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综览(论文文献综述)
林承园[1](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栗静坤[2](2013)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仅靠外来技术和生产量的提升是靠不住的,也就不能名副其实的称其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一个决定性的、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命脉至关重要的产业,是在一个工业、行业体系中可以起到支柱性作用的产业。有了这样一个或几个产业,就可以辐射周围一大片,可以拉动周边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进步。改革开放30年的汽车发展取得了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与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成为汽车制造强国,关乎到我们的汽车产业是否能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由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可以知道,汽车产业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在汽车这一产业上,我们必须成为一个独立掌握汽车制造技术的国家,必须成为一个有独立民族品牌的国家,所有这些要靠我们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本论文阐述了在人类面对可供量资源有限性时,必须寻找能够最充分的利用资源,创造最大效用的途径,这种途径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选择。同时介绍了技术选择的几种类型和特点。此外,本文还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了简单的回顾,介绍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汽车产销量、经济效益、产业贡献和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对汽车产业的措施也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也对技术模式的类型做了简单的介绍。本文拟从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选择战略入手,从技术选择和技术战略两个方面对汽车企业目前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结所在,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提出解决办法,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现阶段应进行的技术选择战略,最后提出为保证技术选择战略的有效实施而做的相关对策。
李娟[3](2012)在《前置后驱动汽车的整车振动耦合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乘用车销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国内乘用车保有总数更是超过5000万。在这种不断进取的消费需求特征下,汽车产品开发跟随“安全、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路线的同时,发展模式也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其中提升乘坐舒适性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这就要求对汽车整车振动进行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单方向汽车振动研究较多,而其车整车振动耦合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研究前置后驱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主要工作是建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整车振动模型,采用韦尔奇(welch)方法建立发动机激励简化模型,首先单独考虑路面随机激励的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对整车振动耦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同时输入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进行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分析,针对影响汽车振动耦合的参数进行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模型建立结合论文研究方向,基于一定的假设,根据前置后驱汽车的实际布置形式,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1/4汽车九自由度系统振动耦合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车身、驱动轮与驱动桥、车体等部件,综合考虑了汽车的垂直振动、纵向振动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建立汽车垂直振动、纵向振动及传动系扭转振动三者之间相互的激振关系,根据拉格朗日方法推导数学模型。(2)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频域求解方法研究对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分解,基于傅里叶变换推导相应的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求出不同激励下振动响应的均方根值,为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参数变化影响分析提供理论基础。(3)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参数变化影响分析采用某前置后驱动汽车参数,对汽车固有特性进行求解,分析了各固有频率所对应的振动形式。基于推导的频域求解理论,编制仿真程序,在路面单独激励下,对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进行仿真,分析路面等级、车速变化对整车振动的影响。在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对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进行了仿真,分析路面等级、车速变化对整车振动的影响。在路面单独激励、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考虑悬架刚度、轮胎刚度及汽车载荷等参数变化对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的影响,比较路面单独激励、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对整车振动耦合的影响。本文结合前置后驱汽车的发展现状,对整车振动耦合进行研究,建立了1/4整车振动耦合力学模型,确定了整车振动耦合激励,从而建立振动耦合的数学模型;在频域内研究整车振动耦合求解方法,得到了系统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幅频特性及振动响应功率谱密度、均方根值的计算公式;对单独路面激励、路面与发动机联合激励下的前置后驱汽车进行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参数影响变化分析,得出了悬架、轮胎等参数对振动耦合影响的相关结论,为汽车性能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张学忠[4](2010)在《DF商用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F商用车公司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积极融合与创新,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经济形势的波动日益频繁,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使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因此只有不断审视市场环境变化,合理评价内外条件及公司战略,对DF商用车公司从整体进行战略管理研究,才能为其发展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和管理方法实践。本文从战略的视角,以现代战略管理思想和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企业战略研究的一股方法,对DF商用车公司发展现状和公司运营情况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通过竞争五力模型和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以及竞争力分析,对DF商用车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做出量化评价和分析并通过SWOT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匹配,明确了DF商用车公司的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提出战略实施的计划和方案。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认为,DF商用车公司应该采用一体化为主、多元化为辅的增长型战略,以使DF商用车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及其结论不仅对DF商用车公司未来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国内其他汽车企业特别是商用车企业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王建业,张峰,石西锋[5](2010)在《电动商用汽车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汽车企业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已经研发出的电动商用汽车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以及室外实车道路试验,并提出了适用于电动车的试验方法,得出电动商用汽车符合设计原理的结论。
于航飞[6](2007)在《基于电子节气门的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开发》文中提出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内燃机,电动机和电池组作为主要动力源,能够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率,从而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最具有市场潜力的车型之一,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汽车厂商投入巨资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以及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已有多种混合动力轿车和客车问世并投入使用。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和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合作进行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吉利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技术开发”的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本文首先设计了混合动力总成结构,主要有四种工作模式,并设计了辅助控制器的功能:通过对供油电磁阀的控制实现发动机直接起停控制,通过对电子节气门开度的调整来实现对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节控制,并设计了辅助控制系统同主控制器之间的CAN通信。为了实现对节气门的精确控制,文中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模糊PID复合控制器。为实现上述辅助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选用英飞凌公司新一代车用嵌入式控制芯片XC164,基于发动机控制接口技术,设计了辅助控制系统的硬件。使得该系统能够实现:发动机工作状态测量(包括:节气门位置、冷却水温、发动机转速、加速踏板位置、发动机转矩等);发动机节气门电子控制;发动机扭矩的调节控制;基于SAE J1939协议与混合动力总成各个控制器之间的实时CAN通信等功能。本文设计的辅助控制器通在台架上进行标定之后,在整车上进行了试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根据整车诸控制器的要求实时准确的对发动机进行控制,而且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性能和可靠性,发动机控制接口设计合理,响应速度快,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满足混合动力总成对发动机控制的要求。
高燕[7](2007)在《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产量、销售量和保有量在逐年增加,世界各国都一直面对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两大挑战。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一种既能满足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要求,又能兼备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优点的理想车型。HEV以其高效率和低排放倍受世界各国重视,而混合动力电动系统最适合、最有潜力应用于客车,尤其是城市客车。因此,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成为当今世界汽车界竞相开发的热点。本文以运用于城市公交系统的传统客车YTK6605Q为研究对象,将其改装为混合动力城市客车YTK6605QHEV,在不牺牲动力性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设计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本文首先分析并比较了HEV的驱动结构和类型,确定了YTK6605QHEV驱动系统的布置型式;为YTK6605QHEV制定了性能指标,并完成了YTK6605QHEV动力传动系的部件选择和参数匹配;为了兼顾发动机-发电机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性和电池组的效率,YTK6605QHEV采用了恒温器控制模式和功率跟随器控制模式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最后,使用ADVISOR软件在一定驱动循环下对设计好的车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客车进行比较,验证了新模型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及混合动力的优越性。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尤其对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胡嘉[8](2007)在《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机理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文献分为两类进行介绍和评论:一类是从整个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汽车产业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角度研究论述;另一类是从国别汽车产业的角度论述。之后提出本文的研究角度,即从全球生产网络角度分析。第二章首先概述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并结合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征,分析汽车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三章分析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动因。本文认为主要有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化、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和互动等因素。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是由于新的竞争环境的出现,企业根据新环境改变原有的战略和相互间的关系,同时它们的战略反应又会反过来影响竞争环境,两者相互影响和变化,促进了汽车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第四章是关于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案例分析。主要论述日美欧三个地区各不相同的供应链关系,并以丰田在美国市场、通用在中国市场和德国博世公司在全球的案例来说明日美欧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各自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第五章结论与启示。比较日美欧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并结合结论得出启示。
张宁[9](2006)在《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动汽车作为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己受到各个汽车发达国家的重视。电动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本课题主要研究设计混合电动汽车ISA用PWM整流系统。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混合电动汽车及其ISA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带整流负载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建立了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电路模型。分析了以永磁同步发电机作为交流侧电源的整流系统的特性,并证明了采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对此系统进行分析的可行性。本文深入研究了三相VSR系统的主回路参数设计,重点分析了直流侧电容和交流侧电感的选择,并给出定量分析。其次对双环控制的三相VSR系统调节器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应用于电压环的带积分饱和限幅的积分分离式PID控制,在不改变启动阶段直流电压响应时间的前提下,减小甚至消除了电压超调量。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证明了改进的PID算法的优越性及参数选择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同样证明了理论分析正确性。最终以TI公司的TMS320LF2407A作为控制器,实现了混合电动车ISA用VSR全数字化矢量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整流系统输出电压和电流可调、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且稳定性好、效率高,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
汪敬华[10](2006)在《安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初探 ——以合肥、芜湖汽车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生力量。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举“竞争力”这一实证性较强的命题,利用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等特性,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安徽跨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的生命演化动力机制及集群竞争力的成长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在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为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二章)是本文的前言和理论部分。论文在回顾了产业集群相关概念、特征及其所产生的集群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涵义以及在萌芽阶段、雏形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到衰退或升级阶段五个阶段的演化特点。第二部分(第三章)是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针对安徽目前产业集群发展方兴未艾,初具雏形的现状,对其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发展特点及其类型、成因进行了论述,并就安徽产业集群发展所存在的根植性差、集聚度低、产业链不完整、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第三部分(第四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论文在前三章相关理论介绍及研究区产业集群发展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合肥、芜湖两地的汽车产业为例,通过对汽车产业发展方式以及安徽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结合案例地双核型空间结构特点、产业基础、汽车产业的特性以及产业链核心企业(江淮、奇瑞)的推动等方面对合–芜双核型汽车产业集群生命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针对该集群目前从雏形阶段向成长阶段的演化,又进一步构建一个具有核心层、内部结构层和外部影响层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成长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层次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合–芜双核型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成长能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分析,为研究产业集群的生命阶段演化以及集群竞争力的成长奠定了定量化的理论基础,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产业集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四部分(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主要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后期研究工作的设想。
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综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综览(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
一、时空转化原理 |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
第五节 小结 |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
三、规划法的出台 |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技术选择的概念及其特点 |
2.1.1 技术选择的概念 |
2.1.2 技术选择的特点 |
2.1.3 技术选择的原则 |
2.1.4 行业技术选择界定 |
2.2 技术选择的标准理论 |
2.3 技术选择战略及其影响因素 |
2.3.1 战略选择的界定 |
2.3.2 技术选择战略影响因素 |
第3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汽车产销量 |
3.2.2 经济效益 |
3.2.3 产业贡献 |
3.2.4 产业集群 |
3.3 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战略研究 |
4.1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的战略背景 |
4.1.1 中国汽车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
4.1.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
4.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预见 |
4.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战略 |
4.3.1 技术战略的几种类型 |
4.3.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战略分析 |
4.3.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战略的提出 |
第5章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对策研究 |
5.1 政府规制措施 |
5.2 产业组织措施 |
5.2.1 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
5.2.2 加强有效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
5.3 企业战略措施 |
5.3.1 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形成企业核心能力 |
5.3.2 推动自主研发,鼓励技术创新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前置后驱动汽车的整车振动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前置后驱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2 前置后驱动汽车振动耦合研究意义 |
1.2 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对象 |
1.2.2 汽车单方向振动研究现状 |
1.2.3 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模型建立 |
2.1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力学模型 |
2.1.1 基本假设 |
2.1.2 振动耦合力学模型 |
2.2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激励确定 |
2.2.1 汽车纵向振动附加给动力传动系的扭角激励 |
2.2.2 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附加给汽车纵向振动的位移激励 |
2.2.3 垂直振动附加给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力矩激励 |
2.2.4 垂直振动附加给纵向振动的力激励 |
2.3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 |
2.3.1 系统振动能量 |
2.3.2 系统振动能量导数 |
2.3.3 系统振动耦合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频域求解方法研究 |
3.1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分解 |
3.1.1 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分析 |
3.1.2 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分解 |
3.2 第一个矩阵方程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3.2.1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3.2.2 车身垂直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3.2.3 车桥垂直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3.3 路面单独激励下第二个矩阵方程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3.3.1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3.3.2 系统各个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
3.3.3 纵向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3.4 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第二个矩阵方程随机统计特性 |
3.4.1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3.4.2 激励功率谱密度矩阵 |
3.4.3 系统响应功率谱密度矩阵 |
3.5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频域求解 |
3.5.1 路面激励单独作用下汽车振动响应功率谱密度 |
3.5.2 汽车振动响应均方根值 |
3.5.3 激励功率谱密度获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
4.1 前置后驱动汽车振动耦合仿真输入基本参数 |
4.1.1 整车参数 |
4.1.2 路面激励和频率参数 |
4.2 前置后驱动汽车振动固有特性仿真及分析 |
4.2.1 固有特性计算原理 |
4.2.2 汽车振动固有特性计算 |
4.3 路面单独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4.3.1 不同路面等级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4.3.2 不同车速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4.4 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耦合振动仿真及分析 |
4.4.1 发动机激励 |
4.4.2 不同路面等级联合激励下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4.4.3 不同车速联合激励下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4.4.4 路面单独激励、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4.5 路面单独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
4.5.1 路面单独激励下悬架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5.2 路面单独激励下悬架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5.3 路面单独激励下轮胎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5.4 路面单独激励下轮胎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5.5 路面单独激励下汽车装载质量变化影响分析 |
4.6 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
4.6.1 联合激励下悬架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6.2 联合激励下悬架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6.3 联合激励下轮胎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6.4 联合激励下轮胎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4.6.5 联合激励下汽车装载质量变化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DF商用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DF商用车公司未来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3 竞争对手分析 |
2.4 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3 DF商用车公司未来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
3.1 技术能力分析 |
3.2 营销能力分析 |
3.3 生产能力分析 |
3.4 财务能力分析 |
3.5 内部条件综合分析 |
4 DF商用车公司发展战略备选方案提出与评价 |
4.1 战略匹配分析 |
4.2 战略备选方案评价 |
5 DF商用车公司发展战略建议 |
5.1 公司总体战略 |
5.2 公司竞争战略 |
5.3 公司职能战略 |
5.4 公司战略实施措施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电动商用汽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电动汽车综述 |
1.1 电动汽车历史 |
1.2 电动汽车的结构 |
1.3 电动汽车的优势 |
2. 我厂电动商用汽车的研究 |
2.1 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
2.2 我厂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
2.3 电动汽车的性能 |
2.3.1 牵引电动机的特性 |
2.3.2 牵引力及车速 |
2.3.3 最大爬坡度计算 |
2.3.4 加速时间计算 |
3. 实验 |
3.1 试验方法探讨 |
3.2 与内燃机相同或相近的试验项目 |
3.3 电动车动力驱动系统特有的试验项目或试验内容 |
4. 试验结果 |
4.1 基本性能 |
4.2 安全环保项 |
4.3 检验曲线 |
5. 结论 |
(6)基于电子节气门的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
1.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 |
1.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 HEV) |
1.2.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PHEV) |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
1.3.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
2.1 动力总成整体结构设计 |
2.2 动力系统工作区域的选择 |
2.3 辅助控制器系统的功能设计 |
2.3.1 直接起停控制 |
2.3.2 发动机输出扭矩控制 |
2.3.3 辅助控制器同主控制器之间的CAN通信协议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节气门控制设计 |
3.1 电子节气门的结构 |
3.2 电子节气门工作特性分析 |
3.2.1 齿轮减速机构及其非线性分析 |
3.2.2 非线性摩擦力及其特性 |
3.2.3 节气门复位弹簧及其非线性 |
3.2.4 节气门体的非线性 |
3.4 控制算法设计 |
3.4.1 PID控制算法 |
3.4.2 模糊PID 算法 |
3.5 电子节气门模糊智能PID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
3.5.1 节气门模糊PID控制系统结构 |
3.5.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5.3 智能PID控制器设计 |
3.5.4 控制周期的智能开关型在线整定 |
3.5.5 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出 |
3.6 电子节气门的控制策略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AE J1939 协议的CAN车用总线设计 |
4.1 CAN通讯网络概述 |
4.2 CAN总线主要特点 |
4.3 SAE J1939 协议分析 |
4.4 本项研究的CAN总线通讯协议设计 |
4.4.1 CAN总线的拓扑结构 |
4.4.2 CAN总线网络管理层协议 |
4.4.3 参数定义表 |
4.4.4 参数组定义表 |
4.5 发动机辅助控制器故障诊断与处理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辅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XC164 嵌入式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1 XC164 单片机特点 |
5.1.2 嵌入式系统的电路设计 |
5.2 传感器执行器的电路设计 |
5.2.1 输入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5.2.2 输出驱动电路设计 |
5.3 辅助控制器与主控制器的CAN通信接口设计 |
5.3.1 XC164 单片机的CAN通信 |
5.3.2 CAN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5.4 硬件抗干扰设计 |
5.5 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与原发动机ECU之间的连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
6.1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离线试验研究 |
6.1.1 由小开度向大开度阶跃 |
6.1.2 由大开度向小开度阶跃 |
6.2 辅助控制系统扭矩标定试验 |
6.3 发动机扭矩控制验证试验 |
6.4 混合动力总成试验 |
6.3.1 整车中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效果试验 |
6.3.2 动力总成工作模式转换的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7)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
1.2.2 研究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3.4 进行混合动力系统匹配的途径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YTK6605QHEV 驱动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
2.1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结构和特点 |
2.1.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 |
2.1.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
2.1.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SHEV) |
2.1.4 三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对比 |
2.2 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驱动系统确定 |
2.2.1 城市客车运行工况的特点 |
2.2.2 YTK6605QHEV 动力驱动系统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 |
3.1 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原则 |
3.1.1 性能指标 |
3.1.2 电动机选型和参数设计原则 |
3.1.3 发动机和发电机选型和参数设计原则 |
3.1.4 电池选型和参数设计原则 |
3.1.5 传动比的设计原则 |
3.2 YTK6605QHEV 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 |
3.2.1 整车参数及预定性能指标 |
3.2.2 YTK6605QHEV 动力传动系参数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 |
4.1 SHEV 能量流动模式 |
4.2 SHEV 动力总成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法 |
4.2.1 控制目标 |
4.2.2 控制方法 |
4.3 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策略模型 |
4.3.1 恒温器控制策略模型 |
4.3.2 功率跟随控制策略模型 |
4.4 YTK6605QHEV 控制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 |
5.1.1 ADVISOR 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5.1.2 ADVISOR 软件的仿真界面 |
5.1.3 ADVISOR 软件的功能 |
5.1.4 ADVISOR 的仿真方法 |
5.2 ADVISOR 仿真YTK6605QHEV 性能的主要环节 |
5.2.1 仿真方法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m 文件的建立 |
5.3 汽车性能仿真 |
5.3.1 循环工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论文的创新:用全球生产网络理论解释汽车产业跨国公司行为 |
三、本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有关全球汽车产业研究的文献 |
二、有关国别汽车产业研究的文献 |
第二章 汽车业全球生产网络概述 |
第一节 全球生产网络概述 |
一、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二、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结构 |
三、全球生产网络的特征 |
四、全球生产网络的动态治理 |
第二节 汽车业全球生产网络发展概述 |
一、整车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发展 |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全球价值网络发展 |
三、汽车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 |
第三章 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汽车产业技术革命 |
一、零部件系统化设计和模块化供货范式 |
二、汽车平台数量的减少 |
三、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
四、安全、环保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化 |
一、成熟市场的新特征与新兴市场的出现 |
二、消费偏好的变化 |
三、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和互动 |
一、整车企业与供应商的新型关系 |
二、零部件产业兼并重组集中化与供应链全球化 |
三、整车企业的生产调整 |
四、战略联盟的广泛运用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欧美日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汽车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一、日本汽车产业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关系 |
二、以丰田公司在美为例说明日本汽车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第二节 美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一、美国汽车产业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关系 |
二、以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为例说明美汽车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第三节 欧洲汽车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 |
一、欧洲汽车产业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关系 |
二、以博世公司为例说明欧洲汽车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第四节 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一、汽车产业全球生产网络是汽车产业演进和发展的结果 |
二、汽车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特征 |
三、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趋同的同时又各具特色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发展态势 |
1.2.1 国外电动车的发展 |
1.2.2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
1.3 混合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1.3.1 世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
1.3.2 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
1.4 混合电动汽车ISA系统 |
1.4.1 混合电动车ISA系统概述 |
1.4.2 混合电动汽车ISA用PWM整流器 |
1.5 永磁同步发电机概述 |
1.6 PID控制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整流负载条件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1 同步发电机的运动方程 |
2.1.1 基本假设 |
2.1.2 在相坐标系中同步发电机的运动方程 |
2.1.3 在dq0 坐标系中同步电机的运动方程 |
2.2 同步发电机的电路模型 |
2.2.1 基本假定 |
2.2.2 基本方程 |
2.2.3 等值电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电动车ISA整流系统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
3.3 电压外环的设计 |
3.3.1 PID控制原理 |
3.3.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3.4 VSR直流侧滤波电容的计算 |
3.4.1 满足VSR直流电压跟随性指标时电容的计算 |
3.4.2 满足VSR直流电压抗扰性指标时电容设计 |
3.5 VSR交流侧电感的计算 |
3.5.1 满足VSR功率指标时的电感设计 |
3.5.2 满足VSR瞬态电流跟踪指标时的电感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VSR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永磁同步电机整流系统构建 |
4.2 仿真结果 |
4.2.1 对于VSR交流侧电感的仿真分析 |
4.2.2 采用改进PID控制的系统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实现及实验分析 |
5.1 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1 控制系统主电路 |
5.1.2 驱动电路 |
5.1.3 检测反馈电路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安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初探 ——以合肥、芜湖汽车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国外研究概况 |
3.2 国内研究概况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综述 |
1 产业集群概念及其特征 |
2 集群效应 |
3 产业集群竞争力 |
3.1 产业集群竞争力涵义 |
3.2 产业集群竞争力阶段性演化特点 |
第三章 安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1 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
1.1 形成基础 |
1.2 发展特点 |
1.3 类型及成因分析 |
2 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合–芜双核型汽车产业集群生命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1 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式 |
2 安徽汽车产业SWOT 分析 |
2.1 优势分析 |
2.2 劣势分析 |
2.3 机会分析 |
2.4 威胁与风险分析 |
3 合–芜双核型汽车产业集群生命演化动力分析 |
3.1 区位优势 |
3.2 汽车产业特性 |
3.3 产业基础 |
3.4 产业链核心企业推动 |
第五章 合–芜双核型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成长概念模型及对策 |
1 竞争力成长概念模型构建 |
1.1 核心层 |
1.2 内部结构层 |
1.3 外部影响层 |
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 指标的确定原则 |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 竞争力成长能力评价与分析 |
3.1 评价方法 |
3.2 竞争力成长能力分析 |
4 培育合–芜双核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4.1 政府层面 |
4.2 企业层面 |
4.3 产业链层面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1 安徽产业集群(雏形)现状图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参加课题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四、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综览(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选择战略研究[D]. 栗静坤. 吉林大学, 2013(09)
- [3]前置后驱动汽车的整车振动耦合研究[D]. 李娟. 吉林大学, 2012(09)
- [4]DF商用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学忠.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 [5]电动商用汽车试验研究[J]. 王建业,张峰,石西锋. 汽车实用技术, 2010(05)
- [6]基于电子节气门的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开发[D]. 于航飞. 吉林大学, 2007(03)
- [7]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 高燕. 山东理工大学, 2007(05)
- [8]汽车业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机理分析[D]. 胡嘉. 厦门大学, 2007(07)
- [9]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的研究[D]. 张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
- [10]安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初探 ——以合肥、芜湖汽车产业为例[D]. 汪敬华. 安徽师范大学, 2006(01)
标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振动试验论文; 振动频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