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细管式固定连接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民,黄海清,倪延辉,董淑福,康巧燕,刘玉昕[1](2003)在《毛细管式固定连接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OTDR实验测试曲线,对自行研制的毛细管固定连接器的接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毛细管壁与光纤包层间的缝隙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较低的接续损耗。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可以通过采用内径为126μm毛细玻璃管和光纤夹紧机构来达到。
张若琳[2](2013)在《基于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FTTH的飞速发展,光纤接续的长度变得更短,传统的光纤固定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目前,在光接入网中,无论是光纤与光纤的连接,还是光纤与终端的连接都依赖于光纤活动连接器,它已成为FTTH中需求量最大的光无源器件。光纤活动连接器种类繁多,结构多样。但按照陶瓷插芯内是否有预置纤,可将其分为预置光纤连接器和非预置光纤连接器两大类。本文主要对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预置光纤连接器ESC250P和非预置光纤连接器RSC250P做了相关性能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光纤接续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因素,总结了减少损耗的各种途径;其次,对预置光纤连接器和非预置光纤连接器两种不同工艺下的端面进行了物理检测,给出了端面质量的定性结果并分析它对光纤连接器性能的影响;另外,实验测量了两种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分析是否符合ITU标准并比较它们的接续质量;最后,从稳定性、市场成本、现场操作性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两种光纤连接器的特点。结果表明,相比预置光纤连接器,非预置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较小,稳定性好,成本低,且不依赖于匹配液,对环境要求不高,即使插芯端面遇到灰尘、潮湿、水雾时,也可直接进行表面清洗处理。但它对光纤端面要求很高,直接依赖优良的切割刀及纯熟的操作工。
冯萃峰[3](2010)在《失效手机电接触故障表面的污染物特性及形成机理》文中提出作为移动通讯的终端设备,手机的高故障率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检测结果表明,许多失效手机电子部件自身功能正常,但是各电子部件之间的连接出了故障,导致整机不能正常工作。本论文收集实际使用过程中失效的手机,研究电接触故障触点表面的污染特征以及污染物的电接触性能,探讨污染物导致高电阻引起接触失效的机理,分析污染物的形成原因并进行了试验模拟。论文的具体研究成果可归纳如下:1、总结了失效手机故障触点表面污染物的微观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以及红外光谱仪对大量样本进行微观探测,总结失效手机故障触点表面的污染物具有以下特征:(1)故障触点接触区遭到微动磨损,污染物主要分布于PWB触点接触区端部。(2)污染物主要由小颗粒堆积而成,包括磨损碎屑、尘土颗粒、腐蚀产物以及有机物等多种成分。触点间的微动是导致不同成分小颗粒堆积的动力。(3)污染物中含有大量乳酸盐类有机物,主要为乳酸钠,且污染物中氯化物多于硫化物。故障触点污染物的形成与手机频繁与人体接触的特殊使用环境有关。(4)部分污染物具有不同成分分层的特点,表层被有机物覆盖,内部包裹有腐蚀产物和尘土颗粒。2、污染物堆积以及尘土颗粒是导致触点污染物高电阻的原因采用测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精密重定位接触电阻测试系统联合使用的方案,对故障触点污染物进行定位接触电阻测量,结果表明:(1)故障触点上的污染物能够导致接触电阻的大幅升高,高阻值点主要分布在接触区端部的污染物堆积处。(2)污染物堆积厚度较高,或包裹有尘土颗粒时,容易导致高接触电阻。3、探讨利用X射线能谱测试估算污染物厚度的方法根据Anderson/Hasler公式:(?),X射线能谱仪探测具有测量深度随加速电压增大而加深的特点。由小到大在不同加速电压下对触点污染物成分进行测量,取基底成分含量发生阶跃的加速电压值为E0,选取合适的母体密度ρ,尝试估算污染物的厚度R(x)。测试结果表明,估算厚度与三维形貌仪的实际测量值接近,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估测污染物厚度的方法。4、研究了以乳酸钠为代表的有机物对污染物堆积以及高接触电阻的影响(1)红外光谱测量以及挥发试验表明:人体汗液容易侵入手机,导致故障触点污染物中富含乳酸钠。(2)粘结试验和微动试验表明:乳酸钠粘度高,对触点表面污染颗粒具有粘结作用,导致微动条件下触点表面污染颗粒的堆积。(3)模型分析和模拟试验均表明:粘结堆积的污染颗粒能克服微动触头的推动力,迫使触头在堆积颗粒表面爬坡,从而引起高电阻导致接触失效。5、分析了腐蚀产物包裹尘土颗粒对故障触点接触失效的影响(1)统计结果表明,故障触点表面污染物的腐蚀产物中多数含有尘土成份。腐蚀产物对触点表面的尘土起到包裹和固定作用,导致尘土颗粒难以脱离触点表面。(2)模拟试验表明,当腐蚀产物包裹尘土颗粒后,触头微动时难以推开尘土颗粒,引起周期性跳变的高接触电阻,从而导致接触失效。
李维民,黄海清,姚群[4](2003)在《一种光纤固定接头接续损耗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根据OTDR实验测试曲线和光场局域模式耦合理论,对自行研制的毛细管固定连接器的接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毛细管壁与光纤包层间的缝隙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较低的接续损耗。
宋铁键[5](2000)在《光纤配线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
陈荣光[6](1994)在《矿用双棒法光纤连接器及其在煤矿光纤接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双棒法光纤连接器的接续原理及其在矿井中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双棒法光纤连接器和光纤活动连接器在矿井光缆接续中的接续损耗分析得出,双棒法光纤连接器更适合于矿井光纤接续。
王志和[7](1989)在《加速军用光无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叙述军用光无源器件的作用和分类;并从现代战争角度分析了开发军用光无源器件的必要性;概述国外军用光无源器件的现状及其发展动向;简介我国军用光无源器件研制工作的进展;量后,就研究和开发我国的军用光无源器件提出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陈文华[8](1987)在《光纤连接器插头中光纤对中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叙述光纤连接器插头中光纤对中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带来的误差及插头中因光纤对中误差引起的连接损耗。
樊奕辰[9](2020)在《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稳定性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同步辐射光束线已经从高能量分辨发展到超高能量分辨,从微米聚焦到纳米聚焦,光束线的稳定性成为先进性能光束线的关键需求。对于硬X射线光束线,双晶单色器是核心设备,分光晶体的角度稳定性直接影响了聚焦光斑的位置稳定性以及出射光的能量及通量稳定性。本文结合上海光源工程实际,以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了单色器运动参量及稳定性测试方法,研究了单色器工作波长在线检测技术,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了双晶衍射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双晶衍射角宽度、积分反射率、能量分辨率及输出通量等参数,讨论了双晶单色器稳定性对出射光束位置稳定性及出射光通量稳定性的影响。对比研究同步辐射领域常用的运动参量高精度检测技术,发展了适用于双晶单色器转角位移及其它运动参量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并进行误差分析,可实现纳米量级线性位移检测分辨率以及亚微弧度量级转角位移检测分辨率,能够满足上海光源单色器运动参量的测试需求。以上海光源工程实际为例,简述了单色器转角运动机构、高差补偿运动机构、双晶平行性、切换重复性及劳厄晶体平移长直线导轨运动性能的常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发展了基于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非接触式绝对角度稳定性测量方法,测角分辨率可达31 nrad,能够满足亚微弧度量级的绝对稳定性测试需求。将该方案成功应用于上海光源17 U单色器的工程维护,根据测试结果排查出振动原因,采取了更新隔振垫及更换水循环机组等措施,优化后实测单色器液氮循环状态下的稳定性提升了一个量级。该方案能够直接测量反射镜面或抛光晶面的稳定性情况,可以实现单色器稳定性的原位监测。发展了基于光纤式法布里-珀罗激光干涉仪的单色器双晶相对稳定性测试方法,标称测角分辨率高达~10-2nrad,重复精度20nrad,且适用于液氮低温及高真空环境,完全满足单色器稳定性的测试需求。应用该方案对上海光源自主研发的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测试,通过激振实验确定了双晶单色器的固有频率;分别对比了布拉格角5~15°,液氮流量3 L/min~4 L/min,液氮循环机组泵频在22Hz~40Hz范围内双晶单色器的稳定性情况;通过频谱分析确定了影响单色器稳定性的原因,为单色器优化提供了依据;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上海光源自主研发的双晶单色器液氮循环状态1~1000Hz的稳定性<180nrad,长期稳定性<0.9μrad/5h RMS,均优于上海光源二期快速X光成像线站对单色器稳定性的需求。研究了单色器波长检测技术,以上海光源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为例,对其单色器的双晶失谐情况进行了模拟,讨论了单色器二晶失谐范围-15″~15″的情况下,出射光束能量带宽、出射通量、光斑位置及形状的变化情况。依托于上海光源X光学测试线站,对单色器双晶失谐情况进行了在线检测,实测结果与模拟分析匹配,为在线监测单色器稳定性对出射光束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了单色器晶体绝对角度稳定性及双晶相对角度稳定性测试方法,并有效应用于上海光源单色器稳定性不同工况下的离线测试。文中所研究的测试方案均能应用于单色器稳定性的原位测试,以期实现离、在线测试结果的结合,深入了解单色器稳定性与出射光性能稳定性的关系。本文研究的内容对单色器设计优化及同步辐射光束线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王亚民[10](2020)在《基于FePSe3超短脉冲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脉冲光纤激光器因为拥有成本低、转化效率高、兼容性好等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光纤激光器中利用可饱和吸收体的强度调制能力是实现脉冲输出的重要方法。目前在光纤激光器中应用较为成熟的可饱和吸收体是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但是它有造价高、可调带宽小、易被损伤等缺点。最近几年,大量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低维材料因为其良好的光学强度调制能力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找到一种调制能力强且工作状态稳定的低维材料可饱和吸收体仍然是一个挑战。硒代亚磷酸铁属于二维金属半导体三卤族化合物,是一种有二维层状结构的材料。其疏松的层状结构为其作为催化剂提供了可能性,并且硒代亚磷酸铁从大块状到单层状都表现出本征反铁磁性,所以也是研究二维铁磁性材料的优良选择。此外,硒代亚磷酸铁有着相对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这使得其在光电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有关硒代亚磷酸铁光学特性的研究报道却很少。在本工作中我们重点从硒代亚磷酸铁可饱和吸收器件的制备,表征,非线性吸收特性测量,及对光纤激光器输出的影响这四个流程出发,结合理论和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工作第一部分对可饱和吸收器件的制备测量和作用原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首先,介绍了低维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各种表征的原理、测试目的及各自之间的联系。接着介绍了几种可饱和吸收器件载体的特性,同时从模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可饱和吸收器件对于光纤激光器的作用原理及影响。最后介绍了可饱和吸收特性的测量目及方法。2.本工作第二部分通过无机盐模板法制备了硒代亚磷酸铁,并用电子透射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观察并证明了该样品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品质。之后通过超声法将其与丙酮溶剂混合震荡制成均匀分散液,并用光学沉积法将其沉积到拉锥光纤上制成光学强度调制器件。最后通过双通道平衡探测法测得该硒代亚磷酸铁可饱和吸收器件的饱和强度和调制深度分别为312 MW/cm2和33.7%。3.本工作第三部分通过将硒代亚磷酸铁可饱和吸收器件应用到光纤激光器中从而实现脉冲激光的输出。通过硒代亚磷酸铁可饱和吸收器调制光纤激光器实现的脉冲有锁模脉冲,调制脉冲,亮暗脉冲等,最后我们通过分析对比讨论了这些脉冲的区别以及出现的原因。
二、毛细管式固定连接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细管式固定连接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光纤活动连接器接续原理 |
1.2.1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 |
1.2.2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性能 |
1.3 目前常见的光纤活动连接器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影响光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与改善损耗的途径 |
2.1 影响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因素 |
2.1.1 影响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内部因素 |
2.1.2 影响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外部因素 |
2.2 降低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途径 |
2.3 影响光纤连接器回波损耗的关键因素 |
2.3.1 光纤端面间隙对回波损耗的影响 |
2.3.2 光纤端面变质层对回波损耗的影响 |
2.3.3 光纤端面污物、凹坑、划痕对回波损耗的影响 |
2.4 提高光纤连接器回波损耗性能参数的途径 |
2.5 小结 |
第三章 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端面处理技术 |
3.1 两种光纤连接器的接续原理 |
3.1.1 预置光纤连接器的接续原理 |
3.1.2 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接续原理 |
3.2 预置光纤端面的研磨与抛光试验 |
3.2.1 端面研磨与抛光的原理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 |
3.2.3 研磨与抛光基本步骤 |
3.2.4 匹配液对预置光纤连接器接续的影响 |
3.3 工程现场光纤端面切割技术 |
3.3.1 工程现场切割光纤端面的原理 |
3.3.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 |
3.3.3 端面处理基本步骤 |
3.4 工程现场切割光纤端面质量分析 |
3.4.1 现场切割产生的几种不良端面 |
3.4.2 工程现场光纤切割端面的二维及三维图 |
3.5 小结 |
第四章 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性能比较 |
4.1 两种光纤连接器的光学损耗测量 |
4.1.1 实验设备介绍 |
4.1.2 插入损耗的测量 |
4.1.3 回波损耗的测量 |
4.1.4 两种光纤连接器损耗的分析对比 |
4.2 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稳定性 |
4.3 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市场成本 |
4.4 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现场操作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3)失效手机电接触故障表面的污染物特性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手机的电连接故障 |
1.1.2 电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
1.1.3 我国电接触故障的特点 |
1.1.4 手机电连接故障的特点 |
1.2 相关研究 |
1.2.1 尘土对电触点的影响 |
1.2.2 触点的腐蚀 |
1.2.3 触点的微动磨损 |
1.3 本论文的工作和成果 |
1.3.1 论文的技术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3.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失效手机故障触点污染特征分析 |
2.1 测试样品的选择 |
2.1.1 失效手机样品准备 |
2.1.2 手机连接器触点结构 |
2.1.3 本论文手机测试样本的确定 |
2.1.4 手机触点镀层厚度 |
2.2 故障触点污染概貌 |
2.2.1 测试样品和测试方法 |
2.2.2 故障触点污染概貌 |
2.2.3 跨越故障触点接触区的Ni含量检测 |
2.3 故障触点污染物特征 |
2.3.1 故障触点接触区遭到磨损 |
2.3.2 PWB触点磨损区尺寸与触点污染面积相关 |
2.3.3 污染物主要堆积在PWB触点接触区端部 |
2.3.4 污染物中包含多种化合物 |
2.3.5 污染物主要为小颗粒的堆积 |
2.4 故障触点污染物成分的统计特征 |
2.4.1 成份统计 |
2.4.2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触点表面污染物的电接触性能 |
3.1 接触电阻测试方案设计 |
3.1.1 测试原理 |
3.1.2 测量设备及方法 |
3.1.3 定位误差分析 |
3.2 触点污染面积与接触电阻的关系 |
3.2.1 测试网格间距的选取 |
3.2.2 接触电阻与污染物的对应关系 |
3.2.3 电阻值分布和污染面积的关系 |
3.3 高阻值污染物特征分析 |
3.3.1 污染物小区的定位 |
3.3.2 污染物小区电阻测试 |
3.3.3 结果分析 |
3.4 故障触点污染物厚度的估测方法 |
3.4.1 测试原理 |
3.4.2 污染物厚度检测实例 |
3.4.3 高阻值污染物的厚度估测 |
3.5 故障触点接触失效模型 |
3.5.1 触点微动来源分析 |
3.5.2 故障触点接触失效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物粘结作用对触点接触性能的影响 |
4.1 污染物中有机物的确定 |
4.1.1 测试原理及设备 |
4.1.2 测试触点的选取 |
4.1.3 触点污染物的红外光谱探测 |
4.1.4 其他位置的红外光谱探测 |
4.1.5 结果分析 |
4.2 乳酸钠来源分析 |
4.2.1 乳酸钠及乳酸的性质 |
4.2.2 汗液的红外光谱探测 |
4.2.3 结果分析 |
4.3 乳酸钠及乳酸的挥发试验 |
4.3.1 乳酸钠挥发试验 |
4.3.2 乳酸挥发试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乳酸钠对尘土颗粒的粘结作用 |
4.4.1 触点上乳酸钠对颗粒的作用力 |
4.4.2 乳酸钠对尘土的粘结试验 |
4.4.3 小结 |
4.5 乳酸钠粘结对污染物堆积的作用 |
4.5.1 试验过程 |
4.5.2 结果分析 |
4.6 污染物堆积对触点接触性能的影响 |
4.6.1 变幅值微动试验步骤 |
4.6.2 接触电阻数据 |
4.6.3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腐蚀产物包裹尘土对触点接触性能的影响 |
5.1 故障触点表面的腐蚀污染物 |
5.1.1 触点电化学腐蚀机理 |
5.1.2 故障触点表面的腐蚀产物包裹 |
5.2 腐蚀产物包裹试验 |
5.2.1 试验样片 |
5.2.2 试验步骤 |
5.2.3 测试结果 |
5.2.4 试验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洁净PWB触点的SEM图 |
附录B 故障触点的SEM图 |
附录C 不同污染面积BP触点磨损区的尺寸 |
附录D 故障触点表面污染物的接触电阻测试 |
附录E 不同物质标准红外光谱与故障触点污染物红外光谱的比较 |
附录F 不同故障触点污染物的红外光谱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稳定性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同步辐射简介 |
1.1.1 同步辐射装置的特性及发展 |
1.1.2 同步辐射光束线概述 |
1.1.3 上海光源简介及束线建设需求 |
1.2 同步辐射束线光学 |
1.2.1 同步辐射聚焦光学 |
1.2.2 同步辐射单色器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晶单色器物理及组成 |
2.1 晶体衍射运动学理论 |
2.1.1 晶体的点阵结构 |
2.1.2 劳厄衍射与布拉格衍射 |
2.1.3 晶体衍射基本参数 |
2.2 (+n,-n)消色散型双晶单色器 |
2.3 双晶稳定性对出射光束的影响 |
2.4 双晶单色器稳定性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动参量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及误差分析 |
3.1 运动参量的高精度检测技术 |
3.2 单色器转角位移的高精度检测技术 |
3.2.1 晶体绝对稳定性测试方案 |
3.2.2 双晶相对稳定性测试方案 |
3.3 双晶单色器主要运动参量的测试 |
3.3.1 单色器转角机构运动性能测试 |
3.3.2 单色器高差补偿机构运动性能测试 |
3.3.3 单色器双轴转动同步精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稳定性测试 |
4.1 稳定性分析算法基础 |
4.2 晶体绝对稳定性测试 |
4.2.1 实验平台搭建 |
4.2.2 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双晶相对稳定性测试 |
4.3.1 实验设置 |
4.3.2 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色器工作波长检测技术的研究 |
5.1 衍射光束特性的表征方法 |
5.2 光束带宽测量的DuMond图解 |
5.3 单色器双晶失谐的模拟分析 |
5.4 双晶失谐的在线检测 |
5.5 单色器双晶失谐过程的高分辨检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FePSe3超短脉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光纤激光器及分类 |
1.3 饱和吸收体发展历史及现状 |
1.4 论文具体章节安排 |
第2章 硒代亚磷酸铁可饱和吸收器件的测试 |
2.1 硒代亚磷酸铁的制备 |
2.2 硒代亚磷酸铁化学物理特性的表征 |
2.3 可饱和吸体的载体 |
2.4 可饱和吸收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可饱和吸收特性测试 |
2.4.1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2.4.2 可饱和吸收体作用原理 |
2.4.3 可饱和吸收体的可饱和吸收特性测试 |
2.5 总结 |
第3章 脉冲光纤激光器基本原理 |
3.1 色散及其影响 |
3.2 非线性及其影响 |
3.3 光纤激光器的物理模型 |
3.4 锁模技术 |
3.5 调Q技术 |
3.6 总结 |
第4章 基于硒代亚磷酸铁可饱和吸收器件的脉冲光纤激光器 |
4.1 实验装置 |
4.2 孤子锁模脉冲 |
4.3 亮暗孤子对脉冲 |
4.4 调制脉冲 |
4.5 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毛细管式固定连接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毛细管式固定连接器的研究[J]. 李维民,黄海清,倪延辉,董淑福,康巧燕,刘玉昕. 光通信技术, 2003(01)
- [2]基于预置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特性研究[D]. 张若琳.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3]失效手机电接触故障表面的污染物特性及形成机理[D]. 冯萃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4]一种光纤固定接头接续损耗特性的研究[J]. 李维民,黄海清,姚群.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
- [5]光纤配线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宋铁键. 通讯世界, 2000(10)
- [6]矿用双棒法光纤连接器及其在煤矿光纤接续中的应用[J]. 陈荣光. 煤炭科学技术, 1994(07)
- [7]加速军用光无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J]. 王志和.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1989(02)
- [8]光纤连接器插头中光纤对中的研究[J]. 陈文华.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87(02)
- [9]液氮冷却双晶单色器稳定性测试技术研究[D]. 樊奕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10]基于FePSe3超短脉冲技术的研究[D]. 王亚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