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安粗岩论文-焦永玲,汪洋

橄榄安粗岩论文-焦永玲,汪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橄榄安粗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钾玄岩,判别标准,安粗岩,基性岩

橄榄安粗岩论文文献综述

焦永玲,汪洋[1](2013)在《如何判别钾玄岩(橄榄安粗岩)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钾玄岩(橄榄安粗岩)组合(系列)是根据岩石化学特征来定义的火成岩组合。然而对钾玄岩组合的判别却存在分歧。Morrison(1980)认为其主要特点是:(1)硅近饱和(很少含Ne或Q标准分子);(2)AFM图上显示贫Fe演化趋势;(3)全碱含量高Na_2O+K_2O>5%;(4)高的K_2O/Na_2O比值,SiO_2=50%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期刊2013-04-21)

向文帅,杜杨松,曹毅[2](2009)在《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与橄榄安粗岩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庐枞地区(庐江、枞阳)在中生代发育有两个岩石学上重要的组合,一组为庐枞盆地橄榄安粗质火山岩,另一组为安庐A型花岗岩类。对二者进行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比较研究可知:岩石组合上从橄榄安粗岩系向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变化,不属于过钾质岩石(K2O/Na2O<2,MgO<3%);微量元素和稀土配分形式大致相同(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i等高场强元素,LREE富集);主量元素显示具有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特征(Al2O3,MgO,FeO*,TiO2,CaO,P2O5都与SiO2呈现良好的负相关)。结合构造背景分析A型花岗岩类晚于橄榄安粗岩系形成,是碰撞后岩浆演化末期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9年03期)

邢凤鸣,徐祥[3](1998)在《安徽沿江地区橄榄安粗岩系的特点和成因——大陆橄榄安粗岩系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沿江地区出露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橄榄安粗岩系不同,是一个新的类型。其特点是:以中性岩为主并与碱性岩共生;含少量或不含橄榄石;相对贫MgO、CaO、Cr、Ni,而碱度(σ)较高。它是大陆地幔低度部分熔融产生的碱性玄武岩浆,通过深部AFC混合,尤其是浅部结晶分异机制形成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地质》期刊1998年02期)

邱检生,王德滋,周金城,曾家湖[4](1996)在《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的断陷型陆相火山盆地中,为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Rb-Sr全岩等时年龄变化于111.4~119.6Ma.岩石组合主要为粗面玄武岩-橄榄安粗岩-安粗岩-粗面岩.这套岩石在化学上具有富碱富钾、富铝贫钛、高氧化系数及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ISr值和明显偏低εNd值.根据对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的详细分析,表明这套岩石的成因应主要是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1996年05期)

王德滋,任启江,邱检生,陈克荣,徐兆文[5](1996)在《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以大范围内(约80000km~2)分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5—100Ma)橄榄安粗岩系为主、高钾钙碱岩系为次的火山岩组合为特征,它形成以拉张为主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中。与国外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同类岩石相比,其火山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关的矿床组合均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本区壳幔成分与结构及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特殊性的综合体现。(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J.Dostal,W.Mueller,程忠富[6](1994)在《加拿大魁北克希布加莫地区阿伯蒂比绿岩带中太古代橄榄安粗岩的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古代阿伯蒂比绿岩带(加拿大魁北克)东北部的希布加莫地区奥皮米斯卡群橄安粗质和钙碱性熔岩流。岩墙和岩床侵位于沉积盆地的时间要早于希布加莫地区太古代主要变形期(约2695—2700Ma)。根据岩类学和地球化学将橄榄安粗质岩石分为含长石斑晶的(SiO_2约52—57%)和含闪石—辉石斑晶(SiO_2约51—53%);与之有空间关系的钙碱性岩石包括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极少量的安山岩(SiO_2约51—59%)。许多橄榄安粗质和钙碱性岩石受单斜辉石(士角闪石)和斜长石堆积晶的影响。根据橄榄安粗质和钙碱性岩石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其母岩浆是在尖晶石稳定场中从至少含叁种成分的不均匀上地幔源(本文来源于《国外火山地质》期刊1994年03期)

G.Pe—Piper,D.J.WPiper,程忠富[7](1994)在《希腊莱斯沃斯岛新生代高钾火山岩随时间的地球化学变化:橄榄安粗岩的成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爱琴海东部莱斯沃斯岛的中新世火山岩系由橄榄安粗岩和钙碱性火山岩交替而成。熔岩层序和地质年代已查明,由此可进行地球化学时空变化的研究。在早期钙碱性火山作用(21.5Ma)后存在一间断。主要为橄榄安粗岩相的火山作用发生于17至17.7Ma,随后发生了次要的晚期钙碱性火山作用。最早的橄揽安粗质熔岩(斯厍塔罗斯建造)相对无水,氟为重要的挥发相,但晚期熔岩(锡卡米涅尔建造)含有大量含水矿物的斑晶,其稀土曲线型式指示了角闪石的分离作用。在整个火山层序中有岩浆混合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证据。橄榄安粗质熔岩,富K,Nb,Th和~(206)Pb/(本文来源于《国外火山地质》期刊1994年03期)

周金城,赵太平,陈克荣[8](1994)在《溧水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的构造环境及演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溧水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中橄辉玄粗岩的不相容元素对原始地幔的配分曲线与东非裂谷相应岩石的配分曲线相近似,而与典型岛弧地区橄辉玄粗岩的配分曲线明显不同.溧水橄榄安粗岩系的产出与下扬子地区中生代时期地壳的减薄、地幔的上涌、长江深断裂的发育,即与“陆内拉张”的构造环境有关.本文并用成岩模拟计算证实了橄榄安粗岩系内不同类型岩石间的相互演化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4年03期)

G.,Pe-Piper,霍玉华[9](1984)在《希腊西部大陆拉克门山脉叁迭纪橄榄安粗岩和安山岩:原生地球化学和页硅酸盐蚀变产物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希腊西部的外希腊大陆由推复体垛所构成,而推复体垛几乎是就地堆置在前陆上的中生代沉积物。每个完整的推复体都具有特定的相序,人们称之为同相带,而就地前陆称为前-阿普林带。向东依次是希腊推复体的爱奥尼亚和戈夫罗奥-特里被萨带,以及中希腊推复体的平都斯和珀拉格尼亚恩带(图1)(本文来源于《地质地球化学》期刊1984年09期)

G,W,Morrison,于学元[10](1981)在《橄榄安粗岩组合的特征和构造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橄榄安粗岩组合是公认的年青岛弧叁种岩石组合的一种(其余两种是拉斑玄武岩组合和钙-碱性岩组合),但是也报道:具类似化学特征的岩石产自大陆边缘。 关于橄榄安粗岩类产出的评论指出,有一组富钾的近饱和岩石与钙-碱性和碱性岩有亲缘关系,应该把它们像橄榄安粗岩组合一样单独考虑。化学特征表和平均分析数据表有助于把橄榄安粗岩组合和其他(本文来源于《地质地球化学》期刊1981年01期)

橄榄安粗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庐枞地区(庐江、枞阳)在中生代发育有两个岩石学上重要的组合,一组为庐枞盆地橄榄安粗质火山岩,另一组为安庐A型花岗岩类。对二者进行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比较研究可知:岩石组合上从橄榄安粗岩系向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变化,不属于过钾质岩石(K2O/Na2O<2,MgO<3%);微量元素和稀土配分形式大致相同(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i等高场强元素,LREE富集);主量元素显示具有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特征(Al2O3,MgO,FeO*,TiO2,CaO,P2O5都与SiO2呈现良好的负相关)。结合构造背景分析A型花岗岩类晚于橄榄安粗岩系形成,是碰撞后岩浆演化末期的产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橄榄安粗岩论文参考文献

[1].焦永玲,汪洋.如何判别钾玄岩(橄榄安粗岩)组合[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2013

[2].向文帅,杜杨松,曹毅.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与橄榄安粗岩系研究[J].矿物岩石.2009

[3].邢凤鸣,徐祥.安徽沿江地区橄榄安粗岩系的特点和成因——大陆橄榄安粗岩系一例[J].安徽地质.1998

[4].邱检生,王德滋,周金城,曾家湖.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J].地球科学.1996

[5].王德滋,任启江,邱检生,陈克荣,徐兆文.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1996

[6].J.Dostal,W.Mueller,程忠富.加拿大魁北克希布加莫地区阿伯蒂比绿岩带中太古代橄榄安粗岩的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J].国外火山地质.1994

[7].G.Pe—Piper,D.J.WPiper,程忠富.希腊莱斯沃斯岛新生代高钾火山岩随时间的地球化学变化:橄榄安粗岩的成因意义[J].国外火山地质.1994

[8].周金城,赵太平,陈克荣.溧水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的构造环境及演化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9].G.,Pe-Piper,霍玉华.希腊西部大陆拉克门山脉叁迭纪橄榄安粗岩和安山岩:原生地球化学和页硅酸盐蚀变产物的差异[J].地质地球化学.1984

[10].G,W,Morrison,于学元.橄榄安粗岩组合的特征和构造位置[J].地质地球化学.1981

标签:;  ;  ;  ;  

橄榄安粗岩论文-焦永玲,汪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