |
4.2.3 种子生产标准化 |
4.2.4 种子投入过程程序化 |
4.2.5 种子公司经营规模化 |
4.2.6 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 |
4.3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3.1 深化改革,健全种子市场机制 |
4.3.2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种子监管机制 |
4.3.3 注重科技创新,培育改良种子品种体系 |
4.3.4 积极与国际种子市场接轨 |
第五章 促进湖南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建议 |
5.1 增加科技投入,提升水稻种子创新能力 |
5.2 引进先进育种技术,促进品种的更新 |
5.3 建立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促进种子生产规模化 |
5.4 加强质量管理,实现种子生产的标准化 |
5.5 引进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
5.6 加强水稻种子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正常运转 |
5.7 加强水稻种子的市场营销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
5.8 加快水稻种子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蔬菜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蔬菜种业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蔬菜种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钻石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3 国内外蔬菜种业发展状况及我国蔬菜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国内外蔬菜种业发展状况 |
3.1.1 国内外蔬菜种业育种研发状况 |
3.1.2 国内外蔬菜种业生产加工状况 |
3.1.3 国内外蔬菜种业市场、营销状况 |
3.1.4 国内外蔬菜种业国际贸易状况 |
3.2 我国蔬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我国蔬菜种子育种研发问题 |
3.2.2 我国蔬菜种子生产加工问题 |
3.2.3 我国蔬菜种子市场及营销问题 |
3.2.4 我国蔬菜种子贸易问题 |
4 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分析 |
4.1 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的测定 |
4.1.1 蔬菜种子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4.1.2 蔬菜种子产品出口增长率 |
4.1.3 蔬菜种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4.1.4 蔬菜种子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
4.1.5 蔬菜种子价格分析 |
4.2 我国蔬菜种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
4.2.1 市场结构 |
4.2.2 市场行为 |
4.2.3 市场绩效 |
4.3 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的五力分析 |
4.3.1 生产要素 |
4.3.2 需求条件 |
4.3.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
4.3.4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
5 提高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的对策 |
5.1 基础性研究与应用研究分工协作 |
5.2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研发能力 |
5.3 规范市场行为,优化竞争环境 |
5.4 扩大市场规模,抓住两个市场 |
5.5 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种子企业实力 |
5.6 强化品牌意识,加快良种推广体系建设 |
5.7 加强蔬菜种业人才的培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种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
1.4.2 种业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 |
1.4.3 种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 |
1.4.4 中国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
1.4.5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研究 |
1.4.6 中国种业发展路径研究 |
2 种子供给与需求弹性分析 |
2.1 种子需求及弹性理论 |
2.1.1 种子用户的需求特征 |
2.1.2 种子市场的需求弹性分析 |
2.2 种子市场供给理论 |
2.2.1 种子市场供给主体的特征与类型 |
2.2.2 种子供给特征及供给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3.1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
3.1.2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
3.2 种子生产基地与生产体系管理——以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
3.2.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模式 |
3.2.2 企业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管理 |
3.3 我国种子企业的经营模式 |
3.3.1 登海模式 |
3.3.2 屯玉模式 |
3.3.3 奥瑞金模式 |
3.3.4 德农模式 |
3.4 我国农业科研现状分析 |
3.4.1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 |
3.4.2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 世界种业的形成和发展 |
4.2 国际农作物种业发展趋势 |
4.2.1 种业战略地位明确 |
4.2.2 市场发展迅速 |
4.2.3 市场集中度提高 |
4.2.4 生物技术迅猛发展 |
4.2.5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 |
4.3 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趋势 |
4.3.1 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 |
4.3.2 种子行业的高新技术壁垒形成 |
4.3.3 种子的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 |
4.3.4 种子经营由分散、小规模区域计划经营向专业化、集团化和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转变 |
4.3.5 由推广高产型品种向推广高效型品种转变 |
4.4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4.4.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验借鉴 |
4.4.2 对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5.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
5.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5.2 湖北省种子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
5.2.1 科研水平分析 |
5.2.2 科研体制分析 |
5.3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
5.3.1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5.3.2 湖北省种子企业销售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
5.3.3 湖北省种子企业聚类分析 |
5.4 湖北省农民用种行为的实证研究 |
5.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
5.4.2 农民用种情况分析 |
5.4.3 市场监管情况 |
5.4.4 其他 |
5.5 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5.5.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5.5.2 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 |
5.5.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
5.6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6.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
6.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分解 |
6.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
6.2.1 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
6.2.2 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
6.2.3 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6.2.4 强化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
6.3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6.3.1 粮食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
6.3.2 经济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
6.4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重点项目设计 |
6.4.1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项目 |
6.4.2 农作物商业化育种项目 |
6.4.3 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6.4.4 种子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资源重组,打造现代化种业航母 |
7.2.2 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
7.2.3 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
7.2.4 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 |
7.2.5 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7.2.6 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
7.3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7.3.1 可能创新之处 |
7.3.2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科研机构调查问卷 |
附表2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情况调查表 |
附表3 湖北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调查问卷表 |
附表4 种子生产基地调查问卷表 |
附表5 农户使用种子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6 项目库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泸州市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钟英,张皓. 四川农业科技, 2021(10)
- [2]苍南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苏加前. 西南大学, 2020(01)
- [3]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D]. 耿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4]天津市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 刘士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4)
- [5]温州市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D]. 吕瑛姿.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7)
- [6]植物新品种保护下我国种子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 吕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7]湖南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D]. 邓林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我国蔬菜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 时如愿.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9]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D]. 彭玮.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